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博士

香港公共博士,联合病毒学研究所

现有各级研究人员共60多名,主要研究骨干主要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与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还配备有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和实验室辅助人员

现有各级研究人员共60多名,主要研究骨干主要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与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还配备有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和实验室辅助人员,是一支人员配备完整的国际性合作科研队伍。

研究所负责人:

管轶,香港大学终身教授、明德讲座教授,汕头大学兼聘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致病性禽流感参比实验室联席主任、流感专家组顾问;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流感研究中心主任、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负责人、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医学院公共卫生院院士(杰出外籍院士);广东省“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流感和其他新发传染性疾病研究,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和控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多次获得国际及国家级科研奖励。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被引用超过4.7万次,拥有专利40余项,h-index(高引用指数)达到104。2014-2020年连续六年被 评为“高被引科学家”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201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1年获约翰‧狄更斯加拿大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

科研团队核心成员:

朱华晨,中山大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汕头大学教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副主任,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港方主任,粤港澳高校公共卫生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输入性热带病防控联盟副主任、粤港澳实验动物创新与共享服务联盟副理事长,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区域专家顾问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流感顾问。

已发表学术论文 90 多篇,专利16项,2017-2021年连续5年进入ESI全球高被引前1%学者名列。主持或共同主持国内外科研项目 30 多项,受资助总金额超过港币 3 亿元,培养研究生及博士后 60 多名。

自 2011年开始,连续六年每年均获得香港大学年度最佳研究成果奖,2013 年获得国际流感与呼吸道疾病学会(ISIRV) 颁发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潜质奖( Award),2015 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 年获得香港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17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9 年获得首届“英雄杯”中国实验医学杰出青年奖,2021年获得第16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王嘉,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负责人行政助理、研究人员、实验室博士生副导师。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曾任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病毒风险评估顾问, 2017 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流感病毒的分子进化及致病性和传播性研究。迄今在流感领域发表论文26篇,获境外、国家及省级课题3项。

林赞育,高级研究人员,香港大学博士,香港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发传染性急病的分子进化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曾获国际传染病协会颁发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诺华疫苗奖及英国皇家协会授予的牛顿研究奖学金。已发表SCI文章60多篇,总引用次数3618次,H引子为31。2016-2018年连续三年进入香港大学ESI高倍引前1%学者名列。201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9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优青”计划。

李利峰,高级技术主任,香港大学博士。长期从事禽流感病毒、SARS、MERS和SARS2冠状病毒等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参与研究的多项成果先后发表在《》、《》、《 of 》等国际知名专业期刊上。目前主要从事病原快速诊断技术的开发及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现。

刘咏梅,研究人员,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主要从事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分子进化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擅长软件编程、数据挖掘及大数据分析。

金子荧,研究人员,香港大学病毒学博士,香港大学在职博士后,主攻病毒学进化分析,参与H7N9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及新冠病毒的溯源和风险评估工作。

郑作宜,研究人员,高级研究助理香港公共博士,联合病毒学研究所,汕头大学免疫学博士。主要从事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开发。已发表SCI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管静,研究人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免疫学博士,长期从事T细胞发育,感染免疫美国top30名校留学,抗原呈递等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参与治疗性抗感染单克隆抗体的研发工作。

洪文珊,实验室主管,实验师,参与实验室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实验室主任进行实验室运行和人员的管理,包括实验室人员上岗培训及考核、调配课题人员、实验仪器管理等。

陈日荣,研究人员,高级实验员,免疫学硕士,长期从事流感病毒及其他新发呼吸道病毒的生态、演化和发病机制等研究。熟练掌握呼吸道病毒的动物感染传播模型实验,以及相关的病毒学实验技术操作。参与了课题组多个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篇。

陈佩雯,研究人员,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感病毒分子进化和致病机制研究香港公共博士,以及基于杂交瘤技术构建抗病毒性新发传染性疾病中和抗体。

香港 一年 博士,感染新冠康复后,​一名香港博士的感悟:与病毒“共存”太不负责任了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赵程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从确诊新冠到康复的心路历程。

经过忐忑而又略带焦急的等待,赵程昊拿起快速检测棒,字母T后边的那道横线终于消失了,测试结果显示阴性。长舒一口气,赵程昊的表情也轻松了起来。在一周左右的隔离治疗后,不幸染患新冠肺炎的他终于康复了。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赵程昊

不幸“中招”!想想都后怕

春节前夕,香港市民都还在紧张地为节日做着准备。新闻偶尔传出零星的确诊病例,“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并不担心,大家都觉得,这次传入香港的奥密克戎病毒致死率并不高,似乎没那么危险,身边人只当是一次‘大号流感’,没有太在意。”直到2月5日晚上,赵程昊正在朋友家共进晚餐香港 一年 博士,感染新冠康复后,​一名香港博士的感悟:与病毒“共存”太不负责任了,附近街区因为出现确诊病例开始封闭。为了避免被堵在朋友家中,赵程昊选择提前离开。从那天开始,他开始觉得,这轮疫情并不简单。

2月20日左右,赵程昊开始感觉咽喉痛。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因为熬夜工作,有点上火。直到症状越来越明显,怀着忐忑的心情,赵程昊进行了抗原测试。看到检测棒上两道鲜明的横杠,他意识到,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赵程昊测出阳性时使用的检测棒

“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的,奥密克戎传染能力真的很强。我到现在都不确定自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被传染的。确诊前,因为是寒假,加上此前疫情形势发展越来越不乐观,我一直都是居家办公,基本没有外出,尽管如此,我还是‘中招’了。”说到这里,赵程昊不免苦笑出来。

与病毒“共存”?太不负责任了

亲身感受过奥密克戎的“威力”后,赵程昊认识到绝不能与病毒“共存”,而是要坚持“动态清零”。在他看来,选择与病毒“共存”,首先是对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幼童的不负责任,“许多人认为,奥密克戎只是传播力强,但致死率低,所以并不危险。但是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对的,他们没有考虑到老年群体和幼童的安危。这一轮疫情下,香港患病的逝者中,老年人占了绝大比例,甚至有一位11个月大的幼童不幸离世。放任病毒传播,实际上是放弃了保护老年人和幼童的安全。还会有更多老人和孩子受到影响。”

截至3月6日,香港第五轮疫情造成病亡人数九成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人,图片来源:香港文汇网

即使是抵抗力较强的青年,赵程昊觉得也不应该对这次疫情掉以轻心,“人们对奥密克戎的认识还并不全面,我们目前还不确定这种病毒会不会引发其他的后遗症。我有一位病友,虽然已经治愈,但是一直都感到咽喉不适,咳嗽不止,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共存’实际上是一种侥幸心理。即使可以治愈,但奥密克戎仍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我们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避免更多的人染上疾病。”

这几年香港疫情反反复复,迟迟不能“清零”已经影响到香港的整体发展。如果总是控制不住疫情,不排除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流向其他地区。赵程昊说:“香港同大湾区的联系已经非常紧密,原本我的同事、身边的朋友,都有好多业务要到内地去处理。但是香港这边一直断断续续出现病例,往来非常不便。许多合作受此影响被迫停止。一直没能‘清零’,就好像把香港发展的舞台局限在了香港本土,错失了许多机会。”

香港普通科执业医生吴泽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视频发言,强调生命无价,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国家履行保护人民的责任!美国“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其实是在做人体实验,跟训练生化武器的恐怖分子无疑。没有打针的美国人就像病毒炸弹一样,在社区爆炸并自我毁灭。人民被当成了白老鼠,没有了尊严。

绝不“躺平”!香港会好起来

万幸的是香港 一年 博士,经过十几天的调养,赵博士逐渐康复。在养病期间,赵程昊也感受到了身边人的温情,“我的一位同事,我叫她Abby姐。得知我生病后,每天都在关心我有没有按时吃药、叮嘱我好好休息。居家隔离的时候,她担心我物资不足,还特地为我送来补给,煲好了罗汉茶送给我。”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是香港市民一直没有放弃抗击疫情的决心。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温暖QS200名校留学,一同奋战。而在此时,防疫政策如果“躺平”,显然是对这些仍然在努力抗疫的人最大的辜负。

Abby姐为赵程昊送来的物资

疫情暴发之初,物资紧张、检测效率慢,确诊病患也很难得到收治,香港市民都很恐慌。但祖国在第一时间就给予了香港抗疫全力支持。内地援港医疗队的到来,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内地援建方舱医院的落成和投入使用,缓解了香港本土医疗系统的压力。援港物资源源不断抵达,保障了香港人民日常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博士 学制,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3年学制!

本学位项目内容包括8门授课式项目科目(3门必修科目和5门选修科目)、1份博士论文和2个住校工作坊,合计51学分。住校工作坊分别在学期开始及进行论文开题报告时举行。学员在完成课程后,可获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管理学博士」学位。我院目前主要承接:在职硕士。

香港声乐博士,香港浸会大学2025年音乐学哲学博士招生简章!

香港浸会大学2025音乐学哲学博士博士课程音乐学哲学博士当代中国音乐研究(包括香港、台湾、海外华人);表演实践研究;钢琴教育学;音乐教育;历史音乐学和东西方音乐学研究;作品;音乐技术/计算机音乐;民族音乐学。获得认可大学的硕士学位;或者2.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学术成绩单;

香港声乐博士,旅意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辉博士声乐大讲堂马上开课啦!

同时,也欢迎所有热爱声乐学习的老师、同学一起来我校交流学习!此次王辉博士声乐大讲堂,将会为同学们讲授意大利语发音、科学的发声方法、艺术指导等。Crovetti等歌唱家及声乐艺术指导。奥地利ISO音乐家协会主办,德意志兰茨贝勒格国际声乐大师班,担任教授助理。

香港三年制博士,博士招生 | 香港大学招收全奖博士

申请人应注意,香港大学高等学位的分配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过程。申请者需要优秀的本科成绩,至少要达到高级二等荣誉才能被考虑。对于入读四年制博士学位课程的HKPFS获奖者,香港大学将在第四年的学习中提供同样的支持。在2023/24年度,所有HKPFS持有者将获得香港大学校长博士奖学金。

申请香港博士申请,香港博士申请需要三条件:学位、语言、文书-新东方前途出国

学校对申请人的学位要求一般是法律本科加法学硕士,并且偏好研究型的学位。这个问题是很多同学都想知道的,因为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申请香港博士学位,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香港博士申请条件的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