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就业
根据最新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香港科技大学(就业率I薪资水平I回国认可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大中华区排名第1。香港科技大学就业中心的调查发现, 97.3%毕业生于毕业后投入工作、继续进修或回到原居地,而82.3%毕业生属全职受聘或自雇。?
香港科大颁发的毕业证书在世界众多知名学府之中获得广泛认可。香港科大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亦数十人获得遍及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加坡等地的重要研究机构与大学聘用。?
香港科技大学住宿及生活费
住宿费:香港地区,租金会根据地理位置,房子的新旧,空间的大小而不同,一般较为常见的月租金范围在3500港币-7000港币。而香港整个地区来说呢,以合租单间来算,如果住在学校附近大学毕业香港留学,香港科技大学就业,大概4千-1万港币/月左右。当然如果一间屋子住两个人的话(上下铺),租金相对较为合适。饮食费:根据经验,暂时把每日的餐食费定在80-150港币。交通费:香港交通还是十分发达的,面积不大大学毕业香港留学,功能区都比较集中价格50/月,一年大概六千港币。
以上是关于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工资相关的留学申请信息美国藤校留学,希望对打算申请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硕士的同学有帮助,指南者留学院校库详细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硕士院校信息、专业排名、学制学费、申请要求、课程设置等详细信息。
2021香港留学,中山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内容简约,聊胜于无
中山大学,位于广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A类、“985工程”高校,由教育部、GF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
学校历史悠久,始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1952年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而成新中山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人文社科、理学、管理学、医学等方面学科优势突出,四轮学科评估中2021香港留学,中山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内容简约,聊胜于无,A类学科14个,位列全国前列。
近期,学校发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报告内容极其极其简约,
深造率未知,
灵活就业未知,
签约就业率未知。
唉……上次吐槽简单的武大报告2021香港留学,简直是良心之作了~
聊胜于无,整理如下:
一、2021届就业
2021 届毕业生总数为 13779 人(不含港澳台及国际学生)。
1、就业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1.55%。
2、未落实去向毕业生情况
未落实去向的本科毕业生中68.63%准备国内升学或正在申请出国(境)深造,
其他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备考公务员或另有打算。
二、本科生深造情况
1、国内升学
国(境)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中,升学本校的占 65.58%,
去往其他“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的占 28.28%。
2、境外留学
2021 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世界前 100 所大学共计 745 人,占国(境)外留学的 85.14%,比 2020 届提升 4.63%。
本科生出国(境)留学的目的地分布在 22 个国家/地区。主要流向为英国(245 人)、中国香港(239 人)、美国(158 人)、新加坡(99 人)、日本(21 人)、荷兰(19 人)等。
本科生去往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30 的国(境)外高校留学情况如下:
3、深造率
报告未披露。但根据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深造率69.59%。
三、工作情况
1、就业单位
2、就业地点
3、就业行业
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如下表所示,其中在教育行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 23.09%、22.41%。
硕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如下表所示,其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的人数最多,达 17.43%;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行业是我校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
4、重点单位、领域
2021 年,77.52%就业的毕业生在重点行业领域就业,其中逾 1300人在重点医疗卫生单位(三甲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逾 550人在双一流等高校就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逾 160人在重点科研院所就业,如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逾 600 人在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就业,如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等QS100名校留学,逾 1200 人在其他细分领域龙头单位就业,如华为、腾讯、美的等。
2021 届毕业生中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达 73.3%;共有 29 个省市自治区将我校列为定向选调生招录学校,365 名毕业生被录用为选调生;478 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遍布西部 12 个省市自治区
大学毕业留学香港,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2023年毕业活动成功举行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于6月24-25日和5月10-13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举行了2023年毕业活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MPA-EMBA项目联合发起人杨永恒教授、MPA-EMBA项目顾问王天义教授、MPA-EMBA项目首席专家王守清教授、院长助理兼院友办主任慕玲老师、MPA-EMBA项目主任陈天昊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MPA-EMBA项目联席主任郝刚副教授、MPA-EMBA项目联席主任俞伟峰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办主任杨安安老师、MPA-EMBA项目主管金士耀老师及毕业同学出席了相关活动。
一
清华大学毕业活动
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2023年毕业生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
毕业生座谈会全体合影
王亚华教授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顺利毕业的同学表示祝贺。他通过分享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共同点寄语毕业的同学,希望同学们将追求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相结合,不断提升在变化的世界中发现和捕捉机会的能力,持续保持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创造价值的精神。他指出,MPA-EMBA项目培养的精髓在于“协同”,公共管理重要议题“协同治理”的关键就在于有限的资源条件约束下,有效团结四面八方精诚合作并达成共同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够持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明德为公”的院训,在追求公共价值的道路上不断提升人生价值。
王亚华教授致辞
郝刚副教授在发言中表示,过去三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同学们能够直面挑战,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顺利完成了学业,为大家点赞。相信毕业不是学习旅程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起点,香港城市大学和清华大学将是同学们终身学习的平台,欢迎大家继续参加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两年所学化为己用,成就自我的同时心怀更多的善意和同理心,能够更加友善、谦和地拥抱社会并不断完善,这也是香港城市大学校训“敬业乐群”带给每位毕业生的期许。
郝刚副教授致辞
刘璐代表2019级同学发言,她认为通过MPA-EMBA项目的学习,她很好地做到了“三个连接”,第一个是公共管理学院和商学院的连接大学毕业留学香港,为同学们学习政府决策和商业管理提供了平台;第二个是同学们的连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及多元职业背景的同学们针对不同议题的讨论,为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第三个是作为内地出生长大,之后在香港和国外工作学习的人士,项目的学习让自己更多地了解了内地的发展。
刘璐发言
马伟强代表2020级同学发言,作为一位拥有多个商学院就读经历的企业家,他认为MPA-EMBA项目的学习让他更多地理解了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同时他分享了在项目学习中和老师同学们的互动,以及对项目的认同和支持。作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他呼吁大家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精力,不断探索和实践。
马伟强发言
随后,2019级和2020级返校参加毕业活动的同学逐一进行了发言,分享回顾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最后慕玲老师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同学们发自肺腑的毕业感言表明,大家对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学习达到了两个学院建设双学位项目的预期。希望大家毕业后多多参加院友活动,并和学院保持密切联系,大力支持项目未来的发展。
慕玲老师发言
毕业座谈会现场图
毕业生座谈会后,陈天昊副教授以《数字技术的伦理挑战与法治应对》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了他对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的观点,与会同学就相关议题展开了研讨。
陈天昊副教授主讲《数字技术的伦理挑战与法治应对》
6月25日上午,毕业同学在清华大学东大操场和综合体育馆参加了清华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6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2020级同学曾辉代表MPA-EMBA项目毕业生发言,2020级同学宋飞获颁校友联络人证书。
毕业活动照片
二
香港城市大学毕业活动
5月10-13日,2020级同学在香港参加了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毕业活动。5月10-12日美国藤校留学,项目组组织同学们参访了香港立法会、校友企业、香港科技园等活动。
毕业活动合影
5月13日上午,清城项目发展论坛暨2020级毕业座谈会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举行。
座谈会现场合影
座谈会上,郝刚副教授代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对顺利毕业并获得EMBA学位的同学表示祝贺,她表示在疫情期间2020级同学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期待同学们一起努力把项目平台做的更好。王亚华教授在致辞中通过解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和“敬业乐群”的香港城大校训,勉励同学们持续学习,增长才干,创造价值,与同学朋友们共同提高。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两校的校训融入思想和行动中,成为自己重要的精神动力。王天义教授在发言中结合自身在公共部门、企业和高校工作的经历,分享了“激情”、“自信”、“韧性”、“战略”、“使命”等成功创业者和企业家的重要关键词。俞伟峰教授希望同学们保持学习的热情,持续了解世界并改变世界。陈天昊副教授期待毕业同学以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为平台,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王守清教授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勉励大家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嘉宾致辞
同学代表向远景表示项目的学习让自己更加强调系统思维和方法论,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潘礼贤在发言中表示项目的学习让自己进一步参与到了社会治理中。随后,与会的同学围绕自己读书的感受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同学发言
杨永恒教授在总结中阐释了“公共价值+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他指出公共价值代表了行动的方向,企业家精神代表了动力和创新,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持续践行项目精神,做好项目的形象大使。
杨永恒教授总结
5月13日下午,毕业同学参加了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毕业典礼,未毕业同学参访了中华电力龙鼓滩发电厂,了解交流了中华电力的发展历程和模式。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毕业典礼
中华电力参访现场图
毕业典礼后,城大商学院院长金正本教授、副院长郝刚副教授和清华公管学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MPA-EMBA项目联合发起人杨永恒教授在报纸上刊登了祝贺2020级同学荣获EMBA学位的祝辞,贺刊同版刊登了毕业同学感言。
贺刊祝辞
金正本 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署理院长
On of the of , I would like to my ,whole- to all of you for your hard work and while at CityU. the and ahead are and , I.am that all of you will do very well, armed with what you have . It is not only your but also your to pay back what you have at CityU to our city, our ,and our .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and every in your .
郝刚 博士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MPA-EMBA项目联席主任
香港城市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EMBA+MPA项目为亚洲唯一跨越两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携手,旨在培养融贯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前沿理论和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大格局的政商领袖人才。项目致力搭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学习和赋能平台。自2018年创办以来,项目汇聚了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及“一带一路”国家,包括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及加拿大等超过十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商精英。我们非常荣幸见证项目第二批同学逆境同行顺利毕业。期待毕业生们秉承「敬业乐群」的校训,心守情怀和担当,践行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成就更成功的事业、更丰盛的人生和更美好的社会。
王亚华 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MPA-EMBA项目深度融合“公”“商”管理知识体系,有机整合学术理论和实践前沿。项目办学期间定期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举办“高端讲堂”,组织移动课堂,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安排海外实践模块,持续提升同学的全球胜任力。值此毕业之际,期待同学们将复合型的知识体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锐意进取,为行业变革、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努力!
杨永恒 教授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联合发起人
MPA-EMBA项目是在各方的精诚合作和共同谋划下推出的创新项目,既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高层次国际化管理人才,也是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推动智库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的崭新尝试。恭喜2020级毕业的同学,希望大家秉持“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继续砥砺奋进,不断开拓创新,为增强国际合作、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MPA-EMBA项目介绍
为满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对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回应高级管理人士对中国发展模式及全球战略管理理论认知的渴求,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于2018年8月27日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推出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本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深度融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知识体系,坚持国际化、交叉性和复合型的培养定位,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中国发展模式、践行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大学毕业留学香港,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2023年毕业活动成功举行,把握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学员达到两校各自学位标准后,可同时取得清华大学MPA学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香港城市大学EMBA学位。
供稿丨教学办
编辑丨发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