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于当地时间20日举行就任仪式,他上任后将会在太空领域推行哪些政策?美国“太空”网站19日称,美国和欧洲的航天机构都在紧盯特朗普推出的新太空政策,因为这很可能会改变美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与火星探测发展方向。
欧洲异常紧张
报道称,欧洲航天局总干事约瑟夫·阿施巴赫在最近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该机构未来几年的计划和预算,以及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提升欧洲独立进入太空能力的计划。然而在这场发布会上,各国记者最关注的话题却是“特朗普”。报道称,在不久的将来,欧洲航天局可能需要对其关键太空合作伙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政策和方向变化做出相应动作。在被直接问及“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和被提名为新任NASA局长的贾里德·艾萨克曼组成的联盟将带来哪些潜在变化”时,阿施巴赫非常谨慎地表示:“现在我能说的是美国大学科研,关注重大航天任务新变化,担心基础科研项目被取消,美欧紧盯特朗普太空新政策,我们已经为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做好了准备,我们每天都在与NASA的同事进行非常密切的交流,特别是在你提到的一些方面。”
“太空”网站称,之所以美国航天政策转向对于欧洲航天局的影响如此之大,是因为目前欧洲多个最核心的太空项目实际都依附于美国。例如欧洲航天局承担了NASA“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多个关键子项目的研制工作,包括“猎户座”载人飞船配套的“欧洲服务舱”。
SLS火箭面临被取消风险
然而当前“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核心——“太空发射系统”(SLS)重型火箭因为费用严重超标可能被取消,后续的月球轨道空间站建造规划也可能出现变动。当被问及SLS被取消会产生什么影响时,欧洲航天局人类和机器人探索主任丹尼尔·诺伊恩施万德强调说,“只有在没有其他运载火箭能将‘猎户座’飞船和‘欧洲服务舱’运送到月球轨道的情况下,SLS火箭被取消才会影响欧洲航天局。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各种选择,并与我们的合作伙伴——首先是NASA,交换意见”。
美国两大项目陷入困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之所以外界对于特朗普上任后可能会改变美国太空政策如此关注,是因为当前美国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两大标志性的太空项目都陷入困境。
据介绍,“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启动,原定目标是在2024年前将宇航员平安送往月球并返回,同时在月球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为未来执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铺平道路。“阿尔忒弥斯”计划将分三步实施:建造月球轨道空间站“门户”,建造前往“门户”的火箭和飞船,建造往返“门户”与月球表面的“摆渡车”。2019年,受时任总统特朗普施压,NASA将载人登月任务目标日期从最初的2028年提前到2024年。
但由于SLS火箭、“猎户座”载人飞船和登月舱外宇航服的研制进度都出现严重拖延英国G5院校留学,“阿尔忒弥斯”计划进展屡次推迟。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2024年12月决定,“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和“阿尔忒弥斯3”号月球南极区域登陆任务的执行时间从最初的2024年和2025年分别延后两年。
英国《卫报》1月17日称,在特朗普重回白宫之后,“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优先级别将进一步提高,有可能在特朗普任期内实现美国的载人重返月球梦想。但外界普遍猜测NASA可能会对该计划作出重大调整。有猜测认为,由于单次发射成本高达40亿美元的SLS火箭遭到各方批评,再加上特朗普与被提名为NASA局长的艾萨克曼都与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关系良好,未来“阿尔忒弥斯”计划可能改用的“星舰”超重型火箭执行发射任务。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美国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今日美国”网站18日称,NASA和欧洲航天局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尝试将火星岩石样品运回地球进行深入研究,但不断膨胀的成本和任务的严重延误使原定于21世纪30年代火星采样返回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目前NASA已经决定由特朗普上任后决定该项目的未来命运。NASA局长纳尔逊在今年1月7日的记者会上宣布了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两种新规划,可以将成本从原先的110亿美元大幅降低到60亿-70亿美元。其中相对传统的规划是采用“天空起重机”系统,此前NASA的“毅力”号和“好奇”号火星车就是利用该系统,借助悬停火箭用钢缆将其平稳释放到火星表面。第二种规划是由私营航天公司开发全新的着陆系统。按照当前计划,NASA的探测器将降落在火星表面,取得“好奇”号收集的岩石样本后起飞返回环火星轨道,最后由欧洲航天局建造的轨道飞行器与其对接,并将样品带回地球。
美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可能采用“天空起重机”模式
《卫报》注意到,“特朗普对太空非常感兴趣”。报道引用美国行星学会太空政策主任凯西·德赖尔的话称,“我不知道特朗普是否一定对政策的细节感兴趣,但他认为太空是美国实力和能力的有力象征。有趣的是,当特朗普谈到太空时,他总是谈论火星,以及将人送上火星。这与马斯克保持一致。”
报道提到,在去年9月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次竞选集会上,特朗普明确表达了他的期望,并催促马斯克的载人火星计划进一步加速:“埃隆,让那些火箭飞船动起来,因为我们希望在我的任期结束之前到达火星”。根据马斯克之前公布的计划,将独立于NASA的火星探测计划之外,尝试在2028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美国大学科研,并在20年内在火星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
其他科研项目命运难测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长斯科特·佩斯认为,特朗普和艾萨克曼可能不会立即对NASA太空计划做出重大调整,“华盛顿有句谚语,‘知道的人不说话,说话的人不知道’”。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还需要相当长时间重新梳理当前NASA混乱的太空计划,并重新规划中期任务。
除了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这样“展示国家形象”的重大航天工程外,美国“太空新闻”网站不无焦虑地表示,NASA其他政治色彩较弱、偏重基础科研的项目未来命运难测。
报道称,在1月13日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45届会议上,参加会议的美国天文学家都对特朗普新政府关于NASA科学计划的潜在改变感到担忧。据介绍,美国近年来持续削减科研领域的经费,2024财年NASA申请的预算为272亿美元,但最终仅获得248.75亿美元,导致多个项目被取消或被迫裁员。2025财年NASA在实际叫停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情况下,获得了254亿美元拨款,才勉强维持现状。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科学家们表示,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就尝试取消该中心领导的多项重大航天科研项目,包括涉及研究浮游生物、气溶胶、海洋生态系统的地球科学项目以及南希·格蕾斯·罗曼太空望远镜。因此他们担心特朗普会再次对这些科研项目下手。美国众议员格伦·艾维表示,特朗普政府上任后,他将敦促NASA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不太确定NASA新的领导层会考虑如何发展,但我希望他们能找到一种方法来保护科学,保护研发。”
美国大学科研,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无人武器系统的扩展之路》《扩大非传统国防创新》两份报告
科技战略
美国伊利诺伊可持续技术中心通过回收聚苯乙烯制作可持续航空燃料添加剂,可减少60%碳排放
据 1月13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可持续技术中心研究人员利用回收的聚苯乙烯制作了可持续航空燃料添加剂。聚苯乙烯富含碳氢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废弃物中美国大学科研,美国每年生产约250万吨聚苯乙烯。研究人员采用了热解法,加热聚合物,使其分解成富含苯乙烯的液体。进而氢化,将其转化为粗乙苯,蒸馏后得到纯度为90%的产品。该技术生产的乙苯与化石燃料衍生的乙苯性能一致,但成本更低,可减少50%至60%的碳排放。
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无人武器系统的扩展之路》《扩大非传统国防创新》两份报告
据美国防创新委员会(DIB)1月8日消息,DIB连续发布《无人武器系统的扩展之路》《扩大非传统国防创新》两份报告。《无人武器系统的扩展之路》指出美国在大规模部署无人武器系统时正面临需求不明确、供应链漏洞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需求信号、资金机制、部门架构和流程、供应链、制造和采购方面的建议。《扩大非传统国防创新》则指出,为提高国防采购系统对失败的风险承受能力,建议新国防部长和副部长应开放各军种采购机构,以充分利用美军民两用创新生态系统。
信息
美国公司敦促美国优先考虑人工智能投资和监管以保持领先于中国
据路透社1月13日消息,美国公司发布“经济蓝图”(’s )报告,敦促美国优先考虑人工智能外部投资和支持性监管以保持领先于中国。报告称,美国需继续吸引大量投资,以推进芯片、数据、能源和人才等人工智能关键要素发展,并主张加强人工智能模型出口管制。报告旨在敦促美国政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清除障碍,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持续巩固美国在全球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
韩国将成立跨部委的量子战略委员会,全面推进量子创新战略规划
据朝鲜日报1月9日消息,韩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部第一副部长李昌允在首尔“K- ”会议上宣布,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内成立量子战略委员会,全面推进量子创新战略规划。该委员会根据韩国《量子科学技术及产业促进法》成立,成员横跨8个政府部门,汇集学界和业界专家力量。该委员会将制定并推进量子创新战略规划,以确保未来韩国在量子领域的产业竞争力。
英国政府公布“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旨在将英国打造为人工智能“超级大国”
据路透社1月14日消息,英国政府正式采纳风险投资家马特·克利福德(Matt )提交的《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报告。该行动计划意在通过简化数据中心建设、扩大公共计算能力、维持“支持创新”监管方式等手段,将英国打造成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具体来看,计划共包含50项建议,如创建审批流程简化的人工智能“增长区”,建造国家级超级计算机,将英国计算能力提高20倍等。英国政府估计,该人工智能战略将为英国带来“复兴的十年”,每年可为英国带来至少5700万美元的收益。
美国AMD公司推出科研AI系统“Agent ”,可将研究成本减少84%
据网1月13日消息,美国AMD公司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开发科研AI系统“Agent ”。该智能体实验室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多个专业智能体组成,旨在助力研究人员实现研究创意,加速科学发现,提高研究效率,降低研究成本。Agent 特别设计了“副驾驶模式”,不仅可完成自动处理编码、文档编写等重复耗时任务,还可在每个研究阶段向研究人员提供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实现了研究人员与AI 的协同作业。根据测评,由o1-驱动的Agent 产出的研究成果最佳。此外,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Agent 不仅显著提升了研究整体质量,更将研究费用降低了84%。
美国谷歌团队推出新基准,有助于提升大型语言模型实况性能
据网1月10日消息,谷歌团队推出全新的基准测试FACTS 。新基准旨在评估大型语言模型依据长篇文档上下文生成事实准确文本的能力,不仅考察模型的准确性,还评估其回应是否足够详尽、提供的信息是否有用,有助于提升模型的可靠性。为适应多样化的输入需求并提升新评价体系的可靠性,研究团队纳入长度不等、覆盖金融、技术、零售、医疗和法律等多个领域的文档,并发布FACTS排行榜。研究团队表示,与仅关注文段部分内容的基准相比,新基准填补了评估与事实性相关的更广泛的模型行为的空白。
生物
美国政府发布首个全国性“同一个健康计划”
据CDC官网1月10日消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农业部(USDA)和内政部(DOI)发布了美国首个应对人畜共患疾病和推进公共卫生准备的国家“同一个健康”框架。该框架旨在通过认识到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密切联系,改善三者的健康,应对共同的健康威胁,如新冠肺炎、猴痘、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AI模型预测人类细胞中的基因活性
据网1月9日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名为GET的AI模型,可高精度预测人类细胞中的基因活动。该模型基于染色质可及性和基因组序列,能预测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且适用于正常和患病细胞。GET在儿科白血病模型中成功预测了突变的功能意义美国大学科研,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无人武器系统的扩展之路》《扩大非传统国防创新》两份报告,拓展了对基因组非编码区域的研究,为理解复杂疾病提供了新方法,有望将生物学转变为预测科学。相关科研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瑞士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真菌电池
据科学网1月10日消息,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科研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了一种真菌电池,可为农业和环境研究中使用的传感器供电。该电池利用酵母菌和白腐菌的新陈代谢活动发电,通过将真菌细胞混入印刷油墨中制成,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的优点,未来计划提高其效率和耐用性。
世卫组织预认证了一项间日疟的安全诊断检测工具
据WHO官网1月8日消息,世卫组织于2024年12月18日预认证了首个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诊断检测工具,为预防复发间日疟提供了安全治疗方案。某些用于治疗间日疟的药物可能引发G6PD缺乏症患者的急性溶血反应。该工具是治疗间日疟的关键里程碑。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酶,可能带来更安全有效的基因疗法
据BROAD官网1月9日消息,美国博德研究所和赛勒斯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两种核酸酶。研究人员鉴定出Cas9和Cas12中的免疫原性序列后,使用计算方法设计了不包含免疫触发序列的核酸酶版本。与小鼠中的标准核酸酶相比,这些工程酶具有相似的基因编辑效率并降低了免疫反应,有助于为更安全有效的基因疗法铺平道路。
马斯克称已对第三名患者完成脑机接口植入,2025年计划进行20-30次植入
据环球科学科研圈1月13日消息,马斯克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项活动中表示,其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已被植入第三名患者体内,且“运行得很好”。目前在FDA注册了两项研究:Prime Study和。2025年,计划再进行约20-30次植入。
新加坡通过《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
据food-网1月13日消息,新加坡《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已在议会获得通过,旨在将2019年新加坡食品局成立之前和之后不同时期颁布的相关食品法整合并标准化为一部立法,并添加了使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代化和增强其食品链韧性的内容。该法案将于2025年至2028年间分阶段实施。
能源
美国太阳能组件回收公司在美建成首条双面组件回收产线
据CPIA 1月14日消息,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太阳能组件回收公司(SPR)推出了全美首条专用双面太阳能组件回收线。该公司声称,其专有技术能够将双面组件的玻璃与其他材料清洁分离,回收率达到99%或更高。此前2024年5月,SPR在得克萨斯州布雷肯里奇()开设了一个300MW的回收中心,全面回收和再利用包括组件、逆变器、电缆和电池在内的所有太阳能设备材料。
海洋
俄罗斯重型导弹巡洋舰核反应堆重启
据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消息,俄罗斯型“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核反应堆已启动,标志着该舰耗时近12年的升级改造工作迎来重要进展。“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达2.58万吨,苏联时期建造,此次升级改造工作除对舰体和核反应堆进行延长寿命外,重点是对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未来可搭载“口径-HK”(-HK)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俱乐部”(Klub)系列反舰导弹、“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等,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大幅提升。
美韩召开第四次核磋商小组会议,就“延伸威慑”的所有领域进行深入讨论
据美国防部官网1月10日消息,美韩近日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第四次核磋商小组(NCG),双方就“延伸威慑”的所有领域进行深入讨论,包括信息共享、协商机制、联合规划和执行。美国重申,“朝鲜对美国或其盟友的任何核攻击都是不可接受的,并将导致该政权的终结”。此外,NCG 联合主席批准了2025年上半年NCG工作计划和重点活动,包括在韩国召开第五次NCG首脑级会议。
航空
美陆军向业界寻求高空母舰发射侦察无人机的解决方案
据网站1月12日消息,美陆军发布业界征询书,寻求能够从高空母舰发射侦察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征询书指出,美陆军计划将“发射效应”无人机集成至“庞巴迪”-G6500等公务机挂载舱中,并在平均海拔12.5千米高度处以约每小时740千米的速度释放无人机,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按照计划,美陆军预计将在2026财年展示该作战能力。
航天
美国诺格公司获准生产下一代拦截弹改进型弹道再入飞行器,为提升导弹防御能力提供支持
据网站1月13日消息,美国诺格公司获准生产下一代拦截弹(NGI)“改进型弹道再入飞行器”-11(),为提升导弹防御能力提供支持。MBRV-11是美导弹防御局(MGA)“综合主测试计划”(IMTP)项目中用于测试NGI的关键组成部分美国top30名校留学,旨在用于评估NGI能力,保护美国免受快速移动弹道导弹等潜在威胁。按照计划,诺格公司计划将交付5枚MBRV-11,并预计于2027年进行首飞。
美国公司发射第222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网站1月14日消息,美国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222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7677颗,包括296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6912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公司2025年的第6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32次发射。
新材料
英国政府将与沙特阿拉伯签署矿产合作伙伴协议,以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
据.COM 1月13日消息,英国政府将与沙特阿拉伯签署矿产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有助于加强供应链,为英国企业创造机会,并吸引投资。英国需要长期安全供应关键矿物,如铜、锂和镍,这些矿物将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并开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沙特阿拉伯估计其未开发矿产资源价值为2.5万亿美元,正致力于成为关键矿产贸易的全球主要枢纽。英国表示,该战略对于国家安全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目标至关重要。
美国伊利诺伊可持续技术中心通过回收聚苯乙烯制作可持续航空燃料添加剂,可减少60%碳排放
据 1月13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可持续技术中心研究人员利用回收的聚苯乙烯制作了可持续航空燃料添加剂。聚苯乙烯富含碳氢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废弃物中,美国每年生产约250万吨聚苯乙烯。研究人员采用了热解法,加热聚合物,使其分解成富含苯乙烯的液体。进而氢化,将其转化为粗乙苯,蒸馏后得到纯度为90%的产品。该技术生产的乙苯与化石燃料生产的乙苯性能一致,但成本更低,可减少50%至60%的碳排放。
先进制造
美国小特朗普合伙企业获得600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生产3D打印固体火箭燃料
据3D PRINT.COM 1月10日消息,美国公司获得60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3D打印固体火箭燃料,其新任合伙人小唐纳德·特朗普( Trump Jr.)在该公司进军国防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核心是其3D打印固体火箭燃料,使用增材制造(AM)生产热塑性固体燃料,专为使用固体燃料和液体氧化剂的混合火箭发动机设计。在混合火箭发动机中,固体热塑性燃料在点火过程中引入液体氧化剂之前可保持稳定和惰性。这种组合燃烧平稳安全,储存时间更长,效果比普通火箭燃料更好。
美国大学科研,美国科研的困境:无人机禁令下的无奈抉择
“这简直是荒唐!”美国科学家们如此评价政府对中国无人机的封杀举动。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关乎美国科研未来的一场严肃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科学家们如此不满?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科研领域的“一把利刃”被磨钝? 大疆无人机,这家中国公司制造的无人机,早已是许多美国科研项目的得力助手。从“海洋联盟”利用无人机采集鲸鱼喷出的水柱样本分析生物数据,到野火科学家们将其用于收集火焰中微生物信息;从绘制沿海海藻和海草中储存的碳地图,到森林生态系统地图绘制,大疆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它的高性价比和卓越性能,使得那些昂贵且性能逊色的美国同行黯然失色。试想一下,如果一把锋利的科研利器突然被夺走,科研的进度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科研人员又将如何应对?这正是美国科学家们最担忧的。 他们并非出于对中国产品的偏爱,而是基于对科研效率和成果的考量,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 这难道不是一种无奈的现实?
国家安全?还是技术落后? 美国政客们冠以“国家安全”之名,试图封杀中国无人机。可细究起来,这“国家安全”的帽子是否真的成立? 是真正的安全担忧,还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缺乏信心的掩饰? 美国政府曾以“数据安全隐患”为由,对大疆无人机进行制裁,这难道不是一种技术上的“落后感”在作祟? 大疆公司早已主动提交产品进行独立安全审计,并加强用户隐私保护,这些努力却被有意无视。难道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制造,就应该被贴上“危险”的标签吗? 难道美国的技术实力真的无法匹敌?这值得深思。
美国科研人员的困境与呼吁 许多美国科学家都在呼吁,美国政府应该投资研发更优秀、更实惠的国产无人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封杀竞争对手。一位野火科学家无奈地表示,他们不得不花双倍的价钱购买性能还不如大疆无人机的美国产品,这无疑增加了科研成本,也延缓了科研进度。另一位海洋科学家更是直言美国大学科研,美国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可以与大疆无人机相媲美的替代品。 这种技术上的落差,不仅影响着科研效率,更将使得美国的科研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大幅下降。 这难道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难道美国真的甘心落后于人?
不止科学家,更多声音加入反对阵营 不仅是科学家们,山地救援队、警察局、农户等各行各业的使用者也纷纷表达了不满。他们亲身体验过大疆无人机的高效与实用,也深知美国同类产品的不足。高昂的价格、较弱的性能、较短的续航时间,种种劣势让使用者们不得不依赖中国产品。 他们发声抗议,并非为了支持哪一方,而是为了自身的实际需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向政府表达了最真切的诉求:一个更有效率、更实惠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结语:一场技术竞争,更是一场战略抉择 美国对中国无人机的封杀,并非单纯的技术竞争,更反映出一种战略上的短视。 与其采取简单粗暴的禁令,不如正视自身技术上的差距,加大研发投入英国G5院校留学,提升竞争力。 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美国大学科研,美国科研的困境:无人机禁令下的无奈抉择,只会让美国在全球科学技术竞争中越走越远。
美国大学科研,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委员会(CoSTEM)2024年行动报告
科技战略
美国白宫发布拜登政府合作情况说明书
据美国白宫1月7日消息,美白宫发布拜登政府合作情况说明书,回顾总结了2021财年至2024财年拜登政府公私及对外等合作情况。主要包括:催化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启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推动区域创业和投资,推动“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 (APEP) ;应对气候危机,在 COP26 上,拜登发布了《适应和复原力紧急计划》();提升美国在供应链和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安全;保护数字家园,打击网络犯罪。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委员会()2024年行动报告
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1月9日消息,OSTP下属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当日发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委员会()2024年度行动报告,概述2024年11月发布《推进STEM教育和培养STEM人才联邦战略计划》以来对该计划的执行情况,涉及STEM参与、教学和学习、劳力、研究和创新能力、科学和工程环境五大方面。
英国国防委员会发布《发展英国国防人工智能能力和专业技能》报告
据英国国防委员会1月10日消息,英国国防委员会当日发布《发展英国国防人工智能能力和专业技能》报告,指出人工智能(AI)必将参与国防建设的现实。据悉,英国防部2022年发布《国防人工智能战略》,并成立国防人工智能和自主单位(DAU)和国防人工智能中心(DAIC),陆军和空军也相应发布了AI战略和应用路径。本报告建议包括:国防部制定国防AI发展路径和措施;探索各军种协同操作方式;向行业释放明确采购需求、吸引投资者兴趣;资助潜在国防应用技术的开发、设立研究专项基金;与AUKUS盟友合作开发相关技术。
信息
美国国防部批准“美国网络司令部2.0”改革计划
据路透社1月10日消息,美国国防部批准了“美国网络司令部2.0”改革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五项改革建议:一是建立网络战创新中心;二是成立人才管理工作组;三是在各军种数字化作战部门中创立新的培养模式;四是组建先进的网络培训中心;五是遵循五大“战备支柱”。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兼国家安全局局长蒂莫西·霍( Haugh)表示,该计划将全面审视网络司令部的未来,探索组建军队、培养能力的新模式。
乌克兰黑客组织入侵俄罗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Nodex
据网1月9日消息美国大学科研,乌克兰网络联盟黑客组织入侵了俄罗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Nodex,窃取其敏感数据并彻底清空了系统。该黑客组织曾多次攻击包括国防部、独立国家联合体研究所在内的俄罗斯重要部门。此次行动中该黑客组织清空了Nodex的Veeam备份数据,但由于Nodex有其他备份数据,因此能够在入侵一天后恢复核心服务。Nodex表示其DHCP服务器已经恢复上线,许多用户可重新连接到网络。
美国拟创建三级芯片出口限制,将芯片限制扩展至全球大部分地区
据彭博社1月9日消息,美国拟建立三级芯片出口限制以实现对全球范围内AI芯片出货量的管控。具体来看,美国计划将全球不同地区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的少数盟友,包括荷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可保持对美国芯片的完全使用权;第二梯队囊括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美国将以国为单位设定各国可获得的最大算力,进而规定其可进口的芯片数量;第三梯队则包括中国大陆、澳门以及美国实施武器禁运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将被全面禁止进口美国芯片。目的上看,美国希望通过收紧美国芯片的出口管控,将人工智能开发集中在“友好国家和地区”,进而使全球企业和美国标准保持一致。目前,英伟达、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ITI)等都公开表示反对。
英国量子计算公司 成功对硅基量子芯片进行快速且大规模表征
据量科网1月8日消息,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 成功演示了对一种使用商业半导体工艺制造的量子芯片进行快速、大规模的表征,实现了可扩展量子计算的重要里程碑。 设计了一款名为的硅基量子处理器,在不到0.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集成了1024个量子点阵列, 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就对芯片进行了验证,比当今最先进的技术至少快100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电子学》( )期刊。
美国芯片公司推出用于定制AI加速器的突破性CPO架构,大幅提升服务器性能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1月8日消息,美国芯片公司(美满电子)在定制AI加速器架构上取得突破。新架构整合了CPO(共封装光学)技术,通过使用高速、D2D接口和先进封装架构美国大学科研,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委员会(CoSTEM)2024年行动报告,将XPU计算模块、HBM内存和其它小芯片与其3D硅光子学引擎结合在同一基板上,实现了互联规模从单个机架内的数十个XPU到横跨多个机架的数百个XPU的拓展,大幅提升了服务器整体性能。
国际最新AI基准测试SPEC ML首提模算效率,填补大模型计算效率评测空白
据品玩网1月9日消息,国际标准性能评估组织SPEC公布了AI基准测试SPEC ML( )的最新进展。该基准首次将模算效率纳入SPEC ML测评指标,填补了大模型计算效率评测基准领域的研究空白。至此,国际AI算力测评标准SPEC ML完成了面向不同AI负载下的软硬件系统的性能、扩展性和模算效率三大关键指标的构建。SPEC ML基准委员会主席亚瑟·康( Kang)表示,统一的基准评测方法不仅有助于简化模型比较,还将为注重效率、准确性和可持续性的创新铺平道路。
生物
美国科研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果蝇减少疾病传播
据网1月7日消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有毒雄性技术(TMT)的生物害虫防治新方法。该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雄性昆虫的毒液蛋白,使与其交配后的雌性果蝇寿命缩短64%。该技术有望减少疾病传播能力,快速应对疾病媒介和农业害虫爆发,且对非目标物种和环境更安全。相关科研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CEPI资助开发无针疫苗输送技术
据网1月9日消息,流行病防范和创新联盟(CEPI)宣布向美国生命科学公司 提供370万美元,用于开发无针疫苗输送技术。该技术耐热且可自行给药,有望解决疫苗获取挑战。
中国科学家AI蛋白质预测获重大突破
据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公众号1月10日消息,中南大学李敏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功能预测方法,通过引入结构域引导的结构信息,显著提升了蛋白质功能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为蛋白质功能预测这一复杂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多国联合研究团队从枸杞中提取出银纳米颗粒,将有助于开发抗菌剂
据 网1月7日消息,意大利罗马大学、巴基斯坦NED工程技术大学和沙特国王大学的研究团队将枸杞干燥、研磨和过滤后获得提取物,并与硝酸银混合,最终形成银纳米颗粒。在抗菌测试中,这些纳米颗粒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和产生活性氧物质,有效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该方法提高了绿色合成在工业和生物医学用途上的潜力,将有助于开发用于医疗的生物相容性抗菌剂。
AMD与AI药物研发公司合作,通过利用AI打破抗体设计的障碍
据网1月8日消息,AMD宣布与AI药物研发领域的先驱Absci 公司开展关键合作,利用AMD的加速器和ROCm软件为Absci的AI驱动药物发现流程提供支持,以更快地创造更好的生物制剂,推进下一代抗体疗法。
DARPA启动项目,将开发生物混合机器人
据网1月6日消息,DARPA启动“通过集成生物学和机器人学技术混合用于可部署系统”()项目。该项目旨在整合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等生物成分,扩展机器人系统的功能,实现优于传统机器人系统的生物混合平台。
能源
美韩签署核出口谅解备忘录,为韩国核出口清除障碍
据美国能源部1月8日消息,美国国务院,美国能源部,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以及韩国外交部签署《关于核出口与合作原则的谅解备忘录》,敲定了2024年11月参与方达成的一项临时谅解。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与韩国水电核电公司就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存在争议。2024年8月,韩国水电核电公司的在捷克政府招标中中标,基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技术,美方称韩国核出口需要经过美国的出口许可或通知程序。该谅解备忘录可能为美国政府同意捷克核电站项目铺平道路,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谈判将变得更加直接。据悉,近年来,韩国核电取得一系列成果,包括阿联酋核电厂顺利投产、捷克核电中标、罗马尼亚核电中标等。
美国能源部拨款1.36亿美元支持工业领域变革性技术发展、降低工业耗能
据美国能源部1月8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宣布向66个选定项目提供超过1.36亿美元资金,支持美国关键工业部门的创新、变革性技术发展,提高生产力,减少能源需求。这些项目涉及6个主题,分别是:(1)化学品和燃料:通过提高能源和材料效率、利用先进能源以及开发利用可持续化学原料的技术,加速生产化学品和燃料的下一代工业技术,如美国首个生物纺织品回收试验工厂优化。(2)钢铁:通过替代炼铁工艺技术、矿石改进、提高钢材可回收性和先进的炼钢技术,推动钢铁行业创新,如零排放铁矿石还原和精炼工艺。(3)建筑和基础设施:开发解决工业排放的技术,特别是工业过程固有的排放,如利用电化学技术实现水泥和混凝土清洁制造。(4)林业产品:通过脱水和干燥技术以及纤维制备、制浆和化学回收工艺,利用能源密集型纸浆、纸张和木制品制造中的高影响力技术开发机会。(5)工业前端工程设计研究。(6)食品和饮料产品。
美国能源部和环保署拨款600万美元支持3个生物燃料项目
据美国能源部1月8日消息,美国能源部生物能源技术办公室(BETO)和美国环保署(EPA)宣布向3个生物燃料项目拨款600万美元。生物燃料是由可再生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和藻类等原料)生产的液体燃料,美国能源部称生物燃料技术将有力支持美国能源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大挑战”目标,即到2030年SAF产能达到每年30亿加仑。这3个项目分别是:Air 的将生物废物二氧化碳转化为SAF项目;Erg Bio公司将开发综合生物精炼厂先进溶剂预处理()技术; 公司将利用工程嗜热细菌将玉米秸秆连续转化为乙醇。
海洋
美国完成B61-12核弹头升级
据国防邮报网1月8日消息,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完成价值90亿美元的美军B61-12核弹头寿命延长计划。这些弹头被称为“重力炸弹”,已经服役了50多年,是美国核武库中最古老的核弹头。此次升级将使武器的使用寿命延长至少20年,同时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B61-12核弹头旨在为美国军队提供现代化的空中投送核威慑能力,重约374千克,使用惯性导航系统以实现高杀伤率。此前,美国批准F-35A战斗机携带两枚 B61-12炸弹,使其成为第一架携带该型导弹的第五代战斗机。
美国和印度将联合生产声呐浮标以提升水下态势感知能力
据海军新闻网1月8日消息,美国公司Ultra 和印度国防公共部门企业 就联合生产美国声呐浮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根据“印度制造”原则,在美国和印度进行生产,为印度海军制造和供应符合美国海军标准的声呐浮标,该声呐浮标将在美国、印度和盟国海军的P-8反潜巡逻机、MH-60R直升机和MQ-9B无人机上实现互换性和互操作性。双方还将寻求新的声呐浮标技术,以优化在印度洋独特环境中的声学性能。据报道,此项合作将作为美印加强战略技术伙伴关系的一部分,提高水下态势感知能力。
航空
美空军F-15E和F-15EX将装备AGM-158C隐形远程反舰导弹
据网站1月9日消息QS100名校留学,美空军F-15E和F-15EX将装备AGM-158C隐形远程反舰导弹(LRASM)。目前,美海军主要负责美国军方的LRASM,计划将AGM-158C-1型导弹整合至两型战机中。AGM-158C-1型是现阶段美正在生产的LRASM主要子型号,其增程型AGM-158C-3正在开发中,或将提升飞行距离至约600英里(折合965千米)。美空军表示,该导弹列装后,将大幅提升空军空中远距离瞄准敌舰的能力。
俄罗斯计划部署可对抗自杀式无人机的六通道电子战系统
据网站1月5日消息,俄罗斯计划部署可对抗自杀式无人机的六通道“塔拉坎”()电子战系统。该系统由俄罗斯设计局研制,将通过6个通道可有选择性地针对来袭无人机所使用的特定频段进行干扰攻击,并能够同时应对多种无人机频率,在大幅提升其在对抗不同类型无人机时的通用性的同时,保障对周边通信和雷达系统的附带干扰最小。目前,设计局正在生产研制4通道和5通道“塔拉坎”系统。
航天
法国MBDA公司计划研制空射高超声速核导弹
据国防科技要闻1月9日消息,法国MBDA公司计划2035年前研制一款名为“第四代空地核武器”(ASN4G)的空射高超声速核导弹。法国国防部于2014年启动“第四代空地核武器”项目,旨在获得一种隐身高超声速核导弹,以取代2009年服役的ASMPA超声速核导弹。新型高超声速导弹速度达6~7马赫,射程超过1000千米。
美国国防创新小组小组与三家公司开展合作,推进多轨道物流飞行器原型开发
据diu网站1月9日消息,美国国防创新小组与蓝源、诺格及天空公司开展合作,推进多轨道物流飞行器原型开发。美国国防创新小组寻求发展四类能力:一是轻型多轨道物流飞行器(m-OLV),能够承载和运输一个或多个机械耦合的有效载荷(约为 50 千克);二是重型通用 m-OLV,能够运输一个或多个机械耦合的有效载荷或航天器(超过500千克);三是燃料库,能够储存和转移化学或电力推进剂;四是采用共乘方式将有效载荷或推进剂运送到 m-OLV 或地球静止轨道、地月轨道或其他轨道的前哨站。蓝源公司将利用“蓝环”平台演示重型通用 m-OLV 系统;诺格公司提供一套太空加油技术,包括主动加油模块 (ARM) 和被动加油模块 (PRM);天空公司将验证太空组装和制造技术。
美太空发展局首次完成“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星座跨供应商星间通信链路测试
据网站1月9日消息,美太空发展局首次完成“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PWSA)星座跨供应商星间通信链路测试。测试期间,星座卫星制造商约克太空系统公司使用1颗0期“传输层”卫星基于激光通信终端将数据传输至1颗公司研制的0期“跟踪层”卫星中,验证了光通信通用接口标准的可行性以及跨供应商数据中继的可靠性。美太空发展局表示,此次测试标志着PWSA星座组网和能力形成取得重大突破,计划将于2025年着手发射约150颗1期PWSA星座卫星。
新材料
巴西政府将提供8.15亿美元,用于开发关键矿产并制造电池和磁铁等
据.COM 1月8日消息,巴西政府将提供8.15亿美元支持促进南美国家战略矿产开发的项目。该资助用于开发锂、稀土元素、镍、石墨和硅等矿物的供应链,以及投资制造用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等产品的电池和磁铁。巴西拥有大量矿产储备,正寻求将自己定位为原材料供应国,同时发展增值金属产品的供应链。巴西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表示,他们正在寻求国内外机构之间的合作。
印度拟从蒙古进口铜和焦煤,运输路线或经过俄罗斯
据.COM 1月9日消息,印度预计将与蒙古在地质和勘探领域签署初步协议,以满足印度对电力、建筑和电动汽车使用的铜以及炼钢用焦煤日益增长的需求。据悉,印度内阁已经批准了这份谅解备忘录,预计两国将很快签署。印度和蒙古官员在为印度公司制定铜和焦煤的供应路线,印度更倾向于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该消息尚未得到印度和蒙古双方相关机构的回应。11月份,印度JSW Steel公司和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与蒙古当局就进口两批炼焦煤进行了谈判。
先进制造
澳大利亚公司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2350万美元贷款,拟用于购买金属3D打印设备
据3D PRINT.COM 1月9日消息,澳大利亚公司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 2350万美元贷款,拟用于购买金属3D打印设备。据悉,该拨款表明拜登政府的与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关键政策重点可能存在重叠。2024年,该公司宣布特朗普总统第一届政府期间的前国家安全顾问HR 已加入该公司担任特别顾问,使得成为少数几家拥有美国国防政策制定者最高级别顾问的增材制造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