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一行访问西安交通大学

1月3日至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行政副校长卢丽华率团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基地,并出席了校友联谊活动。

1月3日至1月5日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一行访问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行政副校长卢丽华率团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基地,并出席了校友联谊活动。

携手共进,共创教育科研新篇章

1月4日,滕锦光率团访问交大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热情接待了滕锦光一行,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党委常委、副校长席光美国藤校留学,校长助理单文华等参加了会见。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董事长熊建龙、院长魏宝林,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王树国校长对滕锦光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创新港的建设发展情况。王树国校长希望双方在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基地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吸引带动更多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在创新港集聚,校企联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国家重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国家重大发展需求。

滕锦光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情况,并表示,“内地的多项重大政策为香港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期待两校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交叉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及高水平专业化智库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安“双中心”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后,滕锦光院士一行参观了创新港数字展厅、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联合实验室、平高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装备技术研究院、正泰集团—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创新中心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

4日下午,香港理工大学行政副校长卢丽华一行参观了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学院院长魏宝林及全体员工参加座谈。卢丽华深入了解学院的各项工作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西安通理学院作为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创立的高等教育培训机构,成立22年来,依托两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实施两校合作学位教育项目,培养了近3000名优秀毕业生,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交融两校情,共筑通理梦

1月4日晚,“通达四方 理汇九州”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陕西校友联谊会在西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席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协理副校长(环球合作)沈岐平、内地发展总监陆海天、内地发展助理总监许先进,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校友关系发展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陕西联络处相关负责人等嘉宾与香港理工大学内地兄弟校友会代表及逾360名陕西校友参会。

滕锦光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近况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并对两校的合作表示了高度赞赏,还对通理学院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席光详细介绍了两校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对校友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了由衷的祝贺。

通理学院院长魏宝林将学院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详细介绍给了在场的来宾。

滕锦光、席光共同为两校合作信息管理硕士项目20级-22级毕业生颁发了香港理工大学毕业证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证书。

席光、卢丽华为第三届通理校友会理事会颁发了感谢状。

通理校友会会长李俞兵回顾了过去一年通理校友会的成长与变化,并展望了校友会未来的发展。

探索合作新篇章

1月5日上午,滕锦光一行到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调研。学院董事长熊建龙及院长魏宝林向滕锦光报告了学院近年来的教育成果以及招生情况。滕锦光对学院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希望学院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西安通理学院将在两校合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助力两校发展,并积极服务校友,服务社会。

此次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团成员还有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环球合作)沈岐平教授、内地发展总监陆海天教授、内地发展助理总监许先进博士等重要成员。

香港理工大学夏校,喜迎校庆|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校长一行到访同济大学

5月19日,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率代表团访问同济大学,并签署两校战略合作协议。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会见了代表团一行,校长郑庆华、副校长娄永琪出席签署仪式。香港理工大学代表团成员还包括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内地发展处总监陆海天、内地发展处助理总监许先进、驻上海联络处(同济大学)主任沈莹。我院院长周颖、副院长刘芳,以及外事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经管学院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

访问期间,娄永琪陪同代表团参观了我院校史馆和期刊中心,并与我院举行了座谈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出席了座谈。周颖主持座谈,并介绍了土木工程学院情况以及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双方共同回顾了两校长期以来在土木学科卓有成效的科教合作,并就进一步扩大博士生联合培养和学生交流、加强科研合作达成共识香港理工大学夏校,喜迎校庆|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校长一行到访同济大学,并一同探讨了聚焦前沿领域美国藤校留学,加强教师定期互访,拓展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

陪同参观和参加座谈会还有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隽、副院长吴昊,以及外事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代表等。

自2011年以来,我院已派出近200名学生到香港理工大学参加联合毕业设计、交流访学、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交流项目,派出10余名学生参加双方博士双学位项目。在长期科教合作下香港理工大学夏校,两校在土木学科相互培养了众多优秀师资。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香港马会大楼B栋揭牌

11月8日,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香港马会大楼B栋揭牌仪式在江安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甘霖,香港赛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出席揭牌仪式。香港赛马会公司事务执行总监谭志源,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辉,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勇,香港特区政府驻成都办主任袁嘉诺,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罗璇,我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晏世经,师生代表等参加揭牌仪式。副校长赵长生主持。

甘霖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香港赛马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四川大学与香港赛马会以及兄弟高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深厚的交流情谊,在香港赛马会支持下建设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是川港两地、校企合作、校校共建的成功典范,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有机融合。学院成立以来,致力于防灾减灾、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B栋大楼的揭牌将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香港企业和高校的务实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一湾一圈”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川大力量。

应家柏在致辞中表示美国top30名校留学,香港赛马会始终致力于建设更美好社会。2008年汶川地震后,香港赛马会在当地资助了一系列灾后重建项目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是旗舰项目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香港马会大楼B栋揭牌,是川港合作的典范,为区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香港赛马会将继续支持学院的发展,深化川港两地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罗璇和李辉分别在致辞中对大楼的揭牌表示祝贺,希望此次大楼B栋的揭牌进一步助力四川大学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川港合作增添新成果,为人类综合减灾事业作出新贡献。

与会嘉宾们共同为新大楼揭牌。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香港马会大楼B栋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8400平方米,设有16个实验室,涵盖地质灾害、水灾害、灾后环境管理、城市灾害与韧性、灾害信息和应急指挥等多个领域。

揭牌仪式前,甘霖会见了应家柏一行,就进一步深化四川大学与香港赛马会的交流合作进行会谈。

【今日大川】

文字丨龙莉

摄影丨何苗

编辑丨钱佳欣

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11年大事记

1 月

6 日,由学院金伟良教授主持的“沿海混凝土基础设施结构延寿提升技术与工程应用”被立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题项目,项目经费总额超过400万,这是学院首次获得的百万级以上的国家级重大项目。

6 日,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邀请 浙江省教育厅宣教处处长薛晓飞作题为《守望精神家园》的辅导报告。

10 日,我院两个参赛队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浙江赛区三等奖。

12 日,我院举办的“在甬外籍人士与宁波国际化形象论坛”被《宁波外事》杂志录入市重要外事活动索引。

17 日,宁波市综治委创安工作考评专家组对我院2010年度创安工作进行考评指导,考评组对我院创安工作表示满意。

19 日,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深入学习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19 日QS100名校留学,管理分院团委获宁波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 日,学院启动建设第二批优势特色学科。

22 日,宁波浙江大学校友会2011年新春联欢会在我院举行。

23-24 日,学院召开2011年领导班子务虚会,会议研究了2011年度学院重点工作安排。

24 日,学院召开2010年度学院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文姬出席生活会。

25 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鲁一行到我院调研指导工作。

26 日,我院学生在2010年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得3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非数学类)浙江赛区中获2个三等奖。

28 日,我院被评为宁波市接轨世博工作先进集体,郑堤、王义强、陈俊华被评为先进个人。

2 月

11 日,我院沈昊宇教授获宁波市首届巾帼科技人才奖。

19 日,我院王强教授入选2010年度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王小军教授入选第二层次培养人员。

20 日,我院王强教授获得第九届宁波市青年科技奖。

22 日,我院学生2个作品获2010年宁波市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青年组三等奖。

23 日,学院党委中心组举行“三思三创”专题学习会,学习贯彻全市“三思三创”活动动员大会精神。

23 日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11年大事记,学院召开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动员会,会议就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作了专题部署。

24 日,学院召开“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邀请宁波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市“三思三创”活动办公室副主任郑德兵作辅导报告。

24 日,学院召开2011年中层干部(扩大)会议,总结2010年度工作,部署2011年度重点工作。

3 月

1 日,学院制药工程研究所获宁波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2 日,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鲍曼( )一行来院访问。

4 日,中国民主建国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支部正式成立。

6 日,学院“绿色风”环保协会与生化分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2010年度宁波市城市绿地认养认管护绿贡献奖”。

7 日,我院教师沈昊宇、江海亮的学术论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二等奖。

9 日,宁波经理学院第三次理事会议在我院召开,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理事会理事长朱伟出席会议。

9 日,学院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和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10 日,学院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支部活动开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1 日,学院院长金伟良教授入选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12 日,学院举行2011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校园招聘会。

14 日, 我院学生陈婷婷获得第四届中国人俳句大奖赛最优秀奖,并获得由举办方全额资助的赴日学习交流机会。

14 日,我院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省级重点教材建设项目5项。

23 日,宁波市高校教学工作座谈会在我院召开。

29 日,学院举行形势与政策报告会,邀请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浙江省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副会长吕有志作国际形势报告。

4 月

1 日,宁波市“三思三创”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我院举行。

1 日,中共宁波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剑光一行来我院调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日,2011年宁波市毕业生就业创业暨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

6 日,我院于欣副教授获“浙江省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7 日,学院启新讲堂启动暨“百家讲坛进理工”系列讲座开讲。

8 日,学院举行形势与政策报告会,邀请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国际公共关系学博士王公龙作中东北非国际形势报告。

11 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许武、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等领导和专家组成的教育部民办教育调研组到我院就独立学院的规范管理、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12 日,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督导组对我院藤球特色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14 -15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在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党委副书记邹晓东等陪同下考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5 日,学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浙江大学党委任免决定,费英勤同志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为民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学院党委书记职务。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陈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18 日,我院获得“2010年度宁波市抗灾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孙丽婷同学被评为“宁波市红十字优秀青少年”。

18-19 日,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是永骏率团访问我院。

19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陈懿来院为师生作了题为“大学本科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报告。19-20日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宁波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在我院举办。

20 日,学院与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宁波市智慧交通建设与技术应用研讨会。

21 日,我院被增选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成为省内同类院校唯一一家常务理事单位。

22-23 日,学院召开第三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25 日,我院与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传播与舆情研究专家学者签署长三角舆情联盟合作协议。

25 日,学院致公党支部主委江海亮的《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的建议》被致工党中央采纳,并作为正式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讨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

26 日,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等一行来院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26 日,学院组织中层干部参观“法治与责任——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浙江巡展。

27 日,我院2支代表队获宁波市高校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党旗•颂”诗歌朗诵比赛三等奖。

28 日,学院举行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暨干部培训会,邀请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夏建勇作了题为“科学做事、实在做人、享受人生”的报告。

29 日,教育部学位办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博达应邀来院指导工作。

5 月

3 日,学院召开中青年学术骨干代表座谈会。院长金伟良、党委书记费英勤与来自各分院的青年教师代表共话学院发展与青年成才之路。

4 日,学院召开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座谈会,共话青年成才之路。

4-12 日,金伟良院长率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大学、美国查普曼大学、美国硅谷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5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漫谈科学创新的个人素质与文化基础”的报告。

10 日,浙江大学学位审核小组检查我院2011届学生学位审核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10 日,我院教师何镇飚获“宁波市十大青年文化新星”称号。

16 日,我院方征平教授承担的“磷氮阻燃剂-碳纳米管协同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项目获批为2011年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

16 日,学院与英国女王大学(Queen’s )就开展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学生培养合作签署协议。

17 日,学院评选产生第四届“三育人”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8名。

18 日,由浙江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浙江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在我院上演。

18-22 日,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讲师培训班在我院举行。

20 日,“宁波市百名精英企业家培育工程”在我院启动。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伟出席启动仪式。

20 日,地球物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卡耐基研究所(The of the of )高级研究员费英伟教授访问我院。

24 日,学院召开创先争优活动暨“三思三创”活动推进会。

26 日,学院召开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联席会议。

6 月

7 日-14日,浙江省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甲组)在我院举行。

8 日,学院与太原科技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9 日,香港荣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亨文先生一行访问我院。

11 日,学院举行“聆听心声”献礼校庆十周年暨建党九十周年合唱专场音乐会。

15 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报》在2011年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评选中分获消息类一等奖、通讯类二等奖和版面类三等奖。

15 日,学院监控系统建设通过验收。整个校园监控系统总监控点位达201个,实时报警点位达25个,该系统集视频电视、防盗报警、联动联控等多功能于一体,覆盖了学院主要出入口、危险品仓库、石麟大楼、图书馆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

16 日,我院学生参赛作品获得第20届“金犊奖”二等奖1项、优秀奖5项。

20 日,学院举行2011届本科学生毕业典礼,2760名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

20 日,我院妇女工作委员会获宁波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21 日,学院举行2011届中美联合培养班毕业典礼。

22 日,学院外国语分院与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文报》签署合作协议,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英文报高校记者站落户我院。

23 日,我院中英合作双文凭项目接受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与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外审专家审查并获优秀。

28 日,浙江省高校图书 情报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院召开。

29 日,学院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会议表彰了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29 日,《光明日报》刊登学院 院长金伟良专访文章。

29 日,宁波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小组来院指导检查节水工作。

30 日,《经济日报》记者来院采访宁波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作情况。

7 月

1 日,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师生代表集体收看、收听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1 日,学院举行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2 日,我院获得宁波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3 日,学院党委中心组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4 日,学院第三届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浚生担任咨询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召开第一次会议。

8 月

2-3 日,学院召开2011年暑期领导班子务虚会,专题研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10 日,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钱爱民一行来院考察院士工作站建站筹备情况。

16-17 日,学院召开2011年暑期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19-21 日,由我院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宁波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工程设计与优化国际学术会议在宁波召开。

21 日,学院新学年报到日,3000多名2011级新生陆续报到。22日,我院首批4名“3+1+1”交换学习项目学生全部获得英国女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23 日,学院举行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30 日,我院许为民教授被聘为宁波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林承亮博士被聘为特约咨询研究员。

9 月

2 日,学院举行2011年军训阅兵式暨总结大会。

3 日,我院学生作品荣获2011年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获奖者被邀请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颁奖典礼。

3 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国际合作与海外办学事务首席主管Bill 博士一行访问我院。

6 日,学院举行庆祝教师节暨先进表彰会。

7 日,学院郑堤教授主持的“基于潮流能、波浪能耦合的海岛独立发电、制淡系统研究与试验”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350万元资助。这是宁波首次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

7 日,学院西大门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9 日,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一行来我校慰问教师,并考察学院实验室和十年办学成果展。

9-11 日,学院1支参赛队获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另外有5支参赛队分别获得浙江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

11 日,我院学生作品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和最佳三维设计奖。

14 日,学院举行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报告会。

15 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统地回顾并记载了前十年学院创办和发展的历史,科学地分析、研究了学院发展的轨迹。

16 日,院长金伟良教授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执行副校长 McCay代表两校签订了“3+1+X”项目的培养合作协议。

17 日,学院举行海洋技术研究院成立仪式暨2011宁波海洋技术论坛。学院整合现有学科资源,组建成立海洋技术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在海洋学科方面的强大力量,将海洋工程与技术学科作为学院重点支持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

17 日,我院汪浩博士获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

18 日,2011全国市场营销大赛浙江赛区决赛在我院举行,我院学生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18 日,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考察学院十周年办学成果展和“竺园”。

19 日,学院被评为宁波市五星级治安安全单位。

19 日,学院举行十年办学成果展开展仪式。

20 日,在甬高校首届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论坛在我院举办。

21 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来院考察。他对学院十年办学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为学院十周年校庆送上祝福。

23 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理事会召开2011年理事会议。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理事会理事长刘奇,浙江大学校长、理事会理事长杨卫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3 — 25 日,由我院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合作举办的“第四届服务-学习国际研讨会”在我院举行。来自美国、南非、香港、台湾和大陆高校的85位学者和专家围绕“国际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研讨主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24 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授予学院院长金伟良教授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FICE)称号。

24 日,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雕像落成。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等领导共同为竺可桢雕像揭幕。

24 日,学院隆重举行庆祝建校十周年大会。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盛昌黎,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禇 子育等浙江省、宁波市、浙江大学、国内外高校和兄弟单位的领导、来宾及师生、校友代表出席了庆祝大会。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吉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等领导为十周年校庆题词。

24 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友总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校友代表大会。

24 日,学院举行“十年跨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庆祝建校十周年文艺晚会。

25 日,由宁波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共同组建的宁波市网络文化暨舆情研究中心在我院成立。

30 日,我院学生作品获得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践创新竞赛一等奖。

10 月

4 —9日,学院副院长杨建刚、党委副书记魏鸣带领学院代表团访问英国女王大学和英国伍斯特大学,并分别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21 日,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伟一行来院,与宁波经理学院“百名精英企业家培育工程”学员座谈。

21 日,我院大学生合唱团作品获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28 日,我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获浙江省高校网络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8-29 日,学院举行第十届田径运动会。

30 日,我院生化分院2009级硕士生潘胜东获2011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报告会最佳报告奖。

11 月

2 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2 日,学院召开2011年度就业工作会议暨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予专业评审工作动员大会。

4 日,学院举行第二届微型党课授课比赛。

8 日,在甬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座谈会在我院举行。

8 日,宁波市第二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决赛在我院举行。

9 日,学院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9 日,学院决定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各分院名称统一变更为各学院。更名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简称为“学校”。

11 日,我校与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签署对口帮扶协议。今后,我校将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学校管理水平、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与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开展合作交流。

11 日,我校教师项目参展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受关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

12 日,我校4名学生荣获国家环保部“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称号。

16 日,浙江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专家组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及相关本科专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审。专家组认为我校已经具备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条件,所设专业也具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条件。

17 日,学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邀请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正平作专题辅导。

17 日,由宁波市外事办、宁波市教育局和我校外语学院联合组建的宁波市国际文化研修中心在我校成立。

19 日,宁波市社科界第二届学术年会之哲学·历史·人文学科专场在我校举行。

19 日,我校学生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

25 日,《中国教育报》宁波记者站建站一周年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25 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陈新,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晓东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费英勤同志代表学校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26 日,宁波市首场校园招聘会暨学校2012届毕业生招聘会举行。

30 日,学校组建成立传媒与设计学院和法律系,原法律与传媒分院建制撤销。

30 日,学校与鄞州区司法局联合成立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鄞州法律援助工作站。

12 月

1 日,我校“在环保中染绿青春”项目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1 日,我校董晓舟、陈印昌老师获人口普查工作省级先进个人称号。

5 日,信息学院学生姚硕清获得日本早稻田大学情报生产系统专业研究生入学资格。

6 日,高雅艺术进校园之浙江话剧团《幸福.com》专场演出在可珍讲堂上演。

7 日,我校侯赤梅老师被评为2011年度宁波市优秀博士后工作者。

9 日,宁波市精英企业进校园专场招聘会暨人才培养、就业对接会顺利举行。

10 日,我校2位学生获得第17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决赛二等奖。

10-11 日,在“星网锐捷杯”宁波市首届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大赛中,我校2支参赛队伍均获二等奖。

11 日,我校学生获得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项,学校获最佳组织奖。

13 日,我校青年教师张驰博士获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特殊急需类择优资助。

14 日,我校2006届毕业生谢承贤当选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村官”,他也成为唯一一个当选的宁波高校毕业生。

12 日,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社科联主席黄志明来校调研。

15 日,学校举行2010-2011学年优秀学生(集体)表彰大会。

18 日,我校王成老师获“浙江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典型个人”称号。

19 日,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1年会在我校举行。

20 日,学校与宁波市促进就业资金开业贷款担保中心签订小额担保贷款协议。

20 日,我校张浩澜博士主持的《开发基于Agent的开放式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获得了2011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

20 日,我校与宁波大学联合申报的“浙江省零件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获批为浙江省重点培育实验室。

23 日,教育部包装教学分指导委员会换届会议我校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包装教学分指导委员会,我校高德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26 日,南台科技大学校长戴谦教授率团访问我校。

26 日,学校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学习领会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等领导对“用声音叙事”活动的批示和回信精神。

27 日,我校被评为宁波市节水管理先进单位,陶向阳、贾东生老师被评为宁波市节水管理先进个人。

27 日,学校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邀请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舒培冬作关于教育国际化专题辅导报告。

28 日,学校14位学生光荣参军入伍。

29 日,学校师生参加新年联欢活动。

29 日,我校学生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4项,浙江赛区金奖、铜奖各1项。

30 日,学校在杭州举办2012新年团拜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原党委书记张浚生等领导出席。

30 日,学校第三届咨询委员会主任张浚生主持召开第二次会议。

31 日,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公布了由我校牵头制订的《宁波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T 1042-2011)》、《宁波市休闲旅游基地评定规则》(/T 1041-2011)。

31 日,我校被评为2011年度省高校校方责任保险工作先进集体。

31 日,学校2011年度外源到款科研经费达6246万元,同比增长4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香港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携手前行!

滕锦光表示,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无锡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东南大学的支持,希望两校未来深化合作,重点聚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左惟和林大辉的共同见证下,黄如和滕锦光共同续签了“东南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协议”,标志着两校合作迈入新阶段。

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忽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与ESG相反的结果

大会期间,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分享可持续发展教育时指出,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和专业设置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滕锦光还指出,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大学的很多专业都需要发生变化。滕锦光表示,大学的专业要与时俱进,紧密配合社会的需求。

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香港理工校长滕锦光:与中山共建大湾区创新链|中山全球招商大会

为给优质项目提供科研支撑,中山积极链接高校科研资源,在招商会上与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地校合作”。滕锦光介绍,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将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研发。

qs香港理工大学排名,重磅!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帝国理工猛升至第二,澳洲英国高校赢麻了!

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澳洲高校依旧赢麻了!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3年获得世界排名第一!望眼今年榜单,除了英美高校霸榜,今年澳洲大学继续高歌猛进,3所进入Top20,分别是墨尔本大学(第13名)、悉尼大学(第18名)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第19名)。

香港理工大学 怎么,毕业后的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就业前景如何?初高中生必看!

想报考香港理工大学吗?先来看看毕业后的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就业前景如何?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收入最高的行业依次是综上所述,毕业后的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