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马岳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系完成学士课程,并在政治与行政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及后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其博士学位。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本科期间,曾参与《中大学生报》和新亚书院学生会的工作,并认识当时一起参与新亚学生会的好友蔡子强。

简介播报

编辑

他专门研究范畴是香港选举、政府、政党及议会发展、民主化、政治经济学及东欧转形期政治,并有于香港各大报章定期发表文章。

简历播报

编辑

马岳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系完成学士课程,并在政治与行政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及后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其博士学位。

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本科期间,曾参与《中大学生报》和新亚书院学生会的工作,并认识当时一起参与新亚学生会的好友蔡子强。

他在任教科技大学期间,很受学生欢迎香港大学副教授香港大学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他开的课同学都踊跃报名,经常爆满,他并一手训练了科大辩论队。

他对足球有浓厚兴趣,追捧“红魔鬼”曼联,曾著《教授足球》。

此外QS100名校留学,马岳为中央政策组成员。

著作列表播报

编辑

《选举制度的政治效果: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经验》(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与蔡子强合著)

“Money, Power and Ideas: Think Tank and State in and Hong Kong,” and 34, 3 (July 2006), pp.535-555. (with Ray Yep)

“Civil in Self-: The in Hong Kong,” of China 14, 44 ( 2005), pp.465-482.

“The of Rule on Party : Hong Kong as a Case Study,” Party 9, 3 (May 2003), pp.347-368. (with Choy Chi-keung)

《教授足球》

香港大学计算机系,2022,香江写下爱国爱港新篇章

新华社香港12月25日电 题:2022,香江写下爱国爱港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黄茜恬

2022年,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喜悦气氛中,香港社会积极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方针呼应的主流价值观,爱国爱港力量持续发展壮大,香港同胞爱国意志日趋坚定。回顾这一年,“爱国者治港”原则成为愈加广泛的社会共识,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筑牢根基。

“我们坚信香港大学计算机系,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着眼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提出4点希望,为香港攻坚克难、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讲话充满为香港好、为香港同胞好的真情厚意,进一步激发香港同胞的爱国爱港情怀,努力拼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爱国者治港”开新篇

2022年新年伊始,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在高悬的国徽之下,90名议员齐声高唱国歌。这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首次在国徽下宣誓,也是在特区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中首次引入奏唱国歌环节。

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产生的新一届立法会,一改过去乱象丛生的局面,团结协作、求同存异、顾全大局成为主流。

“这一届立法会高效、‘贴地’的履职风格让我印象深刻。”香港市民陈振君说,以6月9日三读通过的《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草案》为例,新一届立法会仅用8至9个小时就完成审议,解决了困扰特区政府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这在完善选举制度前是不可想象的。”

7月1日,第六届香港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为进一步增强特区政府公务员的国家认同感和施政能力,特区政府要求所有新入职公务员,须在3年的试用期内完成更全面的基础培训香港大学计算机系,2022,香江写下爱国爱港新篇章,内容包括认识“一国两制”、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国家体制及重要政策。

“广义地说,‘爱国者治港’最庞大的队伍是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队伍。公务员队伍从上到下都有国家意识、爱国思想、对国效忠,能进一步巩固‘爱国者治港’风清气正的局面,更有效地服务香港贡献国家,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金铃说。

新班子、新风貌、新气象,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奋进正当其时。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中指出,香港发展不能耽搁,前提是要稳定,排除干扰。要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方针呼应的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爱国爱港成为最强音

2022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区政府携手各界推出一系列庆祝活动。在喜庆的气氛中,爱国爱港力量空前团结,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厚植社会基础。

“七一”前后,香港大街小巷处处是耀眼的“中国红”。在九龙观塘的坪石邨,20多层高的公屋大厦天井,每一层的三面走廊都挂满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区旗;在香港岛,许多大楼外墙张挂着巨幅宣传画或庆祝海报,户外大屏幕滚动播放庆祝短片,巴士车身绘制着庆祝标语;新界乡民则在街头竖起各式各样的庆祝花牌,数量远超往年。

在香港少年警讯举办的《这里是中国》读书分享交流会上,香港青少年以琅琅书声涵养家国情怀;在“诗词歌赋颂中华 湾区丽影耀香江”活动上,香港市民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在,香港小朋友都主动跟着我们唱《歌唱祖国》。”香港市民秦凌说,他今年感受最深的是市民不断增强的爱国情怀,“我们在公园举办庆祝活动时,义工齐唱《歌唱祖国》,很多年轻的香港本地家长会带着小朋友自发参与进来,小朋友还会自己跑过来向我们要国旗,跟着一起唱歌。”

爱国爱港,正在成为香港社会最强音。

培育爱国爱港新一代

2022年第一天,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超过500名青年学生英国G5院校留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

“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航天员的分享深深打动香港年轻一代,点燃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

“国家的航天事业步步向前,如今已经发展到世界前沿水准,我感到欣慰又备受鼓舞。”香港大学计算机系学生鄢同学说,“期盼有一天我的科研成果也能成为祖国的骄傲。”

这一年,香港年轻一代的爱国教育如火如荼,宪法、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学习和推广得到进一步加强,国情教育、国史教育不断深入: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历”推出,内含国庆节、国家宪法日等18个重要日子,每个日子都列出了详细的国民教育活动建议;2022/2023学年起,公立学校新聘教师均须通过香港基本法测试……

2022年元旦起,全港中小学每个上课日升挂国旗,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同时奏唱国歌。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也每天升挂国旗,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

“我喜欢参加升旗仪式,当国旗升到顶点那一刻,总会有一股与祖国紧紧相连的暖流涌上我的心头。”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学生念其泽说。

7月,备受期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在馆方举办的“青年穿越故宫之旅”“香港故宫学生文化大使”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多香港青少年透过一件件故宫珍宝背后的动人故事,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细说文物——中国历史教学资源册》、“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等相继走进香港校园,故宫文化在学校中得以进一步推广,帮助学生从认识、理解到欣赏、热爱,更加坚定了香港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

在2022年香港书展上,不少图书出版商推出许多关于家国题材的新书,并摆放在显眼位置重点推介,吸引往来读者驻足翻阅选购。在儿童读物展区,讲述祖国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的书籍也比往年更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从今年的香港书展可见一斑,如今的香港社会,处处充满正能量。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同感与日俱增。”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执行主席马浩文说,爱国爱港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流价值观,守护着这片港湾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700多万港人也将携手书写“一国两制”更精彩的篇章。

香港大学的教授有哪些,香港大学10位年青科学家

(上排左起)冉立山博士、周慈勇博士、吴陈沭博士

(中排左起)黄渊华博士、尹旭辉博士、汪卫平博士

(下排左起)许俊彦博士、Celia Marei 博士、王晨杰博士、杨易博士

(原新闻稿已于8月22日发布)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2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刚公布结果,在港澳区25个名额中,香港大学(港大)有10个项目获选,连续第四年在所有院校中有最多年青学者获奖。

「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自2019年起开放给香港及澳门八间大学的年青学者申请,男性未满38周岁和女性未满40周岁的年青科学家均可申请,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青年学者,在其自选的研究方向上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以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人才。

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港澳)获选的港大学者,每人获人民币200万元资助金额,直接「过河」在香港作研究经费香港大学的教授有哪些,香港大学10位年青科学家,资助期限三年。

十位获奖港大学者:

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周慈勇博士

计算器科学系助理教授吴陈沭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

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黄渊华博士

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助理教授尹旭辉博士(兼属药理及药剂学系)

药理及药剂学系助理教授汪卫平博士

理学院

数学系副教授许俊彦博士

生物科学学院助理教授Celia Marei 博士

物理学系助理教授王晨杰博士

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杨易博士

社会科学学院

地理系副教授冉立山博士

研究项目简介:

周慈勇博士

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机理研究

周博士专注于开发柔性、可印刷和环保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通过使用创新的瞬态光谱技术,他的工作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光激发态动力学和电荷产生过程产生了开创性的见解。最近,新分子设计使有机太阳能电池取得了创纪录的效率,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在此项目中美国藤校留学,周博士旨在揭示使当前最高性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取得创纪录效率的精确机制,并为未来的材料和器件开发提供指导。

吴陈沭博士

工程学院计算器科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智能无线感知与定位

吴博士从事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其在智能无线感知和定位领域的研究令普通商用WiFi成为兼具综合感知能力的普适感知平台,实现无线非接触、非传感器感知在人员检测、睡眠监测、跌倒检测等多种真实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本项目将继续攻关物联网智能感知,探索更全面的物联网大规模泛在感知技术,研究健康监测、老年看护等关键应用,旨在实现物联网全空间感知智能。

黄渊华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单细胞数据科学

黄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学领域中的单细胞数据科学,以开发数据科学方法对单细胞组学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知识发现。在此方向上,黄博士开发了一系列贝叶斯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为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数据分析解决了多个重要问题。黄博士的项目拟开发集成性和可解释性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处理解析细胞动态过程的多项挑战。

尹旭辉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助理教授(兼属药理及药剂学系)

研究项目:糖尿病并发症监测策略

尹博士长期从事糖尿病治疗、医疗管理、流行病学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尹博士拟分析医疗大数据香港大学的教授有哪些,探索具有不同心血管风险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监测的最佳频率。项目预期结果将有助于制定针对糖尿病患者更为精准的并发症管理策略,或能以较低成本,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和相关死亡事件。

汪卫平博士

李嘉诚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光控递药系统

汪博士长期研究光药理学与纳米医学,在光控递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本项目中,汪博士聚焦光控递药系统在深层肿瘤的应用,拟构建新型近红外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并利用光纤将光高效、精准地递送到原位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以实现深层肿瘤处的靶向药物递送。研究成果将为研发光控递药系统及其临床转化提供新方案。

许俊彦博士

理学院数学系副教授

研究项目:代数数论和算术几何

许博士从伽罗华兼容系统的角度研究算术几何和代数数论。在本项目中,许博士拟研究来源于(i)K-光滑投射代数簇X若K为特征p函数域及(ii)正则代数尖点GL_n(A_K)-自守表示若K为数域的伽罗华兼容系统。对于(i) ,许博士提议研究X的Z_l-系数上同调的伽罗华半单性,这结果可应用于超积上同调。对于(ii) ,许博士提议研究当K是全实域或CM域时自守伽罗华表示的不可约猜想。

Celia Marei 博士

理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环境波动下海洋鱼类的响应机制

博士主力研究海洋生物的遗传和分子反应,探讨这些反应如何让物种与种群作出调整,以应对(比如预计将于本世纪末出现的)环境压力。她的研究曾提出重要见解,揭示物理环境与海洋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生物于不同生态系的适应能力。博士现提出此项整体研究,以她过往有关分子机制如何令鱼类对未来海洋环境作出反应的研究为基础,并进一步纳入环境波动的因素,从而提供更多证据证明相关机制。

王晨杰博士

理学院物理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关联拓扑物态理论

王博士主要从事关联拓扑物态基础理论和量子输运的研究。他将继续研究关联拓扑物态理论并寻求在量子临界现像中的应用。

杨易博士

理学院物理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项目: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杨博士的研究将研究光与物质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将通过各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实验手段,探索极端纳米尺度的非经典电磁响应。杨博士还将研究光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将研讨各种光学环境以显著增强它们与自由电子的耦合强度。该研究还将讨论自由电子和光子拓扑之间的相互作用。

冉立山博士

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副教授

研究项目:内陆水体碳循环

冉博士的研究以国内的主要河流流域为对象,全面和系统地分析内陆水体碳循环过程及温室气体排放,并深入分析自然环境因子和主要的人类活动在当中的作用机理。冉博士计划选取位于半干旱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东江流域的小型静态水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特征,并探讨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冉博士的研究将深化人们对静态水体温室气体交换通量变化的认识,进而有助于正确认识并顺利实现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陈冠华香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网

陈冠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6-201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

香港大学大楼,福利贴|香港大学里的创意建筑和艺术展览

虽然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大学校园里仍设有艺术馆或博物馆。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世界十大更美大学建筑之一”该建筑的确是香港的一道独特风景。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厦这是一座等待起航的更轮一样的建筑,是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厦。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2021年香港大学,香港大学2021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发布,网申系统已开放!

近日,香港大学发布2021年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地区计划招生300人。「多元卓越入学计划」申请人还可参加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剑桥大学本科收生计划」和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育计划」(含理学院「香港大学-剑桥大学本科收生计划」)的选拔,并有机会于高考前获得这两个特殊计划的录取优惠。

香港大学好申请吗,香港留学|申请香港大学A-Level和高考哪个更容易?

申请香港大学A-Level和高考哪个更容易?用A-Level成绩可申请香港所有大学中国学生读A-Level更容易申请好大学如果以后想要在英国留学,A-Level课程,认可度高,学习难度也适中。以上就是关于《香港留学|申请香港大学A-Level和高考哪个更容易?

胡勇 香港大学,脑机接口巅峰论道讲座精彩回顾

胡勇 香港大学3月18日起,WRC讲堂开启了共5期的脑机接口巅峰论道讲座,讲座共邀请了9位国内脑机接口科研领域的大咖,介绍“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举办的目的和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