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上海这座城市应该都不陌生了吧,是我国本科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现有的本科高校达40所,其中不乏知名院校,比如有211工程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和东华大学,还有著名的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等。
除了这些众多知名院校,还有一些高校名气就比较大了,比如被誉为“上海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复旦大学,还有“上海的清华大学”的同济大学等。
所以说上海这个城市可以说就是大型的创业创新校园,能够被这座城市的高校劝服,进入这所城市的大学就读,那一定是这所高校成绩过硬。
这不就有一所上海高校,它的校名就非常土,但是它的官方校名却让人觉得它非常的值得去报考,而这所高校也因为校名的改变,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学校也在近些年发展越来越好,还被评选为“双一流”大学。
那么这所学校到底是谁呢?
又是怎样改名的呢?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要说到这所学校的前校名,那就不得不说香港东华学院是几本,上海改名最成功的高校,原校名很土,新校名霸气,成功入选双一流,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在那里学习的学生都是学习关于水产方面知识的。
既然是学习水产方面知识,那就肯定少不了和水产行业有关的种种,以前“鱼”就是人们口中说的“水中之财”QS100名校留学,想必身处水产行业的人们肯定都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产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行业,由于物以稀为贵,又有以前水产行业方面知识的积累,在这一行业逐渐成熟之前,曾经身处这个行业的人们都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当时我国的水产行业刚开始起步,那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自然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帮助社会发展。
由于学校在这一领域建设方面做得不错,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被大家认可并接受教育。
但是它这样不断发展下去,难免会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香港东华学院是几本,这时我国便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帮助学校更好发展,于是这所学校就被划归给了中央管理,由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变为中央农村工作部鱼业局水产学校。
至此以后,又陆陆续续改过多次名字,但这数次改名都和它之前有关水产知识层面有关,不如“中央农垦水产业部水产业学校”之类。
到了1978年,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经济还不算很发达,此时我国便开始着手进行更高层次教育,由此将中央农村工作部鱼业局下属的这一所学校进行合并,此时新成立的学校正式定名为上海水产学院。
上海水产学院此时虽然和之前不同,但是与学习水产相关,然而在1985年的时候,上海水产学院所在地区逐渐开始兴办海洋事业,当地沿海地区发展海洋工业。
于是当地党委书记刘振萍于1988年提出:“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传统的海洋事业,更应该向海洋深处更远去,去探索无尽的海洋资源”。
正是刘书记的一番话,让学校在1996年决定更改校名,从“上海水产学院”更名为“上海海洋学院”。
更名后,学校在各方面建设上混得更加顺心,就这样走过了一段比较平稳的发展路程。
直到2001年时,此校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自那以后,学校更上一层楼,其成就让当初命名者都想不到了,而如今它作为“双一流”高校,如今更加招人眼球。
霸气外露 水产学科实力突出。
如今上海在渔业等领域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国的水产品多由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捕捞,由此诞生众多渔业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其中包括渔业协会、商会等,而这其中就有上海海洋大学出身的人才。
可以看出,如今上海海洋大学发展迅速,在我国水产和海洋研究领域已经成为领军高校,也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人才培养单位。
随着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大规模开放,以海洋开发和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对人才素质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期盼,其中要求最迫切的是海洋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训,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现代化科技继续进步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海洋经济的发展将迎来新的趋势,并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全球都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经济,与此同时,我国也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一项非常重要、非常急迫有必要的任务来实施,这足以证明确实千载难逢。
随着革命性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之间纽带联系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技术进步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我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且深远影响。
随着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改革措施以及培养新兴产业急需专业人才等战略目标逐步实施,并逐渐趋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将会取得更大进展,并得到更好发展。
由于新时代赋予高校新的使命,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改革,也是在不断寻求突破、探索新途径。
当今时代全过程数字化,这对各个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在线形象、提高影响力,这些都成为高校进行创新的重要考虑因素。
还要在学校名称中考虑社区影响力,这正是许多有志之士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百花齐放,各放异彩。
东华大学原名“上海工程纺织学院”,后来更名为东华学院,但是此校名让许多人觉得不够霸气,更显不出东华所在于上海特殊地理位置优势,所以社会上许多人称其为东华大学。
那几年间东华学院有许多人知道是在上海,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德国有一所世界百强院校也叫东华大学,因此造成两者间冲突频频。
为了突出自己跟其他学校之间不同,为了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在于地理位置、教学理念、学术研究等重点领域。
中国最大最大的颜色就是红色,我们把这种大气热情又脚踏实地的精神融入到教学中,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在熬夜赶作业时也能感受到红色背后的温暖与力量。
后来这所原先叫上海工程纺织学院的东华学院再次更改名字,新的名字是为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寻找方向,也是为了突出本校特色而做出的决定,希望通过新名字能够更好服务社会,更加彰显出自身价值与作用。
而且学校这个名字也十分霸气,因为它蕴含着深厚底蕴和历史沉淀,同时也传达出教育现代化以及行业新型特征,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传递,同时也体现出教学体系日趋完备、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而且新的名字“东华”也可以和东南地区以及上海本土产生联系,这是因为古代地理上东华系列地区包括皖南和赣北地区,可以认为这一片土地孕育出了中华文化,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发源地之一。
另外,目前全国各地许多水产类高校纷纷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入“海洋”两个字,从而成为新一代“海洋大学”成员。
这些高等院校在经历名字变化后,无不如同自己的母校一样取得重大变化,于是新中国百花齐放,各自绽放光芒!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名字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可以有效提高该校招生人数。
香港东华大学官网,第三所“东华大学”要来了!香港一所高校即将更名,网友:撞衫了
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香港东华大学官网,第三所“东华大学”要来了!香港一所高校即将更名,网友:撞衫了,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
不仅如此,纵观当下,高校更名之潮流正在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在很多人的眼里,大学就是比学院要好,能考上“大学”,就不会考虑“学院”。我们国家的大学和学院确实存在较大的区别,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确实都会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都不代表着学院就比大学差。
有些院校举办的是精英教育,虽然办学规模小,每年的录取人数也不算多,可他们培养的毕业生个个都很厉害,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外交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等,在社会上积累了大量的口碑。
事实上,大学的更名不仅仅只有我们内地的大学才有,香港的部分院校也会有更名的做法。
近日就有消息称,位于香港的香港东华学院也在努力升格为大学,希望在2025年具备升格大学的相关实力。
如果这所大学能够成功更名为大学,将是继上海的东华大学、台湾的东华大学之后,我国的第三所东华大学。
香港东华学院成立于2010年,创办时间不长英国G5院校留学,由香港慈善团体东华三院成立。学校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3440余人,办学规模在当地不算太大。
台湾的东华大学创建于1994年,是台湾东部第一所综合性大学,2008年与花莲教育大学合并组建了现在的东华大学。学校拥有管理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等5个学院,有博士班12所,硕士班24所,学士班22系及硕士在职进修专班7班。
毫无疑问的是,这三所“东华大学”实力最强的当属位于上海的东华大学。
上海的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211、双一流院校之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距今已有百年历史。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改制成私立纺织院校,并更名为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
1951年,纺织工学院与交通大学纺织工程系、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合并,成立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并在随后的多年,经历了上海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等重要发展阶段香港东华大学官网,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现在的东华大学已经发展成了一所具有纺织学科优势的综合性院校,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为A+,处于学科的顶部;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机械工程等10个学科为B类。
从学科实力对比来看,位于上海的东华大学明显高出其他两所院校一个档次。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香港的东华学院要想升格为“大学”,难度并不小。
无论是内地的大学还是香港的大学,想要完成从“学院”到“大学”的蝶变,还是需要自身实力够硬才可以。
香港东华学院是大学吗,名字像“野鸡大学”,却是学科排名第一的重点大学,太低调!
东华大学听起来像是“野鸡大学”,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它却是真正的重点大学,纺织学科排名第一的重点大学。低调了这么久的东华大学,也该翻身啦!
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并与世界100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截止2016年,学校共辖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三个校区,分别位于上海松江区和长宁区QS100名校留学,占地总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8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
发展史
1951年6月,国家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纺织工业,整合交通大学纺织系、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合并建立“华东纺织工学院”。
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有6所校系调整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按并入时间先后,依次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武汉中南纺织专科学校、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印染班、苏州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上海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青岛工业学院纺织系,学校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所纺织高等学校。
1985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5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全校各类学生28497人香港东华学院是大学吗,名字像“野鸡大学”,却是学科排名第一的重点大学,太低调!,其中本科生14664人,硕士生5337人、博士生1002人香港东华学院是大学吗,成教生2720人,留学生4774人。教职工2156人,专任教师1297人,其中院士8人,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含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级职称教师近900名。
2012年,学校7个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继续领居第一,实现三连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设计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其中,设计学列上海高校第一位。工程、化学、材料和物理4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
学院及专业设置
学校现设有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部。
国家特色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日语、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纺织工程、机械工程、轻化工程、服装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