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成立于1965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提供中西音乐的实践和学术培训,它是香港第一个授予学位的音乐系,并于1969年颁发了第一个学士学位文凭。大学的图书馆和音乐档案馆藏是亚洲最重要的馆藏之一,该系拥有大量亚洲和西方乐器,其表演设施包括以其优良音响效果而闻名的李希慎音乐厅和崇基学院礼拜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演机会如管弦乐队、合唱团和室内乐合奏,以及更专业的合奏(包括非洲鼓、中国音乐、早期音乐和爵士乐)。
音乐系提供以研究作曲为主的 of Music(DMus)和研究历史音乐学、理论和民族音乐学的PhD in Music两种博士学位课程香港音乐学院 博士,香港中文大学音乐学博士解析,历史音乐学与理论研究以西方音乐为主,民族音乐学以中国音乐及其他非西方音乐文化为主。
PhD in Music
专业方向:
1.民族音乐学
中大的民族音乐学是一门综合课程,强调理论、方法和领域研究的平衡。从事民族志和历史研究的学生由三名教师组成的团队授课,他们的跨学科工作将人类学、音乐学、流行音乐研究、声音研究、文化研究和表演研究等领域连接起来。香港中文音乐研究中心拥有国际知名的中国音乐档案,地理位置优越,为我们提供前往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便利通道香港音乐学院 博士,使我们的课程更臻完善。
2. 历史音乐学
历史音乐学方向的指导教师有着互补的兴趣,涵盖了横跨17世纪到现在的一系列主题。中大的教授对创造过程很感兴趣,他们在德国浪漫歌剧的各个领域都有工作经验,同时还开发了电视和电子游戏音乐的次要研究领域;有些人在20世纪上半叶专攻音乐和现代主义QS100名校留学,在20世纪下半叶专攻爵士乐和流行音乐;以及十七世纪西班牙宗教音乐,从大规模的复调礼拜音乐到地方平歌中的身份问题。他们经常将历史研究与音乐分析结合起来,解决意义和美学问题。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历史及其方法的广泛了解,同时培养他们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3.理论
理论博士课程没有课程要求,学习计划主要以论文为中心。入学后,学生立即开始与导师合作,完善他们的论文提案,并被要求进行与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全面文献回顾。随着论文工作的进展,还鼓励学生以会议论文和期刊文章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初步发现。
入学要求:
1.民族音乐学
申请人应主修民族音乐学、音乐学、人类学或其他相关领域;
所有民族音乐学学生都应具备中英文能力。出于研究目的,可能需要能够使用中文和英文以外的语言;
2. 历史音乐学
申请人应主修音乐学或其他相关领域;
出于研究目的,所有历史音乐学学生都需要能够使用中文和英文以外的语言;
3.理论
申请人应主修音乐理论、音乐学或其他相关领域;
出于研究目的,所有理论方向的学生都需要能够使用汉语和英语以外的语言;
申请人应提交:
1.个人履历(必须使用音乐系的模板);
2.硕士论文和/或其他研究论文和出版物的副本;
3.用英文撰写的研究计划书(3000-4000字),涵盖以下领域:
a)研究问题和问题的陈述
b)目的和目标
c)文献综述
)方法论
e)章节大纲(可选)
f)研究计划(可选);
4.参考文献;
入围的申请人需要参加面试。
of Music
专业方向:
作曲
作曲专业方向强调传统的西方音乐训练,并为学生提供本地和国际合作和表演的机会。为配合当代音乐舞台不断变化的需要,中大作曲课程的毕业生将会有能力创作不同风格及器乐风格的作品,包括独唱、室内乐、合唱、管弦乐、电子或舞台作品。香港中文大学作曲系教师的教学质素,反映在其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以及多年来其毕业生在国际比赛和音乐节中获得的重要奖项和奖项。
DMus(作曲)没有课程要求,学习计划侧重于创作新作品组合。
入学要求:
主修作曲或其他相关专业;
申请人需提交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集(3-4首,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大型室内乐、合唱或管弦乐作品),其风格与候选人计划工作的风格一致;
3.一份2-3页的英文研究计划书,涉及以下内容:
a)作曲方法、过程和技术
b)音乐风格和比较练习的例子
c)作品集的计划结构(包括工具和持续时间);
入围的申请人需要参加面试。
香港音乐学院 博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
赵洺,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讲师,钢琴博士(D.M.A)香港音乐学院 博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青年钢琴演奏家,香港音乐家协会会员。
赵洺出身于音乐世家,四岁起就跟随她的姨父学习钢琴。本科就读于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并在两年内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获学士学位后直升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以平均学分绩点4.0的满分成绩硕士毕业。之后博士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钢琴演奏专业,在校期间担任助教工作,给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讲授了钢琴专业的有关课程美国top30名校留学,三年内获得钢琴演奏方向的音乐艺术博士学位。
作为留美钢琴演奏家香港音乐学院 博士,赵洺博士曾在纽约 Hall、 、宾夕法尼亚 Hall、St. John 等地举办过多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讲座音乐会、管风琴音乐会和羽管键琴音乐会。她在多个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奖,如第十三届香港(亚太地区)钢琴大赛,德国汉堡国际钢琴大赛等。硕士毕业后曾在高校任教,指导多名本科生在钢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获得 “优秀指导教师奖”。她还担任过长江钢琴杯大赛、KJC亚洲国际艺术节钢琴比赛等多个国内外钢琴比赛评委。公开发表了《序列音乐作品的发展性与包容性——以巴伯为例》、《贝多芬第三乐章的对比性与统一性》等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