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博士

香港的博士英语,博士毕业,他们留在香港卖保险

然而,现在却有不少香港毕业的博士,选择留下来卖保险……至今,我还时常收到内地学生的咨询:“听说去香港卖保险年入百万是真的吗?然而毕业后,一心留港的他,放弃了对于理工科来说有更多更好机会的内地,一头扎进了保险业。但她说:“我没法抛弃了学了五六年的专业,为了香港永居去做保险。

在许多人眼中,“博士”二字等于高端就业,博士毕业后前途一片光明:不但可以进入体制成为被快速提拔的公务员,进入高校成为有望拿下“千人”、“万人”的青年才俊,更有不少名企、科研所伸出橄榄枝。然而,现在却有不少香港毕业的博士,选择留下来卖保险……

“为了成为香港人”

倩子又去了新西兰出差,朋友圈里晒出豪华游轮、美酒香槟、颁奖盛会。她是我高中社团认识的一女孩,山西人,高考去了广东一所排名靠后的二本,后来又去香港一所排名靠后的大学念了个硕士。后来,就留在香港了。

她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些高大上的酒会、颁奖礼、年会、赛马,每个月总是要出几趟国谈业务。当然,发的更多的,是她所在的公司主推的几款保险产品和赴港就学、HPV疫苗中介服务。据她说,公司的福利极好,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拿了MDRT(The Round Table, 百万圆桌会议,全球寿险精英的最高盛会)。

倩子现在每个月能拿一万五的底薪,加上她做业务的提成,年薪已经超过50万。

说到倩子做的几个大单子,就不得不提她的爸爸——某市财政局局长。倩子的父亲在当地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从商界到文艺界,所结识的圈子较广,所以倩子在保险公司的业务压力并不大,做的第一个大单子就是一位房地产行业的叔叔。

为了做成这单生意,她也下足了血本,先是自掏腰包请叔叔一家人玩了一趟豪华邮轮,再是给两个弟弟买了上万块的玩具。

投入虽然大,但所得也不少。倩子的梦想是在香港“上楼”,拥有一套小型公寓,成为一个真正的香港人。她对未来很憧憬:“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在香港扎根还是有可能的。”

很多人好奇,像倩子这样的家庭,何必非要留在香港卖保险?

倩子说她从小很向往香港的霓虹,觉得这个城市里随处都是梦想。“成为香港人,拿永居。之后再把我爸妈接过来,我弟也能在这边找工作。这边机会多嘛,我先挣钱,以后有钱了就创业,就能干自己想干的事了。”

按照香港特区《基本法》规定,内地居民在香港连续居住7年以上,就能获得永久居留权香港的博士英语,博士毕业,他们留在香港卖保险,拥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享受和在香港出生的香港居民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放弃内地户籍。

内地硕博求职也有难念的经

和香港本地学生相比,倩子在求职时明显困难许多。“应聘的时候老板也告诉我,内地生普遍在英语、粤语都比不上土生土长的香港学生。香港也不是一个唯学历的社会(除了教职),硕士也好,博士也好,内地生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

另一位投身保险业的中文博士苏苏告诉我,一般的公司嫌办理留港手续复杂,更愿意请本地人。“老板反问我,给你办手续很麻烦,如果找香港人,我就不用年年去申请,你有什么理由让我请你?”

而保险行业不同,这块市场永远不嫌大。回归多年,逐渐看到内地的广阔市场,香港保险业越来越青睐兼有双重文化背景的港漂。同时,由于内地保单的持有率并不高,可挖的空间依然非常诱人。

在保险业,内地港漂,尤其是拥有高学历、家庭状况不错的硕博毕业生,是行业内的香饽饽。几乎所有在港保险公司都会强调续签的便捷。

去年从律师事务所辞职,加入保险业的介绍,她所在公司的保单平均佣金是34.4%,如果拉人入行自己也会有奖金。对于刚毕业的港漂硕博生来说,成为保险经纪人的门槛低,可以较快安定下来。加上前辈那多姿多彩的朋友圈、丰厚的佣金和巨大的上升空间,使许多求职难的港漂学生看到了希望。

至今,我还时常收到内地学生的咨询:“听说去香港卖保险年入百万是真的吗?”“我先去香港读书,然后留下来卖保险,有前途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

近几年,赴港求学的热度依然不减。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审计署2016的审计报告显示,香港各高校录取76%的生源来自内地。

为了了解内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我访问了三届毕业生。其中三成是博士毕业生,五成是硕士毕业生,两成是本科毕业生。

在我的调查中,有六成的毕业生选择回到内地,多半选择了一线城市作为奋斗地。其中回到内地的硕博毕业生,有三成任职高校,四成任职企业,三成是通过选调生招录或人才引进计划。

仍有四成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香港打拼。当我问及是否想拿香港永居身份的时候,几乎所有留港毕业生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然而,这些留港的毕业生之中,仅有12%的人有幸找到、并一直留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如新媒体编辑、港校科研助理、中港合资公司PR或工程类岗位。35%的人直接进入保险公司任职,剩余53%的毕业生在待业或从事第一份工作半年左右,辗转投身保险行业,其中不乏新闻学、艺术类、理工科、技术类的硕士与博士。

媒体报道高失业率

接受采访的时候,一部分人坦言:香港的求职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刚毕业没有太多经验,语言能力是个大难关,想要快速在要求熟练掌握“两文三语”的香港找到匹配的工作,实在不容易。但要负担昂贵的房租和生活费,必须马上就业,保险没有那么咄咄逼人的门槛。一部分人是因为留港签注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是个麻烦事,但想拿永居,续签迫在眉睫,加入保险公司可以平稳续签下来;还有一部分人称,是被师兄师姐告知的高薪和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吸引。

香港的高房价和高租金

两极分化的留港路

在香港尖沙咀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做经理的阿路(化名),9年前是内地某市的理科状元。因为向往香港的环境,高考后便填报了港大,修读了工程学。

然而毕业后,一心留港的他,放弃了对于理工科来说有更多更好机会的内地,一头扎进了保险业。

据他自己说,在公司干了两年就实现了年薪百万。现在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工作自由、时间自由”,在东莞也买了一套房子,现在正准备在香港买房。

阿路的言语间透露出自豪。他说,公司现在有许多90后,都是内地过来的,也都是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他还说,自己今天的成绩是公司给的,下辈子还是会选择进这个行业。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内地富豪,在内地出身的经理人的引领下,纷纷在港掷保。经纪人按一定的比例对保单抽取佣金,产品多种多样,因此抽成也各不相同。据阿路表示,有的保单可以提取30%以上的佣金。只要客户舍得投保,一次的单子抽到几十万的佣金并不困难。

有人赚得多,自然有人赚得少。是拥有JD学位的内地学霸,以前做律师,每月能拿到2.2万港元。但律所一行压力大,认为自己的时薪太低,转而进入保险行业。半年内除了给自己投保,暂时还没有做成一单生意。

她有些灰心:“以前以为自己在律所人脉还算广,做保险应该挺容易。但实际上还是挺难卖的。我也不太想把以前积累的人脉都耗光。”表示自己准备进修MBA,结识新的人脉,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对于法律和保险业,她似乎都失去了兴趣。

家隔壁住的是一位香港土生土长的单亲妈妈,曾在广州上过大学,后来返港。起先也做过保险业务员香港的博士英语,后来放弃。“这行不好做,你看到的都是做成的,没做成的是连底薪都没有的。我有几个月连续都是几千块的收入,在香港是没法活下去的。做这行的太多了,已经饱和了,从来不缺人做。你走了还有其他人。”

当我问及正在保险业的7名留港硕博生对未来的规划,其中3人都表示会在香港待够7年,拿到香港永居之后回内地,进高校。但他们普遍忧虑7年的保险从业经验,是否会阻碍今后回内地高校就职的道路。

其余4人表示,正在寻觅内地工作的好机会,但会把保险当成兼职来做,以便续签,尽量能拿到永居就保住这个机会,未来对孩子的发展更好。

已是资深内地港漂的阿路,谈到保险业成绩的两极分化:“香港保险对于毕业生来说,有非常具有诱惑性的抽成,一旦做成一单大的,你很难再回内地接受固定的薪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我现在做的单子很多都是香港本地人,就我个人来说,我身边的圈子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要走下去还是要看我的90后团队,慢慢去发展一些新的机会。”

“我没法抛弃我的专业”

几乎每半年,朋友圈就会出现几位加入保险业的宣言。其中不乏人文学科的博士毕业生。刚开始大家还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就习惯了,开始刷屏式地发布广告。

回想我自己刚毕业那会,参加了几十个名企的招聘,结果都不尽人意。每天在出租屋里,疯狂地投递简历,一遍遍刷招聘信息,煎熬地等待面试通知,准备着,沮丧着……那样的日子,像把人放在桑拿房里晾了一遍又一遍。期间有保险公司不断打来电话,邀我去做“财富管理经理”——相信这也是许多留港学生普遍的经历。

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位香港名校的学妹给我打了个电话。她正在四处参加校招,和我抱怨工作不好找,跑累了,想回内地,想要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是学工科的,目前已经得到华为的offer。和往年一样美国top30名校留学,她留在香港的同学,多半去了保险公司。

但她说:“我没法抛弃了学了五六年的专业,为了香港永居去做保险。重点是招聘的HR明确和内地学生说了这层意思——你从内地来,就要多卖保险给内地的朋友。”

保险本身是一项正规的工作,但过于泛滥的从业人员、急于扩张的事业版图和营销,使社会对于保险经理人的工作,终究还是带着不言说的抗拒。即使在香港这样倡导自由开放的社会,留港卖保的内地港漂,依然很辛苦。

港媒曾经推出一篇《保险界最怕系大陆客断供潮》,其中说到“近两年(香港)保险销售手法可以用‘倒退’来形容,市场又走回(以产品为本)旧路”。保险公司长期以推销产品为主流,吸纳大量的内地来港人士,以开拓内地客源。而渴望成为“说走就走的香港人”的一批学生,刚好也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然而,硕博生毕业加入保险业,也引来了一些教授的诉苦:“如果你们读博后决定去卖保险,请不要申请我的博士,那是耗费双方的心血。政府、学校和导师要培养一名博士或硕士,需要的精力远远大过你们的想象。”

香港博士申请难度并不亚于全美前50,且每年招收人数很少,录取率一般小于9%。每年每位导师只能招收1-2位博士。香港的学术氛围严格,以港大JD学位为例,毕业生普遍表示每日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不论如何,祝福那些怀着在香港扎根的梦想的港漂硕博们。也希望所有的硕博们,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不悔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答案。

扫码关注经管大学堂,免费名师课+研修助力金等你来拿!

5年,经管之家公众号6500篇文章,

这里是丰富而全面的经管知识库+财经百宝箱

经济系列:||||||||||||||||

金融系列:|||||||||||||||||

管理系列:|||||||

财经系列:|||||||

学习资源:||||||||||||||

爆款文章:|||||||||||||||||||

读研读博:||||||||

统计系列:|||||||

名家之声:||||||||

经管干货:| | || | | | || | 学道会

香港读博士留学,新加坡PHD申请条件、奖学金、就读优势大盘点,还怕你没钱途?

据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新加坡最负盛名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连续三年位列世界前30位、亚洲前五位,并在十几个学科领域被评为五星国际顶尖水平。

新加坡境内目前有六所公立大学全部具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并在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工程、教育学、商科等领域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那么香港读博士留学,新加坡PHD申请条件、奖学金、就读优势大盘点,还怕你没钱途?,新加坡PHD申请条件、奖学金申请和就读优势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桑尼将用满满的干货填充你的留学信息盲区。

新加坡博士教育学制

学年安排

新加坡标准的学年学制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通常是8月中旬到12月初结束,第二学期在1月中旬到4月或5月底结束。新加坡学期相对短促,但负担较重,学生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学制与考核

新加坡博士学位的修读年限为两年到五年,一般情况下,博士生能在4年时间顺利毕业,但学校大多会为入学者申请最长学习时限(5年)的学生签证,足见获得学位的不易。

新加坡博士的培养模式与美式教育相似。按照不同院系专业的规定,每一位博士生必须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数,并对每门课程成绩和总成绩GPA有最低限度的要求,否则无法参加由博士生转换为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考试( Exam, 简称QE)。

新加坡大学的考核制度也是由多种方式结合的。很多理工、医学等专业以期终考试,辅以实验、论文的质量为参考,给出学生成绩的最终评定。而教育学、文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考核则看重学生对规定阅读文献的掌握、课堂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

一门课程一周时间阅读两三百页的英文原文往往是家常便饭,这还不包括一些临时附加的课堂小作业等。

通过课程及QE考核后,就是学生真正开始做自己毕业论文的时间。这期间,学生往往有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协助老师做研究工作、去海外访学或做田野调查的机会。

新加坡PHD优势

顶尖的大学排名与高含金量的文凭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均是亚洲首屈一指、国际顶尖的研究型高校,加之新加坡政府将教育产业放在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财政支出仅次于国防),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加坡仍可能是亚洲领航的高等教育枢纽。

所以如果有留在新加坡工作的规划,申请新加坡高校教育学PHD,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此外,高含金量、高认可度的博士学位也使得学生毕业后,拥有回国或去海外其它国家地区工作的更多发展可能。

国际化的办学方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为提升本国高等教育质量,新加坡政府调整移民政策,每年从英美、欧洲、香港等教育发达地区吸纳大量博士人才,巩固师资力量的优势地位。

在培养模式方面,新加坡高校吸纳美国高校的选课和学分制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学科知识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

此外,各个学校还与世界各大洲数十所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英国G5院校留学,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地区、国际级的学术会议或访学项目,并提供奖学金支持。

相近的语言与文化

华人在新加坡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0%,许多当地人仍保持同中国相近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

对于从未有过留学经历的申请者来说,留学新加坡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顺利地完成由中式教育到西式教育的适应和过渡,在艰苦的读书环境下,仍有相对轻松熟悉的生活环境,减轻繁重的课业压力带来的烦恼。

广阔的校友关系网

新加坡各高校拥有来自超过100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因其严苛的入学标准,能顺利来狮城就读的学生往往是不同国家青年人群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来自中国的学生为最大比重。

新加坡这个大都市以及高校的国际化氛围为学生拓展校友关系网提供良好平台,今后学生无论是回国就业还是在新加坡求职,都能在新加坡积累下充足的人脉资源。

本科就可申请,学制短

新加坡博士一般可以在4年内毕业,并且可以本科毕业就直接申请,可以在非常快的时间内拿到博士学位。

对比一下,国内目前硕博连读一般需要5-6年,欧美的博士一般需要4-6年,而且目前欧美的博士申请竞争很激烈,本科毕业的背景会很难申请香港读博士留学,一般需要硕士毕业申请,这样下来,整体需要7-9年拿下博士学位,是一件非常耗时费力的任务。

新加坡的留学费用与奖学金

尽管新加坡的教育质量与国际声誉有目共睹,但高昂的留学费用还是让许多考生望而却步,而且近年来更有逐年上涨,教育资源向本国学生倾斜之势。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近三年来,研究生课程一年的学费为15-16万人民币左右,加之新加坡高昂的生活成本与住宿费用,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依靠自费攻读新加坡学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对于来狮城读博士的学生而言,拿到奖学金或其它形式的赞助后再来攻读,是一个相对现实的选择。

中国学生目前在新加坡可以申请的奖学金或资助主要有以下几类:

李光前研究奖学金(Lee Kong Chian )

所有新入学的博士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和学杂费,外加每月3500新币的工资、3000新币的单程旅行机票费用、每年500新币的购书补贴以及1500新币的购置电脑补贴。

总统奖学金 ( )

新入学或者通过QE考核的博士生有资格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外加每月3000新币的工资、上限750新币的机票费用以及1000新币的一次性奖金。

研究奖学金 ( )

所有新入学的博士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外加每月2000新币的工资。

学费津贴 ( Fee )

所有新入学的博士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成功的申请者可以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

服务协议 ( )

所有攻读政府资助的 (-) 研究项目学位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服务协议。协议签署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会被减免,大约为正常费用的60%左右,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当地工作至少3年时间。

CSC国家奖学金

大家已经很熟悉,不再赘述。不过由于新加坡不存在免学费录取的offer,因此需要申请CSC的全额奖学金,成功率往往有限。

总的来看,新加坡高校的博士申请是一场鏖战,繁琐的申请流程与千差万别的申请要求对考生的基本素质与申请策略都提出了更高准则。

如果说“一切要赶早”是所有博士申请的准则的话,那么新加坡的博士申请则在时间提前的要求上更为严苛,所以有申请计划的同学一定要及早规划呀!

香港的博士英语,我们对香港澳门博士硕士的了解实在太少了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博士申请人须上传的报名文件:

1.身份证明文件

2.硕士学位证书

3.硕士学位/学历认证文件(内地申请人适用)

4.硕士总成绩单

5.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6.学士总成绩单

7.博士研究计划(2000~3000字,中英文撰写均可)

8.至少两封推荐信

9.个人彩色证件照

10.工作证明信(报读工商管理博士、电影管理博士学位课程者适用)

11.英语能力证明(报读国际汉语教育博士、创意写作博士、理学博士、先进网络博士、人工智能博士须提交英语能力证明):

12.作品集(报读设计学、美术学、建筑学博士课程者,要求:不可大于10MB的PDF档(只接受PDF格式))

13.辅助文件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费用(仅供参考,2023学年学费以大学最新公布为准)

一、学费

A.澳门居民适用

B.非澳门居民适用

二、保证金

每名新生于首次注册前必须缴交保证金港币$10,000(约澳门币$10,315)。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申请流程

一、申请前

1、确定报读课程

2、联系意向导师

以下课程申请人请于提交申请前先联系意向导师:

博士:理学、先进网络、人工智能、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美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电影管理、建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智能科学与系统。

硕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3、准备报名文件

二、提交网上申请

1、提交网上申请(于报名截止日期当天下午六时前提交)

2、缴纳报名费用

报名费可透过网上报名系统以电子方式支付。

推免入学/保荐入学申请人:初审通过后可获豁免报名费。

普通入学申请人:澳门居民为澳门币600元,非澳门居民为港币600元。

备注:报名系统的关闭时间为报名截止日当天的下午六时正(北京时间)。

三、申请后

1、初审

申请将由研究生院进行初审,如初审不通过,将有一次重审机会,如重审仍不通过者,不可进入院所遴选阶段。

2、遴选

通过初审的申请人,其申请数据将被转交至报读的学院/研究所进行遴选。

3、入学考试

各院所将按需要通知已获遴选的申请人是否需要参加入学考试。需参加入学考试者应按规定要求准时参加考试,所有安排将透过网上报名系统公布。

4、录取结果

大学将分批次择优录取,额满为止。有关录取结果透过报名系统公布。

5、确认入学及缴费

6、在线注册及入学报到

「香港理工PolyU 」

点击观看「梨时间」 介绍港理设计专业四个方向的分享视频全程回放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做“学校比学生还努力的大学”,一般用来指那些短时间内在院校排名指标上不断前进的院校,让就读的学生获得天降的“双一流毕业生”等此类头衔。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无论从高校相关人士,还是企业雇主,对港校教育的越来越认可了。香港理工大学(艺术NO.27→NO.16;综排NO.159→NO.65)。艺术生选择港理工读博,不仅没有任何经济压力,而且能够获得世界顶尖水准的专业培养。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再加上读博在港理工,学费低,奖学金高、不强制要求论文、本科生可直博、学制短、距离近、认可度高等优势,不论从专业水准还是性价比来说,读博去港理工,都是“物超所值”的选择。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在PolyU,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至关重要的实际实践技能。PolyU独特的学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无数机会,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具有全球意识的领导者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理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大学;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教育的悠久而自豪的历史;一支强大的学术人员团队,在指导研究型研究生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许多讲座教授/教授都是其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专家。

“我们在大量领域进行世界一流的研究,我们的研究强调高应用价值。我们的想法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在香港理工大学内,设计学院为希望获得设计博士学位的候选人提供职位。该博士课程在亚洲领先的设计学院开展,旨在通过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提高知识水平。该学院位于香港,汇集亚洲和西方知识,为学术、技术和批判性探究提供信息。

作为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的中心,设计学院通过假设演绎、解释、建设性和艺术研究,欢迎在这些主题中采用各种方法、实践和理论立场的不同方法。博士课程将全球学者聚集在一起,在追求高级学术工作的过程中产生、交流和讨论有关当代问题的知识和想法。

PolyU设计学院的研究倾向于在三个不同的领域内探索设计的这些社会维度:

从历史上看,设计学院的博士课程在九十年代开始时非常关注数字设计技术。从那时起QS100名校留学,该计划已扩展到多个方向,包括社会设计、管理、媒体设计、通用设计以及设计研究,最终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工作,由 50 名主要从事研究的学生组成在兼职的基础上。

正如倡议中所述,鼓励所有博士研究与设计社会学、设计经济学和设计制造学这三个不同的主题联系起来。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除了完成 15 学分课程的强制性要求外,每篇博士论文都必须制作一份独立撰写的博士论文文件,以证明在各个研究领域内创建了新的知识领域。为了促进研究过程、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参与,设计学院要求每个博士生参加以博士冬季和夏季学校形式组织的两年一次的研讨会。

博士研讨会是由博士生委员会组织的博士研讨会,由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进展推动。借助技术,我们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在 Zoom 上连接全球社区。自 2020/21 学年以来,博士研讨会系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让以下演讲者参与互动形式的知识分享和评论。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从 2018/19 学年开始录取的所有博士生都应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完成原始研究和批准论文的演示(答辩)来满足大学和教师的最低要求。该过程涉及一个监督团队,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整个研究过程、评估会议和由学校推动的预定研究聚会。

对于入读 3 年全日制(6 年非全日制)课程的学生,他们必须获得 15 个学分:

对于设计研究经验较少或未持有具有重要研究成分的研究生学位的学生,他们必须完成4年全日制(8年非全日制)课程并获得22个学分:

设计学院博士 labs

博士入学的英语语言要求:IELTS至少为 6.5 分或者TOEFL 80

建议博士申请者在通过在线注册程序提交文件之前确定并联系设计学院的适当博士生导师,并讨论预期的研究计划。他们可能会就提案获得建议。设计学院的研究侧重于基于现有专业知识的特定领域。虽然申请人可以表达对导师的偏好,但校研究委员会保留分配其他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合格学术人员作为导师的权利。

梨创始人为小伙伴们给香港理工寄出一年又一年的推荐信

一只梨在2022年改革前拿到港理大的offer成功率都是100%,梨创始人Tony为每一位追逐梦想的梨学员亲自写推荐信,并指导模拟面试。

而改革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面试,想了解面试通关技能包的同学可以点击蓝字→

点击了解面试技能(时长30分钟)

PHD费用

学校提供:

整个正常学习期间的学费减免奖学金;

第一年的现金奖励为 40,000 港元(约 5,120 美元),第二年至正常学习期结束时为 20,000 港元(约 2,560 美元);

保证2年宿舍住宿名额;和相同规定的第 4 年助学金仅适用于正常学习期为 4 年的获奖者。

除了香港研究资助局 (RGC) 提供的服务外:

3年每月27,100港元(约3,475美元)的津贴;和每年13,600 港元(约 1,740 美元)的会议和研究相关旅费津贴,为期 3 年。

之后,又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智能服务设计专业的offer。

理大设计硕士毕业生曾任职的公司及机构名单(不完全统计):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申请建议

「一只梨保姆教程申博」

越来越多的同学也确实开始不满足于硕士学位,选择向更需要跨专业能力、更高层次的博士学位进军。我们期待,我们的努力能够让你的人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会依据我们在海内外攻读博士过程中的全部经验,为你提供帮助,让你的前行毫无弯路可走,皆是平坦与光明。

为此,一只梨愿成为大家读博之路上明亮的灯塔香港的博士英语,指引更多热爱学术科研的人走进世界顶尖名校。

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

或联系梨酱小姐姐(微信)获取博士申请建议

▋一只梨博士申请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博士申请辅导(点击跳转链接:)

●CSC国家留学基金全额奖学金申请辅导(点击跳转链接:)

我们不仅会深入培训同学们的学术能力,找到最匹配的研究方向,帮助大家去到最好的院校,也会助力学员申请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全额奖学金,cover读博的费用,让从一只梨出发的学员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做研究。

作为首个针对艺术设计类博士申请的平台,一只梨深知以一己之力很难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添多少砖瓦,但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成为学海摆渡人,逐渐建立起一个博士导师团队,帮助大家进入世界顶尖院校做学术研究。(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头像阅读导师专访)

一只梨博士申请领域专家导师团/帝国理工设计工程博士/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硕士/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生态设计硕士/同济大学绿色建筑辅修硕士/湖南大学机械设计学士

一只梨纯艺博士申请专家导师/皇家艺术学院Arts & 博士在读/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纯艺硕士/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纯艺学士

一只梨人机交互/工业方向博士导师/博士:格拉斯哥大学Human 专业/硕士:RMIT大学 & 专业/曾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2021年 国际会议

一只梨博士导师团/交互UX方向/曾就职于英国Co & Co. UI/UX设计师/(学校全奖)西交利物浦大学 博士&助教/(国家公派全奖)爱丁堡大学 硕士 /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学士/佛罗伦萨大学& 交换生/台湾云林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 交换生

一只梨博士导师团/战略设计方向/日本九州大学设计战略博士生&研究助理/美国斯坦福设计思维与创新短期交换/硕士&学士国家留学公派奖学金获得者/中国教育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日本设计协会&感性工学会会员

一只梨博士申请专家导师团/帝国理工设计工程博士/布鲁尔产品设计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工业设计学士/参与国家攀登计划创新项目

一只梨博士团的导师们很多是来自于各个国家顶尖设计名校的博士毕业生,他们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来自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跨专业背景的同学申请到值得追求的博士项目,少走弯路。

荣幸的是,越来越多优秀人士已加入梨学员博士申请之列:他们有的即将前往哈佛、MIT、宾大读硕士,提前谋划布局;有的是皇艺、米理、清华、同济毕业再度深造;也有工作10年后香港的博士英语,我们对香港澳门博士硕士的了解实在太少了,想要找寻自己最初的梦想…我们坚信,总有一天这些人会回来,会变革教育、会影响更多人。(点击头像直达人物专访)

‍‍‍‍‍

一只梨年度优秀学员

拉夫堡大学 arts博士在读

‍‍‍‍‍

点击图片get经验→

一只梨博士申请优秀学员

CSC国家公派奖学金获得者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

←点击图片get经验

五年+梨友谊学员之一

梨博士申请offer获得者

(奖学金近百万)

帝国理工博士 人机交互方向

点击图片get经验→

一只梨铁粉亲友

手握拉夫堡 、中央圣马丁

布鲁内尔以及兰卡斯特博士offer

←点击图片get经验

一只梨博士申请优秀学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在读

Ph.D. in Art, and Media

点击图片get经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 经济学博士,博士迎新回顾 | 2023经管学院博士迎新圆满结束

博士迎新回顾2023经管学院博士迎新圆满结束9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23博士迎新会在TA108教室成功举办。迎新会伊始,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教授代表学院向博士新生们致欢迎辞,他祝贺新同学们入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为经管博士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

香港有教育学的博士,教育学博士在香港大学如何就读?

香港大学的教育学博士(EDD)首先是关于奖学金,传统的ph有,教育博士(E)算专业学位一般都是没有奖学金的。:教师教育与学习领导力;社会环境与教育政策;人类交流,发展与信息科学。或本科1等荣誉学位(直博)至少4年教育行业工作经验

香港侵会大学博士,UIC创校校长吴清辉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1月16日,北师港浸大(UIC)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卓越贡献。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吴清辉教授于2001年至2010年出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谨此向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致以诚挚祝贺!

香港 读博士生,香港理工大学 MIND 实验室招收 EEG 信号处理和语音增强方向全奖博士生/博士后

Computing)在最新的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陈家进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系讲席教授及副系主任(科研及发展)。吴冀彬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实验室简介:计算机、数学、统计、电子、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博士生奖学金介绍

香港 读博士生,汉中79岁奶奶独自游香港 复旦大学暖心博士生为她当向导

回到成都后,王奶奶提笔给复旦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回到成都后,王奶奶就给复旦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称赞余沭乐并感谢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大学生。余沭乐说,他目前是复旦大学一名博士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