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称:第十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研讨会
英文名称: on Fire and Fire ()
会议时间:2023年5月11日-12日
会议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会议网址:
指导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主办单位:中国消防协会、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工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消防协会、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
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消防协会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
会议协办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洛阳理工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郑州市电力电气消防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智慧消防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智慧消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参会人员:国内外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领域专家学者等人员,线下约400人。
会议报告:本次会议大会特邀报告9个。设置10个分论坛,论坛报告96场。全部报告合计105场。
大会报告如下:
09:30-10:00
大会特邀报告1:火灾科学学术地图研究概述
1: of Map on Fire
冯长根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Prof. Feng , of
10:00-10:20
大会特邀报告2:澳门特区消防条例及火灾防护政策刍议
2: on the Fire and Fire in the Macao
叶桂平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教授
Prof. Ye , Vice of City of Macau
10:20-11:00
大会特邀报告3:不断发展的能源系统中的安全
3: in
费萨尔·汗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网址,国际学术会议预告:第十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研讨会,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Mary Kay O’过程安全中心主任,《过程安全与环境保护》主编(美国)
Prof. Khan,
Texas A&M , of Mary Kay O’ , -in-Chief of the and
11:00-11:40
大会特邀报告4:迷你仓大火的数项要点
4: of the Big Fires
周允基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教授
Prof. Chow Wan-ki, Hong Kong
14:30-15:10
大会报告5:喷雾/喷雾泡沫灭火技术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5: and of spray/spray foam fire
邓军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Prof. Deng Jun, Vice of Xi’an of and
15:10-15:50
大会报告6:利用CFD提高对舱室火灾动力学的理解
6: use of CFD for of fire
巴特·梅尔奇根特大学,教授,《火灾安全杂志》主编(比利时)
Prof. Bart Merci美国藤校留学,Ghent ,-in-Chief of Fire
15:50-16:30
大会报告7:火场空城计-重庆市巴南区尚峰物流配送中心8·11火灾事故调查
9: Fire Site Empty City Plan – of the 8·11 Fire at in Banan , City
李开源,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
Prof. Li , , Dean of the of and at Wuhan of
16:50-17:30
大会特邀报告8:石化油罐火灾燃烧行为及风险评估研究
8: on and risk of tank fires
纪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网址,研究员
Prof. Ji Jie, Vice , State Key of Fire (SKLFS) , of and of China (USTC)
17:30-18:10
大会特邀报告9:
轻型模块化建筑系统的消防工程
7: Fire of
王永昌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英国)
Prof. Wang ,
吴波 香港理工大学,深度研讨数智时代的社会翻译学 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在华南理工举办
11月1-3日,“2024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吴波 香港理工大学,深度研讨数智时代的社会翻译学 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在华南理工举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协办。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波,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秘书处主任仲文明,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傅敬民、会长王洪涛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吴波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聚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等重要议题,充分彰显出外语学科的责任与担当,对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120余位专家齐聚华南理工大学,深度探讨社会翻译学与中国文学文化外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数智时代应用翻译、翻译专业教育等多个前沿议题。为了进一步丰富与会人员之间的交流,此次会议还同时设有平行论坛和主编论坛。
主旨演讲专家
主旨演讲专家视角:
· 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结合历史语境和社会文化因素,阐述了严复翻译《美术通诠》的意图性及文本甄选动机,指出严复译文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体现在文学和美学层面QS100名校留学,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社会改良的重要举措。
· 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聚焦京师同文馆外语人才培养,分析了京师同文馆多个首创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对当今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借鉴意义。
· 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结合文本挖掘技术,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系统阐述了翻译在塑造全球对中医认知和接受、医学知识全球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医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数智时代的应用翻译提供了实证基础,同时也为翻译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 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阐述了布迪厄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法国翻译研究社会学途径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翻译学的视角出发,深度解读了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对翻译提出的新的“社会”问题。
· 香港理工大学李德超教授系统考察了严复在晚清时期翻译“科学”一词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影响,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考量及其对社会变革的重要影响,为理解翻译在跨文化交流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视角。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基于社会翻译学理论阐述了文学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其特有文化价值吴波 香港理工大学,并分析了如何将人工智能翻译安全有效地应用到文学翻译中,提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三个根本性问题:AI算法的改进、AI技术与其他行动者的有效互动、文化伦理问题。
· 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阐述了译者能力培养在翻译教育中的重要性,揭示了译者能力培养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双向建构机制,并基于社会翻译学理论诠释了“全人译者”的概念,并重构了“全人译者能力框架”。
《翻译与社会》创刊号在研讨会上揭幕
会上,专委会会刊《翻译与社会》创刊号揭幕。该刊由专委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致力于社会翻译学研究,刊发社会翻译学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全方位研讨了数智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翻译学议题,以期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推动社会翻译学创新发展,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香港理工大学商业管理,管理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开展交流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拓展大湾区在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鼓励粤港澳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纲要发布实施四周年以来,广东科技学院一直积极拓展与大湾区高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2023年3月20日,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林奇慧教授、石义强教授受邀来我校管理学院开展大湾区商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交流,管理学院院长谈萧教授、创新创业学院武传宝副院长、数字营销产业学院负责人区章嫦博士、管理学院萧亚洲博士、朱黎明博士、蔡培婷老师、滕飞老师、邓雄老师等参加了座谈,并陪同参观了校园、双创空间,走访了管理学院相关校企合作单位。
本次交流围绕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深度交融展开。为提高两校商科学生对大湾区的产业环境、企业运营、人才需求方面的认识,双方提出计划今年六月份组织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学生来广东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东莞天安数码城、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美国藤校留学,并与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学生进行项目合作交流。
双方开展座谈交流
管理学院数字营销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已落地运营了约十二个双创团队,包含茶叶、沉香、乡村文旅、红酒、咖啡、珠宝、女性、瑜伽裤、温灸仪、姓名贴、校园文创、虾皮跨境等团队。这些项目团队已申报广东科技学院教科创教学相长项目。未来在校内将成立5个不同类别的项目公司提供给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香港理工大学商业管理,寻求创业带动实习、就业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向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赠送纪念品
本次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林教授、石教授来我校考察交流,认为和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开启产教融合合作香港理工大学商业管理,管理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开展交流合作,有助于香港青年学生更好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发展,并站在香港国际化视角与我校管理学院共同探索前沿的商业人才培养模式。继“西湖99”数字菁英培养计划之后,管理学院数字营销产业学院建设项目陆续计划推出“西湖99”企业家论坛和“西湖99”创客派对,面向湾区在地的中小企业提供产业升级的解决方案和丰富学生创业活动的内容,从而打造富有广东科技学院特色的创业品牌。
双方在数字营销产业学院项目双创空间合影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合作离不开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有机融合,其中产教融合是其中关键枢纽。港理工的林奇慧教授、石义强教授与我院区章嫦博士等老师一同分别到天安数码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和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进行实地考察和洽谈合作。天安数码城聚集了东莞以及大湾区的产业资源、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提供了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的空间载体,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代表了大湾区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这都为研究大湾区的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融合提供了实证研究资源。本次实地考察为两校的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提供新思路,后续的合作也将有利于两校学生承接大湾区产业升级,对接国际商业创新合作模式。
在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天安数码城实地考察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也是本次交流的一个重要主题。双方商讨了开展“西湖99”企业家论坛和创新创客派对,并联合双方学生共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讨论了数字营销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的乡村文旅、茶产业和红酒等项目合作内容细节,初步确定了“新材料”、“金融科技”等主题的产教融合项目。这些项目将归纳到数字营销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西湖99”菁英班的一体化创新创业训练模式中,并将逐步打造成为开放的、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模式。
在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交流科技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
通过本次交流,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团队与我校管理学院初步确定了大湾区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后续双方将着眼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国逻辑、高教逻辑、科技逻辑、湾区逻辑”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商科人才培养基地。
图文来源 |蔡培婷
审核 |区章嫦 滕飞
微信编辑 | 宣传部 余晓晨
终审 |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