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所中外合办大学中,可以说处在第一梯队的三所院校分别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会把这三校放在一起做比较,从中挑选出最适宜自己报考的一所,但不知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分析是否合适,本文将直击这一痛点,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一、从招生模式上入手
我们先从三校的申请时间上看,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的申请时间基本一致,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比前两校晚好几个月。因此,在报考准备上是完全不冲突的,大家可以在1月初之前先把心思放在申请上纽昆杜上,然后开始好好准备校园日考核。其间,港中深综合评价申请可能在2月中旬左右开放申请通道,直至5月初才会截止,给予学生们比较长的选择和准备时间。
其次,在三校的招生方式上面也存在差异,港中文(深圳)录取不像上纽昆杜那样需要通过参加综合测试才能入围,而且这两三年来,港中深每年都有自主招生政策可以接收一些用海外高校offer置换入学的学生,这个政策在上纽昆杜是没有的。关于招生方式,小编将具体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港中深:
针对广东、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及江苏6省市的学生,可以参加综合评价招生。
除了有一定的英语单科成绩和语言能力要求外,还对考生做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要求,各省市稍有不同,广东考生尤其需要看清楚条件。
在报名时需要提交的材料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高中成绩单、个人身份证扫描件、其他可反映个人优秀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务必确保清晰可读,无需邮寄纸质材料。通过初审、有资格参加测试的考生才需要缴纳入学测试评核费,为人民币200元/生。
入学测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再根据综合评价入学测试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入围名单。在录取时,依照考生志愿意愿,按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满分为750分,按照“631”比例,即高考成绩按60%比例计算,入学测试成绩按30%比例计算,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按10%比例计算。
针对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广西23个省市的学生,可以选择在高考提前批次,按照普通高考录取模式,完全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对于持有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原计划前往境外就读本科的中国内地学生,并且英语语言能力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申请港中深。
英语成绩条件如下:
2022年8月7日申请截止,通过初选的学生将进行笔试和面试等考核,8月下旬择优确定录取学生名单。本次招生不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对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仅授予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可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获得认证),不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证书。
上纽:
对于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均可申请报考上海纽约大学。2022年上纽面向全国招收251名学生,招生计划不做分省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名额不设上下限,在所有申请学生中择优录取。
学生须登录“校园日活动报名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并完成两篇文书,在1月1日前完成在线提交。所需寄送的书面材料有:《上海纽约大学2022年校园日活动申请表》、高一、高二每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和高三期中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复印件、高中期间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其他证明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材料(非必须)。
上纽大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将从所有申请学生中邀请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校园日活动”,全程用英语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求知欲、领导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并在考量学生“校园日活动”表现的基础上,结合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通过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录取学生。
昆杜:
昆山杜克大学采用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收中国大陆本科学生,以541模式进行,即根据申请学生高考成绩(权重50%)、学校自主综合评估(权重40%,包括对申请材料的全面评估以及申请学生的“校园日活动”表现)、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权重10%)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定成绩择优录取。
所有学生均须通过Slate系统完成在线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审的学生将被邀请参加“校园日活动”,全程采用英文,通过面试、英文写作测试、模拟课堂等考察申请学生的综合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创新潜质、求知欲、团队精神、英语应用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校园日活动”的优秀学生进入入围名单。
2022年昆杜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240名内地学生,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江西、黑龙江、内蒙古和广西。
二、从地理区位上入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香港中文大学在2014年与深圳大学在龙岗区合作开办的内地校区,学生的教学和师资全部由港中文负责,因此继承了港中文许多的优秀传统,比如书院制,但在实际办学中又是相互独立的。港中深的学位证书虽然是由港中文本部颁发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择校必备篇|上纽昆杜or港中深,哪个才是你的“心上人”?,但依然会有“深圳”的字样。即便如此,港中深学位证的含金量也是可以逐步与本部追平的。
此外QS100名校留学,港中大(深圳)位居深圳,有独一无二的全产业区位优势。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中,深圳可谓是唯一一个在互联网+金融+高新产业+物流创新驱动的全产业链具备的城市,同时有超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离香港澳门也非常近,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十分可观。
不难发现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上海纽约大学都属于政府层面的合作,而昆山杜克大学只是校际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中也是会存在一些差异的。另外,港中深是分校区,上纽是子校园,昆杜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大学机构,与杜克大学是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层面上看,三校也存在着各自特殊的特点。
上海纽约大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黄金位置,学生将直接感受到上海的都市发展活力,享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新校区所在的前滩,已被上海规划打造为新的世界级中央商务区,将成为第二个“陆家嘴”。
昆山经济发达,连续十多年位居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杜克大学所处的城西,绿化覆盖率高,临近阳澄湖畔,水质优良,十分宜居。所在的昆山智谷小镇,突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大主题,以昆山杜克大学为龙头,汇聚了涵盖产业、科技、教育、娱乐的全方位功能元素。
三、从所需费用上入手
中外合办大学在学费上确实比国内普通大学高的多,加上各种其他学杂费等,绝对是一笔十分高额的支出了。但三校在学费和收费方面也是有高低的,相比之下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港中深的学费低于上纽昆杜,住宿费也明显低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来做选择。
四、从生源质量上入手
2022年港中深录取生源水平依旧稳定在全国前列,已连续七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在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排位稳居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理科/选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排位在前2%以内。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录取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分高达137分,其中32.3%的学生英语超过140分,较去年占比提高12.3%。
录取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各省市的重点中学,其中共有16人获得五大学科省级一等及以上奖项,其中全国五大学科奥赛银奖、铜奖获得者为8人,更有1名同学经过重重考核进入“诺贝尔班”学习。
而以昆山杜克大学为例,2022年录取的358名新同学中,有112人来自世界5大洲28个国家,国际生占比每年基本都能达到30%,从这点上看是要优于港中深的。共有127人来自于国家级、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市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高考英语平均分数为135分,共获得了85个省级及以上的英语类奖项,近50%新生获得过省级及以上的学科类竞赛奖项,其中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的共33人。但更为详细的录取分数情况并未透露,但从往年来看,昆杜录取分都是低于港中深的。
以上四大对比角度为优朗小编原创得出,仅供参考,不具有任何引导性,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做选择。如有具体择校疑问,可进一步添加咨询顾问微信,获取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中外合办大学申请及报考,“码”上咨询:
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留学香港|港三金融硕士项目哪个好?港大/港中文/港科技finance
“港三”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三所大学,分别指代成立于1911年的香港大学(the of Hong Kong,排名世界第21位)、成立于1963年的香港中文大学( of Hong Kong,排名世界第38位)和最为年轻的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of and ,排名世界第40位)。
这三所大学在每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世界前五十名,其中香港大学更是常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亚洲顶级高校争夺亚洲高校的头把交椅。
因此,不论是本科入学还是研究生的申请,这三所名校都是港校申请者梦寐以求的归宿。下面,清柚教育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所学校,并重点讲一下这三所学校金融相关的硕士项目。
香港大学
地处香港岛西北闹市区的香港大学有110多年的历史,是港三所中校区最接近市中心的。2001年,港大将经济金融学部与管理学部合并建立了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of and ),并于2020年改名为港大经管学院(HKU )。
港大经管学院共提供两个与金融相关的硕士项目英国G5院校留学,分别是:
(港大最正统的金融项目,full time可以在一年之内毕业。目前项目有三个,分别是企业金融、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
(注意,这个项目虽然也是MFin,但是申请通道和前面的金融学硕士是不一样的。这个项目更专注在金融科技方向对学生的培养,也因此,校方很明确:对本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物理、统计和科技方向的学生更偏好。所以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留学香港|港三金融硕士项目哪个好?港大/港中文/港科技finance,本科商科的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补齐自己的量化课程和计算机方向知识)
这两个项目的官方最低录取要求:
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根据近些年香港申请无限内卷的现状来看,Anne老师推荐申请者有如下的背景:
香港中文大学
港中大的组织架构比较特殊——它是由非学术授课性质的九所书院组建联盟而构成的。关于中文大学的命名实际上还有个有趣的典故:在中大行将成立的60年代,香港还只有港大一所大学,而港大因其殖民政府背景,是完全按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来建设运行的。因此,为了“把中国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学科”,这所学校才有了现在这个名字。
对pre-(无全职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而言,中大有两个金融相关项目供选择,分别是:
看名字其实就能看出来,第二个项目是更强调在金融行业场景应用中的量化工具如何发挥作用,并专注于管控金融风险。看项目从属的学院则更明显:金融学硕士属于中大商学院,但风险管理则是属于统计系下面的项目。
官方最低录取要求:
当然,Anne老师还是给出一套实际的标准:
香港科技大学
科大是香港最为年轻的大学之一,成立至今仅仅有31年的历史。但是,科大在各项综合性排名上却一点都不比两位老前辈弱,甚至在商学院的排名上有时还能压港大和中大一头。科大校园位于原理香港市区的将军澳清水湾,不通地铁甚至不通公营巴士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交通不便换来的是依山傍海的优美校园环境和安静的学术氛围,很适合安心搞学术的同学们(当然了实习上下班可能就不太方便了)
科大的金融项目比较多,这里列出受众较广的项目供大家参考
(科大的正统金融学项目,两个,分别是投资管理和金融分析。)
(数学系的项目,天然更看重数学能力,适合将来想在投资领域做量化研究的同学。)
(工程系的项目,偏向计算机应用,适合有计算机基础,将来想要做交易策略维护、金融产品研发的同学。)
由于这些项目不是同一个学院开设,所以最低要求我们就不再放上来了。大家参考前两所所需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金数和金融科技需要更多数学/统计/计算机的背景,金数比较看数学和统计,金融科技更看计算机。看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项目本身已经有个基本的了解了。
其实不论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清柚老师建议大家想要申请到好的项目,最重要的都是早早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选课,保持GPA并丰富自己的背景。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申请季都能有个好的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上海交大-港中文本科双学位项目新闻发布会举行
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两校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双学位(金融学+金融科技)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及发布会。
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常务副校长陈金梁、副校长(策略发展)陈伟仪、工程学院副院长许建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副校长刘卫东、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的见证下,港中文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与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刘少轩签署了合作协议。内地和香港两地高校首个深度合作的整建制成班的本科双学位项目扬帆起航!
下午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上海交大-港中文本科双学位项目新闻发布会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最高楼——浩然高科技大厦举行。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教授,工程学院金融科技项目主任陈南教授,工程学院何雪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刘少轩教授,安泰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副院长、行业研究院副院长冯芸教授,安泰经管学院金融系万相伟副教授出席发布会,并与来自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界面新闻、上海热线、劳动报、上海电台、广州日报、上海教育、上海教育新闻网、凤凰卫视、财联社和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记者代表进行了对话交流。
刘少轩作为会议主持人,向到场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双学位项目的人才培养,一方面是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响应,支持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对跨学科融合的需求,推动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项目自2022年起就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充分酝酿,进行了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和课程计划多轮探讨,今日的扬帆起航是两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合作的一次全新尝试和探索。刘少轩提到,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希望本项目也能如“双九”的寓意一般,久久为功,长长久久合作下去。
曾汉奇在致辞中为全新项目的发布表达了衷心的祝贺,也为两校未来的深度合作发展寄予厚望,他表示,双学位项目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创新教育和研究所做的重要突破,相信项目能培养跨学科人才,助力香港与内地,乃至世界的金融科技发展。
姜文宁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两地在金融科技领域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取长补短,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同时,借助两地交流带来的新机遇美国藤校留学,形成并增加中国特色金融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陈南向现场嘉宾介绍了项目合作的背景优势,香港在“十四五”规划中被定位作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进者,加强香港与内地跨境金融科技的应用,将为国际高端人才的集聚提供有利环境;同时,港中文工程学院金融科技项目自2017年发展至今,课程内容已涵盖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模型等新型金融科技领域,日渐成熟的课程体系也能为双学位项目提供学科方面的优势资源。
万相伟对于沪港两地的强强联合颇感期待,他向现场嘉宾补充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项目也是积极地响应沪港两地相关金融政策对高水平金融人才,特别是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而通过内地与香港学生共同成班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也能沉浸式体验香港和上海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独特的城市文化以及金融市场环境。
在随后的现场问答环节中,与会嘉宾与现场记者一同就课程设置、申请流程、就业前景、项目优势和未来规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
针对记者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去向画像的提问,冯芸表示,内地主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相当雄厚的实力;而香港在Web3技术应用的路径上会发展得更快。未来希望在两地结合金融科技方面不同的特色,尤其在资产管理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培养出更符合行业趋势的高质量人才。
针对未来香港与内地的合作空间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两地优势的问题,陈南表示,和交大的合作在地域上跨度较大,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合作,将来可以拓展到诸如工学等交大传统的强势学科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姜文宁补充道,当日在签署双学位项目之余,交大和港中文已签署了校级的学术交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会有诸如医学、人工智能等更多领域的科研方面的合作,而在人才培养等其他方面的更多合作也会陆续开展。
针对双学位项目其他支持资源的问题,何雪冬对项目的优势进行了列举——从香港的学生的角度上来讲,通过双学位项目能有机会和内地的优秀学生一起学习,同时能够亲自感受大陆的经济发展,了解大陆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促进两地青年的相互交流,拓宽两地青年的职业视野;而国际学生则可更多感受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发展。
发布会后,刘少轩与陈南接受了来自凤凰卫视的专访,并表示,双学位项目注重探索学科发展,引领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领域的学术和应用研究;同时,本项目也是对两地教育合作的新探索,持续推动两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创新。
作为首个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合作的整建制培养的本科双学位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经济理论功底,掌握金融经济分析底层逻辑和工程思维、优秀的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并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金融科技高端专业人才。
未来,项目学生将从两种学科知识体系及多元的文化氛围中融会贯通,充分利用项目优势,积极探寻金融科技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走向世界,也为全球金融科技的双向赋能贡献中国智慧。
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薛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