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吴宜文美国藤校留学,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群彪会见了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福庆一行。东华理工大学领导夏菲、张立亭、夏元平、任强、周亚东,区领导周友财、谢爱隆、邬丽梅参加会见。
吴宜文、李群彪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东华理工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临川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吴宜文指出,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新校区建设选择在临川,是对临川的信任和支持香港东华理工大学,必将为临川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当前,临川正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擦亮“一张名片”、全力打造“两区”、建设“三大基地”的总体定位香港东华理工大学,吴宜文、李群彪会见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福庆一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体现临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衷心希望东华理工大学携手临川、扎根临川、融入临川,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
吴宜文、李群彪表示,临川将全力支持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新校区项目建设,成立工作专班,定期沟通调度,建立完善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新校区项目联络交流、校地合作、服务保障等机制,与学校双向奔赴,确保双方合作事项高效推进。
张福庆对临川区长期以来给予东华理工大学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张福庆指出,临川区文化积淀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双方合作基础良好,未来空间广阔。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新校区项目在抚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和临川区委、区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正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临川区委、区政府在建立区校合作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协同推进新校区项目建设。
张福庆表示,东华理工大学将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人力、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与临川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同频共振,以实际实效回报地方支持,更好助力临川现代化建设。
围绕擦亮“一张名片”、全力打造“两区”、建设“三大基地”,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川篇章。
(长按扫码)
香港东华学院电话,谭铁牛书记会见香港东华三院访问团一行
10月19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在仙林校区会见香港东华三院教育科主管吴奇壎等访问团一行。双方就深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展开座谈,交流经验、凝聚共识。
谭铁牛代表学校欢迎吴奇壎一行的到来,并对在港工作期间东华三院给予他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南京大学的办学历史、基本校情及发展情况,并表示,南京大学历史源远流长,学术底蕴丰厚,学风校风严谨,师生务实低调,为国家高等教育及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对港合作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南京大学与香港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密切联系,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生交流及文化传承等开展了多方面合作,期待通过本次交流访问,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交流,共同为培育在港教师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爱国爱港人才贡献力量。
吴奇壎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达感谢。他介绍,本次交流访问团由东华三院属下中学教师及教育科职员30余人组成,希望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南京大学动态及招生资讯,认识国家历史及发展,增强老师们在学校推进国情教育的能力美国top30名校留学,鼓励更多香港学子升读内地知名学府。
访问团一行还参观了南京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及办学特色,并听取了招生政策宣讲及国情教育讲座。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孔剑锋做招生政策宣讲,他介绍了南京大学的办学历史、杰出校友、特色学科、校区建设等基本情况及相关招生政策香港东华学院电话,鼓励更多香港中学生来南大就读;历史学院教授蒋宝麟以《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为题作国情教育讲座,勉励大家言传身教培养厚植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香港东华三院教育科高级教育服务主任黄子峰,黃乾亨基金理事崔永豪香港东华学院电话,谭铁牛书记会见香港东华三院访问团一行,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丁爱军,以及校友事务与发展工作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等参与座谈。
香港东华大学,华东师大代表团赴澳门、香港访问
受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东华三院等合作单位邀请,校长钱旭红率代表团于5月6日至11日赴中国澳门、香港访问。
代表团首站到访澳门大学,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会见代表团一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两校在师生交流、书院互动、联合科研、人才联培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共同期望两校继续发挥各自优势,互鉴互补,携手深化在海洋科学、生物医药、AI与大数据、教师教育等领域交流,加速推动沪澳两地大研究、大合作。代表团一行还分别在华东师大校友、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的引导下鉴赏了该校图书馆珍贵藏书,体会高校传承文化的崇高使命;通过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的讲解,深度了解了该校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前沿;在副校长莫启明、霍英东珍禧书院新任院长许世全的陪同下,调研了澳门大学住宿制书院通识教育特色。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会见华东师大代表团
华东师大校友、馆长吴建中陪同参观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
参观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校长莫启明陪同参观澳门大学霍英东珍禧书院
代表团随后访问了澳门城市大学。受华东师大校友、该校校长刘骏邀请,校长钱旭红向该校师生作《老子思维》报告美国藤校留学,得到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回应和高度共鸣。代表团一行还与校长刘骏、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金立贤、大健康学院学术领头人孙沛、教育学院课程主任彭俊、校长办公室主任谢嘉仪等座谈交流,共同推进落实共建葡语国家(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育基地具体路径,并期待在大健康、智能金融、城市研究和发展等跨学科领域拓展新合作。座谈后,钱旭红一行参观了该校“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校长钱旭红在澳门城市大学作报告
与澳门城市大学代表座谈交流并拓展新合作
参观 “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在澳门期间,钱旭红一行还拜访了特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厅长邓伟强、处长黄达财等与代表团成员座谈。双方从教育部“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项目切入香港东华大学,华东师大代表团赴澳门、香港访问,就新形势下澳门基础教育领域的理念创新、师资优化、课程提质等方向的项目合作碰撞彼此观点和交换建设性意见。
拜访澳门特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香港浸会大学以跨学科博雅教育为特色之一,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意电影与艺术、中医药研究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访问该校期间,钱旭红代表华东师大与该校常务副校长黄定发签署“全日制本科生交换学习项目合作协议”。该校合作发展处总监李进秋、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卢鸣东等与代表团成员就两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具体方式、人文艺术学科的潜在合作等开展交流。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该校视觉化研究中心,沉浸式地体验了传统艺术与现代AI科技巧妙相融的最新成果。
与香港浸会大学签署“全日制本科生交换学习项目合作协议”
参观香港浸会大学视觉化研究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热情欢迎代表团到访。两校领导签署“本科生交换协议”香港东华大学,标志着两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质合作迈上新台阶。双方座谈后,郭毅可陪同钱旭红一行参观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展示了多个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场景,双方共同希望两校能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结合的相关领域开展更多有益合作。
两校签署“本科生交换协议”
郭毅可在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向代表团展示人工智能技术
自华东师大去年10月与香港东华三院签署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该院教育科已选派多批辖属中学的校长、教师来沪,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带有华东师大基因的沪港基础教育师资交流项目日益蓬勃。此次恰逢代表团在港,新就职的董事局主席邓明慧女士、第一副主席何猷启先生、总理郑建好先生、总理麦德铨先生、行政总监苏佑安先生等东华三院高层,教育科高级教育主任张业崇、高级教育服务主任黄子峰以及东华三院伍若瑜夫人纪念中学校长叶伟明等5所该院辖属中学校长热情接待了华东师大代表团一行。双方共叙友谊的同时,就面向高中毕业生及家长招生宣讲活动订制、沪港未来教师教育见习基地共建,沪港校长论坛筹备等议题达成新合作共识。
代表团与东华三院董事局主席邓明慧女士等交流
代表团还考察了东华三院辖属的教育单位。在东华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中心,详细了解了“青少年情绪健康计划”和“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计划”等在香港中小学的实践情况;在东华三院伍若瑜夫人纪念中学参访中,考察了生物科技研究室、化学实验室、若鱼天地等中学生科创项目,并与师生开展互动交流。
代表团考察东华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中心
代表团在东华三院伍若瑜夫人纪念中学
代表团一行还看望了学校在港部分校友。钱旭红感谢校友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对华东师大香港校友联谊会的成功注册表示祝贺。会长孙新荣,副会长陈伟佳、张萍、黄峥、苏舟,秘书黄叶芳、赵昂等16位在港校友参与此次聚会。校友们深情回忆青春、动情感恩母校,纷纷表示愿以自己在港资源,多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
代表团与在港部分校友见面
受全港工商联邀请,钱旭红还为企业家们作了专场学术报告。报告旁征博引、横贯古今,启发香港工商界人士以新思维、新视角、新策略,积极应对未来交叉、融合、多变的社会挑战,引发在场嘉宾的积极互动,提升了华东师大在港工商界的影响力。
与全港工商联部分企业家交流
此次校级团组赴澳门、香港,拜访了多所重要教育机构,访问了多个重要合作伙伴高校,拜会了多位重要爱国爱港爱澳友好人士,达成了多项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合作,为学校未来在港澳两地开展更广泛领域、更纵深维度、更顶尖水平的交流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孟宪承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相关代表陪同访问。
图文、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编辑|邓安之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