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肠道微生物中心
全奖博士招聘
一、香港中文大学中心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 for Gut 中心致力于各种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微生态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目前已开展不同疾病的大型队列研究。团队将把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的生物信息与临床信息相匹配,致力于不同疾病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元等潜在治疗药物的开发及转化应用研究。
二、团队简介
陈家亮(CHAN Ka Leung, ),银紫荆勋章、太平绅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李卓敏内科及药物治疗系讲座教授、 for Gut 主任。陈教授是《 and 》副主编QS200名校留学,并担任许多顶尖国际期刊的编委会委员及科研基金评委会委员。
目前是香港特区政府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工作组非官方成员、香港特区政府医疗设施标准项目指导委员会内窥镜工作组召集人、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健康与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席,以及香港赛马会投票成员。陈教授与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第四军医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宁波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国立台湾大学及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客座教授。
陈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 以及 The New of 发表八篇论文;由于其卓越的研究成果,陈教授于2018年获美国胃肠病学会颁发“国际领袖大奖”,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2019年获美国医学资讯及评级机构 评为全球顶尖学者。
黄秀娟(NG Siew Chien),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医学与治疗学系教授、肠道菌群移植及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科技园微生物群创新中心主任;负责领导标本库、临床数据库建设及菌群移植研究。
黄教授曾获多项国际奖项,包括 David Todd 爵士讲座奖、Sir Avery Jones 讲座奖、研究卓越奖、新兴领袖讲座奖。黄教授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包括 , , & , 和 Gut 等国际一流期刊,目前担任国际著名期刊 Gut 的副主编。
2017 年,她在亚洲建立了亚洲首个微生物移植(FMT)研究中心和第一个FMT 登记处,以帮助开发基于个性化肠道微生物群的治疗和安全监测,该中心是香港卫生当局唯一的 FMT 供应商,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张琳(Lin Zha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与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博士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肠道微生物研究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微生物群创新中心” PI,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人类肠道菌群实验室的副研究员。担任美国免疫学会会员、香港免疫学会会员、美国消化道学会“肠道炎症临床前治疗”领域摘要评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张琳荣获香港中文大学 2013 年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及 2013-2017 年博士后 ,从事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肠道菌群基础及转化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香港地区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共计12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70篇SCI 论文,其中 16 篇以第一、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 of , in Food & , of ,, in , in Cell and , of 等杂志;参与编写胃肠道系统炎症及宿主抗菌肽领域专业书籍 3 部;获肠道菌群领域发明专利 3 项。
陈家亮(CHAN Ka Leung, ),银紫荆勋章、太平绅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李卓敏内科及药物治疗系讲座教授、 for Gut 主任。陈教授是《 and 》副主编,并担任许多顶尖国际期刊的编委会委员及科研基金评委会委员。
目前是香港特区政府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工作组非官方成员、香港特区政府医疗设施标准项目指导委员会内窥镜工作组召集人、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健康与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席,以及香港赛马会投票成员。陈教授与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找工作,是第四军医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宁波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国立台湾大学及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客座教授。
陈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 以及 The New of 发表八篇论文;由于其卓越的研究成果,陈教授于2018年获美国胃肠病学会颁发“国际领袖大奖”,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2019年获美国医学资讯及评级机构 评为全球顶尖学者。
黄秀娟(NG Siew Chien),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医学与治疗学系教授、肠道菌群移植及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科技园微生物群创新中心主任;负责领导标本库、临床数据库建设及菌群移植研究。
黄教授曾获多项国际奖项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找工作,香港中文大学肠道微生物中心全奖博士招聘,包括 David Todd 爵士讲座奖、Sir Avery Jones 讲座奖、研究卓越奖、新兴领袖讲座奖。黄教授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包括 , , & , 和 Gut 等国际一流期刊,目前担任国际著名期刊 Gut 的副主编。
2017 年,她在亚洲建立了亚洲首个微生物移植(FMT)研究中心和第一个FMT 登记处,以帮助开发基于个性化肠道微生物群的治疗和安全监测,该中心是香港卫生当局唯一的 FMT 供应商,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张琳(Lin Zha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与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博士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肠道微生物研究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微生物群创新中心” PI,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人类肠道菌群实验室的副研究员。担任美国免疫学会会员、香港免疫学会会员、美国消化道学会“肠道炎症临床前治疗”领域摘要评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张琳荣获香港中文大学 2013 年度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及 2013-2017 年博士后 ,从事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肠道菌群基础及转化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香港地区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共计12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70篇SCI 论文,其中 16 篇以第一、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 of , in Food & , of ,, in , in Cell and , of 等杂志;参与编写胃肠道系统炎症及宿主抗菌肽领域专业书籍 3 部;获肠道菌群领域发明专利 3 项。
三、应聘条件
1、肠道菌群、微生物、免疫学、生物信息学、viral- 等相关背景,具备丰富的实验经验和独立的科研探索精神;
2、有肠道菌群 SCI 文章发表者优先考虑;
3、能熟练以英文作为工作语言进行学术交流;
4、具备杰出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
四、应聘岗位
博士(PhD)
欢迎广大学子申请本团队博士学位,一经录取,可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奖学金(18000港币/月)。成绩优异者可申请香港政府奖学金(26600港币/月)。
五、研究方向
生命早期微生物组学的基础研究以及转化医学。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十万母亲和婴儿组成的大型纵向队列,研究健康或疾病母亲/父亲及其婴儿的不同部位微生物群,解析生命早期微生物群对儿童健康和发育的影响。鉴定维持人类健康的重要微生物、研发基于肠道菌群的精准医疗产品及技术,旨在改善下一代的健康。
六、应聘方法
即日至 2021 年 11 月 20 日接受申请。
有意应聘者将个人详细简历(包括学习经历、科研或工作经历、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等),发送至.hk,邮件请以 “应聘职位-姓名-专业” 为邮件主题和附件的题目。
初审合格者,通知2021 年 11 月 21 日面试。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满员为止。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生招生介绍会
主办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一所全球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达到50亿港元。港中大的工商管理学院在1999年获得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是亚洲首批被认证的两所商学院之一。工商管理学院在1998年成立旅游和管理学院,学院目标是在酒店和旅游管理领域成为亚洲一流的研究机构,该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设施,目前已与酒店和旅游行业内多家著名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招生对象:中国重点大学理科、工科、商科及社会科学已毕业或应届硕士毕业生,特别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也会考虑
津贴及学费:每年津贴()为港币153,600元(申请成功者都可享受),最多可提供4年津贴。学费每年港币42,100元,宿舍费用每年港币16,410元,剩余的津贴足够在港生活而略有富裕。
攻读方向:1金融及房地产:包括资产估计、公司财务、期货、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学、房贷一级和二级市场等内容。
2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选择、绩效评价等内容。
3市场营销:品牌加盟、网络营销、品牌资产管理、商业谈判等内容。
4酒店及旅游管理:与酒店及旅游管理相关的环境分析、战略决策、高级团队管理、酒文化等内容
日期及地点:10月28日下午2:00-5:00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纪忠楼Y408
入学机会初步评估:如欲参加入学机会现场初步评估,请带成绩表及公开试(GMAT及TOEFL)成绩单
学生就业: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澳门大学、香港招商国际(香港上市公司)
学习期限:硕士毕业的同学,正常学制3年,最长6年,但必须在2年内通过博士候选人考试英国G5院校留学,超过2年未通过考试将被终止学生津贴。
本科毕业的同学,正常学制4年,最长7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生招生介绍会,但必须在3年内通过博士候选人考试,超过3年未通过考试将被终止学生津贴。
网上申请:(需缴纳180港币),需要提供TOEFL和GMAT考试成绩。
详情咨询Ms. Ho,电邮:.hk,电话:(852)2609 8590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课程介绍:
.hk/gss//pdf//BSA/BSA(eng).pdf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
博士生招生介绍会的最新信息: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博士,博导招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杨可洲助理教授课题组招收博士生以及科研助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微电子学域助理教授杨可洲课题组计划在2024年招收博士生(2名)及科研助理(2名)。研究方向为应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类脑计算)的自旋电子器件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博士,博导招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杨可洲助理教授课题组招收博士生以及科研助,通过根据算法需求探究合适的器件性质以及根据实际器件进行算法优化两个方向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包括计算模拟(/)和实验(实验过程需要在超净间进行器件制备)。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通过邮件进行联系(邮件注明:姓名-博士生/科研助理申请)。
招生要求
1. 博士生须满足学校招生要求
2. 具有物理、材料、电子信息工程或其他相关专业背景
3. 具有微纳电子器件制备加工经验的同学优先
4. 春季博士项目申请人需要在2024.1.8前于官网提交申请(即将截止);秋季博士项目申请人需要在2024.7.15前于官网提交申请
PI简介
姓名:杨可洲
职称:助理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微电子学域
邮箱:
杨可洲在2023年作为助理教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微电子学域。他于同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此前,他在2018年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博士美国藤校留学,于2019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集中于可应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类脑计算)的新型器件。目前他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应用于脉冲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神经网络的自旋电子器件的软硬件共同设计。他的工作同时包含计算模拟和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