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文| Carol 图|来源于网络
在疫情政策、国际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香港成了留学生间的“香饽饽”。
据年最佳留学城市排名,中国香港位列第12位,位居新加坡之前。《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中国香港在意向留学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三。华尔街日报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从美国逐渐流向香港、英国等地。
按照增速曲线,今年获批人数预计能够突破4万
大数据之外,身边关注香港的人确实又多了起来QS200名校留学,离家近,往来方便,环境相对安全,就大学本身来说,排名也在上升,2023年QS榜单中有5所港校跻身世界。
并且与申请工作量巨大的美国大学不同,港校的录取依然以分数为主导,奖学金也不用费劲额外申请留学 香港大学,以香港大学为例,如果IB 44分,学校便会发第一年的全奖,如果是满分45分,则生活费也能被学校承包。
2023 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港校
这会意味着申请港校也要开始卷了么?菁kids了解到,在本科申请中,香港更多起到的依然是“保底”作用。
如果一个学生同时拿到美国、英国、香港大学的offer,大概率还是会选择英美大学。而如果英美大学的申请结果不太理想,匆匆忙忙申请港校,在申请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则更易遭遇滑铁卢。
港校是滚动式录取,越早提交越早拿到offer,这导致有些同学尽管分数足够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但因为申请提交得太晚,便与offer失之交臂。
去年,H同学从上海某国际学校毕业,拿到美国某TOP30大学offer的同时,以IB 44分拿下了香港大学全奖offer,再三斟酌后,她选择了后者。菁kids也与她聊了聊香港大学的优势、氛围,以及那些只有实际体验后才知道的事情。
适应丝滑度:香港>>>美国
不少人觉得,从国际化学校出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英语教学环境、国际课程模式、用英语来完成作业,进入美国大学后还会环境不适应么?
H同学曾在夏校体验过美式课堂,体感按自己的性格来说,如果去了美国大学,有可能因为课堂表现而拉低GPA。
真正面对美国大学高密度讨论式、要求学生高度活跃的课堂,国内孩子会产生的无措往往不是因为能力,而是从小所浸润的文化的差异。
在与以前的高中同学聊天时,H同学也听去了美国大学的同学吐槽,如果课上没有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没法融入讨论的话,会非常尴尬。
再说衣食住行,如果去了一些地理位置很村的美国大学,课余生活乏善可陈,当地食物不合口味,对于习惯了上海的孩子是不小的落差。
而适应香港则要容易得多,尤其是香港大学,离中环只有两站地铁,生活便利,美食遍地,课业之余,都市生活和资源同样丰富。
不会粤语,寸步难行?
在香港大学,看到的大都是亚洲面孔,日常听到最多的三种语言是普通话、粤语、韩语。(没错,在香港留学的韩国人意外得多)
在以前的刻板印象里,在香港留学如果不会粤语或英语会寸步难行,实际情况是也不是。
上课无疑是全英语,而在日常生活中,香港大学内会分出两批人——说普通话的和说粤语的,各自安好,甚至大陆学生组织的社团和香港本地生组织的社团,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界线划分感。
就H同学的体验来说,她遇到的同学都很友好,并没有所谓的“排外”。只是语言的隔阂难免会产生抱团现象,香港人之间聊天会自动开启粤语模式,不太会因为照顾大陆学生而时刻说普通话,除非主动把粤语学起来,否则很难真正融入本地社区。
香港也是卷王本王?
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H同学已经深刻感到香港大学的卷,除了课业压力本身,学生间还会互相比较,环境推动下,无论平时还是周末,图书馆和自习室基本没有空位。
刚开学时,新生们都雄心勃勃,想着自己的GPA怎么着也要拿A range(A+, A, A-),但当第一学期成绩下来后,往往发现真的太难了。
更玄的是,高GPA并不是光靠认真努力就可以得来,有时还要靠运气加持。
比如教授给分的手松手紧,你或许选了一门学长学姐口中“很好拿分”的课,但说不定这名教授今年突然拔高给分要求,那只能苦水往肚里咽。再比如某些课,老师会布置小组项目,你会不会遇到猪队友,你最后呈现的项目是不是教授想要的,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左右GPA的高低。
而如果要评比香港最卷,还得是香港科技大学,它的民间别名甚至是 of and 。
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是数一数二的牛,专业课的质量甚至比香港大学更好,但相对应的是学习压力巨大,埋头读书的氛围很浓郁,图书馆24小时都有人,有学生直接带上睡袋,晚上12点走甚至算早的。
摘自视频博主Chill Up对香港科技大学街访
有些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进了大学还要拼GPA?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拔尖的学生才能得到更丰富的资源。
就比如说海外交换,香港大学的官网上所罗列的交换项目很丰富,但观察下来,H同学觉得如果想拿到美国TOP30大学级别的交换,实际难度不小。
有些在本科申请时觉得没那么难以企及的学校,例如纽约大学,现在可能要在香港大学内成为很优秀的那一撮人,才能为自己争取到交换机会。
这个逻辑在未来的就业中同样适用。
人才新政颁布,留学生机会来了?
金融是香港支柱型产业,每年都有不小的人才缺口,然而想要毕业后进九大投行,竞争尤为激烈。(注:即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美银美林、瑞士信贷、花旗)
对于学习商科专业的H同学来说,虽然才大一,但已经有了足够的危机意识。她设想毕业后先在香港工作几年,再申请英美大学的研究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留学 香港大学,留学香港火了,也卷了?与香港大学在读生聊了聊,那些体验后才知道的事,在把GPA拼到A range之余,找实习的事情已经在规划中,理想的情况下,从大一暑假的实习起,打造出一份足够有含金量的简历,在大三时敲开九大行实习的大门,最后顺利入职。
为了吸引人才留港,香港也是动作频频,加入全球人才抢夺大战,新特首发布第一份《施政报告》,其中有几条针对留学生的红利:
1、港校毕业生的IANG签注从1年延期到2年
2、大湾区港校分校也能享受2年IANG签注
3、暂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年度配额(暂时为期2年)
4、针对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雇主可直接申请通行证
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
根据香港的大型招聘网站正式发布的《2021年的香港行业薪资报告》和人才招聘顾问公司华德士及 发表的《薪酬调查2021》报告。香港在疫情影响下,有几个行业仍对人手非常渴求,包括金融服务、IT行业、建筑、法律服务、会计、医疗人才、人力资源等。
2021年香港八大校毕业生平均薪资
此外,香港更拨款300亿港币成立共同投资基金,引进和投资落港企业,主攻金融科技、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领域。
新政刚出,实际影响还尚未可知。某些时刻,H同学也会有“当时选择去美国大学或许会更好”的念头,但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无论红利期与未来如何,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把握当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香港算留学,去香港读书,算留学吗?
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攀升,2020年更是达到了340万人,考研升学逐渐从捷径变成了一条竞争惨烈的艰难之路。
当考研这条路变难时,留学地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多。香港留学,作为“高性价比“的代表,香港凭借着出色的疫情管控能力,以及离家近、学制短、花钱少、就业机会多等硬实力,受到很多同学的追捧。
那么香港留学真的比内地升学性价比更高吗?
在现今竞争如此激烈的求职环境下,拥有香港留学经验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软实力。香港留学也可与国外留学海归享受同等的海外归国人员相关就业福利。
但发现很多同学对于去香港念书有着一些困惑,比如都没出国,这算留学吗?花钱去香港读书,值不值?
每年香港高校毕业生基本有三种发展路径:继续升学、回内地求职、留在香港工作。
01
继续升学的优势
当然有不少人会选择继续深造求学,有的专业对学术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持续学习;也有人是为了进一步规避就业压力,总之要考虑到自身的学习、家庭情况,因人而异。
不过在香港读研之后无论是申请香港本地还是海外院校的博士学位都更加容易,香港高校在国际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也具备很多主流国家都非常看好教育水平,在国内外的认可度很高。
香港留学生在英语水平,西方教育接受度上都更具优势。海外学校大多关注学生之前的院校背景, 拥有港校求学经历非常加分,因此在申请学校时拥有更多选择空间,申请到名校的概率也更高。
在香港留学,对于英联邦国家以及美国是免签证,这就意味着去他国进行深造无需被繁琐的签证程序所累,十分方便。
02
留在香港工作的优势
打算留在香港工作的同学占据大多数,根据香港教资会发布的2020年香港八大高校毕业生收入调查,香港大学蝉联首位。
工薪待遇几乎是同期内地毕业生的3倍!而且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人脉的累积,三到五年之后薪资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另外香港各大院校的学历均得到国际机构认可,换句话说英国G5院校留学,只要获得香港院校毕业证即可在大部分的欧美国家直接参与工作,研读博士等。
03
回内地求职的优势
除此之外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在港澳台读书的同学,回到内地将不再需要繁琐的证明申领过程香港算留学,去香港读书,算留学吗?,即可享受一系列的“留学生政策”(购买免税车辆、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
所以总体来说,香港留学是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履历添上闪光的一笔。
去香港留学
了解学校申请具体要求
戳以下二维码咨询COCO姐
↓
英国总部优势突出
公司拥有极高信誉,与英国学校零距离沟通,申请手续简便、速度快、录取效率高,在同等条件下能更优更快取得无条件录取通知书。
全程留学服务与关怀
在国内可提供与学生和家长的前期沟通、专业规划、学校申请、签证通过、安排住宿等服务香港算留学,在英国还能提供各项后续关怀,包括生活指导、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升学申请和实习建议等。
深度对接英国特色专业
对于职业目标清晰、有特长或者有偏科倾向的学生,如会计、建筑设计、美术、音乐、表演等,可提供申请英国顶尖专业大学。
本土化服务
公司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均为浙江人,有至于促进家乡的国际化环境,让更多孩子享受更优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家庭培养出国际化人才。
一站式服务
从留学生踏上英国开始,我们将由专人全程跟进和帮助安顿学生的生活和跟进学习进度,并及时反馈给每位家长,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情况。
留学生香港大学,【箭厂视频】香港房价的生死问题
文/叶健啖
一提起香港,“弹丸之地”似乎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专属词汇。
拥有1105平方公里土地,740万人口,香港连年被列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最自由的经济体和最长寿的城市,但同时,它又是全世界房价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在这座城市的高效、有序和繁荣背后,是香港人狭小、拥挤的生存环境。
据统计,香港的住宅用地面积仅占全部土地面积的6.9%,当前房产均价高达120万美元(约合15.6万人民币/㎡)。稀缺的住房用地和高昂的房价,使得“居者有其屋”对很多香港人来说已成为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在香港,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会牵涉到土地问题。
“无人想2019年仍絮絮不休讲土地问题。但婆媳纠纷、夫妻不和、家嘈屋闭、邻居互斩,以上何不与土地问题无关?香港人能不为此纠缠下去吗?”在《2019仍是土地问题》一文中,香港大学助理讲师阮颖娴如是说,她称甚至有时事节目主持人跟她抱怨,讲土地问题“讲到口臭”。
就像一根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土地稀缺、人口增长、政府奉行的高地价政策以及地产商控制供应等恶果,令香港土地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一下又一下刺痛着这个城市脆弱而敏感的神经。
摄影师Benny Lam作品
住宅又小又贵,几乎是每一个到香港读书的留学生必须面对的 shock。
首先,香港的房屋面积是用“平方呎”来度量的。一平方呎约等于0.09平方米。香港住宅平均面积是591平方呎,换算过来不过55平方米,只有上海的一半。而一间100平方米的公寓,在香港,已经够资格成为中介口中的“千呎豪宅”。
负担得起月租一万出头的共居公寓的,在留学生中只占很少一部分。更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和其他人合租留学生香港大学,【箭厂视频】香港房价的生死问题,一间4-6平方米的单间,中心地段通常需要5000到8000港币一个月。
为了节省预算,不少学生只能选择上下铺床位,或者干脆当“厅长”——在客厅搭床,挂一个帘子隔断,勉强算是有一个自己的小空间。
糟糕的住房性价比,也迫使不少香港本地的低收入者选择挤进“㓥房”、天台屋甚至笼屋。
“㓥房”是香港版的隔断间,房地产中介通常把它们称做“套房”,平添几分中产阶级情调。通常,每间套房的面积不过一个停车位大小。
条件稍好房间可以放下一张单人床,一张小书桌,一个马桶,还有一个小台板用来烧水做饭,但也仅此而已。价格在六千到一万港币不等。
而在香港一些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区,如深水埗、葵涌、观塘等等,“㓥房”的条件则非常恶劣,要么一家人挤一间房,要么十几人共用一个洗手间,要么厨房厕所不分,灶台边上就是马桶……
不通风、采光差,火灾隐患,私自搭建楼导致层负重失衡……这些致命的缺点却从来不会成为阻止人们租住“㓥房”的理由。钱才是。
虽然香港的平均工资不低,但是与高昂的房价相比,工资不过是杯水车薪。
根据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的报告显示,香港已经是连续第9年占据全球最难负担的地方之首,房价对家庭收入中位数比例上升至20.9倍。也就是说,在香港,一家人需要不吃不喝不消费21年才能买得起房。
香港政府专门为低收入家庭建造的廉租房“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也达到了5.5年之久。
轮候公屋的张老伯抱怨
租金更为低廉的“笼屋”成为一些贫困的新移民或者年长者的选择。
虽说叫做“笼屋”,其实不过是一个勉强能够躺下的床位而已,床铺的周围被铁丝网围住。牢笼之内,就是居住者所有的领地。从头到脚不到两平方米的地方,除了睡觉,还用来放置家当。
这些蜗居之所,还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棺材房”。
摄影师Benny Lam作品
在香港,活人尚且有的住在“棺材”里,逝者“入土为安”自然更成为一种奢望。
2018年,香港有3.5万逝者轮候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公众龛位,平均轮候时间超过4年。风水更佳的私人墓地更是要几十上百万港币。
“活着的人要排位,死人也要排位”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近年来,绿色殡葬在香港逐渐推广开来。
越来越多港人使用纪念花园撒灰及海上撒灰的殡葬服务。拿“海上撒灰”来说,香港食环署从2012年开始,提升“海上撒灰渡轮服务”,雇用渡轮免费接载巿民进行骨灰撒海仪式。
政府为此还专门开设了名为“无尽思念”的悼念网页服务,家属可以输入逝者的姓名留学生香港大学,进行“云悼念”。甚至还有公司经营听上去有点渗人的“钻石葬”服务——将先人的骨灰制作成人工钻石,留作纪念。
去年,香港共有7046宗绿色殡葬QS100名校留学,占死亡总人数的14.8%。高地价使得香港人开始重新审视死亡,但保留骨灰供亲属祭拜的传统殡葬观念依然占据主流。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在《无间道》中,陈永仁被黄Sir推入了卧底的无间地狱,等不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在居住问题成为头等难题的香港,想要“体面”地生存、死去,目前似乎也只能依靠“三年之后又三年”的无尽等待。
制作团队简介
厂长语录
“生死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