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过去十年,去美国大学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持续增长。读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仪式,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和美国的家长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在孩子申请美国大学的截止时间前,与孩子以及升学顾问一起,挑选选校名单,创作申请文书,这期间常伴有迷茫与焦虑。不少家长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规划孩子的国际教育路线,比如选择各种海外夏令营、设计各种访校路线。谈到美国的大学,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西方及美国大学的发展史。
01.美国大学的历史变迁
大约在公元1088年,近代第一所大学创办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今天,在博洛尼亚大学行政大楼上依然悬挂着写着 “the Alma Mater rum” (教育之母)的匾额。不过,与现代的大学不同,这所学校是由学生创办的。当时,欧洲正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走过来,经济逐渐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日益高涨,许多年轻人聚集在城市中希望可以一起学习。在博洛尼亚,学生们雇佣老师来教学,教授们要根据签订的合同和法典来确定教学标准。比如,教授必须准时上课,绝不能翘课;如果离开城市,必须提交保证金;如果一节课听课的学生少于5位,教授就会被罚款。这种学生为主的情况,在当今的大学中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教授们也相应的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虽然今天的学院()和大学()这两个词在某种程度上是通用的,但最初的时候,大学是指学者和学生的聚集地;学院仅是学术大师的行业协会,老师们只有通过行业协会的测试才能拿到教学执照。
当然,学生掌权的日子不长。欧洲的第二所大学 —— 巴黎大学,于12世纪中叶由教授组建成立了。这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典型例证。自此以后,大学的模式几乎没有变化。随着文艺复兴,知识和智慧成为人们更为珍惜的宝贵资源,想获得知识,在那个年底美国什么大学便宜,美国大学的历史变迁,人们只能去大学里听老师讲课或读书,中世纪,书籍是被大学垄断的,大学被赋予权力规范书籍的生产和销售,书籍不断强化大学是一个稀有而昂贵场所的理念。任何人想要学习,必须去这些汇集这书籍、智者和学生的大学。由于大学资源的稀缺,大学可以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决定供求关系,比如谁可以入学以及入学的条件。可惜的是,巴黎大学后来毁于法国大革命。
随着巴黎大学的诞生,很快欧洲其他地方争先效仿,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相继诞生。牛津和剑桥诞生的过程中,学院的含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聚集在牛津的时候,由于资源紧张,学生和当地的居民发生了暴力冲突,大学不得不开始建立新的宿舍。这样,学院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是学生在老师们督导下独立生活的地方。至今,牛津已有三十多个学院。这种模式下,学院自治,自筹资金,负责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大学则管理考试并授予学位。
17世纪,清教徒艰难跋涉到了美国,他们的思想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28年, Bay 殖民地建立。八年后,当地法院投票决定建立一所学院,一年后, 被指定为创办地;又过了一年,大家以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为名,把这个小镇命名为。也正是这一年(1638年),年仅31岁的剑桥校友约翰·哈佛死于肺结核。逝世前,他捐出了一半财产及400本藏书。为了感激他,1639年这所新学院被命名为哈佛大学。
自此美国大学相继建立,到美国独立战争时,已有9所殖民地大学,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达特茅斯、威廉和玛丽、新泽西、罗德岛、国王、女王和费城大学。当然,后面五所大学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或是没听过,那是因为这五所学校后来都改名了,分别改为了普林斯顿、布朗、哥伦比亚、罗格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可以说,当今处于美国高等教育顶层的核心大学都建立在美国建国之前。
从结构上看,北美知名地时期和早期美国的大学与英国早期大学很相似,比如哈佛早期就是模仿的剑桥的寄宿制大学模式,实施四年制的学士学位教育(不过后来剑桥以及英国的大学都把本科改为了三年制(苏格兰地区除外);而最近这两年,英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英国高校将引入两年本科制度,加速学位授予。但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人建立新大学的途径与英国完全不同。那个年代,英国政府对大学的创办控制的很严格,大学需要得到官方的授权,而且只有极少数几所学校可以授予学位。而美国人则对创建大学采取的是一种更为放任和宽松的政策。美国的联邦政府在创办全国性的大学方面几乎不扮演任何角色,建设新大学的任务由各州负责。到南北战争时,美国已有近250所大学。
02.创办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最初的时候,美国的大学规模都很小,也没有现代大学的讲座、实验室和研讨会等教学模式;反复背诵大量冗长的材料,是当时学生的学习方式;清教徒把持着大学,90%的美国大学校长都属于神职人员。
后来,随着美国最终与其创建者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渐行渐远,美国的大学平稳的经历了一场快速的变革。美国宪法的制定和人权法案的通过,为后来美国的教育摆脱教会的控制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19世纪,出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争论: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关于这一议题,出现了三种互不相让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聚焦在大学应该帮助国家振兴经济。南北战争后,美国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世界最大工厂。此时的美国,继续大量的技术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大学应成为培养技术人才的场所。
美国对人才的需求剧增,加上推行新政对教育的促进QS200名校留学,于是依靠公款办学的州立大学应运而生。在这一观点下,美国的增地大学得到极大发展,美国的赠地大学和学院的发展是在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的莫里尔增地法案( Land-Grand Acts)实施之后。该法案由佛蒙特州众议员贾斯廷·莫里尔倡议,因此得名。法案规定,凡有国会议员1人的州,联邦政府可拨给土地3万英亩,州政府可以出售此项土地,用所得款项资助已有的学校,增设农业和技术教育,或开办新的大学。该法案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拥有自决权的各州在法案规定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如创立新的农工学院,创立以农业和机械工程为主的新的州立大学,或在已有的州立大学或私立大学中设立新的农工教育计划,或将赠地基金与私人捐赠一起用于建立新的大学和学院等。
这样,就使赠地大学和学院成为美国一个极为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随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多项法案,使资助高校的措施获得加强。美国中西部的一些大学,如普度大学、加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都是赠地大学。这些大学密切结合本州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注重专业教育和实际应用,大量招收本州的学生,对美国中西部的开发,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多数赠地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私立大学。
第二种观点是大学应该以研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源自德国研究型大学。到欧洲旅行的美国学者将这一理念带回美国。
1810年,德国洪堡大学成立,洪堡大学的理念是学者们可以自由地按照其认为适宜的方式,拓展知识。学生会帮助教师,并向教师学习。不过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其研究是美国大学的核心,学生却不是。这种理念很明显会受到教师的欢迎。1876年,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它的创建宣言中提到,“JHU在各个文理院系中,为有资质的学生提供更高级的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它对院系的提法,标志着大学和学院的一种新的结构的诞生,教授被安排到自治的部门中,每人专攻特定学科领域,其首要目标就是推进特定学科的知识。目前,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大学多数为研究型大学。
第三种观点是大学应该提供通识教育。这一理念认为,大学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培养成某个领域的学究,或者只具备某种技能。大学的目的应该更崇高,应该帮助人们完善自己。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 “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它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人的情志的培养等。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它的理念就是: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再谈你的专业,谈你将来想干什么。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美国的大学一般不会要求学生一上大学就确定自己的专业,甚至在申请的时候,也可以不确定专业来申请()。因为美国的大学的并不认为一个18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申请的时候就有能力定下可能影响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专业,而且也并不认为有必要这时候就定下来。在大学的前两年,学生可以广泛地选课,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等类课程都可以选,以此探索和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且在这期间,会有专门的辅导员()来帮助学生,根据学生背景和兴趣,量身定做课表。如果有任何关于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想法,可以随时跟辅导员沟通。当然,时至今日,人们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仍然存在争论。
因此,美国面临着三种截然不同的大学教育目的:实用培训、研究和通识教育。面对三种不同的大学教育目的,美国大学没有做出选择,而是决定在三个方面齐头并进。这个决定主要归功于被称为哈佛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他设计了一种能容纳三种不同观点的大学结构。
首先美国什么大学便宜,艾略特要求哈佛研究生院和职业学院必须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艾略特深信医生、律师、工程师和建筑师在他们尚未储备足够之前,他们的大脑需要接受良好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医学院和法学院不招本科生的原因。
其次,他用选修课程替代了必修课程。艾略特认为,意志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训练出来,个体意愿是首要的动力。所以,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另外,选修制度使得研究生教育学院和本科生通识教育学院,能在同一所大学共存。当然,选修制度也导致大学的院系越来越多,雇佣的学者越来越多,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大学才有能力实现。
随后,其他大学相继复制艾略特设计的大学结构。现代大学于是成形:董事会精选校长,校长雇佣系主任,系主任管理系里的教师。研究型大学颁发最牛的证书—博士学位,同时也对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学生随着学位的提升而不断进步,从攻读学士学位开始,他们就会收到要学习的课程和学分的概述。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自然科学以实验室为主,人文科学以研讨为主。美国大学成为了集研究、实用培训和通识教育的融合体,综合性大学成型,并延续至今。
当然,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综合型大学的缺点也愈加明显。正如凯文凯里的《大学的终结》一书中批判的:一是大学只雇用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当教师,但学历不代表教学能力。这些教师在研究方面受过严格训练,在教学上却可能是外行。他们的教学效果既无专家评估,也没有人检查。二是本科教育逐渐被忽视。这是因为美国大学的基础结构,是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设计的。正如历史学家劳伦斯·维希所说,强调专门研究的后果是追求科学思想的教授们逐渐忽视本科教学,轻视作为老师的职能。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进入美国的大学,特别是一些人数较多公立大学后,都会面临大课人数多,助教代课的问题,不少不适应这种情况的同学难免会感到迷茫或迷失。
03.美国大学教育现状
当今,美国的大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是学费昂贵。这使得学生贷款额度飙升。2004年,学生贷款额近2500亿美元。2012年,其额度翻了四倍,超过一万亿美元。美国本土25岁年龄段的学生贷款额度增至60%。在美国,许多美国大学学费高得离谱,但对本科学习却漠不关心,甚至不少精英大学也变成了昂贵的、贵族专属的研究型学校,可以说美国大学已经成为奢侈品市场的一部分。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很多美国大学,特别是一些公立大学,为了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拼命扩招国际学生,提高学费。
二是大学和学生追求排名。大学之间彼此竞争,大多数大学是不盈利的,他们竞争的不是钱,而是更宝贵的商品,即地位。公立学校也好,私立学校也罢,都不可避免的要一比高低,寻找最牛的教授,建造更显眼的教学楼,然后让学生和家长来承担费用。早年间,美国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时更倾向于在离家较近的地方上学,但是随着美国航空业和电信业的发展,坐飞机上大学越来越便宜,打电话也越来越便宜,美国的很多学生开始去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大学。
美国的US News杂志看到了这一机会,推出了全美大学排名。于是,Best 销售火爆。最终,US News大学排行榜比这本杂志存活的时间还久。学生和家长们通过查阅排名来挑选好的大学。一些美国大学的校长也顺应需求,推动大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大学因为其自身的声誉和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旧处于大学排名榜的前面。而位列其下的那些大学,特别是美国综合排名三十五名以后的大学则有较大的流动性。一些大学开始大兴土木,引进学者,扩招申请人数,并积极招收国际学生。
在纽约,NYU的校长John 把都市化生活的梦想兜售给看着喜剧《欲望都市》长大的学生;在波士顿,John 带领下的波士顿大学声誉攀升,学费如今更是高过了同城的哈佛大学;在洛杉矶, 将南加大从 “被宠坏的孩子才去的大学 ” 挤入了US News排名的Top25中;在 Joel 校长的带领下,乔治华盛顿大学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一所工读学校成为美国受欢迎的大学之一。
三是毕业率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在四年制的大学中,能在四年内毕业的大学生不到40%。而两年制的社区大学,也只有34%的学生在三年内毕业,或者转校继续深造。中国多数的留美本科生都可以顺利毕业,但每年被劝退或开除的人数还是非常多。
四是所学有限。据2005年美国教育部成人读写能力调查显示,多数大学毕业生不能对两篇报刊社论的观点进行对比,仅14%能读小学书籍,其他能力不强。另一项研究指出,在前两年的大学生活中,45%的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没有提高;36%的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这些能力没有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学不到知识,或者所学知识有限。
五是部分大学过分重视研究,对本科教育不够重视。这里,我建议广大的中国学生在选校时可以多考虑一些愿意把本科生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采取相应行动的美国大学。比如,综合性大学里非常重视本科教育的大学以及一些不错的文理学院都是选校时可以考虑的。
04.中国学生该怎么办
中国人普遍认为美国的大学和教育都是世界出色的。近年来,每年申请美国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粗略估计在四到五万人之间。尽管这两年增速有所降低,但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去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还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面对这一状况,每一个打算去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家庭都应该思考大学是什么?哪些大学好?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的排名;以及如何选择大学等问题。大学四年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如果我们想通过学习塑造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其实很短,如何不让自己虚度这四年是每一个留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美国享有崇高声誉并处于权力中心的高校只是少数,这些学校的学位证书确实能值回昂贵的学费,但这样的学校数量太少了,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申请到,那剩下的同学该如何办?
实际上,美国不少教育学家已经开始了这些方面的思考,泛在大学(The of )正在构建和发展。在《大学的终结》的一书中,作者Kevin Carey提到在未来,世界各地的人将会有更多的竞争和协作,泛在大学为人们提供了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机会。它让学生与拥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共处,让他们进入全球性的学习共同体。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及其与教育的融合,都可以在《大学的终结》一书中寻找答案。
当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未来很长时间内,我们申请的都将是美国实实在在的实体大学。由于美国大学很少给本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因此多数的中国学生都需要缴纳巨额的学费,但我们一定不能把大学看做只出售成功标志的奢侈品。积极向上的心态,终身学习的理念永远都是我们要坚持的。
最后,祝今年美本申请的小伙们在三四月份都能收获自己理想的Offer。
欢迎访问启德教育美国留学频道欢迎咨询启德教育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
2、欢迎 进行网络咨询;
进行网络咨询;
美国加州最便宜的大学,越来越多美国学生青睐墨西哥高校
一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的雷贝卡·亚涅斯和阿图罗·瓦斯奎兹要在早上7点前碰头,然后拼车穿越国界,到位于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的赛提斯大学上课。
他们通常能在半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偶尔我会收到一条通知短信,说边境关闭。”亚涅斯告诉美国旧金山公共广播电台(KQED)网站,遇到这种情况就得跟边防人员软磨硬泡:“求您了,我真的要去学校……”不过,总体而言,亚涅斯认为去墨西哥上学“很明智”。
KQED称,当大量墨西哥学生涌入美国求学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选择前往墨西哥深造。其中,赛提斯大学最受美国学生欢迎,该校在边境城市蒂华纳、墨西卡利、恩塞纳达等均设有分校。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美国大学的学费增长是该国通货膨胀率的4倍。据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报道,至少有4500万美国人因上大学而负债,债务共约1.5万亿美元。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在30岁以下的美国成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背负学生贷,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负债率高达49%。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加州最便宜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等多地开始削减对州立大学的支持;为弥补财政缺口,这些大学开始提高学费。随着美国大学学费的不断飙升美国加州最便宜的大学,越来越多美国学生青睐墨西哥高校,赴墨留学的美国学生数量直线上升。
赛提斯大学校长费尔南多·莱昂·加西亚对KQED表示,2019年,该校录取了337名来自美国南加州的学生,2010年的这个数字只有50。“来我们学校留学已经成了‘流行趋势’,至少对美国加州的许多孩子来说是这样。”加西亚不无得意。
赛提斯大学每年学费略低于1.2万美元。虽然这个价格并不是最便宜的,但该校不要求大一新生住校,走读能为学生省下一笔不菲的住宿费。与此相反,美国多数大学不仅学费上涨,还逐步实行要求大一新生住校的规定,让许多学生负担不起。
加西亚认为,赛提斯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并不比美国知名高校毕业生差。“我们与霍尼韦尔、湾流和美敦力等许多跨国公司有密切合作,其中不少在我们校区附近设立了分公司——马路对面有一家,几个街区之外有另一家……这都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
据美国“”教育新闻网站介绍,除了开销低、教学质量高,一些墨西哥高校还得到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认证,部分专业的学位与美国加州高校的学位同等有效。
加西亚指出,知识是如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墨西哥高校培养的不仅是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人才QS100名校留学,更是“有能力在冲突中找到共同点”的人才。在跨国合作面临阻力的时代,这些每天跨越边境求学的美国学生,是未来解决各种双边、多边问题的重要力量。
不过,当瓦斯奎兹和亚涅斯最初决定去墨西哥留学时,朋友和家人都表示反对。
瓦斯奎兹打算从社区学院转学到赛提斯大学读商科后,“家人的反应都是,‘你居然要离开圣迭戈,去墨西哥读书?’”亚涅斯的高中同学也都很震惊:“难道墨西哥的大学更好?”
读了一段时间后,瓦斯奎兹和亚涅斯逢人就说赴墨求学的益处,逐渐打消了他人疑虑。他们打算毕业后留在美墨边境地区工作,把“跨境求学”的经历转化为职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