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课题组诚聘海内外优秀博士后人才
招聘方向:
电/热催化二氧化碳转化、单原子催化
招聘要求:
博士学位,电化学、热化学、材料学、工业催化或物理化学相关专业,具有相关方向研究基础,有较强的专业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英文科技论文,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工作地点:
博士后入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工作地点大连或香港。
招聘人数:2名
合作导师:
李旭宁, 研究员, 2012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应用化学和应用心理学双学士学位,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7-202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英国G5院校留学,2021 年作为引进人才加入大连化物所申请香港心理学博士,招聘专栏: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招聘联合培养优秀博士后人才, 2022 年获中科院人才计划择优支持。长期从事穆斯堡尔谱、单原子催化和原位谱学表征等领域的研究,发表sci 论文 50 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 在 chem, j. am. chem. soc., nat. . adv. mater., sci. adv.等期刊发表论文 20余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 项。因推动穆斯堡尔效应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被授予国际穆斯堡尔谱学青年科学家奖(国内唯一)。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担任国际期刊《 today 》青年编委。
刘彬, 教授, 2002 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学士学位(一等荣誉), 2004 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导师为曾华淳教授) ,之后于 2011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取博士学位(导师为eray s. aydil 教授) 。2011-2012 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杨培东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 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pi),2017 年晋升终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化学、光电化学与原位表征技术。近年来,在国际著名期刊 chem. rev., nat. , nat. ., chem, joule, sci. ad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 200 余篇,引用 2 万余次, 国际期刊《 and 》副主编。
黄延强,研究员申请香港心理学博士, 2002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学士), 2008 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工业催化),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在 , jacs,angew. chem.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 120 余篇,受邀为 chem. soc. rev., acc.chem. res.等刊物撰写综述,申请发明专利 50 余件(授权 20 余件)。2019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 of 》副主编,《 of 》等刊物青年编委。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兴辽英才计划等荣誉称号。现承担科技部、基金委以及其他部委多项课题。
薪酬待遇: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站博士后(统招统分)与事业编制职工同样实行三元工资,研究所为在站博士后(统招统分)缴纳社会保险,建立住房公积金。
研究所支持: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分三等 10 万/年、 20 万/年、 30 万/年(资助人数可达当年入站人数的 30%)
在站博士后平均年收入28万,最高年收入>70万。
※年收入中包括地方支持,地方支持政策以最新文件为准。
※目前课题组在站博士后平均年薪>55W,包括国家博新计划一名、国家海外博后YJ项目一名、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一名。
生活保障: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博士后提供了设施完备的博士后公寓,实现拎包入住。星海园区较紧张,能源学院园区数量充足随到随住(免费班车,单程40分钟)。
未来发展: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可以优先留所工作,并为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
1、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具有事业编制身份,工资及保险福利待遇按事业编制有关规定执行,年薪 15 万起,可申请大连市 30 万人才安家补贴。
2、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博士毕业学校全球排名 ),可享受辽宁省优秀博士后来辽工作奖励 30 万;
3、大连化物所出站的博士后留所工作,可申请“大连化物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计划”,择优评选,可直接聘为副研究员,研究所给予 100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并提供 50 万元个人租(购)房补贴;
4、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可申请“大连化物所国际英才计划”,择优评选,由研究所提供资助,公派前往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学习交流。资助金额 20 万-40万/年,资助期 1-3 年。
※地方支持政策以最新文件为准。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人事处所有
应聘方式:
请将简历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注明 “博士后应聘+本人姓名+毕业院校” 。
申请香港心理学博士,第一届大湾区(深圳)心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和深圳大学心理学院联合举办的2021第一届大湾区(深圳)心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于12月15日圆满落幕。该论坛受到广泛关注,仅线上参与人数便累计破万。
此次论坛在 “粤港澳大湾区” 和深圳 “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建设的 “双区” 驱动背景下,定位为小范围、高水平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召开,邀请到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和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的优秀青年学者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聚焦并探讨心理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相关的前沿研究新问题。
图|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01 嘉宾致辞
12月1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会议室正式开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邹立业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项目主任王晓田教授致开幕辞。
首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进行致辞。王教授向与会来宾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建校历史和教学成果,并简要介绍了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概况和课程设置。王教授表示,这次论坛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召开得益于两校的努力,并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最后,他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 王立弟教授
随后,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邹立业教授简要介绍了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的概况和学科建设情况,期待两校未来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欢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团队到深圳大学进行访问。最后,邹教授对参会嘉宾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图|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邹立业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项目主任王晓田教授再次对各位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欢迎。王晓田教授强调了“同城、同道、同业;同心、同力、同乐”的合作理念,希望与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合作共同推动深圳心理学科发展,并衷心欢迎深圳大学各位学者与同行前来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同时,王教授预祝在座各位来宾在此次论坛中有所收获,享受学术交流。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项目主任王晓田教授
02 论坛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两校心理科学青年学者正式开讲。本次论坛的学术报告汇聚了心理学科多个领域的研究,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科在社会生活多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在论坛问答环节,现场与线上的观众都踊跃提问,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据统计,超万名观众观看了本次论坛分享线上直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助理教授何金波的报告题目为《进食障碍研究40年:文献计量分析》,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勾勒出在过去40年中全世界范围内进食障碍研究的总体情况。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助理教授 何金波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邹立业报告题目为《体育锻炼对情绪调控的作用》QS100名校留学,他分享了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并就体育锻炼对情绪调节作用探讨可能的神经机制。
图|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邹立业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助理教授陈纯的报告题目为《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治疗展望:探索霸凌受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社会情感能力的调节作用》,该研究发现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越高,其校园欺凌受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正向相关性越强,并进一步讨论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治疗展望。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助理教授 陈纯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微微的报告题目为《非侵入性神经电刺激的镇痛效果和机制研究》。该报告介绍了多种非侵入性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包括经皮电刺激(TENS)和经颅电刺激(tES)的作用机制,指出高频低强度TENS的阵痛效果与疼痛闸门控制理论有关,低频高强度TENS则与疼痛下行抑制系统的激活有关。此外,还对比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与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NS)对于阵痛的效果区别。
图|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微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用心理学副教授李田园的报告题目为《关注老龄化的另一个角度》申请香港心理学博士,第一届大湾区(深圳)心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她分享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老年人在不同的社会情感领域相对正面的表现,以及代际互动与年轻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用心理学副教授 李田园
深圳大学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徐敏的报告题目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读与写》,该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阅读障碍脑机制的认识,也为阅读障碍的诊治提供了启示。
图|深圳大学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徐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助理教授于是的报告主题为《自主为道德之源:父母自主支持教养方式预测青年学生对学业不端行为的接受度》。该研究强调了自主性对于中国家庭的教养模式依然非常重要,即使在东西方跨文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环境中研究家庭教养方式的自主性也非常有意义。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助理教授于是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助理教授成晓君本次的报告题目为《联合行动和人际神经科学》,通过探讨脑间同步与联合行动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考察了其内在产生机制和外在调节情境。
图|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助理教授 成晓君
03 闭幕致辞
活动最后,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邹立业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项目主任王晓田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
图|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邹立业教授
邹教授首先再次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表示申请香港心理学博士,八位学者在此次论坛中分享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让各位观众受益匪浅,同时,这次交流论坛为两校进一步进行学术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对下一届学术论坛的举办充满期待,并诚挚邀请诸位同仁未来前往深圳大学进行学术研讨。
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项目主任王晓田教授
疫情期间举办线下学术研讨会议实属不易,王晓田教授再次对各位优秀青年学者的汇报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会议议题范围广泛,涉及到多个研究领域,突出了两个特点:既有基础心理学研究,又有接地气的实验设计。同时,如何加强各个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合作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最后,他对将在深圳大学举办的下一届大湾区(深圳)心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充满期待。
至此,第一届大湾区(深圳)心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圆满落幕。
文章转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平台,链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