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进行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教育频道2024高招专题报道推出的视频访谈特别节目,节目邀请全国百余所高校校长、招办主任权威解读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详细介绍高校办学特色、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及时了解高校热门专业及最新信息。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为广大考生学子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年招生信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
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国际在线教育频道2024《高招进行时》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首先请蔡校长介绍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基本情况?
蔡小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优良学术传统,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大学的办学特色包括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兴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余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学。
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是怎样的?
蔡小强教授:大学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截至目前,已面向全球招聘并引进了65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各国院士超40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超40名。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
大学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组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等科研创新平台。
大学实行书院制,截至目前,大学已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厚含书院、第七书院共七所书院。书院着重全人发展,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
规划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实行英文教学 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主持人:学校在本科生人才培养特色有哪些举措呢?有什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蔡小强教授:大学为学生的发展规划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实行英文教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大学开设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深港两地校园修读的双主修本科课程。自2023年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开设两个双主修项目,分别是“跨学科数据分析及X”和“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能让学生在深港两地校园轮换上课和实习QS100名校留学,于四年完成两个主修专业,为大湾区培育优秀人才。香港中文大学将通过大学联合招生办法及其他途径录取学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通过内地高考及国际生招生录取学生。每个校园每个项目招生名额暂定为20至25个。由我校录取的本科学生,将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设的主修课程为第一主修,以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跨学科数据分析”或“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作为第二主修,以学生参与的双主修项目开设专业为准。参与该项目的学生100%可参加在学·在职计划,也可参加海外交换和换专业,提供给学生一定的灵活度。同时,该项目学生将拥有两个校园的学生证,以及香港学生签证和身份证。目前,该项目招收仅面向理科试验班的学生,有意向申请该项目的学生可在填报志愿期间或大一选课前提交申请,并参加大学组织的考核,通过考核方可入读。
另外,大学也为本科生提供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的机会。各学院每年有20%的应届毕业生可获得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的资格;所有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可同时申请三个研究生项目,并将免去所申请研究生项目的初试环节,直接进入复试。
同时,为培养具有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热忱的专才,大学也开设了直博班培养计划,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并且在博士阶段提供全额奖学金,可以覆盖学费和生活费。在2023年,若学生满足(1)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全国金、银、铜牌且经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名单公示,或者(2)获得大学颁发的半免学费奖学金、全免学费奖学金、全额奖学金、诺贝尔班奖学金等四类新生入学奖学金,任一条件且被我校录取,并且在入学后选择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之一,按学院通知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参与所属学院的直博班培养计划。有意向的考生可在志愿填报期间向各省(市)招生组提出申请,如符合以上条件,即可签订直博班意向。当然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本科,2024高招进行时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继续施行试验班大类招生,大二及大三学生也有机会申请加入。
拥有七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
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课程设置情况是怎样的?
蔡小强教授: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政策学院共七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
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学院拟设立的本科专业包括(最终以教育部批复为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金融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物理学、应用心理学、翻译、英语、城市管理(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拟新增)、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8个本科专业。
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城市管理两个本科专业
主持人: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是怎样的呢?是否有新增专业呢?
蔡小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秉承与发扬香港中文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保持与香港中文大学一致的学术水平,大学采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以国家战略为导向,规划学科建设。招生上采用无专业分差的大类招生,可以让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大学的经济金融学科、材料化学学科、计算机数据科学学科、生物医药学科均已达到国际一流的学科水平。为了进一步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人文社科学院计划于2024年拟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城市管理两个专业。
与140余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50个
主持人:港中大(深圳)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是怎样的?
蔡小强教授:大学与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港中大(深圳)已与140余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50个。合作院校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学生们可以在大学期间参与境外暑期、交换,及交流项目,也可以参与我校与国际知名院校联合培养的“3+1+X”、“3+2”、“4+X”的本硕培养项目。
继续施行试验班大类招生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特长入校后自主选择专业
主持人:今年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方式是怎样的?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报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蔡小强教授:2023年我校录取生源质量依旧非常优秀,整体质量实现高位继续攀升。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历史类平均录取分数位列省排名前700名,最低录取分排位也稳居各省市考生前0.7%以内;理科/选考/物理类平均录取分数位列省排名前1800名,最低录取分排位也稳居各省市考生前1.5%以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年将继续施行试验班大类招生,专业选择不设名额限制且无选专业考试,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特长入校后自主选择专业。
2024年,我校将面向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21个省(市)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按照普通高考录取模式,完全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另外,面向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及江苏6个省(市)按照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依据以上6省(市)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录取办法择优录取。
对于艺术类考生,2024年大学拟在广东、山东、辽宁、湖南、浙江、四川、上、北京市、安徽、福建招收音乐类本科生,依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年音乐类本科招生简章》录取办法择优录取。
今年,大学将新增2种本科招生方式:通过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简称联招考试)招收港澳台学生、依据台湾“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
设置各类新生入学奖学金
主持人:家长和考生都非常关心的出国升学还有奖学金情况是怎样的?
蔡小强教授: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七届本科毕业生,八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四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其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70%的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就业区域。
奖学金方面,为鼓励优秀学生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攻读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大学设立了各类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包括新生入学奖学金、新生学科特长奖学金、新生运动特长奖学金、音乐类新生入学奖学金等。另外,为推动国内教育公平发展,使更多来自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国际化优质教育,大学设立了全免学费、半免学费、基本生活费助学金来保障经济上需要帮助的优秀学生。详情请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内本科招生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年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实施办法》。
设置有职业发展与规划处 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就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主持人:学校为学生在就业上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学校的就业有哪些特色优势呢?
大学设置有职业发展与规划处,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就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包括:
· 职业测评,为学生提供各类型职业方面测评,包括能力测评及性格测评。
· 生涯规划,拥有国际认证的职业生涯测评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
· 就业政策,不定期发布国家相关就业政策。
· 招聘信息,与各大企业及招聘平台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全职招聘等信息。
· 求职技巧,提供各类型相关资料,书籍及一对一咨询帮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做好准备。
· 校外导师,与金融,供应链,快速消费品,IT行业等一流企业及其高管建立合作关系,导师与学生以1:3的比例进行个性化辅导。
· 升学指导,与大型留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留学讲座,咨询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 充实同学的课外生活
主持人:蔡校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下学校的校园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呢?
蔡小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园面积约为133万平方米,分为上园、中园、下园三个部分,校园空间与建筑既彰显了中国元素又体现了西方韵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设计贯彻了“山、林、院”的空间组织理念,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自由的学术文化,上园规划主要包括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厚含书院及第七书院,教职员宿舍及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中园为在建的音乐学院和医学院,毗邻神仙湖水库和大运自然公园,设有机动车道、校巴专用道、与绿道,联接上下园。下园规划主要包括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体育馆、学生中心及逸夫书院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同学们可以在书院完成“一站式”生活体验,学校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如高桌晚宴、中秋晚会、音乐会、体育节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充实同学的课外生活。
校长祝福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我们有请蔡校长为今年的高考学子送上祝福语
蔡小强教授:十年寒窗苦读,只朝今日,高考是解锁生命又一体验的开关,在这个紧张而关键的时刻,请牢记自己曾经的努力与汗水,愿你们在高考的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无论成绩如何,你们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前行,迈向人生的新征程!
华师香港本科留学,【每日一校】华东师范大学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河北艺考生服务站关注,免费得河北省最新艺考生报考手册,并有1000+艺考教程攻略奉上哦,我们会为大家奉上最及时、最全面的艺考资讯、艺考猛料、志愿填报等艺考服务,小伙伴们只管努力备考美国top30名校留学,把大学交给小编!
距离2020志愿填报还有200多天的时间,小编为小伙伴们带来这个新栏目—-每日一校,主要围绕:院校简介、报考指南、录取信息、历年考题、在河北录取情况、考研就业情况等,多方位多角度整理总结。
一、院校简介
1.院校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2017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行列。
我校设计学院教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设施一流,国际化办学程度高。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始终名列前茅,学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屡获奖。
我校设计学院现拥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4个本科专业(含12个专业方向,其中2019年有9个专业方向招生);除景观设计、动画设计方向外,其他各专业方向均设有中外联合培养2+2项目,达到联合培养学校的相关要求,可同时获得中外学校颁发的双学历、双学位,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学院还设有设计学(学术型硕士学位)、艺术设计(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个硕士点,及中外联合培养艺术硕士双学位项目。
2.艺术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设计学类。
其中包含4个本科专业9个专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数码艺术、动画设计),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空间与展览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设计、摄影艺术、时尚设计)
二、报考指南
1.2019在冀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学费
2.录取原则
文化成绩+专业成绩
专业分流按照,专业成绩*2+文化成绩
3.录取分数线(河北省)
2019最低录取综合分:780.3分,按照专业分240分折算,文化需要:540.3分
4.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即将大学毕业、甚至即将填报志愿的高三学生、家长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数据。
为华师点赞!
华东师范大学2018 届毕业生共 7384 人,男女比例1:2.22。
就业率97.21%,自 2016 年开始连 续三年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 2.09%,灵活就业率低于 5%。
本科毕业生 3249 人, 分布于 26 个院系、68 个专业,就业率 96.43%;
硕士 3633 人,分布于 24 个院系、31 专业,就业率 98.16%;
博士499 人,分布于 8 个院系、13 个 专业,就业率 95.39%。
1、就业去向
其中,本科非免灵活就业269人,合同就业:118人。
共计387名同学。
未就业:本硕博共206 名同学。
其中,处于求职中 97 人,拟升学 50 人,拟参加公招考试 19 人。
2、本科生深造情况
非免深造率:48.08%。
【备注】较上届46.76%略有提升。其中国内升学略降,境外留学增长。
各学院(本科非免)深造情况明细表:
备注:上表为2014级(非免)深造情况,总基数2577人,不含延毕等。
2014级深造率:48.97%。
国内升学率:31.28%。
境外留学率:17.69%。
华师2018届推荐免试名单公示名额:499人。
其中,普通名额492人,支教团4人,北师大补偿3人。
保研率:19.36%。
考研率:11.92%。
3、本硕博深造情况
本硕博国内升学:1037人。
升入70 所院校、35 家研究所。
其中,97.29%进 入“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
572人继续留在华师读研,占比55%。
共245 人被 C9 高校录取。其中人数超过10人的大学:复旦大学(94 人)、上海交通大学(78 人)、北京大学(25 人)、浙江大学(23 人)、同济大学(17 人)、南京大学(12 人)、清华大学(10 人)。
境外留学:
多集中于欧美国家(地区)(344 人),占总 出国(境)人数的 65.03%。
排名前三的国家(地区)是美国(170 人, 32.14%)、英国(137 人,25.90%)和香港(55 人,10.40%)。
152人进入世界50强高校留学,占留学学生总数的 30.68%,其中本科 143 人华师香港本科留学,硕士 2 人,博士 7 人。
4、本硕博就业
就业地点
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华师香港本科留学,【每日一校】华东师范大学,占就业人数的 59.44%。
其余人数排名前五:浙江省(5.49%)、江苏省(3.41%)、北京市 (2.84%)、广东省(2.01%)和四川省(1.89%)。
就业行业
本科(不含公费师范生)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20.72%)、教育培训(11.88%)、文娱广传(8.01%)、金融(7.55%) 和商务服务(6.63%)等行业。
硕士生签约行业:集中于学历教育、信息技术、金融等,行业分布较 广。
博士的签约行业多集中于学历教育、生化日用、公共管理等。
就业单位:
“中等、初等教育”单位最高,比例为 29.30%, 其次民营企业(16.16%)、国有企业(9.45%)。
其中,留在上海就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上海就业本科生中34.62%从事教育行业;硕士34.91%;博士56.97%。
在东部就业毕业生:选择的主要是教育、信息技术、金融等行业。
中西部地区就业,本科毕业生主要选择的教育行业,其次是公共 管理、工程建设和金融等行业。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也多集中在学历教育领域。
留在上海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企业(56.58%)、中等初等教育单位(23.64%)比例 较高。
其他东部地区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中等、初等教育单位” (38.57%),其次是企业(30.19%)。
中西部地区,毕业生主要在:中等初等教育单位(63.85%)、企业(14.76%)、 高等教育单位(8.94%)等就业。
5、总结
本科(免试):全部参加就业。
本科(非免):深造、就业并重。
国内升学:绝大部分进入985高校深造,超过一半继续留在华师读研。
境外留学:主要流向美国、英国、香港,3成进入世界50强高校流向。
就业:大部分留在华东,从事IT业、教育、文体娱乐、金融和商务服务业。
研究生:以就业为主,大部分留在上海。
硕士生主要从事:学历教育、信息技术、金融等。
博士集中于学历教育、生化日用、公共管理等。
平均薪资:
博士 11042 元,硕士 9114 元;本科(不含公费师范生)毕业生 7621 元,较上海市 2018 届本科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 5307元高出 2314 元。
平均月薪不但在上海名列前茅,在师范类院校中,也是第一
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薪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受专业、学历、工作地区、工作内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详情如下:
重点单位:
教育行业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共 479 名同学进 入高校工作。
本科生、硕士生主要在高中、初中就业,大批进入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市延安中 学、杭州学军中学等国内知名学校就业,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博 士生集中在高校就业,共479 人,其中签约 351 人,签约双一流建设 大学共 98 人。
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的有 390 人,占企业就职总人数的 17.19%,较上届增加 111 人,有大幅增长。签约人 数超过 10 人的企业有中国工商银行(38 人)、中国电信(28 人)、中国移动(28 人)、招商银行(26 人)、华为(23 人)、中国农业银行(15 人)、上海汽车集团 (13 人)、中国建设银行(13 人)和中国银行(10 人)。其中中国移动等 4 家企 业近三年招录连续超过 50 人。
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共 163 人,其中36 位毕业生被 四川(12 人)、上海(8 人)、江苏(5 人)、陕西(4 人)、广西(2 人)、福建(2 人)、安徽(1 人)、浙江(1 人)和湖北(1 人)等 7 个省份录取为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