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硕士

美国考古专业硕士,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两年博士毕业到考古所工作,一直做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

(最新更新于2013.3.1)

民族:汉族

学历:研究生毕业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考古研究所

何努,笔名何驽。男。1963年9月出生。籍贯北京。职称研究员。

教育简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专业:商周考古。导师:邹衡,李伯谦。

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美国考古专业硕士,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学习,获学,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商周考古。导师:李伯谦。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至1999年8月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任考古部主任。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获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人类学系任客座教授。

2001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年担任考古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队长——陶寺城址发掘领队。

行政职务:现任考古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夏商周研究室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考古研究美国藤校留学,考古学理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

主持项目:

2002至今,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专项”。

2008~2011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课题“2002~2007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聚落考古资料研究”。

2010至2012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课题。

2011年至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课题。

获得奖励:

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1997年获“荆州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1年获“2000年度中流文教基金奖助金”。

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学术论文

1.《也谈“民族志考古学”的定义与方法》,《中国文物报》1989年9月18日,第三版。

2.《略谈原始宗教中的转生媒介》,《中国文物报》1989年12月17日,第三版。

3.《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

4.《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6期。

5.《关于瓮棺葬俗的原始逻辑思维发微》,《史前研究》1990-1991年合刊。

6.《梅槐桥类型卜甲、卜骨的分析》,《考古与文物》1991年5期。

7.《考古学文化定义的哲学与逻辑思考》,《东南文化》1991年1期。

8.《略论商时期“板楯蛮”考古学文化》,《四川文物》1992年2期。

9.《考古遗物共存空间关系概念的初步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6期。

10.《上古吸饮与温酒习俗》,《江汉考古》1994年3期。

11.《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9期。

12.《荆南寺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中心居址的地理环境分析》,《荆楚文史》1996年1期。

14.《缴线轴与缯矢》,《考古与文物》1996年1期。

15.《鸟衔鱼图案的转生巫术含义探讨》,《江汉考古》1997年3期,页75-82。

16.《江陵拍马山红土地台基的时代与功能》,《考古与文物》1997年6期,页38-47。

17.《巴文化の起源を探る》,(日本)《中日文化研究》12集(1998年),页147-159。

18.《“兒”族为鹿族考》,《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1998年,页68-74。

19.《’98荆江特大洪灾的考古学启示》,《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6日,第三版。

20.《洪灾之夏话共工》,《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23日,第三版。

21.《迈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华夏考古》1999年1期,页95-107。

22.《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考古》1999年10期,页83-95。与陈铁梅、 Rapp、荆志淳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23.《可持续发展定乾坤——石家河酋邦衰落与中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对比分析》,《中原文物》1999年4期,页35-40。

24.《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古代文明通讯》总第三期,1999年12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17~20。与Gary W. Pahl 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25.《廊道理论对三峡史前聚落认识的启发》,《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日,第三版。

26.《本底与斑块的考古学研究》,《中国文物报》2000年6月21日,第三版。

27.《景观同考古学文化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9日,第三版。

28.《从异质性文化斑块角度看早期夏文化问题》,《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30日第三版。

29.《文化与文化类型之辨证》,《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20日,第三版。

30.《试论考古学文化因素类别层级系统与“主导因素”类别》,《古代文明通讯》总第六期,2000年9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页21~26。

31.《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页51-52。

32.《陶寺城址南墙夯土层中人骨说明的问题》,《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第7版。

33.《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华夏考古》2002年1期,页106~111。

34.《史前古城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19日,第7版。

35.《史前古城与中心聚落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8月9日,第7版。

36.《世界四大文明起源模式的比较偶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4期,页58~60。

37.《史前古城与城市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第7版。

38.《史前古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第7版。

39.《精神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1日第3版。

40.《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7版。

41.《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江汉考古》2004年1期,页52~58。

42.《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创刊号,2004年3月,页59~63。

43.《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美国考古专业硕士,《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44.《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发掘心路历程杂谈》,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3期,2004年12月。

45.《商王朝恐怖主义策略起源与兴衰背景——同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恐怖主义策略比较分析》,《江汉考古》2005年1期,页55~59。与Gary W. Pahl合作。何驽是第一作者。

46.《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页54~86。

47.《从陶寺观象台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22~33。

48.《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若干问题》,《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页202~210。

49.《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265~276。

50.《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98~145。

51.《夏王朝“五服”内政外交运作制度模式发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493~497。

52.《国内外关于古代人类认知领域考古理论建设概况》,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页12~17。

53.《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4期,页3~25。

54.《发掘4100年前的历法》,《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4期,页140~145。

55.《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古代文明》(六),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83~115。

56.《中国文明起源考古探索的新思考》,《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中国新石器时代から商周时期までの北方漆器——日本八户市是川遗跡の比较を论じゐ》,《是川遗跡ジセペソロ—ド[漆の道]报告书2004—2006》,东奥日报社,2007年。页52~68。

58.《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8期,2008年9月。页13~28。

59.《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3期,261~276页。

60.《意识形态考古理论与实践初探》,《东南文化》2009年1期,7~10页。

61.《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城考古分析看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3~58页。

62.《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于黄河中游地区》,《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441~445页。

63.《陶寺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19日,第七版。

64.《原始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刍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44期,2010年3月。10~14页。

65.《“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第14版。

66.《符号系统考古的理论试探》,《考古学集刊》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237~259页。

67.《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41~155页。

68.《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3期。278~287页。

69.《陶寺文化原始宗教信仰蠡测及其特点试析——陶寺出土的艺术品与原始宗教》,《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295~327页。

70.《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5~119页。

7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器群及其相关问题初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1期,2011年12月。23~38页。

72.《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铜圭表再分析》,《南京博物院集刊》12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146~149页。

73.《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4期,2012年9月。18~34页。

治学之路与心得

我自幼喜爱历史、文学、地理,高中二年级参加高考前,立志学习考古专业。有幸考入北京大学,学了7年的考古。出于对考古的狂热与挚爱,硕士毕业到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工作,对我学术的成长极为重要。期间去了美国学习考古学理论10个月,思维大开。工作11年后,回北大回炉。两年博士毕业到考古所工作,一直做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

我是一位在中国考古界内颇具争议的考古学家,主要因为我的创新。但是我的恩师李伯谦先生和考古所的领导始终给我以理解与支持。我主要创新点如下。

初建了江汉平原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

提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防洪功能说。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长江中游文明起源进程的兴衰。

大致摸清陶寺城址内部功能区划,使陶寺遗址都邑性质与国家社会性质初步显现。

提出都邑聚落9项考古指标。

发现迄今考古发掘的世界最早的陶寺观象台。

提出陶寺朱书“文尧”解释,为“尧都平阳”的考古证明提供重要证据。

分析得出25厘米为1陶寺尺长度基元。

破解陶寺圭尺功能,确定最初“中国”为“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概念。

提出了“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

关于创新,我的心得有四点,一是结合使人广博,二是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或想象使人创新,三是宽容与包容有助于学术进步,四是勇于自我否定有助于个人进步。

结合是新石器与夏商周考古相结合,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经历相结合,南方与北方考古研究积淀相结合,田野实践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中西考古学理论相结合,考古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有前提的科学假设是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原动力与敲门砖。我信奉“没有想象比想错了更可怕” 的信条,因为想象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没有想象绝无可能有科学探索的进步。我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发表”座右铭。我认为“材料牵着鼻子走”与“理论指导实践”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已,不存在谁对谁错,采取哪种适宜的方法只取决于研究什么问题。

我秉承对我观点的反对、批评、围观包容态度,积极汲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看待学术争鸣,理解对我的误解。这一切总能化作推动我前进的积极动力。我不与人论战,仅以表达我的观点为目的。我相信时间能够证明观点的对错,学界自有学术公论。

勇于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否定自己错误的观点,抛开所谓的“面子问题”,实事求是,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代表作全文浏览请点击:

《陶寺文化谱系研究调研报告》

《试论肖家屋脊文化及其相关问题》

《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决定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与黄河中游地区》

美国考古专业硕士,考古学家张光直

【编者按】 张光直(1931—2001),1943-1946年就读于师大附中。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考古学家,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在国际考古学界享有崇高地位。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最热心地促进中国和西方考古学界进行交流的第一人。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平芳先生评价说:“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为世界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可,光直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考古学界永远纪念张光直为中国考古学所做出的贡献。”

生活在北京的“番薯人”

张光直在他早年生活自述中,把自己称为“番薯人”。 之所以叫番薯人,那是因为公元1895年,大清帝国与日本在黄海及刘公岛海战中失利,被迫将台湾岛割与日本。从此,台湾岛上的居民便成为“亚细亚的孤儿”。因为台湾岛的形状很像一个白薯,所以岛上两三千万的汉人常常称们自己为“番薯人”。 可张光直这个番薯人,却出生在北京。

16岁之前,张光直一直随着父亲张我军生活在旧北京。张光直的父亲张我军本是台湾台北县板桥乡一个贫穷的佃农家庭的孩子。后来只身北上读书、工作,曾任北京师大、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院校教师,直到台湾光复的1946年才回到故乡台湾。张我军是台湾第一位白话诗人,回到台湾后,张我军利用所工作的《台湾民报》,介绍大陆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新文学革命主张,对台湾的年轻一代产生很大影响。1925年12月28日,张我军把自己与妻子的曲折的矢志不渝的恋爱经历写成新诗集《乱都之恋》,自费出版,成为台湾岛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这本诗集出版之际,正是日本殖民主义在台湾实行严厉的思想钳制、推行“皇民化”文化、禁止汉语传习的时期。台湾人为了民族尊严,只好在各地创设诗社,以集会作诗为掩护,来延续民族文化的传递。不过,当年所有的诗作都是古风、律诗和绝句,到《乱都之恋》出版后,不少读书人才知道世间除了文言的旧体诗外,还有白话的新诗体,于是纷纷起而仿效,给宝岛的白话文运动以及诗体的解放,带来了一阵清新的涟漪。张我军还甘冒大不韪,毅然宣称:“台湾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指出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因此,张我军被人誉为“代表了台湾作家不畏强权的道德良心。”

由于从小生在、长在北京,张光直能说一口标准的漂亮的京片子,并且一生都对北京充满了浓浓的怀念情怀。在《番薯人的故事》里张光直用一种哀伤怀旧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少年眼中的老北京:每天上下学走上高高的城墙,故都的景色一览无余;烧饼、麻花、炸油饼,又酸又苦的豆汁儿,蒜味钻鼻香的煎灌肠;热闹的厂甸,东西便宜,应有尽有。12岁的张光直曾用一块大洋买到一张宋拓的集王羲之字的《大唐圣教序》……除此之外,便是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反抗;作者的老师,回校时用毛巾包着几个馒头美国考古专业硕士,这是一个礼拜的伙食——这个相当有名的数学家,最后倒卧冻死在风雪之中;早上在西单和东安两个市场上,报摊上竟然可以买到隔日的《解放报》、《晋察冀日报》,还有土纸印刷的《论新民主主义》、《论联合政府》等书刊,而每天冒着危险在冰冷的水里沿着护城河往来运送这些违禁报刊的,有一个正是作者小学的同班女同学,这个地下党员竟还是文化大汉奸管翼贤的女儿。

尤其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在师大附小和附中读书的生活。由于品学兼优,从师大附小到师大附中、从附中初中到高中,张光直都是被保送的。尤其让他骄傲的是,师大附中是公认的北京最好的学校。从初一开始他结识了一生的好朋友温景昆。1946年家人回台定居时,他本来舍不得离开师大附中,但因为生病功课落了一大截,只好随家人返台。在《番薯的故事里》,张光直先生在回北京的生活时深情地提到:“不能忘记师大附中的校歌:附中,堂堂正正本校风,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你是个神,愿人生大同。你是个海,涵真理无穷。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可以说,正是这故都文化的历史底蕴,孕育乃至影响了张光直的一生。他的一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并为此竭心尽力,奔走于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各地,做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

投身考古人类学

从小就学习优异的张光直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和初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家人回到了台湾,在台湾著名的建国中学读高中。他的优秀学识迅速得到大家公认。受当时一位大陆去的魅力非凡的中文老师的影响,再加上在北京生活的那段背景,张光直的身上有着在那一代大陆青年身上可看見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热情、理想和勇气。1949年4月6日国民党的秘密警察发动了镇压台北教育新闻界的所谓共产党员的“四六事件”。大约有二十人被捕,张光直就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一位高中生,在监狱里被关押了一年时间。

张光直从监狱惊恐的阴影中走出,精神有所震动,但却不愤世嫉俗。一年的牢狱生活,张光直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人。出来以后,他对“人之所以为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出来以后,他没有继续念书,在家里自己读点书,后来以同等学历考上了台大考古人类学系。考这个系的基本原因就是想知道“人之所以为人”。

当然,张光直报考这个专业也深受两本书的影响。第一本书是由其父、著名的台湾文学作家张我军翻译的日本西村真次的《人类学泛论》,书里讲述的人类进化史、石器时代对他产生过不小的影响。1948年时又读到裴文中先生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一书,裴先生在书中认为中国的考古学潜力无限,鼓励青年学生报考考古学专业,这使得张先生更加向往考古学。当时的考古专业是极其冷门的专业,但恰逢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到了台北,张光直为能受教于李济、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石璋如、高去寻等考古学精英而深感幸运。李济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对他的确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4年,张光直从台大毕业,决心走出国门,到美国深造。他如愿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系的研究生。有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位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 ,张光直跟随他掌握了传统的欧洲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方法。另一位是在考古学上提出聚落形态研究方法的考古学家 。张光直对聚落形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很感兴趣,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生时便发表了关于美洲聚落考古的论文,为他后来写《古代中国考古学》这部重要著作奠定了基础。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史前聚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由作指导,是将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用在中国史前史的成果。

张光直的确是一颗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星星。他在哈佛做研究生时,著名的莫维斯教授看这个亚洲学生总是一言不发地坐在教室里,也不记半字笔记。而到了考试,这个学生却交了一份理论丰富、证据翔实的答卷,教授这才知道班里有一个天才青年。在还没得到博士学位之前,张光直就已经被文化人类学大家罗克教授称赞:“快要在我们系里得博士学位的张光直真了不起,十年来在人类学系里读博士的学生都比他不上。考博士口试时,他对各教授问他的各问题,答得那么应对如流,对理论对事实,都能把握得那么精深正确;不到半小时,大家都认为不须再问下去,于是都起来和他握手道贺。现在我们已经内定了聘他在本系做助教,今夏交博士论文后,即正式发聘书。”

此后的张光直可谓声名显赫。在耶鲁大学人类学系任教16年,1977年回到哈佛大学任教,并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1年至1984年兼人类学系系主任,1985年至1988年兼哈佛东亚咨询委员会主席,并为哈佛赫德荪考古讲座教授,更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后二者皆为百年来华人之首任。

杰出的“架桥人”

张光直先生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史前考古,在学术上的贡献可谓硕果累累。他在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文明的地位问题和史前时代东南沿海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几个问题的阐述中颇有建树。

1986年,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的形成与西方文明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中国,有城市、有国家、有文字、有伟大艺术的新社会的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贸易商业起飞的结果,而是通过政治秩序所造成的财富过度集中的结果。这条道路是非西方世界文明演进的共同道路,比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大洋洲地区的文明等,都属于这条道路的例证。因此,社会科学应当根据体系完备、资料翔实的中国的历史经验重新思考人类社会进化规律的问题,应该修正现行世界史教科书中洗发膏本位主义的流行观念。

张光直的研究,一下子将中国考古学从中国历史的范畴中拉出来,置身于世界文化舞台当中,置身于文化演变的复杂过程当中。80年代以来,当中国考古学研究初现多元化色彩之时,张光直先生的研究不但成为这块多元色彩中最为醒目的一块,而且对这种多元化的来临起了相当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相互作用圈”理论,“亚美巫教底层学说”等,他介绍和倡导的聚落考古学等,不但赫然成为一家之言,也已经够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张光直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架桥人”。他把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介绍到了西方,又把西方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带到了中国,为中西方考古学的接轨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张光直之前,中国的考古学几乎不被西方学界所承认,张先生可谓是改变这一局面的第一人。李润权先生在《张光直教授的学术成就》一文提到:“在西方世界,近40年来,张光直这个名字几乎是中国考古学的同义词。…… 我曾经听到中国的有些学者说,张光直的最大成就是及时地把中国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介绍给西方世界。”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有了改善。1975年,张光直参加美国古人类学家代表团,在离开北京近三十年后第一次访问北京。那时,与中国考古界同仁接触的机会仍非常受限制,在紧接着的1977年他又回国作了探亲旅游,1978年随汉代史研究代表团访华。但中国的政治状况渐渐好转,张光直利用各种资金资助,邀请中国大陆考古学家去美作学术访问,起先是短期交流,后来则作较长时间的地停留。开始这种机会仅限于年高资深的学者QS100名校留学,80年代中期以后,年轻考古学家也陆续到哈佛做访问学者。张光直不知疲倦地担当着主人的角色,组织了无数次演讲、圆桌讨论、学术沙龙和宴会。自1980年开始,张光直还接纳中国大陆的研究生到哈佛攻读学位,他的一些学生在进入哈佛之前,也曾在中国接受过考古学训练。在80年代,他组织过两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1982年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国际商文明学术会议”和1986年在弗吉尼亚的“古代中国和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当时,外国学者还根本不允许在中国大陆参加考古学术会议,台湾学者也禁止前来大陆,大陆学者访问台湾更不可能。这两次会议为海峡两岸的学者以后的经常交往开创了良好的先例。80年代和90年代,张光直频频出访中国,有时一年几次。他对各地的大学作了短期访问,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张光直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大陆进行发掘,并为此奔走劳碌,甚至都已经争取到了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一愿望没有得以实现。

《古代中国考古学》是在张光直先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至今已经出版了四版,用英美人熟悉的语言全面介绍古代中国考古学,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给西方世界,成为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大学教授中国考古学和上古史的教材,影响极其深远,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贡献巨大。《古代中国考古学》《商文明》等书,已成为国外学术界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圣经”,至今无人取代,被誉为是“比任何其他著作都更能把古代中国放在美国人类学意识的地图”上的对中国考古学的典范分析。

张光直先生一生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在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创立了中国考古专业,使哈佛大学成为西方学习中国考古学的中心。这是他毕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身患重病后非常放心不下的一件事。这样的担心不但“涉及到中国考古这个学科,而且关系到对古代中国的整体研究。”张先生还是台湾考古学的创立人,为台湾的史前考古做出了杰出贡献。1994年他经过多番努力,促成了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的成立,并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他主持的“台湾史前史研究计划”和“浊大计划”是两个影响深远的田野考古项目,对台湾的学术发展意义重大。

张光直先生一生培养多位英才,也影响了多位学者的学术道路。许倬云、余英时、徐苹芳、巫鸿、李零等学者们,都对先生勤奋严谨、大气磅礴的治学风格,谦虚礼貌、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以及外冷内热、志存高远的气质性格有着深刻印象。张先生无论是在治学上还是组织办事能力上,都表现出了无穷的动力,感染和鼓励了众多学者。

1996年亚洲研究学会授予张光直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在授奖辞中这样写道:“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张光直教授为中国和东南亚考古的进步和发展鞠躬尽瘁、不遗余力。他的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杰出贡献,无人能望其项背。张光直教授几乎是独立一人担负了培养三代考古学研究生的重任,这些学生目前正执掌着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重要大学的教席……亚洲研究学会特此授予张光直教授最高的学术荣誉: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学会主席和各位成员与光临今天授奖仪式的诸位一道,宣布张教授为我们学会最杰出和最有成就的一员。”

在成就和名誉的背后美国考古专业硕士,考古学家张光直,张光直先生常年饱受帕金森症的煎熬,1997年虽做了脑部胚胎移植疗法,健康却无起色。但他无言地忍受痛苦,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争取时间,仍然活跃在学术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1年1月3日,张光直先生在美国麻省因帕金森症病逝,享年七十岁。

然而,正如余英时先生在怀念张光直先生的文中所言:“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根据中国侨网2006年07月18日《张我军、张光直父子的中国心》、三联书店《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张光直《番薯人的故事》等综合改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美国读艺术硕士,艺术类硕士留学美国多少年

艺术类硕士留学美国多少年,美国大多数硕士专业学制需要两年,如果想修读快的,也有一年制的。美国艺术硕士留学条件首先想要申请美国艺术类硕士留学,本科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留学生最好将自己的成绩单准备好。如何申请美国艺术留学硕士硕士?美国艺术留学院校推荐

美国读艺术硕士,艺术体操美国大学招生要求

艺术体操美国大学招生要求是怎样的呢?美国艺术大学申请要求本科生要求(1)语言要求:雅思7.0,托福100或更高(听26,说25,读24,写25)。(2)申请材料:申请表,申请费(70$),官方成绩单,本科学历证明,托福或雅思成绩,作品集,个人简历,推荐信,个人目标陈述,小论文。本科生要求3.加州艺术学院本科生要求本科生要求

去美国读硕士研究生优势,美、英研究生留学各有何优势?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讯哥从知乎上整理了一些“过来人”经验,来分析一下,对于研究生,英国和美国的研究生专业各有哪些优势。身边的情况是,高中里理工科的牛人基本都去了美国,文科生去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比较多。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说一下剑桥。(只说我略有了解的商科类研究生)

1+1美国硕士,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1+1、1+2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留学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合作办学:1+1、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留学项目招生简章第二年去澳洲思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学习2年,或者选择其中一学期去美国学习,最终获得一个美国东北大学领导学硕士学位,还有澳洲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的国际贸易硕士学位或者会计硕士学位。

美国硕士有奖学金吗,美国研究生奖学金的种类都有哪些?

这种奖学金基本只针对研究生以上级别的小伙伴们申请,可以理解为全奖。研究生助理奖学金是国内学生申请比较多的一种,尤其理工科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小伙伴经常忽略一项可申请奖学金——CSC,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奖学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