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独立招生,并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统招),不占统招志愿,但学生仍然要参加高考,并提供本申请入学年份的高考成绩。
2023年香港科技大学招生名额约为190名,以择优方式录取,并非采取招生计划,各省市及文理科招生名额不设上下限。
有意申请入学的学生必须在入学申请截止日前,通过网上申请系统直接向港科大提交入学申请。具体申请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香港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情况:
招录方式
香港科技大学招生会根据以下三点进行招生:
1高考成绩
参加当年国家统一高考的学生(包括复读生)即有资格递交入学申请。高考成绩公布后,本校将根据当年实际申请情况,并参考各省市的一批线及内地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等,订定各学院的面试分数线要求。
2面试表现
高考成绩达到所选学院面试分数要求即获邀参加该学院的面试。面试以全英语进行,主要考核同学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通过面试即可获录取。
3语言要求
申请人的高考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高考外语语种并非英语的申请人,必须具备有效而达标的英语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等)。
申请时间
2022年10月3日:开始接受入学申请
2023年6月12日:申请截止
2023年6月25日起(暂定):高考成绩公布后,港科大将邀请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进行面试
2023年6月28日至30日(暂定):内地高考生面试
2023年6月28日至7月6日(暂定):录取通知发放
申请专业
港科大下设有: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工学院、跨学科课程事务处,总计提供了近50个世界级的顶尖专业。
申请流程
1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官网
2023年度中国国家统一高考考生(包括复读生)都能向港科大提交入学申请。
2注册账户后进行申请
注意:申请人必须于6月12日前通过网上申请系统补交高考考号并在6月下旬内地高考成绩公布后尽快于网上递交其高考成绩。
3开始申请志愿填报
补充文件
除了个人身份证明文件,港科大对申请的学生没有要求其他特殊的补充文件。
但是对于学员自身特别的奖项、成就等都可以在申请系统上面上传个人简介和奖状等相关文件。
在系统内完成专业申请、文件上传和缴纳450港元申请费之后,申请报名的工作就完成了。
补充文件也可以在递交入学申请后补交英国G5院校留学,港科大也鼓励同学们先递交入学申请之后补交补充文件。
提交高考号
在2023年6月13号,港科大的报名截止时间前,都可在网上申请系统填写高考号。
填报高考成绩
2023年6月23日,高考成绩正式发布申请香港本科专业 时间,香港科技大学2023年内地本科招生10月3日开始,学生查询高考成绩后,要尽快在网上申请系统填报当年所有的高考成绩。
面试及录取
申请学生如果高考成绩达到了所选学院或专业面试分数的要求,就可以获邀参与面试。
面试全程以英语进行,主要考核方面为: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通过面试就可被录取。
若放弃了港科大的录取,申请同学仍可参与统一招生,不会影响报考大陆的高等院校。
录取结果最快会在面试当天通知学生个人申请香港本科专业 时间,被录取学生要于指定日期之前向港科大缴纳两万元港币的留位费,否则会取消录取资格。
若接受港科大的录取且缴纳留位费后,港科大会把同学的资料(姓名+高考考生号)上交生源所在省招生办和教育部,此后,该申请同学将失去参加内地统一招生录取的资格。
本科求学香港一年费用,台湾将认可41所大陆院校学历 开放大陆生赴台
台湾将认可41所大陆院校学历 开放大陆生赴台
日前,台湾将开放大陆生赴台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洋网日前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五成以上受访者有意到台湾完成大学学业,有49%的人认为台湾地区大学吸引力在于可尝试不同的教育模式,台湾高校对大陆生的吸引力可见一斑。那么到台湾读大学的优势究竟在哪?又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香港与台湾,你又会选择哪个地方去深造呢?
本栏撰文:记者李琼 图片:新华社发
现状 到台湾读大学颇多限制
据台湾教育部门介绍,以后每年开放约2000名大陆生赴台就读(不会按省分配),控制在台湾大专院校招生总量的1%,攻读硕博学位的大陆生最快明年3月可赴台就读,而就读本科的则是明年9月赴台。此前台湾大学副校长包宗和透露,台湾大学各个院系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招收大陆生,初期将招收硕士生、博士生本科求学香港一年费用,并已筹划在北京设招生办公室于明年开放使用,同时也考虑在广州开设。
不过想去台湾学习的大陆生可能面临不少限制。根据台湾教育部门的计划,台湾公立学校初步只能招收硕士生、博士生,私立学校则不设限QS100名校留学,大陆生未来如果想去台湾读本科的话,只能向私立大学申请。此外,台湾初期仅承认41所大陆优秀大学的学历,广东地区仅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入选”。
诸多限制还包括:限制承认大陆高校的医学学历,大陆学生不得报考台湾高校“机密相关系所”、不得参加公职考试。大陆生在台就读期间不能打工,不能在校内外从事专职或兼职工作,毕业后不可留台等等。
针对台湾决定部分承认大陆学历,开放大陆生赴台学习的消息,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这有利于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但不应设立歧视性待遇。该负责人希望台湾有关方面做好规划,拿出具有吸引力的高校和专业提供给大陆生,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赴台学习的大陆生的正当权益。
台湾求学 五大优势相当吸引
作为台湾人,中华两岸国际教育交流促进学会理事长、学美留学总裁张恒瑞对台湾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颇为熟悉,对于到台湾求学的优势,他如数家珍,一口气列出了五大优势:
第一,台湾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极高,台湾高校的医学、生物(命)科学、工程IT、光电通讯、物理、化学、文学、历史、传媒等专业在世界上都颇有竞争优势;
第二,台湾与大陆文化一脉相承,大陆学生到台湾读书,没有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更易适应;
第三,台湾高校中“海归”特别是留美的名校博士教授比例非常高,教材(原版教科书)与课程内容和国外高校的对接非常及时,这些对大陆学生都是全新的体验;
第四,台湾高校的学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高,在台湾获取大学学历将来在海外深造或求职时,出路会宽得多,特别是在台湾完成研究生学历后,对于申请欧美顶尖名校的博士或是第二个硕士学位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另外对两岸文化、社会等都有了解的人才在台资企业会很吃香;大陆的一些企业纷纷在台湾设立营业点,未来对于有台湾教育背景的大陆人才也会有强烈的需求;
第五,因为长期生育率低所造成的少子化社会现象,使得目前台湾的教育资源有剩余,有很多好的大学资源供大陆学生利用,而且相对于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到台湾读书在学费、生活费、交通费上都比较便宜。
台湾与香港 求学优劣大比拼
学费
香港:学费平均为每年 8.7万元人民币,住宿费约 7000元人民币,连同其他杂费、生活费每年约需 1.8万~3万元人民币。
一年总费用:约12万元人民币
台湾:台湾公立大学一年学费大约49000元新台币本科求学香港一年费用,台湾将认可41所大陆院校学历 开放大陆生赴台,折合人民币近一万元;私立大学一年约960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近2万元。按现有规定,大陆生入读台湾高校本科至少要按照私立大学的学费标准来收取,也就是说在台湾读本科的话一年学费至少要2万元人民币。每年住宿费平均水平为8000元人民币,每年生活费约2万元人民币。
一年总费用:约5万元人民币
申请方式
香港:可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有12所,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和珠海学院。申请本科通过参加高考方式申请,另外还需要面试。申请硕博还需要提交语言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等。
台湾:申请本科只开放私立院校,申请硕博,公立私立院校都开放。本科生和硕博班均将采取申请入学的方式招生。即是,大陆生不用参加台湾地区的学测考试,只需提交包括大陆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表现之类的学习资料,而申请硕博班的学生只需要提供在大陆高校就读时的科研成果或成绩即可。
授课语言
香港:授课以英文为主,普通话为辅。
台湾:上课以普通话为主,英文为辅。
大学排名
香港:在2010年度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上,香港有6所大学进入前50名,分别为香港大学(第1位)、香港科技大学(第2位)、香港中文大学(第4位)、香港城市大学(第15位)、香港理工大学(第30位)、香港浸会大学(第45位);
台湾:在2010年度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上,台湾有4所大学进入前50名,分别为台湾大学(第21位)、成功大学(第31位)、台湾“清华大学”(第34位)和阳明大学(第41位)。
奖学金
香港:香港各高校为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生设立入学奖学金,主要颁发给高考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每位学生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14万港元一年,并发放三年。对于奖学金的申请,大部分香港高校获录取学生将自动被纳入奖学金考虑之列,无需另外申请。同时,香港各高校还设有大量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及奖项供所有在校本科生申请。
台湾:大陆生不能享有奖助学金。
打工政策
香港:修读经本地评审的全日制学士学位或以上程度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只要修业期不少于一个学年,便可从事实习工作、校园兼职工作或暑期工。每周兼职时间上限为20小时,暑假期间兼职时间没有限制。
台湾:大陆生在台就读期间不能打工,不能在校内外从事专职或兼职工作。
就业政策
香港:内地生毕业后合法留港找工作的时间为12个月。
台湾:大陆生毕业后不可留台。
链接:
台湾承认首批大陆
41所高校学历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