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陈凯,我校与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线上签约仪式暨战略合作研讨会

4月12日,我校与香港科技大学举行合作备忘录线上签署仪式,并开展战略合作会谈。杜江峰首先对参加本次线上签约会谈的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4月12日QS200名校留学,我校与香港科技大学举行合作备忘录线上签署仪式,并开展战略合作会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江峰率领我校代表团16人,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候任副校长吴景深率领的香港科大代表团20人共同出席仪式,双方就未来合作愿景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活动由我校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瞿昆主持。

为了切实推进与我校的战略合作关系,香港科大组织了以汪扬副校长、香港科大(广州)吴景深候任副校长为代表的香港科大-中国科大校友总计16人参加了会谈,与我校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等6所学院香港科技大学 陈凯,以及对外联络与基金事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代表,共同见证香港科大-中国科大合作备忘录的线上签署,并展开深入战略合作探讨。

杜江峰首先对参加本次线上签约会谈的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香港科大与中国科大之间拥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和深厚的科教合作基础。他表示,当下正值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期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关键期,要不断推进香港科大-中国科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建设,不断探索合作新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丰富新形势下多元化发展实践,推进更加广泛牢固的科研学科合作网络建设,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共谋创新融合新发展。

汪扬(781校友)表示,非常高兴能作为毕业多年的中国科大学子,代表香港科大与母校拓展合作、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校在教育、研究、创新领域的合作,在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方面搭建全球化强强合作平台,为两校未来更加活跃的交流合作奠定基础,提升实质性合作交流水平,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助力培养新时代的科研人才。

吴景深副校长(783校友)简要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概况、办学理念和治校特色。他表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母校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希望能面向未来布局,在合肥-广州-香港“三地一体”开展多维度科教合作,推动两校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香港科大-中国科大校友数学系教授孟国武(814)、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叶文菁(845)、物理系副教授王一(0100)、物理系副教授刘滔(954)、化学系教授吴洪开(9112)、化学系副教授郭志红(8312)、数学系副教授金天靈(0201)、数学系副教授熊茂胜(9501)、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副教授陈凯(0011)、数学系助理教授夏冬(0701)、数学系助理教授王可(0201)、物理系助理教授潘鼎(0100)、物理系助理教授张璟迪(0302)、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王怡雯(9710),香港科大(广州)综合协调部主任施天艺,全球及大中华事务主任李琬雯、全球及大中华事务经理萧帼敏、全球及大中华事务经理彭子端香港科技大学 陈凯,我校与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线上签约仪式暨战略合作研讨会,我校数学学院副院长麻希南、物理学院副院长韩良、化学学院副院长杨上峰、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副部长臧建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倪勇、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张燕咏、数学学院教授李平、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龚庆国、对外联络与基金事务处副处长、校友会秘书长朱洪超,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部长蒋家杰、蔡一夫,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此次线上签约仪式及战略会谈。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广州的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广州)首次亮相世界工程师峰会,并成功举办中国工程师论坛

港科大(广州)首次亮相世界工程师峰会,并成功举办中国工程师论坛

11月8日,2023世界工程师峰会在新加坡正式开幕。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跨海工程与综合交通研究所首席工程师、智能交通学域实践教授苏权科,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实践教授王天义美国top30名校留学,校长顾问杜子德,知识转移办公室培训中心执行总监黄增煜,以及我校知识转移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出席了峰会开幕仪式,并参加与峰会同期举行的中国工程成就展。

在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我校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实践教授王天义受邀发表题为《香港碳中和之路》的主题演讲,向与会嘉宾介绍中国香港地区的碳排放状况、碳中和目标及路线规划。王天义教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零碳化能源生产、节能与气电转换、零碳化运输、零碳化固废处理和废物变能源技术,重点说明香港碳中和的意义与机遇,并通过分享香港绿色保护的标志——榕圃的故事,传达香港在碳中和之路的意志与决心。

开幕仪式后,倪明选校长一行参观了峰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工程成就展。中国工程成就展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指导并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策划,图文及视频展出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港珠澳大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等卓越工程项目,充分展示了我国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经验成就,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科研教学及知识转移方面的创新理念及成果。

参观结束后,倪明选校长一行与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主席钟德旋先生举行会谈,双方交换了在碳排放、可持续发展、交通治理,以及无人驾驶等高科技落地方面的见解。

随后,我校校长顾问杜子德和知识转移办公室培训中心执行总监黄增煜共同出席了峰会主办方新加坡工程师学会及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举办的交流会。会上,参会嘉宾就持续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工程能力建设国际交流、推动工程能力国际互认等问题展开交流。

世界工程师峰会于2013年启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是讨论工程领域问题的前沿平台。本届世界工程师峰会聚焦工程助力可持续发展未来,来自世界各地工程领域的领袖、专家和学者在为期3天的日程里共同分享观点和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密集型城市发展带来的全球问题。

本次峰会也是我校首次承办国际峰会,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的指导下,策划完成本届峰会的中国工程师论坛及中国工程成就展,积极推动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传递,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1月9日上午,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主办,港科大(广州)承办的中国工程师论坛继续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主席钟德旋,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兼联席秘书长罗晖,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参赞于海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清华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土木工程拓展署、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向参会嘉宾分享了中国重大工程和特色项目,并介绍了中国工程师教育体系。

倪明选校长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对新加坡工程师学会和中国科协给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关注中国工程建设的各位同行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倪明选校长向参会嘉宾们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成立背景、校园设计、战略计划,以及“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办学理念,并欢迎论坛嘉宾们来港科大(广州)参观、指导和交流。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跨海工程与综合交通研究所首席工程师、智能交通学域实践教授苏权科发表了题为《港珠澳大桥建设与中国桥梁最新发展》的主旨报告,向参会嘉宾介绍了我国“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经验,以及中国桥梁发展的最新成就。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长兼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唐潇风博士发表了题为《重塑工程教育,引领可持续创新》的主旨报告。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续大屿办事处主任胡国源先生作《打造多功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空间——香港交椅洲人工岛》的主题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的王振鹏博士和来自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的李富博士分别以《浮动鹰式波浪能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量转换技术》和《高温反应堆在中国的发展 》为题作主题报告。

在新加坡参加会议期间,倪明选校长一行还拜访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学术事务)兼教务长程文耀教授和常务副校长(研究与科技) 刘斌教授与倪明选校长一行举行了会谈广州的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广州)首次亮相世界工程师峰会,并成功举办中国工程师论坛,双方各自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就学术架构、学生创新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晤结束时广州的香港科技大学,程文耀教授高度认可了两校在创新理念方面的相似性,并期待未来两校会有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南洋理工大学国际事务处副主任刘建辉向倪明选校长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历史和校园的整体概况。随后,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国际事务)Tim WHITE和协理副校长(能力建设)文勇刚举行了会谈,双方各自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交流了两校办学理念,就交换生项目培养、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Tim WHITE表示两校都是年轻的大学,期待双方可以多交流合作,向成为百年名校携手同行。会后,倪明选校长一行还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南洋商学院,听取相关科研介绍并交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见解。

香港科技大学学生,教育部长怀进鹏出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并致辞

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在广州南沙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频方式致辞。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广东省省长王伟中现场出席活动并致辞。

怀进鹏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深入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全新蓝图英国G5院校留学,引领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发展中,教育勇担使命,努力贡献最深厚、最持久、最磅礴的前行力量。教育部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开放新高地,推动内地与香港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日渐丰富、日益深化、日趋活跃。设立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在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也是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建设的具体体现。

怀进鹏指出,面对相互交织的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以开放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生态转型,以教育的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怀进鹏对学校的建设发展及教师、学生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学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胸怀“国之大者”的人才沃土,担当粤港澳科技创新的智慧引擎,搭建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的桥梁纽带,努力成为扎根中国、融通粤港、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合作大学的标杆和典范。

二是希望老师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教育理念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香港科技大学学生,教育部长怀进鹏出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并致辞,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启发学生智慧,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大先生”。

三是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年华,勤于学习,敏于求知,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2022年6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由广州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开展本科和硕博士层次教育,2022年首届招收学生近600人。

香港科技大学世界,高层管理人员 – 首席副校长

简历

郭毅可教授于2022年12月1日出任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并兼任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郭教授于1985年在清华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一级荣誉学士学位,继而于1994年获伦敦帝国学院颁发博士学位,并于2002年在该学院计算机系晋升为教授。郭教授于2014年起担任伦敦帝国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美国藤校留学,于2015至2020年间,郭教授获上海大学委任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非执行院长,现时他亦为该院荣誉院长。加入科大前,郭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担任副校长(研究及拓展)及研究院院长 (2020 – 2022)。

郭教授为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在数据科学工作流程、机器学习算法及医学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作出杰出贡献。郭教授研发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方法、机器学习法以及讯息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医疗保健、环境、经济、金融、社交媒体、创意设计及艺术等。

郭教授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英国电脑学会会士,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郭教授是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重要开创者香港科技大学世界,高层管理人员 – 首席副校长,具有丰富的业界合作经验。他曾带领多间初创公司发展,并为国际顶尖企业提供大型研究与咨询服务,包括GSK、辉瑞、罗氏、毕马威、华为和英国广播公司等。

郭教授也是多份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他是 of Data (世界科学)的总编辑,智能系统学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机器智能研究()的副编辑。

职责

首席副校长负责制定大学的学术策略,监督大学的教研活动以促进学习和知识的追求。同时,首席副校长亦担当管理角色,协调大学里的各种职能以完成大学使命,当中包括监督各学术部门和学术支援单位、学术策划和资源管理、学术人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香港科技大学世界,以及学生招生和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香港科技大学新增硕士专业|艺术与科技创意文学硕士

洁心学姐说,香港科技大学在最近新开设了一个一年制授课型硕士专业,名字叫做艺术与科技创意文学硕士。艺术与科技创意文学硕士专业介绍香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科学和技术见长的综合类大学,其新开设的艺术与科技创意文学硕士专业旨在结合艺术与科技领域的优势,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同研“数学+” 共探“跨学科”

此外,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数学、发育与细胞生物学杰出教授聂青,密歇根州立大学数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讲席教授魏国卫等多位专家,围绕各自研究领域作主题报告,为公众带来更多数学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挖掘科学前沿的理论与技术突破,共话跨学科融合发展未来。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与捷和实业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 致力研究创新环境健康技术

捷和实业有限公司创新环境健康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亦将与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先进显微镜实验室、日本神户大学先端膜工学中心及日本仙台医疗中心国家医院组织临床研究部病毒研究中心等建立国际合作网络,以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效能。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推出跨学院金融科技理学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商管理学院、工学院和理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推出香港首个跨学科金融科技理学硕士课程。科大金融科技理学硕士课程分为一年全日制和两年兼读制,旨在为金融科技行业引入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排名世界第几,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理科排名一览!北清复南科内地前五你认可吗?

而具体到每所高校来看,我们看到北京大学在理科方面还是全国范围内最强高校的存在,其去年在泰晤士理科榜单中位列是全球第15名,是在国内仅次于清华大学的存在。但是凭借着一年的努力,北京大学的理学排名来到了全球第11,全国第一!这里我们也要恭喜北京大学,其理科终于是登上了全国最强的宝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