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杭电新引进数学家祁力群入选2019“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11月19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引进的数学家——祁力群,再次入围数学领域榜单。据了解,祁力群教授凭借其1993年开始研究的半光滑牛顿法方面的杰出工作,2003——2010年,每年皆入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郑琳

11月19日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引进的数学家——祁力群,再次入围数学领域榜单。

据了解,目前全球近60个国家的6216人次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继2018年482人次上榜,中国内地上榜人数激增,本年度有636人次。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祁力群教授是国际运筹学和最优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取得硕士,198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讲座教授,香港科学基金委成员QS100名校留学,担任10个国际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超过300篇。去年还在香港理工大学执教的祁力群教授,因为诸多弟子皆在杭州高校开展研究和“回乡心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加入杭电。

众所周知,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或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在国内外大学评估或学科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受到众多高校的高度重视。例如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ARWU),高被引科学家数与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校友、有没有在 发表过文章和ESI前1%学科数量等数据,是衡量学校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一所大学有没有高被引科学家,是0和1的关系。”有观察人士表示。

因为是采用最新数据和先进算法,通过对相关大学科领域最近10年被SCI收录的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进行分析评估,并将所属领域同一年度他引频次在前1%的论文进行排名统计后得出的,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往往是包含开创性成果或者是热门领域的论文,才可能在发表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获得高被引。高被引科学家则是在过去10年高被引论文上有绝佳综合表现,可见其难度有多大。”杭电理学院党委书记肖建斌教授表示。

据了解,祁力群教授凭借其1993年开始研究的半光滑牛顿法方面的杰出工作,2003——2010年,每年皆入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05年开始,他转向张量分析和计算的研究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杭电新引进数学家祁力群入选2019“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并凭借这一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再次跻身高被引论文之列,并因此再次于2018、2019年跻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列。

“张量计算与AI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有关,今后我会更多把张量计算研究与计算机结合,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结合上争取多出新成果。”祁力群谈起自己“加入杭电后的打算”时说。

方玉光 香港城市大学,2022 ACM Fellow 名单公布!恭喜梅宏、俞栋、李航、邢波等13位华人入选

据消息,当地时间1月18日,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宣布了 2022年新当选 ACM 名单,共有 57 位科学家当选,其中包括梅宏、俞栋、李航、俞益洲、邢波、郭宗杰、朱文武、郑海涛、纪怀新、方玉光、洪宜安、苏振东、Jimmy Lin等 13 位华人学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领域专业性学术组织,ACM 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它创立于 1947 年,目前在全世界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10 万名会员,其所评选的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而 ACM 则设立于 1993 年,用于表彰在计算和信息技术领域从业五年以上,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 的科学家,是 ACM 所有会员中最顶尖的那 1% 位成员。截止目前为止,已有 1000 多位 ACM 诞生。本次选出的 57 名 ACM ,在网络安全、人机交互、移动计算和推荐系统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广泛的基础性贡献。

ACM 前主席 M. 曾经说过:“计算机技术对塑造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的技术都是无数个小时工作的结果,协作或个人工作,以及创造性的灵感,有时甚至是明智的冒险。每年,我们都希望有一批最杰出的人成为 ACM ,ACM 是我们整体认可的基石,在强调ACM 的成就时,我们希望给予应有的赞誉,同时也向公众传播计算机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特殊领域。”

为了与 ACM 的全球影响力保持一致,2022 年的 代表了加拿大、智利、中国、法国、德国、以色列、荷兰、西班牙、瑞士和美国的大学、公司和研究中心。

以下是13位入选华人学者介绍:

梅宏

梅宏,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梅宏于1963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80年,他17岁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毕业后他留校工作,后于198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方玉光 香港城市大学,2022 ACM Fellow 名单公布!恭喜梅宏、俞栋、李航、邢波等13位华人入选,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师从孙永强教授。1992年博士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宏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复用及软件构件技术、(分布)对象技术、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及支持系统、新型程序设计语言等 。他针对开放网络环境下软件动态适应和在线演化两个核心难题,提出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构件化体系结构和基于容器的构件在线组装机制,建立了构件化的软件中间件技术体系与框架。提出基于软件体系结构(SA)的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ABC,拓展SA到软件全生命周期,实现了对系统级结构复杂性和一致性的有效控制。

入选理由:为软件工程研究和翻译做出了贡献,并在中国建立了研究标准。

个人主页:

俞栋

俞栋,ACM/IEEE/ISCA ,现任腾讯AI Lab副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自动语音识别、语音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是首批将深度学习应用到语音识别领域的研究者,60项专利发明人及开源软件CNTK开发者,谷歌学术引用量高达52583次,曾获得2013年和2016年IEEE信号处理协会最佳论文奖。

俞栋本科就读于中国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之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硕士学位及美国爱达荷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

1998年,俞栋加入微软,2002年进入微软研究院语音和对话组( and Group),曾任首席研究员,兼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和中科大客座教授。2017年5月2日,俞栋加入腾讯AI Lab担任副主任,并成立美国西雅图AI实验室。

入选理由:在语音处理和深度学习应用方面的贡献

个人主页:

李航

李航,现任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方玉光 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是 IEEE 、ACM 杰出科学家、CCF 高级会员。

李航本科留学于日本,在京都大学电气电子工程系就读,开始接触自然语言处理,之后于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1990年至2001年,李航曾在日本NEC公司中央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期间从事了NEC文本数据挖掘产品的开发。2001年至2012年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2年至2017年,他在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任首席科学家、实验室主任,2017年离职,加入字节跳动。

李航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统计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他曾出版三部学术专著,其中《统计学学习方法》是机器学习的宝典,引领了无数研究者进入机器学习领域。他在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和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包括 SIGIR、WWW、WSDM、ACL、EMNLP、ICML、、、AAAI、IJCAI 等。他在 上的被引量超过 26000 次,h-index 高达 74。

2019年,李航作为唯一华人当选ACL ,当选理由为“他对信息检索,特别是排序学习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在深度学习和对话生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促进了中国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发展和商业化。”

入选理由:对机器学习搜索和对话领域作出的贡献

个人主页:

邢波(Eric Xing)

邢波,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学习系的副主任,同时是世界上第一家研究型人工智能大学—— bin Zayed of ()的第一任校长。

邢波有丰富的跨学科背景,横跨物理、生物和计算机科学三门学科。1993年,邢波在清华大学获得物理学和生物学学士学位。1999年,他又前往新泽西州立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博士;在此期间,他还取得了该校的计算机科学硕士。2000年,邢波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

邢波的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的开发以及大规模计算系统和体系结构,曾撰写370余篇研究论文和报告,目前,他的谷歌学术引用量已达到48071次。

入选理由:对算法、架构和机器学习应用的贡献

个人主页:~/

朱文武

朱文武,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是 ACM/IEEE/ISCA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多媒体网络计算、跨空间大数据分析等,谷歌学术引用量已超过2.8万次。

1985年,朱文武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1990年期间,他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毕业后赴美国继续博士深造,于1993年获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纽约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朱文武先后任职于美国贝尔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于2004年至2008年担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总监。

2011年,朱文武加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曾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入选理由:对多媒体网络和网络表示的贡献

个人主页:

郭宗杰

郭宗杰,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杰出教授,IEEE , M. Hogue讲席教授,专注视觉计算、视觉交流、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领域。

郭宗杰教授于1980年学士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度过了他的硕士和博士生涯。1987年,他曾短暂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数学系研究助理教授,后于1989年赴南加州大学电机系,并留任至今。

郭宗杰教授美国国科学会年轻学者研究奖、美国总统教授学者奖、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学院年轻教授研究奖、美国南加州大学梅隆杰出导师奖、大川情报通信基金研究助成奖、国际影像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光学学会授予的年度杰出影像科学家奖、-Nokia杰出信息和通信技术首席科学家奖等。在视觉交流与图像表征期刊,郭宗杰任主编;在信息科学与工程期刊,郭宗杰任编辑;在IEEE语音和音频处理,郭宗杰任联合编辑。

据统计,在他的学术生涯中,郭宗杰教授共发表过1287篇学术著作,共被引用27529次。郭宗杰院士不仅作为学者相当高产,他也为教育事业奉献良多,36年来培养了160余位博士生,其中3/4投身工业界,为技术应用落地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入选理由:对视觉计算技术、应用和指导的贡献

个人主页:

郑海涛( Zheng)

Zheng 是芝加哥大学的 计算机科学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移动计算、无线网络、安全和隐私等美国藤校留学,谷歌学术的被引用量超过1.7万次。

她于1999年在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获得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Zheng 曾先后就职于贝尔实验室、新泽西州和微软亚洲研究院,2012 年加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2017年, Zheng 加入芝加哥大学,与Ben Y. Zhao教授共同领导 SAND 实验室(系统、算法、网络和数据)。

入选理由:对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贡献

个人主页:~/

俞益洲

俞益洲,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专业,后在浙大还获得了应用数学硕士学位。俞益洲师从中国第一个在 (1988年)上发表论文的图形学先驱彭群生,后来因在几何建模和基于图像的建模方面贡献突出当选了2019年 IEEE 。

俞益洲的研究兴趣包括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医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他是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奖、ACCV 2018年最佳应用论文奖、ACM SCA 2011年和2005年最佳论文奖以及1998年微软研究生奖学金的获得者。俞益洲与他人共同发明的技术经常被电影和医疗保健行业采用,对人工智能和视觉计算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入选理由:对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贡献

个人主页:~yzyu/

Jimmy Lin

Jimmy Lin,滑铁卢大学教授,David R. 计算机科学学院 David R. 主席,滑铁卢人工智能研究所的联席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大型分布式算法和数据分析工具。

2004年,Jimmy Lin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任教。2009年,Jimmy Lin 曾在 工作,协助他们建立培训和认证系统,并设计了他们的第一次认证考试。2010年到2012年间,Jimmy Lin曾在推特,负责开发用户和分析的相关功能,以支持推特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和机器学习库的工作。

入选理由:在问答、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上的贡献

个人主页:~/index.htm

纪怀新(Ed H chi)

纪怀新于1994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同校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同校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帕罗奥多研究中心担任实习生,2017年升任为首席科学家。

纪怀新的研究领域包括神经推荐、强化学习、大型语言模型和对话系统。他拥有 39 项专利和 200 篇研究文章,还以研究网络和社交媒体中的用户行为而闻名。

在加入谷歌之前,纪怀新是帕罗奥多研究中心增强社会认知小组的首席科学家,研究社会计算系统如何帮助人群记忆、思考和推理。纪怀新在明尼苏达大学用 6.5 年完成了 3 个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被公认为ACM杰出科学家并入选CHI学院,还因信息可视化研究而获得了20年时间测试奖。

入选理由:对社会计算和推荐系统中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贡献

个人主页:

方玉光

方玉光,AAAS/ IEEE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物联网、网络安全等,谷歌学术被引用量已超过2.7万次。

1987年,方玉光在曲阜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于1994年获得凯斯西储大学博士学位,又在1997年获得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

2000年,方玉光加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于2019年晋升为杰出教授。2022年,他加入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担任物联网讲座教授。

入选理由:对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贡献。

个人主页:~/

洪宜安(Jason Hong)

洪宜安,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人机交互系教授(也是HCII第一位华人教职)。

洪宜安本科就读于佐治亚理工学院93级软件工程与操作研究与离散数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的研究兴趣是人机交互、隐私与安全的交叉研究与系统,主要研究课题有两个:1)如何使用丰富的感知数据来改善生活;2)如何保护每个人的隐私与安全。

目前,洪宜安领导着 (计算机人类交互:移动隐私安全)研究小组,致力于使用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和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智能手机隐私、可用安全性以及人工智能偏见和公平性。他的团队在反网络钓鱼方面的工作已经得到应用,启发了反网络钓鱼浏览器警告的设计。其在隐私方面的研究影响了行业和在政策制定者在智能手机隐私方面的工作。

入选理由:为无处不在的计算以及可用的隐私和安全做出的贡献。

个人主页:~/

苏振东

苏振东,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领导编程语言和系统研究所的高级软件技术实验室。

苏振东于1988年进入复旦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就读,1991年本科毕业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商学院继续学习了两年。之后,他转向计算机方向,进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就读本科,1995年在该校获得计算机科学理学学士学位和数学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辅修数学),其后加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教授和校长研究员,2019年入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振东致力于基础开发和实用型创新,构建可靠、安全、高性能和可用的软件,推动工程软件的科学和实践进展。他的研究涵盖编程语言、编译器、软件工程、计算机安全和系统、机器学习和教育技术等。他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奖项,如ACM 影响力论文奖(2018年),ICSE最具影响力论文(MIP)奖(2022年)和谷歌学术经典论文奖(2017年)等等。

入选理由:对软件测试和分析作出的贡献。

个人主页:

以下为2022年入选 ACM 完整名单:

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香港数码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七,特区政府发言人回应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香港星岛日报网11月14日报道,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中,香港的排名上升3位至全球第7。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有关排名上升,肯定香港继续是全球最具数码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报道称,在排名的三个因素中,香港继续在“科技”和“知识”方面表现出色,分别排名第3及第5位,在“准备程度”方面的排名也有上升。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创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区政府会继续提升创科基础设施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香港数码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七,特区政府发言人回应,继续与社会各界合作,持续完善香港的创科生态系统。

2022年年底,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5至10年的创科发展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2023年3月,科技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香港《经济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美国藤校留学,要全面推动创科发展、促进香港“新型工业化”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除了创科领军人才,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工业技术专才,例如机器操作员、维修人员等,也非常重要。因此,在传统大学以外,特区政府也从职业专才教育着手,培育多元创科人才。

2024年10月,特首李家超公布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时进一步表示,会加大投资和引领市场资金,革新政府投资创科产业的思路,包括设立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先进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统性建设创科产业生态圈。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除了对大学及科研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及提供政策支持,特区政府也非常重视中小学的科普启蒙和教育。2022年“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的研究中,在81个经济体中,香港学生的数学能力排名第4、科学排第7,整体表现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香港城市大学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吕坚说, 以前香港有句话,意思是谁沾手高科技行业,谁就吃亏;谁从事低科技行业,反而盈利,“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特区政府和市民都已经认识到,创科才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杨伟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城市大学eie跨专业申请(香港城市大学ee的phd)

为什么选择香港城市大学公司的专业招生导师和律师团队成员拥有20年的出国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出国留学、名校申请、移民规划、资产配置、企业出海等综合服务。通过焦点教育留学实现跨专业申请与此同时,如果可以与如焦点海外这样专业的教育留学机构合作,我相信我的跨专业申请将更加顺利和成功。

无雅思申请香港城市大学eie(香港城市大学无雅思录取概率)

香港城市大学怎样申请香港城市大学申请材料:本科:需要提供高考成绩和身份证。香港城市大学申请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香港城市大学的本科申请条件要求学生高中毕业,均分达到80分以上,或者完成一年预科课程,雅思分数达到0分,或者托福总分在80分以上。香港城市大学本科申请条件。

香港城市大学专业排名,名校录取 |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录取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于香港九龙塘。作为香港八大院校之一,港城大以卓越的教学和研究闻名,尤其在商业、科技、工程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学位列第62名。

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哪个好,香港城市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实力比较

爱丁堡大学实力简介爱丁堡大学发展创新的教学方式,目标是发展更好的教学方式。爱丁堡大学在国际学院中为世界前二十名之一。爱丁堡大学是英国最具规模的院校之一。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现已成为英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3、城市:爱丁堡是一个居住多样化的地方。爱丁堡是一个安静、安全的城市。

香港城市大学就业,开学就转学?杭州妈妈做出这个决定,原来是因为

此外,中国香港方向一直是沪杭国际学校升学成绩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杭州、上海的国际学校在此升学方向有特别优势,例如——美国方向:65%的学生被美国综合性大学Top30录取,95%的学生被美国综合性大学Top50录取。2024届,80%港大申请者拿下香港大学offe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