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硕士-博士
数学硕士-博士专业旨在培养学术成绩优异、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科研品味高、脚踏实地、有朝气、有理想、有高度进取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领域的高级研究型人才香港理工博士,所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金融数学、代数、几何、拓扑及其相关交叉研究领域等。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而具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满足毕业要求的研究生,将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物理学硕士-博士
物理学硕士-博士专业面向希望在物理领域进行深造的学生,包含的研究方向有: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材料物理、表面与界面物理、自旋电子学、光学、拓扑物理和高能核物理等领域的核心研究前沿,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及高水平科研能力。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可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具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申请人应具有理工教育背景。满足毕业要求的研究生香港理工博士,研究型硕博项目,将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化学硕士-博士
化学硕士-博士专业面向希望在化学领域进行深造的学生,包含的研究方向有:合成化学、理论化学、金属有机及有机催化化学、功能材料分子合成、纳米材料、高分子化学、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非均相催化、表面化学、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太阳能、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核心研究前沿。申请人应具有理工教育背景。满足毕业要求的研究生QS100名校留学,将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专业旨在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高级研究型人才,所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智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磁性材料、光学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量子多体问题、非平衡热力学、表面化学与界面工程、材料建模与仿真、材料生产与加工、能源材料、环境净化材料、气溶胶和纳米颗粒工程、绿色化学与材料生命周期等等。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而具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申请人应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满足毕业要求的研究生,将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能源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
能源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专业旨在培养希望在能源领域获得更高学位的学生,研究重点是多维能源理论、清洁和可持续能源等。该专业目标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广度与深度知识,使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具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卓越的研究成果,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工业界的高级研究人员。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而具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申请人应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满足毕业要求的研究生,将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硕士-博士专业旨在培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相关领域高级研究型人才,所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通信与网络、计算机视觉、控制、数据科学、数字信号处理、智能系统和机器人技术、运筹学、优化、光电领域等。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而具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申请人应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满足毕业要求的研究生,将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博士
生物医学工程( , BME)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它旨在通过应用工程学原理和技术,探索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问题。生物医学工程师利用工程技术和生物学知识,开发出各种生物医学设备和系统,用于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和预防。
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品质管理硕士学位项目2021年报名
2021品质管理理学硕士学位项目
报名启动
of
in
教育部批准书编号
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合作举办
自农历春节过完,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西一教学楼一楼招生办里的铃音就一直不断,前来咨询品质管理(以下简称“QM”)硕士学位项目的电话就特别多。
“项目招生简章还未出,请再等等。”这是我们前段时间给咨询者最多的一句话。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向教育部申报续批。
值得高兴的是,2021年3月初,教育部续批结果令大家欢呼雀跃:QM项目获新一轮两校合作办学资格。
续批成功的背后,凝聚了所有支持与关爱QM项目校友、学员、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加持,在此,我们为大家送上一朵小花花。
01项目概况
品质管理(QM)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于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两所高校联合举办,填补了国内高校尚无开设“质量管理”单独学科的空白。
办学以来,项目一直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不断适应和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围绕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依托香港理工大学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课程体系、教研模式、管理经验,有机结合浙江大学办学特色及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愿景,充分发挥两校品牌优势、学科优势、师资优势,逐步打造成以融合创新、应用实践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多元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育平台。
作为2006年首批通过教育部复核、2017年入选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候选名单的项目,QM迎来了22周年。
02项目特色
品质管理(QM)硕士学位项目由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理学硕士学位证书。据不完全了解,以品质管理专业为学科方向的硕士项目在香港、亚洲,乃至全球来看,都是稀有的。香港并无其他大学开办类似的硕士班,亚洲地区其他院校也无该方向硕士课程。尽管学科少有,但课程体系由点及面,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又凸显品质管理的专业内容,体现了学科的包容性和独特性。
课程旨在深化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士的质量管理知识、概念和应用。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实践所学,进行自我评估,并不断改革和创新,以迎合客户的需要,在市场上保持优势。
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公营组织或部门的范畴内,学生能有效地运用质量工具解决问题和改善产品及服务质量。
透过进行独立学术研究,学生还可将研究成果用于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
QM项目学位授予归属于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及航运学系。该学系有多位老师在质量管理的研究于世界学术界拥有一定地位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这几位老师都出任项目的教职。另外有数位具博士学位并曾长期为跨国公司高管的全职实务教授,授课师资队伍能结合理论与实际培育学生,开拓学员国际视野,灌输学术界新颖知识,为国家打造新一代精英。
项目依托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具有理论素养、师德师风俱佳的教授、副教授团队英国G5院校留学,贯穿于项目授课、论文指导环节,受到历届校友、在读班学员的好评。
凡成功完成“六西格玛及品质管理技术”科目学员,即可免试申请香港六式码学会注册绿带;毕业学员更可参加香港六式码学会一周培训后考取注册黑带。根据学会的注册绿带及黑带互认资格计划,获此专业资格后,学员可申请中国质量协会认可的注册绿带和黑带。
凡修完“当前质量管理课题研讨”科目学分,更有机会申报亚洲质量功能展开协会绿带、黑带资格。
03学科排行榜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作为品质管理(QM)硕士学位项目在内地培养的主要共建单位,是中国大陆最早开始国际认证工作的商学院之一,获AMBA、EQUIS、AACSB三项国际认证。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为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学科A类或A-类。
据UTD 世界百强商学院排行(2015-2019)显示,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排名第61位,其中“物流及航运学系”在该榜研究领域( and )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二,为美国以外院校学科排名第一。从2014-2018年期间,该学系一直为KUBS 中营运管理及管理科学( and )排名第1位。(UTD是The of Texas at 缩写,KUBS是Korea ,以上均为世界一流商学院权威排名榜)。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上,香港理工大学在“管理学”学科排名第六,前五位除第一名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亚洲院校,其余四位均为欧美院校所占。
04课程体系
必修科目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及国际质量认证
and
六西格玛及品质管理技术
and
当前质量管理课题研讨
in
质量管理调研:原理和技巧
QM :&
组织与人事管理
and
管理人员会计实务
for
国际商业物流
战略管理
for
学习流程及毕业条件
完成上述9个必修科目
每个科目42学时3学分,合计27学分;
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占3个科目,合计9学分
毕业获得:品质管理理学硕士学位
在规定学期内,完成36学分,可获得由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
若只完成27学分,可向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申请以深造文凭资格毕业。
05授课方式
在职学习,采用集中授课模式,通常在周五、周六、周日上课。
中文(普通话)授课,辅以中/英文教材
学制:三年(一般学生可在两年内毕业)
授课地点:浙江杭州-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06入学条件
申请人必须具备
持有大学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同等资格,宜有不少于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或
申请人如持有其他高校学历、年龄达三十五岁,并于工商企业或国家机关工作不少于六年,其中三年担任管理职务可获个别考虑;及
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读写能力。
申请人需要通过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中心安排的入学面试和笔试。
每年招收100人。
07听教授说
熊伟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品质管理硕士学位项目课程总监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质量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两校联合举办的QM项目是国内培养研究生层次高质量人才的摇篮,为学员提供职业发展的更高平台,也为追求高品质美好生活提供了路径。”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运管理讲座教授、物流及航运学系系主任、品质管理理学硕士学位项目课程总监
质量管理是工商业的一个专门学科,目的是透过改善企业管理能力,提高营运效率及减少流程误差,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并增强公司的长远竞争力。品质管理硕士课程专为在职行政人员而设,特别适合制造业、服务业及公营机构的管理人员,有助提升他们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技巧和知识,让他们以新思维、新理念创出新景象。
杨昌良教授
年招考时间及形式
入学考试时间
2021年5月22日-23日(第一次)
2021年7月10日-11日(第二次)
入学考试形式
现场面试、笔试。视疫情防控变化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品质管理硕士学位项目2021年报名,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入学考试内容
科目一:英语
科目二:管理综合
09关于费用
考务费:400元人民币
项目学费:183,600元人民币
学费支付方式:按学年支付,2次
毕业费用:在毕业当年另行支付
其他费用:若学习期间有安排企业参访或考察等,涉及到交通、食宿等费用,需要自理,以实际支出为准,不包含在项目学费内。
10如何报名
申请人须线上报名
官方报名网址:
Step1
打开网站首屏:
Step2
点击“在线报名”,注册个人信息,新建报名表
Step3
选择申请“品质管理硕士学位课程(QM)”,按步骤填完相关信息后保存报名表
Step4
返回登陆页面,点击“提交”按钮,完成报名表,等候通知
Step5
招生简章发布后,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会收到信息确认与回复,随时关注Email推送。
11课程咨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西一教学楼1楼招生办公室
官方网站:
上一篇: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合作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2021年招生简章
下一篇:深圳大学2021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科技与风险控制硕士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2019年浙大文科“双脑计划”之博士生香港学术之旅圆满完成
为积极响应浙江大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双脑计划”)的开展,支持从事相关跨学科研究领域的浙大文科博士研究生开拓国际视野,促进学科交叉,我校社会科学研究院 “文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下简称“文科+X”中心)于2019年7月15日至19日组织部分文科学院博士生开展浙大文科“双脑计划”之博士生香港学术之旅活动。交流访问团由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铭教授带队,“文科+X”中心师生一行先后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香港科技大学前合影
访问期间,参与座谈的双方高校博士生们分享了自身的研究课题、进展及心得体会。“文科+X”中心博士生王伽臣从导师组成员、研究方向、支撑课题以及研究成果的运用等方面介绍自己在体育学和计算机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引起了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的共鸣,他们也纷纷分享了计算机技术在自身研究领域上的应用心得。中心博士生皇甫博媛、李沛等也分别就自己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做了学术报告。
中心博士生王伽臣在报告自己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中心博士生皇甫博媛在分享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本次香港之行邀请到了多位著名的学者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
在拜访香港科技大学期间,特别邀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中清教授和计算机与工程系屈华民教授参与到学科交叉培养的讨论中。李中清教授对浙江大学“文科+X”中心的建立表示了肯定,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内地人文社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屈华民教授对浙大博士生介绍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并结合港科大计算机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分享了自己在交叉研究和博士生培养领域的经验。同时,他们也对中心提出了宝贵的建议QS200名校留学,希望中心能够保障文科学科交叉的延续性,并扩大中心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力。
与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的交流
在香港大学访问期间,香港大学法律系系主任赵云教授及5位港大博士生与浙大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赵云教授介绍了自己关于在线网络纠纷解决机制等交叉研究的心得,胡铭教授介绍了内地现代科技与司法相结合的最新实践和学术研究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博士,2019年浙大文科“双脑计划”之博士生香港学术之旅圆满完成,参与讨论的博士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通过学术漫谈对共同关心的学术交叉问题做了开放式的学术探讨。
香港大学前合影
在香港大学与赵云教授团队交流
在香港理工大学的访问中,香港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博士生介绍了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和博士生交叉学习的心得。浙大的博士生报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图书馆等教学、科研场所。
与香港理工大学师生合影
经过本次赴港学术访问活动,“文科+X”中心的博士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并会继续与在港的学术伙伴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交流,努力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并提升自己的科研和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