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港理工成立全新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

01港理工成立全新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港理工这次新增的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和港大之前新增学院异曲同工。目前,港理工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设有8大专业,分别是:目前,港理工新增专业有:体育科技与管理理学硕士

9月25日港理工已经正式开启了申请通道,随后便宣布新增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 of and )!

港理工申请重要时间节点:

开放申请时间:2024年9月25日

早期截止日期:2024年11月19日

首轮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个别特殊专业时间除外:

社会政策及社会发展文学硕士

申请截止时间:2025年4月16日

言语治疗硕士

申请截止时间:2025年2月28日

01港理工成立全新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

此前,港大就合并了原先的计算机科学院和统计学与精算科学院,成立全新的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点击查看)

港理工这次新增的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和港大之前新增学院异曲同工。对原有三个学院进行合并:计算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应用数学学院。预计在25年1月正式上线。

目前,港理工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设有8大专业,分别是:

信息技术理学硕士

区块链技术理学硕士

元宇宙技术理学硕士

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理学硕士(精算与投资科学)

运筹学与风险分析理学硕士

数据科学与分析理学硕士

计量金融与金融科技理学硕士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计算理学硕士

8大专业的具体申请要求:

信息技术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计算机/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系统、工程或其他科学学科的学士学位;拥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且具有至少五年重要IT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也将被考虑;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区块链技术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工程、信息系统、数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持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且至少有3年IT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也将被考虑;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元宇宙技术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工程、工程科学、数学或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拥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并具有至少3年重要IT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也将被考虑,一般来说,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雇主的支持或赞助是一个优势;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美国藤校留学,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理学硕士(精算与投资科学)

申请要求:

工程、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商业、经济学或同等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运筹学与风险分析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工程、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金融、经济学或同等专业荣誉学士学位(工业或商业经验将是一项优势);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数据科学与分析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IT、工程、科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荣誉学士学位;拥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并具有足够的数学或IT背景的申请人也将被考虑;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计量金融与金融科技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数学、统计学、商业、金融、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或同等学历的学士学位;拥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并具有足够的数学或IT背景的申请人也将被考虑;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计算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工程、信息系统、数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持有其他学科学士学位且至少有3年IT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也将被考虑;如果学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并且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不是由教学语言为英语的机构授予,则需要满足大学的最低英语语言入学要求。(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02港理工新增专业及取消专业有哪些?

新增专业

目前,港理工新增专业有:体育科技与管理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工程学、应用科学、体育科学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学位;具有体育相关的资格或工作实习经验优先;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航空航天工程学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获工程、科学或科技学士学位,或符合香港工程师学会或同等学历;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视觉科学与创新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验光、医疗保健、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产品设计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具有上述专业领域一年全职工作经验者优先;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营养治疗理学硕士

申请要求:

食品科学、食品技术、营养学、生物学、健康相关或其他相关科学学科的荣誉学士学位;申请者在入读之前必须修完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营养学原理三门课程;雅思要求不低于6.0;托福要求不低于80分。

国际管理与领导力硕士

暂未公布详情

取消专业

除了新增专业之外,港理工也取消3个专业:

中国商业研究:暂停招生建筑法与纠纷解决:暂停招生定制与新时装艺术:暂停招生

03港理工还有哪些专业变化?

目前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港理工成立全新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港理工还有2个专业取消了强制GMAT要求:

金融(投资管理) of ( )金融(企业金融) of ( )

此外,航空工程理学硕士曾下设两个分支:民用航空工程和运营管理,现在将其拆分成了2个独立专业:

民用航空工程 of in 航空工程与运营管理 of in and

香港理工大学和清华,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国际医学物理教育研讨会

【新闻背景】:医学物理学科利用声、光、电、磁等基本物理学原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的工程技术,在放射治疗、核医学、医学影像等临床科室和高端医疗装备产业,为患者服务和科技创新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历史上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医学物理学家就有几十位之多,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包括:居里夫人(玛丽·居里,物理学奖,放射性相关研究,并由此发展成为在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物理学奖,发现核磁共振现象); N.和(生理医学奖,CT的发明);Paul (生理医学奖,梯度场的应用及二维成像法);Peter (生理医学奖,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及其快速回波平面序列的开发)等。为了纪念居里夫人对开创医学物理学科的贡献,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居里夫人的生日即11月7日定为“国际医学物理节”。今年第十个主题是: for (医学物理为提供可持续的医疗健康服务)。

为庆祝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和第十个“国际医学物理节”的到来香港理工大学和清华,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医学物理教育研讨会”,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5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作为2022年度“教育部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大学生项目(万人计划)·京港医学物理教学科研协作项目”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艺宝高级工程师和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蔡璟教授担任联合主席。今年的会议围绕“医学物理教育的学科分工与协同”年度主题,邀请了中国内地和香港香港理工大学和清华,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国际医学物理教育研讨会,以及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医学物理学者和教育学管理专家,开展了包括主旨演讲、特邀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深度探讨和交流协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子禹教授致欢迎辞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子禹教授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发展医学物理学科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学科基础和创新人才优势,不仅拥有世界上轴向最长、探测灵敏度最高的临床正电子成像设备、先进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多模态图像引导系统、医用放射性核素生产回旋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装备,也拥有一支二十多人组成的优秀的医学物理师队伍。他勉励医学物理师放眼全球,在医工交叉领域的临床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砥砺前行,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发表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以“医工交叉研究生教育学科依托”为题,为论坛带来首场主旨报告。她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保障国计民生需求出发,用详实的统计数据论述了医工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国家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和发展脉络,基于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特种医学等医学门类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以及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理工门类一级学科,全景阐释了我国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学科依托的历史和现状。同时结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新医科+新工科”等发展战略,从专业学位筹备、管理机制创新、师资和生源保障、课程和教材建设等角度,指出了医学物理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并期待与大家共同努力,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物理人才培养范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部分与会代表线上合影

作为“医学院系主导的医学物理教育”模式代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的Jamie 教授和Billy 副教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Xun Jia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 Zhao副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邓小武教授和黄晓延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尹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邱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柏森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胡伟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阔副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伟副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辉东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倪昕晔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昊教授和张艺宝高级工程师等,分别围绕临床导向的医学物理师职业胜任力考核认证、核心课程标准化、UCL-PKU战略合作伙伴基金框架下的医学物理国际教育合作、在岗教育与继续教育、综合医院理工学科建设与教育资源获取、医院主导的综合性大学跨院系医工交叉模式、临床场景下的医学物理科研与教学、医学院系医工师资建设与生源挑战、UCL的医学物理项目建设经验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

相对应的,作为“理工院系主导的医学物理教育”模式代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物理和天文学系Arman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耿立升和赵维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徐榭教授和物理学院杨益东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蔡璟教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王石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全红副教授、杜克昆山大学张雷助理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UBC医学物理教育项目建设经验、理工院系生源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去向、理工院系的临床教学资源获取、理工院系开设医学物理专业的优势和挑战、校际合作模式与互利共赢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合作商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医学物理作为前沿交叉领域,医学和理工分别主导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学科建设资源、师资职业发展、生源专业背景、核心课程结构、就业目标导向、临床培训认证等领域,面临不同的机遇和问题。跨国境、跨学科、跨学校、跨院系的合作、共享、共建、共赢英国G5院校留学,既是未来全球医学物理教育工作的核心要义,也是“国际医学物理教育研讨会”平台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当前我国医学物理教育存在的指导教师职称制度限制、学科依托不明、质控标准缺失等严重挑战,我们期待与全球医学物理学界和高等教育管理专家同心协力,进一步促进医工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张艺宝)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第二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²C 2016)开始报名了!

邀请函第二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 2016)

2016年2月15日

敬启者,

我们热诚邀请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的中学,参加将于2016年3月17日-5月9日期间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 2016)。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或者IM²C)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国际性新型数学建模竞赛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其创办机构是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及香港儒莲教科文机构,竞赛宗旨在于鼓励参赛者应用数学建模探索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重要问题,以普及数学建模教育,增强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IMMC既是中学生数学建模实践与历练的舞台,也是参赛中学数学教育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园地。

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委员会是IMMC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唯一授权负责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的评审与选拔等学术工作的机构。由各地区知名高校学者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及专家组,为各地区中学生营建一个普惠与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以学生为本,在地性与国际性兼容。

本年度参赛团队可在赛季期间选择连续的5日,就指定题目完成一篇数学建模论文,展示其运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与团队协作潜能。各参赛团队将有机会以其论文评审结果获取本地及地区各级奖项;入围决赛的团队将获得主办机构的会议资助,于5月初莅临香港,出席论文演示与答辩。委员会最终将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各评选两篇最佳论文(各地区共八篇),推举进入国际评审(其他逾25个参赛国亦各遴选两篇最佳论文进入国际评审)。

第二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 2016)日程:

报名/注册

即日至2016年3月10日

竞赛

2016年3月17日-4月6日

决赛名单公布

2016年4月14日

决赛答辩

2016年5月5-6日,香港

国际评比结果宣布

2016年6月

国际颁奖典礼

2016年7月26日,汉堡

IMMC 2016将免收报名费。欲进一步了解IMMC 2016详情,并注册报名,请访问 (中国大陆)及 (大陆以外地区)。

欲参阅样题、首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 2015 以及更多关于IMMC信息,请访问

谢谢您及贵校的兴趣。热切期待贵校团队报名参加第二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 2016。专此,即颂

教祺!

梁贯成 教授

香港大学健泰基金教授(数学教育)

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委员会主席

香港湾仔港湾道6-8号瑞安中心29楼2918室

Room 2918, 29/F, Shui On , 6-8 Road, , Hong Kong

Tel: (852) 3521 1296 Fax: (852) 3521 1297 E-mail:

: .hk

常见问题

1. 什么是IMMC?答:IMMC代表 ,即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是一个面向中学生的以团队为参赛单位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其联合创办人(Co-, Co-)是美国数学与应用联合会和香港儒莲教科文机构。IMMC的宗旨是推广数学建模教育,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每支参赛队伍在连续的五天内就一个来自现实世界的开放性课题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成果为提交一篇研究论文。

2. IMMC有什么特点?

答:首先,不同于体育锦标赛式的考试赛,IMMC强调团队协作,参与解决真实问题的科研过程,赛题没有标准答案;第二,最重要的是,IMMC采取诚信赛制(honor ),模拟成年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伦理和制度,不是在固定场所、考官监督下的标准答案式闭卷考试,而是开放式、原创性、自由探索的研究实践,团队成员在有强度的集中时间内(120小时)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第二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²C 2016)开始报名了!QS200名校留学,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从而深刻体验科研过程中创造与发现的真谛;第三,IMMC追求普惠与共享的教育价值。通过参加竞赛,各地、各校的参赛团队既独立研究,完成数学建模论文,又能够有机会跨校、跨地区、跨国度同台切磋,互相交流和学习。

3. 参加IMMC的过程如何?

答: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参赛团队须向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委员会统一注册报名。IMMC竞赛分为国家/区域评估和国际评估两个阶段。根据国际组委会评审规则,参加IMMC的团队首先须经过国家/区域评估,每个国家产生两篇最佳论文,提交至国际专家组评审。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团队首先参加中华国际数学建模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经过论文初评和论文答辩,将有机会获得本地和区域级各种奖项;经过统一的区域评估,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团队同台竞技,交流切磋,并各产生2篇最佳论文(共8篇),进入国际评估阶段。国际评审将产生国际特等奖、一二等奖和成功参赛奖。同学们可以看到,竞赛的流程,其实正是类比于专家学者们将自己的科研论文递交评审和向国际同行报告的过程。

4. 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有何特色?

答: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即中华IMMC,是国际IMMC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竞赛。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委员会作为注册于香港的公益性非牟利团体,是唯一获授权机构,负责IMMC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评审、选拔、命题等学术性工作。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委员会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及专家组,由来自区域内和国际间的知名学者专家组成,致力于为区域内青少年建设一个普惠与共享的创新平台和学术自由空间,以学生为本,在地性与国际性兼容。首届和第二届IMMC采用单一赛题,即中华IMMC和国际IMMC是同一项问题;从第三届起,中华IMMC将先期采用独立赛题,增加赛题的丰富性,扩大参赛团队的创造性发挥空间,并提高获奖比例。中华IMMC参赛团队中,将有约20%的团队,进入国际IMMC赛程。

5. 如何参加IMMC?

答:可以网上直接报名,也可以下载报名表再以电邮的方式来报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参赛团队报名网址是, 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团队报名网址是。

6. IMMC的参赛形式是怎样的?是闭卷考试吗?

答:IMMC采用组队参赛的模式,每支队伍由至多4名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中学生组成,并有来自该校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每支队伍在下载赛题后的5天内完成对该问题的数学建模和求解,并撰写和提交一篇研究报告。在此期间,可以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图书馆等工具设施查找资料、处理数据、建构模型和撰写论文,但不允许和团队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在线或者离线讨论,也不能向指导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帮助。所以,IMMC并不是闭卷考试,而是开放、自由的探索研究。注意,提交论文后,在赛季结束前,团队成员不可向外界和任何人透露和发布赛题。

7. 指导老师需要5天全程监督学生完成竞赛吗?学校需要指定员工轮流监督吗?

答:在整个5天竞赛期间,指导教师需要督导参赛团队遵守竞赛规则和指引,完成竞赛相关程序和步骤。竞赛结束时,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须签署控制页,宣誓严格遵守了竞赛规则和指引。但是,指导教师或学校指定员工的督导应该是“合理的”,应给予参赛同学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支持。

8. 参赛团队成员可以离开学校在其他地方工作吗?可以在课后进行竞赛吗?答:两者都可以。在连续的5天(120小时)内,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便利的处所进行论文工作,但应符合学校学习生活规定和社会法规,并遵守IMMC竞赛规则和指引,例如不能与团队以外人士就赛题进行交流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协助。

9. 参赛团队成员可以使用移动互联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吗?答:可以,但不能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与成员以外的任何人士交流赛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协助。

10. 第二届IMMC报名截止期是哪一天?竞赛何时开始?竞赛时间表是怎样的?答:报名截止日是2016年3月10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竞赛日期为3月17日至4月6日之间选定的连续5天(120小时)。中华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委员会将根据参赛团队报名电邮,通知参赛团队的竞赛时间、下载赛题的帐户密码、团队控制号码和控制页等信息。各参赛队伍在第120小时结束之前须将论文提交到指定的网站或发送到指定的电邮信箱。委员会将于4月14日公布进入答辩决赛的队伍名单;5月5日至6日,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决赛团队,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区域答辩,并决出区域各级奖项以及进入IMMC国际评审的最佳论文团队;6月将公布国际评审结果;7月26日于德国汉堡在第1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3)上举行国际颁奖典礼。

11. IMMC竞赛论文采用什么语言?

答:论文最终稿必须用英文书写。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参赛团队可以在5日竞赛期结束时先以中文提交论文,但必须在2016年4月6日前提交英文翻译版。英文版论文必须只是对中文版作文字上的翻译,而绝不能在中文提交之后再作任何内容和数学工作方面的修改。

12. 参加第二届IMMC要缴报名费吗?

答:第二届IMMC继续实行免收报名费的政策。

13. 一名指导老师可以同时指导多个队吗?

答:可以。指导老师可自行决定所指导的参赛队伍的数量。

14. 报名后可以换人吗?

答:可以。但不建议团队在竞赛开始后更换队员。在论文提交时要注明实际完成人。

15. 可以给自己团队起队名吗?

答:可以。但在论文中只能出现控制号码,每一页都不能出现团队及其队员的任何身份标识。队名、团队成员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校名称只能列在另外的控制页中。

主席

梁贯成 香港大学健泰基金讲座教授(数学教育)

联席总裁

白峰杉 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张岩峰 儒莲教科文机构行政总裁

学术及顾问委员会(姓氏字母序)

陈冠华

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

程玮琪

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

赖明治

国立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讲座教授

刘焱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认知计算实验室主任

吴国宝

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

汤子康

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讲座教授、所长

汪扬

香港理工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系主任

黄锦辉

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教授、副院长

严厚民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院长

杨彤

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

张平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陈维国

美国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

李浩然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

李家华

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助理总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理工大学内地申请,浙大-香港理工大学合办:酒店及旅游业管理,23年入学开放申请!​

由浙江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合办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硕士学位(HTM)项目2023开始招生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硕士学位项目依托浙江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是国内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0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于1979年成立,是香港酒店及旅游教育的先驱。

香港理工大学法学,2024生肖卡码表图_2024生肖卡码表图下载PC版V6.9.16-中旗下载站

香港理工大学法学中国澳大利(lì)亚(yà)商会近日(rì)在发送给《环(huán)球时报》记者的声明中表示,中国一(yī)直是(shì)澳大利亚重要的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yè)渴(kě)望(wàng)重(zhòng)返中国市场(chǎng)。2024生肖卡码表图2024生肖卡码表图

香港理工大学艺术类,大会特刊|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李平在第三届湾区元宇宙大会作《元宇宙与艺术设计》主题演讲

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和设计学院助理教授李平,以《元宇宙与艺术设计》为题,介绍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最新成果。李平教授在大会上作《元宇宙与艺术设计》主题演讲香港理工大学开设了元宇宙科技理学硕士专业,今年9月第一批新生入学,李平对该专业情况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研究生香港理工大学,【理工】​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系冯思源博士研究组招收2025年秋季入学的博士研究生1-3名

SiyuanFENG)研究组招收2025年秋季入学的博士研究生1-3名。·拥有航空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数学、自动化、运筹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或硕士学位(国内985、211高校或境外名校);

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申请,碧桂园十里银滩学校香港DSE课程招生简章

香港DSE课程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课程,也是香港高校入学考试课程。香港中学生通过香港DSE考试成绩可以直接申请香港高校,也可以报考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剑桥、牛津等国际名校。香港内地各年级学生无论是否具有学籍,均可通过香港DSE课程报考国内外大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