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今年是香港作家刘以鬯(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逝世六周年。最近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读创今日荐书 | 《刘以鬯文集》何以值得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刘以鬯文集》,据了解,这是刘以鬯80年文学创作首度结集出版。
刘以鬯原名刘同绎,1918年生于上海,1948年底定居香港。作为香港文学史上一位极具贡献的作家、编辑家,刘以鬯创作生涯长达80年,涉猎小说、散文、评论和文学编辑等领域,一生著述6000余万字,并创办了《香港文学》杂志。其作品《酒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与《对倒》一起曾启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出电影《花样年华》和《2046》。2010年,香港导演黄国兆又把《酒徒》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
此次面世的《刘以鬯文集》共12卷,468万字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讲演录、序跋等文学体裁。其中,第1卷收长篇小说《私恋》《酒徒》,第2卷收长篇小说《围墙》《陶瓷》,第3卷收长篇小说《岛与半岛》《对倒》),第4卷收长篇小说《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吧女》,第5卷收长篇小说《香港居》《时代曲》,第6、第7卷收中篇小说,第8卷收故事新编,第9、第10卷收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第11卷收散文、诗歌、评论,第12卷收评论、讲演录、序跋。
《刘以鬯文集》
刘以鬯 著 梅子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8月
文集还收录50余幅珍贵老照片、原稿手迹和原版封面,以及2015年2月8日刘以鬯生前写下的《致读者》:“世人万万千,相异如其面;杰作可充栋,篇篇个性浓。我十八岁始发习作,矢志努力创新、与众不同。数十年实验结晶,得汇于兹,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意。诸君惠阅若有共鸣,余愿足矣。”
《刘以鬯文集》的编纂始于2014年,至2024年出版,历时10年。据编者梅子介绍,刘以鬯生前对文集的选编非常重视,各卷分类和篇目基本遵循他本人的意见。刘以鬯去世后,有关作品内容、版本和创作、发表背景等问题,则大都由其夫人罗佩云凭借记忆或从剪报等资料中寻找线索协助解决。刘以鬯作品以小说为主,文学评论其次,散文又次之,新诗较少,翻译甚多。最终从他6000万字作品中精选了写于1932年至2015年间的作品约共468万字,而大量翻译作品未选入。
今年7月20日,在香港书展举办的“梅子、罗佩云谈刘以鬯文集”座谈会上,梅子和罗佩云回顾了文集的编纂过程。梅子认为,香港作家或土生土长,或来自港外,刘以鬯是后者的标志性人物。刘以鬯作品描写香港小人物与城市风貌QS100名校留学,为香港历史留下注释,其创作上的标新立异,为文学界贡献良多。出版《刘以鬯文集》,是对香港文学的支持和肯定。罗佩云则称赞文集装帧之美、印制之考究,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精心编辑和出版表示感谢。《香港文学》总编辑游江表示,刘以鬯于1985年1月创办的《香港文学》,如今已成为香港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纯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以鬯文集》,是对刘以鬯文学成就和地位的充分肯定。
《刘以鬯文集》的出版在文学界引起极大关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邱华栋说:“刘以鬯是香港文学的传奇,也是无法忽视的制高点,有他的存在,香港的商业社会算是有了文学的纯粹性,他的独特性正在于此,不可替代,高拔傲岸。他赋予笔下任何一部作品恰当而极具创造性的形式感,使表达和如何表达都成为当代文学的奇观。一个前无来者、后无追者的遗世独立的中文大作家。”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说:“刘以鬯是香港文学跟五四现代文学之间最重要的桥梁,他的作品完整地衔接了五四文学的神韵。他开创了香港文学的现代主义,使现代主义成为香港文学的主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稀方指出:“刘以鬯的独特历史贡献,可以从他创办的《香港文学》体现出来:不仅以对严肃文学和现代主义的坚持打破香港文学的商业化格局,而且确立了香港文学的自我定位——它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部分,不过不是普通的一部分,而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中心。”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时隔40年,我们寻找“寻根文学”的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心同
寻根,是80年代重要的文学思潮。这场思潮可以追溯至1984年12月,西子湖畔的“杭州会议”。
然而,由于这场文学会议“将闻讯赶来的记者”统统“拒之门外”(出自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一文),这次会议的具体情形,当时并未清晰地见诸报端。它只是作为一个自发的文学活动,朦胧散逸地出现在一篇篇文学文章与发言、评论中。
80年代的西湖
40年前的杭州会议上,这些青年人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对话?又如何探索出“寻根”的决定?今天,我们又该如何构建文学主体性?
11月28日,在《扬子江文学评论》杂志、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办、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主持下,“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在浙江大学举行。这次,记者弥补了在媒体界飘荡40年的遗憾,敲开了2024年杭州会议的大门,还原这份文学现场的声音。
01
“一开始,我们只是在争先恐后地聊天而已”
40年来再相会,时间的尘埃落在这些文学巨匠的头顶。他们已经白发苍苍。
然而,当他们一开口,那些面庞青涩又无话不谈的文学青年朋友,以及80年代这个“天真的早晨”,好像一起回到了我们眼前。
11月28日,“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在浙江大学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合影。浙江大学文学院供图
作为首位发言嘉宾,香港浸会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黄子平以一句“今天我们不讲理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时隔40年,我们寻找“寻根文学”的根,我们讲故事”打开了话匣。
“会议的7天时间,我们开会聊,晚上聊,散会了,我们还在房间聊。”据黄子平回忆,其实,被后世称为“寻根”思潮起点的这次杭州会议上,压根没有出现“寻根”的字眼。会议现场,大家只是一通神聊。“李庆西被我们评为‘神聊九段’,常跑到我们房间来聊天,后来大家商议改变策略,决定明天晚上改成大家去他房间聊,这样我们随时可以撤退。没想到撤退的时候,他还跟过来……后来我看到一个词叫‘无限交谈’,说的可能就是当时的我们。”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也无比怀念:“那是我从业几十年来开得最有趣的一次会。那场会没有听众,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话,时间有长有短。一种友情交谈的氛围,就这么自然形成了。”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育海则记得那时正临杭州的12月,寒风簌簌,来参会的韩少功穿了件军大衣,捧着个巨大无比的搪瓷杯子取暖。以及大家太想聊天,以至于不想去吃饭,怕吃饭浪费聊天的时间;选择宾房间时,三人间成了最紧俏的房型,大家都想抢三人间,就是为了多一个聊天对象……
他们的三言两语,为我们丰富了历史的温馨毛边。
80年代的“曲院风荷”
02
昨日“寻根”,今日“保根”
在文学大家的话语间,杭州会议的天然、自然属性也悄然浮出水面:这只是80年代文学青年的神聊一场,并非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学会议。“寻根”,发生在会议之后,是中国作家基于民族文化,对现代主义作出一番回答。
黄子平认为,杭州会议作为一场青年作家和青年评论家的座谈会,最大的意义在于促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建成。而“寻根”思潮的根,则是会议之后建构起来的。这样的建构,那些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篇篇、与“寻根”主题相关的文章功不可没。而“寻根”本身,绝非一种文化守成。它是中国作家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回答:开始接受现代主义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它的反思。由此,一种很早期的后现代主义,也许已经生发。
“那时候我不知道要写什么,于是听听同龄人在想什么。”作为“寻根”七老中最年轻的一位,作家李杭育回忆起参会时那个年轻又有些迷惘的自己。他认为,寻根文学是从一个意识形态语境摆脱出来的一场另起炉灶。某某作家要出版什么东西了,某某作家又有小说在写……会议上,已经呈现出一派丰富的文学现象和气候。而脱离意识形态语境,坚定一种文学取向,接近文学本真,他认为,这才是对文学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伤痕文学以后,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两种创作潮流出现英国G5院校留学,但文学还是在走典型论的老路。”《书城》执行编委李庆西梳理杭州会议的文学背景时说,会议当日,作家在神聊中,都想从这些惯常的文学思路中走出来,寻找另外的叙事策略。
“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现场。浙江大学文学院供图
当年在震撼之中,使用“巨大的、历史的精神跨度”这样的宏大概念来描述寻根文学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批评家陈晓明,40年后从文学史的视角对一个会议、一个思潮进行再界定:杭州会议背靠80年代错落的文学思潮和自由多元的文学空间,在民间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中产生。寻根文学,则是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无意中集体创造的、丰富强大的文学现象,是中国知识分子让文学首次有自己的话语,用自己的方式给文学画下一个历史起点和转折方向。历史,其实从来都是在偶然中被改写的。
许子东也认为,作为偶然现象的杭州会议,背后是多种必然性的交叉。这样的交叉梳理出来,就是80年代文学青年关于“如何应对现代派的挑战”“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的反思。
作为亲临杭州会议现场的重要评论家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文科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指出了寻根文学的特别之处——这是一场作品推动理论,理论又反哺作品的文学思潮。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作家作品,都是依托地方文化背景,展现对宏大民族文化的挖掘。寻根派也是先锋派,寻根是为了证明中国民族形式中,自身就包含了现代性。
而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寻根”?
图源:豆瓣图书
“今日的工作坊,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怀旧活动。”《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环视了会场四周年轻的同学们,缓缓开口。他提醒,这样的活动,更是通过复原80年代的学术现场,以一次“寻根”,带回当时的激情,召唤出年轻一代文学创作和研究者的思想动能,为他们日后的创作、研究寻找方向。
江苏作家协会党组成员、《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也为大家解题:今天,我们不仅要寻根,更要保根。不仅要寻找主体,更要优化主体。期待可以依托学术工作坊这一平台,探寻40年的文学新变,激发新的文学活力,追寻昨日文学和当下接轨的道路。
香港岭南大学申请费用,川研教育刘擎主任访校篇·香港岭南大学,香港NO.7,被评为亚洲十大博雅学院之一,其人文社科究竟有多强?
留学 我们是专业的
香港访校第7弹——香港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广州创办了“格致书院”。这是岭南大学的前身,也是岭南教育精神的萌芽。1898年,书院迁至广州四牌楼,随后在1904年迁至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并改名为岭南学堂。1918年,正式定名为岭南大学,成为一所提供文理科教育的高等学府。
抗日战争期间QS200名校留学,岭南大学曾迁往香港、韶关、梅州等地,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岭南大学与国立中山大学及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合并,分别组成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
然而,岭南大学的精神并未就此消散。1967年,岭南大学校友在香港复建学校,时称岭南书院,后于1999年正式更名为岭南大学,成为香港八所著名公立大学之一。
岭南大学位于香港新界屯门,占地3.43公顷香港岭南大学申请费用,川研教育刘擎主任访校篇·香港岭南大学,香港NO.7,被评为亚洲十大博雅学院之一,其人文社科究竟有多强?,远离市区,靠近深圳,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呈现出宋代书院的样貌,这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一种现代诠释。
步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融合了岭南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建筑群,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美学追求。
香港岭南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11-720位之间,香港NO.7,作为一所博雅教育类高校,这个排名其实是很不错的(博雅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多学科知识与综合思维能力、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教育模式)。
香港岭南大学目前设有6所学院,分别是商学院、文学院、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跨学科学院和政策研究院。这些学院提供了超过15个本科课程和43个辅修专业,涵盖了人文、工商、管理、社会科学及跨学科四大范畴。
在本科教育方面,岭南大学注重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所有本科课程内容均涵盖不同领域的本科科目。人文学科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翻译学、文化研究、视觉(艺术)研究、当代英语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等;工商管理专业则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学、风险及保险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院则提供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科学等专业。
学校有多个专业在香港名列前茅香港岭南大学申请费用,其中翻译、视觉研究、哲学及经济等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商学院更是获得了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AACSB)的认证,这是全球仅约5%的商学院能获得的殊荣。
此外,岭南大学还注重跨学科教育,跨学科学院结合了不同学院的专长领域,提供跨学科本科课程,以配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中,“环球可持续发展(荣誉)博雅学士”课程是香港首个博雅教育学士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人才。
内地学生可以通过高考来申请香港浸会大学本科。香港岭南大学对应届内地高考生(包括复考生)采取自主独立招生的政策,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统招),因此不占高校志愿。香港岭南大学在录取时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英语水平、面试表现(如有)及综合素质,择优录取。
在学费方面,香港岭南大学的学费根据专业和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2024-2025学年为例,人文学科副学士课程的每学期学费为港币32,000元,而商学、社会科学等副学士课程的每学期学费则为港币33,500元。此外,学生还需缴纳一些其他费用,如毕业按金、行政费等。
香港岭南大学适合那些对人文社科感兴趣、希望接受博雅教育的学生。该校的学科设置涵盖了人文、工商、管理、社会科学及跨学科等多个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同时,岭南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实践机会。
此外,对于那些希望在香港接受国际化教育、拓展国际视野的学生来说,岭南大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川研香港留学 川研教育留学服务
香港岭南大学新闻,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Mark Hampton谈“英美新闻业相互借鉴”
5月16日下午,传媒大讲坛第七十讲在新闻学院多功能厅举行。英国《媒介史》杂志主编、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Mark (马翰庭)教授应邀作了题为“英美新闻业相互借鉴”的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
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案例阐明,19世纪以来,以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美国为主的“泛英语国家”之间存在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业主、新闻观念、新闻产品、新闻文化的跨国流动。这种跨国流动最终造成“泛英语国家”新闻业的相互影响,其中尤以英美新闻界之间的相互借鉴最为典型。
教授指出,在“泛英语国家”新闻从业人员的跨国流动中,本国的编辑理念和新闻运作手段不断吸收外来元素,但各国媒体发展仍然受到本土文化制约。例如在爱尔兰与英国报业的相互借鉴中,爱尔兰人始终保持其不同于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对英国式的报纸商业化和大规模发行不屑一顾。在英国与美国新闻界的互动中香港岭南大学新闻,美国由于地理文化原因未能形成像英国那样由几家大型媒体垄断全国读者的情况。
Mark 教授讲英美新闻业相互借鉴
专题讲座后,教授又以“新闻史研究:现状与未来”为主题,针对新闻史研究的国际前沿和论文发表等话题与新闻学院师生展开了讨论。
对于新闻史研究的国际趋势,教授指出,20世纪美国一度是新闻史研究领域的中心,但由于美国国内就业趋势的变化,新闻院系不得不投入更多资金在新闻实践操作领域香港岭南大学新闻,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Mark Hampton谈“英美新闻业相互借鉴”,致使新闻史研究逐渐没落。在欧洲,新闻史研究仍方兴未艾,特别是在英国、德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甚至形成了专门研究新闻史的科研机构。
谈及新闻史论文的国际发表,教授介绍了国际期刊发表新闻史论文的现状QS100名校留学,并建议师生不必局限在当前国际新闻史领域主要的三本英文期刊,可以将历史学和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期刊作为投稿目标。
在回答有关硕士、博士论文选题时,教授建议有新闻史研究兴趣的学生务必考虑研究选题的可操作性,绝不能为无米之炊。他建议学生多关注典型个案,并将之与更宏大的主题和理论对话。
本次讲座由新闻学院教师郭毅博士主持,龙伟研究员、齐辉研究员、李兴亮副教授、陶楠博士、李松蕾博士、邹霞博士,以及学院硕士生、博士生参加。
郭毅博士主持讲座
文字:郭毅、向冰冰
摄影:何玮、林奕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