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渴望突破教育的边界,开启一段改变命运的留学之旅?美国,那片拥有世界顶尖教育资源的土地,正等待着你。但院校众多,如何选择?这里有热门院校推荐,为你解疑答惑。
美国院校推荐
01
1、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作为加州公立大学系统中的佼佼者,UCI在社会心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享有高度评价。其学术实力稳步上升去美国留学怎么申请,申请难度适中,因此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
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JHU以其卓越的公共卫生、神经科学及生物工程等专业闻名。小班教学模式确保了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3、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作为费城地区的精英私立大学,Penn的商科、金融及护理学等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尽管录取竞争激烈,但其卓越的学术资源和丰富的校园生活,使得Penn成为许多中国学生的理想选择。
4、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Mich):UMich在理工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信息科学、商业和经济学等专业备受推崇。其严格的学术要求和卓越的师资力量去美国留学怎么申请,留学美国,本科申请全攻略!这些建议让你事半功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位于洛杉矶的UCLA,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著称。经济学、政治学与政府、社会学等专业均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前来就读。
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UCB作为加州公立大学系统的旗舰,其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等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尽管学习压力较大,但UCB的学术氛围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7、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UCSD以其卓越的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吸引了众多中国学生。其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丰富的校园生活,使得UCSD成为加州地区备受关注的学府之一。
8、康奈尔大学():作为常春藤盟校之一,以其友好的录取政策和卓越的学术实力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商业等专业均处于领先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9、波士顿大学(BU):BU位于历史悠久的波士顿市中心,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活跃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BU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包括大量中国留学生。
10、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UIUC在理工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研究与实验心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专业备受推崇。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11、纽约大学(NYU):NYU的校园遍布全球多个城市英国G5院校留学,其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课程选择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NYU的商科、艺术、传媒等专业均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前来就读。
12、卡内基梅隆大学(CMU):CMU在理工科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其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和商科等专业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MU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科研资源。
13、东北大学():以其独特的Co-op实习项目和卓越的商科、工程等专业脱颖而出。其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实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机会。
14、南加州大学(USC):USC位于洛杉矶市中心,其商务、传播和生物学等专业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USC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交和成长环境。
15、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心脏地带,其多元化的学术社区和卓越的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社科、工程和数理统计等专业均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前来就读。其地理位置和学术实力相结合,使得成为众多中国留学生的首选。
美国本科留学申请分析及建议
02
一、提前规划,共同增强竞争力
对于有志于进入美国TOP50大学的学生而言,我们一致认为早做规划是通往成功的关键一步。除了标准化考试成绩,学校同样重视学生的“软实力”,包括个性特质、学术潜力及思维能力等。这些特质通常通过学生的获奖记录、社会参与经历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来体现。因此,我们建议申请家庭提前着手准备,共同制定详细的长期规划。鼓励学生在确保学业成绩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竞赛、科研项目以及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如社区服务、校园社团等。这样不仅能够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还能为撰写申请文书积累丰富的素材,使我们的申请更加出色。
二、追求卓越,共同确保学术成绩
面对日益激烈的美国本科申请竞争,特别是针对TOP50院校的申请者,我们鼓励学生群体设定更高的目标,并按照目标院校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意味着在校期间要持续保持优异的GPA成绩,并提前规划标准化考试的备考策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以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我们深知学术成绩的卓越是体现学生学术实力的重要基石,对于提升申请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会一起努力,追求卓越,共同确保学术成绩达到理想水平。
关于去美国留学,我在美国遇到的”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刚到美国留学时候遇到的文化冲击( shock),关注微信公众号”橘子树影像“可发现更多来自不同地方的精彩摄影作品和走心故事。】
当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发现很多与我们原来熟悉的文化不一样的,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惊喜的或者不适应的、困惑的现象,人类学把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感受叫做 shock(文化冲击)。
我到美国已经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的我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找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以前频频对各种事情发出感叹的我已经对周边的很多事物都谈定了许多。
然而,在我快要习以为常这些让我惊奇的 shock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通过文字把这些有趣的文化冲击记录下来。而且在上周末我和我的美国朋友Ella一起去吃饭,她刚好问我来到美国之后有没有哪些是让你感到吃惊的事,所以这些有趣的点其实是在那次谈话中总结出来的。
【Ella和我】
shock 01:
喜欢喝冰水的美国人
在美国的餐厅吃饭,服务员首先会过来问你想喝点什么,如果你不特别强调是热水的话,那TA一定会给你端一杯有很多冰块的冰水过来,而且有些餐厅压根就没有热水。因为美国人都超级喜欢喝有冰块的冰水、冰咖啡、冰啤酒等等,从我美国室友放在冰箱冷冻层里的那一麻袋冰块我就知道冰块对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如此重要。
那天我和Ella去吃饭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了我想要一杯热水,Ella当然就是喝冰水了。她很好奇我为什么要喝热水,我说因为喝热水对身体好。她又问我喝热水为什么对身体好的时候,其实我也回答不上所以然来。不过我们关于文化差异和文化冲击的问题便由此开始了。
我跟Ella说在中国,喝热水对身体好、喝冰水或者吃冰的东西对身体不好就像常识一样被大家接受,大家也不会太去思考为什么喝热水就对身体好。我又问她,那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喝冰水呢?她说在我问这个问题之前她也没有思考过,好像从小到大每个人都喝冰水,而且喝冰水也有一种时尚的感觉。
因为Ella是女生,所以我又问她,那来例假的时候也喝冰水吗?她反问我:“为什么不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说在中国,女生来例假的时候是千万不能喝冰水的,甚至不能碰冰的东西。她很吃惊地说:“?(真的吗)”她又问我“所以那时候不能吃冰淇淋吗?”我回答肯定不行,因为冰淇淋是冰的,所有冰的都不能吃,因为吃了会不舒服。她听到这里觉得又惊奇又好笑,她说她在例假的时候反而会因为不舒服而吃冰淇淋,因为有时候来例假觉得心情很烦乱或者情绪有些低落,所以就会给自己奖励一个甜甜的冰淇淋来安慰自己或者说犒劳自己。
Ella说的“例假期间用冰淇淋犒劳自己”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有趣的 shock。在我原本的文化中,对于“热水”与健康联系在一起我几乎是深信不疑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这却是一件令他们惊奇的事情。
shock 02:
美国的师生关系
我还跟Ella聊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我说从我刚来这里遇见的一些事情来看,师生关系也给了我一定的文化冲击。
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尊师重道”,一定要尊敬老师尊敬长辈,于是乎,“老师”在每一个学生心中似乎都自然是更高一个级别的、是威严的,都是需要我们去“仰视”,需要我们毕恭毕敬去对待的。我刚到美国的那个星期,就带着这种十分“尊师重道”的心态和状态去见了我的美国导师,我以为导师会问我很多来这里的学习计划等等问题。
但没想到,我到她办公室后,她特别放松和热情地迎接了我,没有一点我原认为会有的老师的“架子”,而且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住在哪里,然后她在地图上输入我的住址,仔细地看我的住址以及和学校的距离,并且向我推荐了哪个地方的哪个超市可以买到什么东西,还推荐了我家附近适合学习或者休闲放松的咖啡店。之后,才问到了学习计划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温暖,因为我认为在她把我当一个“学生”之前,她首先把我当成了一个需要好好生活的人。
在跟导师聊过之后,她带我去了我们学院的迎新仪式,说是在这个仪式上老师会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原以为去到大厅就是老师们坐在有名字牌并且桌子上摆放了矿泉水的前排,学生坐在后排,听老师一个个介绍自己。但没想到老师和学生全都是杂乱地坐在大厅里,轮到老师介绍的时候,老师就是一个个从学生堆里冒出来的,没有特别安排的座位、没有特别制作的名牌,也没有特殊准备的矿泉水,老师们也没有故作威严的姿态,一个个就这么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介绍自己以及自己的研究兴趣。
我们系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每个学年开学都会有一个系里的老师组织Party,邀请学生和其他老师到家里参加。因为我没有自己的车,对这里也还不熟悉,所以在举办Party的那个晚上,导师就载我去了。去到Party我发现我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老师哪些是学生了,因为大家都在特别放松地一边吃吃喝喝一边交流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兴趣。
我对于这种的场合其实不是很适应,但没想到系主任主动跟我聊了起来,她应该是我看过最热情也最放飞自我的系主任了,她拿着一杯红酒,手舞足蹈地跟我讲着她的研究,却也认真地听着我讲并且积极地给予我回应,那时我感受到了一种不带评判性和指导性地平等交流学术和聆听的感觉。
中国有句古话还叫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虽说现在的师生似乎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了,但我觉得似乎我们中国人天然就会认为学生跟老师会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但是在美国,我却感受到一种更强烈的契约关系,即老师的责任是去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则负责接受教学,而双方都平等地需要遵守一些规则,比如上下课的时间。我去听过一堂我同学的课程(美国的博士生都需要给本科生当老师),差不多到下课时间,即使老师有些内容没完成,学生都会自动开始收拾书包准备离开,因为在规定时间内其实双方的责任都已经完成了,学生是有权利在下课铃响时候离开的。这些日常的师生互动点滴,我都觉得透露着有意思的文化差异。
shock 03 :
美国种族的多元
我还跟Ella聊到的第三点是我认为这里的种族特别多元,在来美国之前,其实就知道美国被称作种族的大熔炉英国G5院校留学,但我没想到我会在一个小小的课堂里就直接感受到。我在美国旁听了两门课程。我清晰地记得我去参加其中一门课程的第一次课时,我进到教室坐定了,往四周一环视,就被震惊到了——一张圆桌上有着各种肤色各种种族的学生。“种族大熔炉”的称号确实名不虚传,一个班的学生就似乎是大熔炉的一个缩影。我本科是在中央民族大学念的,在中央民大我其实就特别能体会文化的多样性了,但那更多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这里是种族的多样性,“多样性”本身其实就具备“多样性”,这种对于多样性不同的体验也是 shock的一部分。
shock 04:
非常不环保的美国人
因为跟Ella算是挺熟悉的,所以我也不怕以一种“吐槽”的语气说美国给我的另一个文化冲击就是太不环保了。我在的这个美国小镇看起来特别的整洁、干净和舒服,但我不知道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让我震惊的是学校餐厅几乎所有的餐具都是一次性的。
而且很多垃圾桶并没有明确的垃圾分类,所以很多厨余、纸张、塑料和各种瓶罐就都被扔进了一个垃圾桶里,这样垃圾桶很快就会被放满。而每个垃圾桶都会套着一个塑料袋,每当垃圾一满,负责垃圾清理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塑料袋一扎,送到另外的地方,再换上一个新的垃圾袋。所以似乎每个垃圾桶、每个角落都很干净,清洁人员的工作也比较轻松,但这背后其实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再说超市,几乎每个超市的一次性普通塑料袋都是无限量提供,你想用多少用多少,也不会额外收费,所以很多人每次购物都会用掉大量的塑料袋。
包括在家里也是一样,跟我一起住的两个女生都是美国本地人,我看我们厨房的垃圾桶就是不管什么垃圾都往里扔,而且几乎两三天垃圾桶就会满,所以就又需要换新的塑料袋……而且美国人也不习惯关空调,像我们公寓的空调不管有人没人空调总是开着。
2010年,当美国的总统还是奥巴马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虽然中国的环保工作做的也不是很好,但至少没美国这么铺张浪费,如果所有中国人真的如我所见到的美国人这样生活,那么地球的寿命估计真得减少好多年。
shock 05:
喜欢用除臭剂的美国人
第五个要分享的文化冲击不是我跟Ella谈话时候提到的,而是我一个中国朋友跟我分享的,在听他分享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 shock。
他说美国人有用除臭剂()的习惯,他们每天用除臭剂就跟我们每天早上洗完脸擦护肤霜一样正常,在美国人看来不用除臭剂的人是“发臭的”,甚至是“恶心的”。但其实这只是一种文化差异而已。我朋友说因为美国人喜欢吃生洋葱以及没有完全熟透的牛肉,他们自己会觉得如果不用除臭剂身体会有味道,所以就养成了用除臭剂的习惯。我去超市也参观了货架上一排排的除臭剂,真是五花八门各种牌子。
shock 06:
极其礼貌的美国人!?
大家似乎普遍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欧洲人普遍比较绅士、懂礼貌,而美国人则比较粗鲁。但我跟Ella说我觉得这里的美国人都特别讲礼貌,比如在进出门的时候,前一个人会主动帮你扶住门;还有这里的人都很谦让,大家都会遵守车让人的规则,每次车辆都会礼让行人;还有你去购物的时候,售货员也会很亲切地跟你打招呼,离开时候也会跟你说“Thank you, have a nice day.”;我遇到的大楼或者大厅的保安人员见到你进门也都会主动问好,并且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所以我跟Ella说到美国之后还有一个文化冲击就是美国人出乎我意料地讲礼貌。
不过说到这的时候,Ella笑笑说,如果你到纽约那种大城市就不一定是这样了,这里是一个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小镇,所以大家都很遵守规则,很友好,但如果去到大城市就会发现又不是你想象的这样了。
所以说,我在美国遇到的 shock其实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它并不完全代表美国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也不完全代表美国的特质,因为美国本身就具有差异性,说不定我如果是到美国其它地方求学,那我又会遇到不一样的 shock(文化冲击)。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只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不带评判地分享我在此地遇到的一些有趣的让我感受到文化冲击的点,并不代表普遍性。
“ Shock”(文化冲击)这个词最早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人类学家——卡尔维罗·奥伯格在研究跨国公司外派员工在国外适应文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后来就在各种学科和领域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在留学生及其心理健康中常常会出现这个词,网上甚至有很多文章和视频教留学生或者外派工作人员如何去克服文化冲击,以尽快适应国外的生活,有助于心理健康。
但人类学不这么想,人类学不会觉得 shock是急需要克服的关于去美国留学,我在美国遇到的”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反而是值得珍惜和享受的,因为只有你还处于“文化冲击”的阶段,你才能看见更多的东西,也才能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些问题关于去美国留学,等到没有了文化冲击其实就意味着你对周边的事物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写在最后:
1、今天只是分享了自己感受到的部分文化冲击,考虑到可能文章太长,就不放在文中,对该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橘子树影像“在后台或者留言区与我们多交流;
2、如果对“文化冲击”( shock)这个概念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在微信公众号”橘子树影像“后台留言“文化冲击”,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3、“文化冲击”不仅发生在异国,也会发生在各个地方,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各种印象深刻或者有趣惊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