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解答你对香港教育大学
教育博士课程的疑问
香港教育大学的教育博士( of , 简称EdD)课程今年开设了亚洲及政策研究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学位教育的新增研究方向尤其适合对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公共政策及社会保障有兴趣的学子,并设有中文班。自开放申请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人士的询问。为了方便大家,小编在此将常见的疑问一一解答。
课程简介可在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网站以及查看。
报名方法
申请者可以在香港教育大学网上申请系统提交申请。非本地申请者的申请费为300港元,成功提交申请后,申请人将通过电子邮件收到申请确认书。
准备文件
申请人须提交成绩单,硕士学位证书,英文水评测试结果(托福或雅思),个人学习计划陈述( ),研究计划书( ),推荐信(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和其他证明文件。
重要日期
非本地生须在2021年3月31日或之前申请,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申请签证。招募过程是先到先审美国藤校留学,强烈建议尽早申请。
常见问题
关于申请材料和程序
Q1
如何选择专业方向?
申请者须在网上递交申请,申请系统上可以选择专业方向,记得选择Asian and 的专业方向。
Q2
什么是研究计划书?
撰写符合学术要求的研究计划,长度不超过4页A4纸(约1,200字),内容包括:
i. 参考最新的学术文献,简述研究难题;
ii. 列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iii. 简述和解释研究方法,包括样本的特性和抽样方法;
iv. 参考文献。
因字数限制,计划书要求内容精炼,突出重点。
Q3
中文班也需要递交英语成绩吗?
中文班没有强制要求递交英语水平测试报告,但绝对是一个加分项。如申请者没有托福或雅思成绩,也可考虑递交内地六级考试或
成绩作为遴选参考。
Q4
我需要递交中文能力水平测试吗?
中文为非母语申请者才需递交中文能力水平测试报告。
Q5
申请材料需要递交中文或英文?
如申请中文班,除了推荐信必须为英语外,其他材料也可递交中文。
Q6
我必须拥有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吗?
根据以往取录经验,不满四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亦有机会获得取录。申请者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工作经历也写进申请表,例如大学实习等。
Q7
我还没毕业可以申请吗?
可以。在读学生可以向所在学院或学系申请在读证明,并注明预期毕业日期。如通过面试,研究生院将发放有条件录取,学生可以在开学注册时补交学位证书,也可以可通过研究生院申请办理延期入学。
Q8
全日制和半日制有什么分别?
上课时间是一样的,只是修读时长不一样。半日制的研读时间最长为七年。
学费以及住宿
Q9
学费多少,可以分期付款吗?
学费为港币三十六万共72个学分。按学分收费,比如 : 你修读了占六个学分的专业课,便须付六个学分的学费,即三万元港币。因此香港教育大学 课程,进来解答你对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士课程的疑问,学生无需一次缴纳全部学费。
Q10
住宿如何安排?
对于中文班的学生,在暑期集中授课期间,学校将尽力为学生提供校内住宿,非常便利。学生亦可以选择自行安排住宿。
其他问题
Q11
学位证与其他博士课程有区别吗?
没有分别。EdD学位认受性跟研究型博士(PhD)一样。
Q12
教育博士的学术训练和研究型博士有区别吗?
没有。学系对两类博士的培养一视同仁。
~The End~
如有任何疑问香港教育大学 课程,欢迎向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查询。
网站:
电邮: hk.hk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士招生,高校招生一点通·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招生政策解读
Q:大家可能都了解香港教育学院是一所师范类的院校,师范类的院校内地有很多,如果让您把香港教育学院和内地的一些师范类的院校做对比,咱们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特色呢?
如果跟内地的师范大学进行对比的话,香港教育学院与内地师范的大学运行方式大体相同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士招生,但又各具特色。内地师范大学发展的趋势是朝着综合型大学发展,很多事实上都以非师范为主,有的学校70%以上课程都是非师范类课程。香港教育学院已有160多年历史,在1994年由香港政府将五所前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了香港教育学院。
虽然香港教育学院相对年轻,但多年以来,在亚洲地区师范教育类院校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地位和实力的师范类大学。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教育学院在教育领域中的排名由2014年的第51-100位跃升至全球第15位,2016年的排名又升至第12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在亚洲区,去年已经进入第三名,今年是第二名。所以说,香港教育学院在亚洲地区的师范教育中可以说是具备有一定的影响能力。
刚才提到国内师范类的大学已经培养了很多非师范类的毕业生,香港教育学院主要还是培养师范生,还是以培养老师为主。但同样会有一些非师范类的学科,比如人文学、社会科学、创意艺术与文化等。当然我们的培养主体还是师范生。香港84%以上的小学老师、80%的幼儿园老师和30%中学老师都是我们的毕业生。可以说,香港教育学院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
Q:香港本地的公立大学和教育学院相比,咱们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提到香港的公立大学,这八所大学各有特色,各有使命。我们通常讲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以研究为主。香港教育学院主要是以师资培养为主,我们称为“教育为主、超越教育”。近年我们非常重视研究类课程的发展,特别是研究生的课程发展,在这方面较往年有长足的进步。比如,我们现在每年招收内地就读研究生的人数基本上都是在400人左右。在目前我们总的招生规模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另外,在研究方面的发展是指教师和学生出版论文的发表、以及研究项目和研究经费,这几年我们都有非常大的进步。希望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对你心仪的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应该了解高校的特点是什么,特长是什么,这样考生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做准备了。
Q:其实今年也是香港教育学院的大日子,因为马上要更名为“香港教育大学”。从“学院”到“大学”的改变,您觉得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这会对香港教育学院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个更名进程历经了十几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十几年间,无论从教学的设计、教师、教育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不单单是名称的更新。亚洲家长通常偏重于“大学”这个称谓,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在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但是有些家长和学生可能会认为不叫“大学”就跟其他大学不太一样。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得到这个信息,能够知道这是一所非常值得信赖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
Q:您觉得在未来香港8所公立大学里面,教育学院的角色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因为我们是公立大学QS100名校留学,香港特区政府对各个大学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对我们而言应该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还是偏离不了教育这个老本行。我们还是坚持以“教育为本、超越教育”这样一个发展的理念。当然,我们会在研究和学生教育学这方面有一个更大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充。
Q:您刚才也提到培养非常多的基础教育的人才,尤其是在香港本地贡献了很多基础教育的教师,这是咱们对于香港整体教育的巨大的贡献。您觉得咱们在教育人才的培养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的学生毕业进到学校、进到教室里面马上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他们会很专业地从事教师的教学工作。在香港,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完成专业证书的文凭课程,就是获得教师专业文凭( )。这是一年单独的课程,假如你的本科专业不是师范专业,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个非师范类大学毕业之后,必须要经过考试多读一年这样的课程才有资格去教书。但是在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一毕业就不需要再去读这个课程,自动就有注册教师资格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师范专业本身就比其他学校多读一年,其实是由大二开始将实习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融合到了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其他的大学课程是四年制,而我们的师范专业是读五年,所以他一毕业出来就马上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了。
第二,相对来说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教学理论和技巧应该说是非常扎实的,而且是有非常高的教师的使命感。作为教师来说,除了学识、技能,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教育行业的一种使命感、热忱。我们在培养学生作为合格的教师的过程中对这几个方面都非常重视。
Q:刚才讲了一些师范专业上面的一些优势,包括一些独道的教育理念,您觉得在非师范类的专业上还有什么可以向考生做推荐的呢?
学校在师范类以外也开设了不少的课程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士招生,高校招生一点通·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招生政策解读,详细的课程欢迎大家在香港教育学院官网里面进行详细的了解(
)。我们在接受咨询的时候,很多人经常问到的几个学科如全球及环境研究、心理学、大中华研究、特殊教育、人类与组织发展等跟这些相关的其他学科课程等等,这些学科逐渐也都很受欢迎。因为学生觉得毕业后有一个非常灵活的就业前景。
Q:内地的同学到香港上知名的公立院校,有一些同学不太适应香港的生活,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还是自己的生活都不是很适应,您有没有什么见解?包括学校有没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帮助内地的同学更快的适应香港的学习生活。
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考生自己要了解两方面的事情。第一,了解自己。自己判断一下,你个人的性格、学习的习惯,还有以后的就业期望,包括就业和升学的前景发展路线,是不是跟香港的大学所提供的比较吻合。因为有些学生很会考试,成绩很高,太过依赖于教科书和老师的指导,但是他们不善于跟别人沟通,不适应跟别人合作的环境。
香港的公立大学有几个非常大的特征,最重要的三点体现在:第一,他所提供的课程非常国际化,课程基本上用英文上课,这是第一道门槛,你的英文程度好不好,会不会用英语来看书、做作业、写作而不是单单考试的问题。第二,你的学习方法,是简单的完成老师布置一个题目,还是说需要用到其他的方式,用到比较多的与人沟通合作的方式。前些年,有些学校招收了很高分的内地学生,到了之后他不会跟别人沟通,甚至自己的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这样要他继续四年或者五年的学习是很困难的。第三,语言环境跟内地的大学语言环境还是不一样的。在香港有讲普通话的学生,但是更多的是本地讲广东话的学生,还有一些是讲英语的学生,你要适应广东话和英语的语言环境,要很快的适应,特别是未来要当教师的。为什么呢?假如学生毕业以后是留在香港教书,他必须要跟当地的学生打交道。他要有融入当地社会的意识,去了之后才会很快的掌握各种语言和方言。
Q:我们有很多的门槛,您刚才说的一道一道的门槛,可能在内地同学到香港上学需要大家一步一步的跨过去。学校有没有相关的措施帮助同学很快的融入呢?
当然有的。因为现在大学推行国际化是一个导向,这是不可回避的。国际化要招收非本地的学生,香港特区政府提供了很多配套政策,鼓励大学招收非本地的学生。比如宏观层面的政策,就是希望这些毕业生能够有机会留在香港工作,为当地做出贡献。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会为刚刚到校的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帮助,让他们很快能融入校园生活,融入社会的一些活动。
Q: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是很多同学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我们都知道香港大学可能和一些内地大学在招生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从您的角度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香港的公立大学对于学生们素质的要求,重点看重的是哪些部分?
所以综合起来两方面:第一高考要考好,第二英语要过关,而且面试的时候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考生在面试前应该做一些准备,面试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面试官来自很多学校,每个面试官的评判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当然,考生首先要在6月10日之前在我校的网站上报名,这样合格的考生才可以被邀请参加面试。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可能选择到香港就读的考生很关注的两个问题就是“进”和“出”,首先如何考入香港的高校就读,其次是毕业走向如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虽说香港教育学院在香港各高校中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在就业率方面,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香港教育局公布的数据中以及我们学校做的统计中,本校的就业率往往都名列前茅。我们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达到93%,这在各地高校中师范类专业从事本专业的比例中都是极高的。
Q:内地的同学如果报考了师范类的专业,在毕业之后是可以在香港本地进行教师工作的?
香港教育大学 课程,香港教育大学课程宣讲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香港教育大学课程宣讲会
在我校顺利举行
3月27日下午,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课程宣讲会在17幢212举行。本次宣讲会由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副院长、心理系系主任黄颖诗教授香港教育大学 课程,香港教育大学课程宣讲会在我校顺利举行,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钱海燕教授,心理系王贞琳博士,办公室、国际交流及创新项目主任邓咏珊以及我校教育学院姚静静老师主讲,由研工办主任王志海老师主持。
宣讲会伊始,黄颖诗教授用流利的英文向大家介绍了香港教育大学从成立到现在的发展状况,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的研究中心、专业发展中心、学科任务和学生培养的措施与优势。接下来,钱海燕教授和王贞琳老师针对一般入学条件和招生政策做了详尽的介绍。随后,我校姚静静老师作为香港教育大学的校友,基于她本人在香港求学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如何在香港高效地学习以及如何寻找并联系自己的导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现场的同学们。
在问答环节,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对于同学提出的怎样提高英语能力的问题,姚静静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加强阅读和词汇量积累以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姚老师指出,由于香港大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方式美国top30名校留学,因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香港教育大学 课程,如有必要,大家可以通过学习机构快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进而提高英语成绩。
王贞琳老师建议学生先要给自己一两年时间对大领域进行了解,然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论文或课题研究以充实申请材料。
宣讲会在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述及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本次宣讲会为促进两校合作、携手育人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同学们在交流和交换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