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助理教授在社交媒体平台宣布,自己将于明年加入 UCLA。这一则消息受到了领域内的广泛关注。
「我将在明年初加入 UCLA 计算机科学学院,继续我的学术之旅。感谢众多合作者、同事和同行的大力支持,期待激动人心的新篇章。」
周博磊 2010 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QS200名校留学,硕士期间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港理工博士,十年学术生涯新开端:港中文助理教授周博磊宣布加入UCLA,导师为汤晓鸥。2018 年,周博磊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导师为 。同年,周博磊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职位。
在之前的文章中,周博磊曾回顾过自己十年以来的学术生涯:「掐指一算,这正好是我第十年投稿了。我第一次邂逅 CVPR 是在 2010 年,当时把自己的本科毕设工作整理出来投稿,可惜被拒。随后便上了这条贼船,一晃把十年大好光阴贡献给了这个领域。这十年之间,我幸运地见证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蓬勃发展。」
「这十年之间,我也从最早的怀着撞大运投稿的小虾米,变成了现在靠投稿谋生的科研老油条。」
周博磊的研究方向为机器感知和智能决策,重点是通过学习可解释、结构化的表征香港港理工博士,使机器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感知、推理和行动。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了 50 余篇学术论文,论文总引用数超过一万次,其中两篇一作论文已获得单篇引用超 2000 次的影响力,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和场景理解等课题上有突出成果。主要成果包括 Class (CAM)、、、 。
在求学和工作期间,周博磊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微软学者」奖学金、MIT 大中华区计算机科学奖学金、 奖学金、WAIC 云帆奖等。此外,周博磊曾在 人工智能实验室,eBay 研究所,微软亚洲研究院参与研发工作,在计算机顶级会议 CVPR、ICCV 等多次主办 和 。
香港港理工博士,香港留学 | 为什么香港的大学排名这么高?
港校排名的确高,香港八大的排名我在这里简单说下,顺便上个与内地学校的对比,让大家了解的更清楚:
很多人质疑香港的学校排名过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排名虽高,和内地顶尖强校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申请难度却相对较低。拿硕士来说,想要考上中上游985的硕士并非易事,今年考研人数450万,上岸率就算是三成,这三成中能去到中上游985的更是少之又少。而申请香港学校的硕士,虽然难度也越来越高,而且除了成绩,还要看实习经历等,但还是门槛相对较低。
2. 认可度不敌排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学校香港港理工博士,比如城市理工的排名仅次于清北复交浙,但回国后差不多相当于中游985/211的水平,浸会更是和C9中的西交相差甚远。
但实际上,很多人其实根本没有真正搞明白学校排名的标准是什么,拿内地HR看的比较多的QS排名来说,他的主要参考指标有:
1. 学术指标(学术+论文引用率):这项占比最高,拿城大举例,城大有500名+的教师持有海外名校的博士学位,发过的SCI一大把,但是内地的学生却不会去关注这个,他们只关注申请这个学校难不难,不难就是含金量不高。
2. 雇主评价:也就是毕业生入职后的表现。根据内地发布的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显示,大陆平均收入最高的学校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的平均起薪是15W;而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相关数据显示,香港八大学生的平均起薪是24万人民币,香港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在30万人民币左右。
3. 国际化指标:这一项的确有点吃大陆学生占比比较高的红利,因为对于香港的学校来说,大陆生也算是国际生。但香港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我在这里呆了5年,我相信你总能收获到不一样的惊喜。
所以,你需要明白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入学难度并不能评判一所学校的排名虚不虚,评判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毕业后的认可度等等。
香港的学校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说硕士):
1. 申请方面:因为申请相对简单所以避免跟内地的学生卷,尤其是对本科一般的学生来说,虽然你本科一般,但你有上名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内地,九成的学生在双非,但是九成的教育资源在985/211,这点双非的学生应该深有感触),毕业后也能拿到名企的敲门砖(不然直接会在简历关被卡掉)。
香港留学的话QS200名校留学,可以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限,申请除了看分数,还看你的本科/雅思/实习这些,就算你的某一项拉胯了,其他条件优秀也能拿到录取。我今年这边不少本科一般,但是绩点高,雅思也高的学生也拿到了港前三的offer。这种考察申请者综合条件的方法,我不仅不觉得水,反而认为更加合理。
2. 教学方面:教育资源丰厚,至少超过内地99%的高校,拿香港城市大学举例,这是他们2019/2020年进行的研究项目,多达2700多个:
这是与之合作的学院/学校的数量:
这是其图书馆的藏书数量:
其他我不再多说,大家可以自行到官网去看一下。
就业方面:可以一年快速拿到硕士学历,快速进入工作岗位香港港理工博士,香港留学 | 为什么香港的大学排名这么高?,能在内地硕士三年后刚毕业还四处投简历跑校招的时候一跃成为一个小。并且回国后的认可度虽然不及同等排名的内地学校,但基本上也能与大部分985/211相抗衡了。简历关差不多都能过,还能享受留学生优惠政策这些,薪资也不会低。
综上,排名虚不虚的,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上清北复交浙的,港校对你来说也不差,加油吧!
香港大学经管院博士,没有回到南开的经济学大牛,可叹可惜!
【转帖】 在海外,有很多南开毕业生在做经济学,有些还在海外,有些已经回国了。可惜过去南开的领导们从来不主动邀请这些大牛,以至于这些大牛没有一个回南开的,甚至跟南开没有任何学术往来。
比如白聚山,只跟清华有学术往来;王苏生被南京大学邀去当长江学者讲座讲座教授;王运通被外经贸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回国后还能在上发paper的普林斯顿的博士郑旭,先去了上财,后又转投上海交大…还有张俊森(老婆也是南开毕业的)、李其(导师是原校长母国光)都不跟南开有任何往来…
这非常令人遗憾。看看清华,不惜血本邀请校友钱颖一、李稻葵(仅香港科大一副教授,南开毕业生里这种水平的大有人在);看看厦门大学,举全校之力邀校友洪永淼在厦大建立王亚楠研究院。
经济学在中国乃是最大的显学,经济学强,则大学强,这可以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光华管理学院明显的看到。经济学强,学校也有话语权。
南开近来经济学凋敝,很大程度上源于近亲繁殖,缺乏海归输血。希望饶校长像延请理科人才来南开任教那样,延请经济学大牛来南开,尤其是南开的校友们,则南开经济学可兴也,南开复兴可待也!
我不完全列举下南开出来的经济学牛人(指的是真正搞现代经济学学术的,类似马建堂校友这种的不予统计)
过去南开数学系史树中教授培养的经济学牛人,粗略算来就以下这些人。
白聚山(Bai,),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终身正教授。他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香港大学经管院博士,198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加州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1997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97-1998任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1998年进入波士顿大学,1999年成为终身正教授。2003年-2008年任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终身正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数量经济学。在上发过7篇paper。根据欧洲经济学会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白聚山位列世界184名,华人第5,华人计量经济学第一。
秦承忠
秦承忠教授,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经济系终身教授。秦教授国内就读南开大学,八十年代师从著名博弈论大师教授。他在国际经济学与博弈论的一流期刊包括 of ,Games and , of Game 发表多篇文章。
~qin/
王苏生,
江苏省苏州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获数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获数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数学系讲师。后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并于199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曾任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3年至今在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从事信息经济、组织理论、企业治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并著有《微观经济学理论》等著作。曾两次荣获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教学奖,现被教育部聘为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王运通
王运通博士,现任教于加拿大大学经济系,获终身教职。1989年南开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2000年蒙特利尔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尤以在成本分摊问题上有突出贡献美国top30名校留学,在合作博弈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定理。其论文在 of Game , of , of , 等经济学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
郑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特聘副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87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师从史树中教授。于1992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同年担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经济学助教授,后任职华尔街著名金融公司基金经理。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已在包括, of , , in 等国际一流计量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并为多家国际著名经济学期刊审稿人,多次在国际经济学会议上宣读论文。现研究方向为金融计量经济学和微观计量经济学。
陈志鸿
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聘助理教授,1998年南开大学数学院概率统计专业学士,同年保送南开大学史树中先生硕士生,由于史先生调到北大,陈志鸿赴美国留学,先后获波士顿学院经济系硕士(2001)和博士学位(2005)。在美国期间,曾获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最高奖–邹至庄最佳论文奖。在国际一流刊物 of 上发表过论文。
史树中教授的南开学生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武康平教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圣平副教授、张峥讲师、熊德华讲师也是经济学领域非常厉害的人物。
除了史树中先生培养的学生外,南开校友里面还有以下几位在经济学领域响当当的人物。
李其
目前任教于美国德州A&M大学经济系,终身正教授。他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1985年获得南开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德州A&M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面板计量领域的权威教授最得意的门生。其后在古尔夫大学任教6年,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任教一年,1999年到德州A&M大学任教,现为该校终身正教授。李其教授目前已经有6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其中1994-1998年多达28篇。根据欧洲经济学会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李其位列世界149位名,华人第3。
张俊森
(Zhang,),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经济学会会长。他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南开大学获得MBA学位后香港大学经管院博士,没有回到南开的经济学大牛,可叹可惜!,到加拿大迈马大学,1990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应用计量经济学。张俊森主要从事劳动和人口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成果斐然,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包括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 of )等世界著名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目前他已在西方主要经济学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0多篇。根据欧洲经济学会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张俊森位列世界357位,华人第9。
值得一提的是,张俊森的太太也是南开大学毕业的,“我太太的祖籍是嘉善,我们是在南开大学时认识的,她现在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副教授,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妻子。”
张俊喜
张俊喜,男,1963年8月出生,山西河津人。1979年至1983年间,在天津南开大学攻读物理学。1983年考取由国家教委、南开大学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合办的经济管理硕士班,朱镕基总理和于光远先生曾为该班的客座教授并做过报告,此班为中国现代MBA教育的先驱者。1986年取得MBA学位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国家教委组织的邹至庄留美经济学项目。同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学习,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之后又在英国的邓迪大学教学研究两年,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华人经济金融学教授。199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并成为首位在一年之内便晋升为高级讲师的经济学家。1998年起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于2002年取得终身教师资格。在2002年全球500名顶尖经济学家排名中,居378位,名列华人经济学家前茅。
曲中军(Qu,)
现波士顿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8年南开大学数学系本科,之后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获波士顿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经济系。在, of 等一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