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博士

香港音乐学博士,新书推荐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系列学者文集

2024年,值六十周年校庆之际,中国音乐学院推出部分学者文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包括学术成果、教学成果汇编,资深教授文集,中青年学者文集。文集共收录中国音乐学院自建校以来近90位正式在编专家学者的代表性声乐论文,其中既有前辈先贤,又有中流砥柱,也有青年一辈的后学英才。

☝点击上方“文化艺术出版社” 关注我们

▲点击图片购买套装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所以民族音乐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为高等教育改革、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和首都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值六十周年校庆之际,中国音乐学院推出部分学者文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包括学术成果、教学成果汇编,资深教授文集,中青年学者文集。系列文集不仅体现了中国音乐学院在音乐研究与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与深厚底蕴,更彰显出中国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播上的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赵塔里木音乐学文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文集收录了作者在1988—2023年间发表在各大学术期刊以及收录在学术著作中的35篇文章。书稿共计32万字,涉及大量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其中对蒙古族与中亚东干人的音乐研究尤其深入。此外,书稿中还涉及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看法。

作者简介

赵塔里木,中国音乐学院硕士,扬州大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研究》主编。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曾任新疆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八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2005 年,作为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UIUC) 从事民族音乐学合作研究。发表民族音乐学研究论文 40 余篇。《木卡姆教学研究体系的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一等奖(2014)。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

《语我:吴文光琴学文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覃思与实证,中编音诠与乐析,下编散论。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古琴音乐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重点收录了作者在阐释学方面的研究文论,从归结古琴减字记谱法的本文—文本螺旋模式开始联系到中国哲学中的述作传统,认识到述作是古琴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理论方面,作者致力于明代琴谱《神奇秘谱》的研究、挖掘、整理,用打谱来重建中国古代音乐的实际音响。在实践方面,对古琴曲深入研究,兼顾古琴教学,将古琴的表现技术和美学理论相结合。

作者简介

吴文光,美国卫斯里昂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入选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研究部主任等职。出版多种CD、DVD、学术著作和论文,近年专事琴曲的现代编释,写有钢琴与乐队曲《秋鸿》,管弦乐队曲《幽兰》《胡笳》《离骚》《禹会涂山》,钢琴独奏《广陵散》《酒狂》《泛沧浪》《樵歌》,小提琴独奏曲《乌夜啼》,大提琴曲《秋月照茅亭》,以及古琴与乐队、琴歌乐队伴奏和合唱等数十首。

《修海林音乐学文集(全四卷)》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该文集收录了作者自1984—2024年所发表的文章,逾百万字。第一卷为中国音乐史学,第二卷为音乐美学,第三卷为美育理论和音乐教育学、音乐物像学,第四卷为音乐评论。这部文集,涵盖了作者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折射出作者的学术之路: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到后来又拓宽至美育理论和音乐教育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物像学以及音乐评论等。文集从多学科、多维度体现了作者在音乐学研究领域的思考与研究特点。

作者简介

修海林,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中国音乐史)带头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中国音乐学院建院50周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曾先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校社科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成果有《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音乐美学通论》(合著)、《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合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国历代音乐典籍精诠》(主编)等。多部学术专著获国家级、省部级一、二等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特邀编纂委员,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执笔者,《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编委会副主任,《世界音乐教育哲学·亚洲·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撰稿人(英国牛津大学2024年版)。

《理路践行:杨红田野音乐研究文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以田野音乐研究为切入点,运用现代田野手段对中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跨界民族音乐等进行整体性创新研究,汇集了作者近20年来通过实地考察,在路学、流域学、区域国别学、边疆学、仪式学、形态学、内亚研究等综合论域视角下,提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学田野活态音乐研究特色,彰显跨学科综合研究之学术品质香港音乐学博士,对学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学术意义。全书共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

作者简介

杨红,哲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实地调查与教学研究工作,致力于路学、流域学、区域国别学等跨境、跨界、跨族际音乐研究,田野足迹遍及我国及蒙古国、俄罗斯部分区域。出版专著《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民间戏班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民族音乐学通论》、《“堑山堙谷,直通之”——“秦直道”沿线高原联袂传统音乐活态资源的考察与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引论》、《音乐·感受中国》(英文),主编《跨越边界与自我——在族群音乐的文本与本文之间》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并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北京市社科重点、北京市教委深化项目等10余项课题。曾为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和“北京创新团队”的学科带头人。

《古乐钩沉》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涵盖了作者在2003—2023年间发表在各大学术期刊的23篇学术论文及1篇载于《中国音乐年鉴(2009)》的“2000年以来古谱研究综述”。书稿共计20万字,内容资料丰富,涉及大量对古谱、文献、宫调的解读,如《九宫大成》《律音汇考》《琴谱谐声》《诗经乐谱》《乐经律吕通解》《琴学丛书》《乡饮诗乐谱》《弦笛琵琶谱》等;书稿中还含有对学界论著的评价,如《七律定均 五声定宫》《敦煌乐谱解译辨证》《先秦音乐史(修订版)》等。

作者简介

吴志武,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律学、古谱学研究与教学。先后发表 40 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参与主编《岭南音乐研究文萃》,主持 10 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第七、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参与)、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第十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

《易简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共选取文论21篇,是作者在相关音乐期刊和著作中所发表学术论文的一部分。文集在内容上分设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评论与研究综述三个栏目,其中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收录论文8篇,关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观念、古代军乐、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等话题;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收录论文6篇,不仅着重对传统音乐历史演化和本体形态的探讨,亦关注到其生存机制和文化结构特征;音乐评论与研究综述收录论文7篇,主要讨论当代音乐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提出对未来音乐学研究的思考与建议。该文集既是笔者多年学术之路的回顾,也是学术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作者简介

任方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军乐文化研究”。先后在《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学》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明清军礼与军中用乐研究》等专著4部,校译和担任副主编著作9部。

《历史·表演·声景:民族音乐学三域九论》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包括三个章节九篇论文,文章从民族音乐学中的三个视角入手,分别为历史之域、表演之域、声景之域。从历史学术角度、表演实践角度、田野考察中的声景角度分别对民族音乐学相关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再用个案研究充实理论架构。本书集合理论与实践,以三个视域较全面地对音乐事项进行解构,将理论知识以“局外人”的视角带入音乐仪式中,客观全方位地对音乐文化背景及其本体进行系列分析,为民族音乐学研究提供了不同视角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一部文集。

作者简介

齐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城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音乐》常务副主编。现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秘书长。出版专著有《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江南丝竹》《乡礼与俗乐:徽州宗族礼俗音乐研究》《仪式空间中的音声表述:对两个丧礼与一场童关醮仪式音声的描述与分析》《悲欢离合: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区丧葬仪式音声个案与比较研究》《闻音救度:仪式音乐研究方法与个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课题有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7项。

《中国音乐史学理论思考与教学研究》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该文集系统收录了作者在中国音乐史学领域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实践研究的文论,共四个部分:学术理论思考、音乐制度史研究、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书评及综述。第一部分“学术理论思考”讨论了作者对音乐历史研究和书写中的“史料记载”和“当下理解”问题的认识。第二部分“音乐制度史研究”,探讨了音乐机构与音乐家是如何从微观的组织架构、功能和文化身份逐渐演变中,呈现出歌舞大曲主导的音乐时代向民间俗乐时代渐进转型的历史细节。第三部分“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是作者在不同类型院校和课型中陆续产生的一些个人化的经验与思考。第四部分为“书评与综述”。

作者简介

康瑞军,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访问学者(2012—2013)。主要研究领域为宋代音乐史、城市音乐史等。曾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宋代城市音乐文化中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转型与乐制变迁:宋代音乐制度研究”等3项。目前在研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大运河城市音乐文化研究”。出版《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等著作6部,合作译著《作乐:音乐表演与聆听的社会意义》,发表《区域音乐研究的历史意识》《古代城市音乐研究范式的思考——话语生成、历史性建构与空间问题》《中国音乐史教学的问题意识与文化价值观导向》《和雇制度及其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等60余篇学术论文。

《另有春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另有春集》一书为毕明辉著,分为三编,上编为西方音乐史学与跨文化研究;中编为基于北大音乐教学与社团活动的美育通识探索与交叉学科研究;下编为中国音乐研究与音乐学人才培养研究。书稿涉及领域广泛,作者将目光投向中西音乐文化比较与互鉴的大视野,为读者如何通过音乐更为全面地认识中西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毕明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名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原系主任,科研处处长。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博士,师从钟子林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师从朱立元教授。多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在国内外多所⾼校担任客座教授,主讲“20世纪西方音乐”“西方音乐欣赏”“音乐与数学”“听觉文化与世界文明”等音乐专业/通识课程及教育部优秀中英文慕课。研究领域涉及西方/世界/全球音乐史、跨文化音乐研究、音乐跨学科研究等。公开发表中外文著述逾百万字,代表著/编著/译作《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音乐鉴赏》《音乐三千年》《 “中国音乐”与国家形象》《中国电影音乐》等。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全国青教赛二等奖、教育部全国在线教育优秀教师奖、首都劳动奖章等。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论文选粹(上、下)》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该两卷本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的声乐学术论文精选合集。由王士魁主编,徐天祥副主编。文集共收录中国音乐学院自建校以来近90位正式在编专家学者的代表性声乐论文,其中既有前辈先贤,又有中流砥柱,也有青年一辈的后学英才。既涵盖了老中青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教学案例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图书简介

本书由中国音乐学院教务处编写香港音乐学博士,新书推荐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系列学者文集,汇集了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包括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等9个院系40余位教师的教学案例,由教师简介、获得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个板块组成,既有特色课程案例分享,也有教师和学生获奖情况介绍以及专业论文成果等。全书采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结构清晰,生动呈现每位教师的教学动态,不仅是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教学成果的生动体现英国G5院校留学,更是对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的美好献礼。

文化艺术出版社公众号

香港上博士生,中国科大—香港城大联合高等研究中心(苏州)第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隆重举行

4月18日上午,中国科大—香港城大联合高等研究中心(苏州)第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暨何稼楠学术会议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隆重举行。 我校研究生院屠兢副院长、古继宝副院长和陈伟副院长,香港城市大学骆恪礼副校长( B. Raupp)和研究生院许溢宏副院长出席了论坛的开幕式。香港城市大学骆恪礼副校长和我校研究生院古继宝副院长分别致辞。中国科大及香港城大有关部门负责人,两校联合中心各项目组主要负责人和导师出席了学术论坛的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刘生教授主持。

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骆恪礼教授对于中国科大的学术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两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和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骆恪礼副校长希望各位同学充分利用博士生论坛这一平台美国top30名校留学,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加强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分享彼此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心得。

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教授首先代表张淑林副校长对各位的参与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古继宝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两校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实施六年来,双方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双方研究生院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共享学术资源香港上博士生,努力培养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香港上博士生,中国科大—香港城大联合高等研究中心(苏州)第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隆重举行,目前已有61名同学顺利毕业。几年来,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也始终不断地在探索最佳的合作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彼此的优势,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推动两校教授间的科研合作,促进两校相关的学科建设;双方的合作也为当地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何稼楠学术会议颁奖典礼。

典礼结束后,两校研究生院的老师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联合培养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200多位来自中国科大-香港城大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香港城大的博士生和同中国科大校本部的博士生相互之间分专业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教授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研究生院、苏州研究院

2011年4月22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 经济学博士,博士迎新回顾 | 2023经管学院博士迎新圆满结束

博士迎新回顾2023经管学院博士迎新圆满结束9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23博士迎新会在TA108教室成功举办。迎新会伊始,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教授代表学院向博士新生们致欢迎辞,他祝贺新同学们入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为经管博士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

香港有教育学的博士,教育学博士在香港大学如何就读?

香港大学的教育学博士(EDD)首先是关于奖学金,传统的ph有,教育博士(E)算专业学位一般都是没有奖学金的。:教师教育与学习领导力;社会环境与教育政策;人类交流,发展与信息科学。或本科1等荣誉学位(直博)至少4年教育行业工作经验

香港侵会大学博士,UIC创校校长吴清辉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1月16日,北师港浸大(UIC)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卓越贡献。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吴清辉教授于2001年至2010年出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谨此向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致以诚挚祝贺!

香港 读博士生,香港理工大学 MIND 实验室招收 EEG 信号处理和语音增强方向全奖博士生/博士后

Computing)在最新的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陈家进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系讲席教授及副系主任(科研及发展)。吴冀彬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实验室简介:计算机、数学、统计、电子、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博士生奖学金介绍

香港 读博士生,汉中79岁奶奶独自游香港 复旦大学暖心博士生为她当向导

回到成都后,王奶奶提笔给复旦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回到成都后,王奶奶就给复旦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称赞余沭乐并感谢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大学生。余沭乐说,他目前是复旦大学一名博士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