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博士

香港的博士容易毕业吗,【信札】赵惠妙:我在香港大学攻读破产法学博士之路

你上次来函问及我在香港大学攻读破产法博士学位详情,这次写信主要想跟你谈谈,我是怎样花了六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的。因此,我便申请了香港大学的博士项目。申请博士那年面临硕士毕业,我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要求我们就感兴趣的法律领域写一篇一万多字的英文论文。

师妹好:

你上次来函问及我在香港大学攻读破产法博士学位详情,这次写信主要想跟你谈谈,我是怎样花了六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的。【1】

2010 年 9 月,我正式注册为香港大学破产法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5 年 12 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美国top30名校留学,于2016 年 12 月正式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2】

你可能会好奇我开启这六年奇幻之旅的机缘,或者说2010年的我,是如何选择了彼时冷门、现时声名鹊起成为显学的破产法学的。首先,我一直想做一名老师,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而在大学执教,博士学位是必备的敲门砖。因此,我便申请了香港大学的博士项目。

说起来,选择破产法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申请博说起来,选择破产法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申请博士那年面临硕士毕业,我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要求我们就感兴趣的法律领域写一篇一万多字的英文论文。学院贴心地为大家提供了备选课题。截止日期快到的时候, 已没剩几个题目,只好听从室友的建议随手选了相对熟悉的论破产法的目标(The Goal of Law)。不经意间的选择,就此确定了我未来六年的研究方向,也确定了可能是我一辈子与破产法的缘分。

申请博士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计划。研究计划要写明读博期间所做的研究项目、做该项目的原因、开展研究的方法及时间安排等。因为也面临毕业提交学位论文,短时间内不可能同时写好两个截然不同的题目,遂决定以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作为研究计划的课题,于是就选定了《论破产法的目标》这个题目。在研究计划中,我梳理了破产法发展的历史、破产法的目标(从《十二铜表法》时期的债权人本位到后来的债权人、债务人均衡保护本位,再到后来的社会利益与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并重),最后从比较法和历史分析的角度,分析中国破产法目标的定位。相当幸运,导师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面试讨论也相当顺利,自此开启了六年的读博苦旅。

原以为读博是比较轻松的事情。没承想,一进博门深似海,各种压力扑面砸来。博士生活比工作要辛苦很多,工作尚有假期,读博占据的却是你的每时每刻。很多时候,晚上的梦都是围绕论文展开的。从前上课对我这个学霸毫无压力,哪怕是中欧法学院的魔鬼英文课程都没难倒我,到了港大才发现上课并不简单!比如一门比较破产法课,一堂课要读的材料有几十、几百页,而且全是英文。英文也罢了,好多知识点还从未接触过,比如劣后股东债权这样的问题,理解都会有困难。澳洲老师口音很重,加之对普通法体系的破产法不熟悉,破产法里掺杂普通法系其他法律的知识,一节课能听懂1/3 就算不错了。普通法系老师大多很随性,常常随时提问学生。每堂课我都叫苦不迭,听都没听懂,答就更不知从何答起。还有法学高级研究技巧的课程,老师常常只讲一小部分,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讨论。如果课下不预习,课上就无法参与讨论,一节课下来就会云里雾里。为了能跟上课堂节奏,课下只好拼命去读各种材料,学习各种研究方法。

上课总体还好。写论文才真是苦不堪言。第一年上完课,第二年就正式进入写论文阶段。港大要求 18 个月内必须通过论文开题()。博士论文选题不能太大,容易陷入空泛,四年也做不完;也不能太小,容易陷入技术性讨论,达不到博士论文要求的理论高度。我找了15 个月,题目还没能确定下来。导师明确表示不会给题目,要我通过阅读和对材料的理解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课题。摸索过程本身也是在训练问题敏感度,是博士培养很重要的环节。若直接给题目,这项训练就是空白的,对我的培养就不合格。所以即使过了 15 个月还没找到合适题目,面临延期,导师也未提供题目,只能自己花更多时间去阅读和探索。

通过一年半的阅读和摸索,慢慢形成三个题目:一是企业破产中的政府干预,二是侵权债权在破产债权中的地位,三是职工债权在破产法中的特殊性。导师最终根据我理解和掌握的材料,让我选了第一个题目。之后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写研究计划,修改了五稿,两位导师终于同意让我参加开题报告。开题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确实会淘汰人。开题第一次失败率大约为 20%,若再次失败就淘汰出局,比例大概是 10%。【3】平均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学生开题失败或被淘汰。有些因为害怕失败,读了三年甚至四年,都没有勇气开题就悄悄退学了。

你写信问我开题为什么难。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二是不知道论文怎么写。

关于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你可能会很疑惑,研究计划写完了还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并不奇怪。即使到开题阶段,有些博士生仍不清楚自己论文的主题,分不清主题、论文主旨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自己的论文大致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比如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重整中的政府干预》( in of in the of China),我所研究的主题,就是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政府干预问题。论文主旨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广泛而深入地干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过程,政府干预给上市公司、破产机构以及破产法实施带来消极影响,主张政府应与破产法实施划清界限,让破产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

写完论文,我当然可以很清楚说出我在做什么,但开题阶段并没有收集到足够数据,对课题涉及范围也缺乏准确把握。开题时我的题目是《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与国有企业破产中政府的角色》。这个题目显示出当时我对主题并不清楚。比如我研究的是企业破产中政府的角色。《企业破产法》规定了三种破产程序:重整、和解和清算,每一种都各有特点。博士论文八万英文的容量,不可能清楚讨论每一种程序中的政府角色,而且对三种程序都进行实证研究可能耗时太久,四年无法完成。此外, 若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两者关系为何? 选择这两种企业原因为何? “转型时期”的说法也是个陷阱。这个概念很容易被评审人质疑,怎么定义?中国现在在不在转型?转型的结果是什么?跟破产、政府角色有何关系?因为当时掌握资料有限,我对这些都不是很清楚。

关于不知道论文该怎么写,我告诉你一个细节,你就明白了。导师看完我的研究计划后指出:写得像教科书。比如,谈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就开始讲政府角色的嬗变,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政府干预的理论缘起,等等。为何会这么写?症结在于没有弄清命题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在探索一个什么基本问题。【4】 博士论文不能把读者当成学生,给读者“介绍”历史,介绍他国破产经验或介绍破产法各种知识。我的论文研究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重整中的政府干预,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为何特殊?《企业破产法》中规定的破产法目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联何在?这才是我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所有理论、材料和其他教授的观点只能佐证“我的”观点和命题,而不能喧宾夺主。“我的”论文、“我的”命题和“我的”观点至关重要。这就是论文写作的“纲”,纲不举则目不张。开题这一关相当重要。据我所知,法学院极少答辩通不过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开题环节真正起到了筛选作用,一些不适合的题目在开题阶段就被判了“死刑”。所以通过开题, 也相当于拿到一半博士学位了。

在港大我由两位导师联合培养。两位导师都以严格著称,“混”学位基本不可能。写完一章,两位导师分别修改。改完的稿子密密麻麻,满是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与两位导师分别讨论:为何采用实证方法研究这个问题,如何收集到上市公司所有的重整相关的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可信性,为何采用 A 理论而非 B 理论等。两位导师都是专家,看问题稳准狠,每轮讨论我都如临大敌,紧张到手心冒汗。若言之有理,则可少改或不改;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失败,或论证、逻辑不严密,或支撑材料单薄,或理论深度不够,都需要修改。每次修改都可能要继续阅读尺把厚的材料,推敲观点和论证,有时甚至需要推翻重来。视修改内容多少,每次修改需时一到三月不等。要修改到两位导师都满意了才能继续下一章。最夸张时香港的博士容易毕业吗,有一章与每位导师讨论了四轮,修改了四次,耗时八个月,才获准开始下一章。这个过程旷日持久,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观点、丰富论据、完善论证、强化逻辑、精确语言。其实两位导师都很忙,但大导师指导两个学生,小导师只指导我一个,所以花在我论文上的时间相对可以多一些。【5】

博士论文写完,质量获得导师认可,就可进行校对工作了。港大要求论文必须用英文撰写。毕竟是第二语言,使用起来没那么得心应手。曾有师弟论文答辩前没做校对,答辩时因为语言和写作问题被批得很厉害,导致答辩成绩偏低。基于这样的考虑,有导师会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论文前聘请编辑进行校对,以防语言质量不高给评审人留下不专业、不精确的印象。一旦形成不良印象,答辩人可能要花费几倍于别人的努力,却不一定能顺利消除这种印象。校对完之后通过重复率测试,就可以提交论文。港大并没有对博士获得学位需要发表的文章数量做硬性要求,授不授予博士学位,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博士论文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为学术界做出了可堪发表的知识上的贡献。【6】学院会根据导师推荐的人选组成答辩委员会,【7】一般由一位校外评审和两位校内评审组成。三位评审人须在六周内提交论文评审报告,出具同意答辩与否的书面意见。一般四个月内安排答辩。答辩是封闭的,只允许三位评审人、委员会主席、答辩人导师和答辩人参加。答辩时,评审和委员会主席坐同侧,答辩人和导师坐对面。我的理解是,导师和学生就共同的成果——博士论文,接受评审人的提问(学生)或者质疑(导师的指导水平,当然此为间接目的)。虽然导师在答辩会上不可发言帮助学生解释、澄清或回答问题,但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质量还是做了某种程度的担保香港的博士容易毕业吗,【信札】赵惠妙:我在香港大学攻读破产法学博士之路,否则不会同意学生提交论文参加答辩。所以答辩时偶尔会出现初次指导学生的老师比学生还紧张的现象。

答辩前总免不了想自己几年的辛苦终于可以结束,马上可以翻开新一页开启新生活。能否顺利翻开,就看答辩结果了。越想越觉答辩成功与否,事关自己未来是否美好。巨大的精神压力,会让答辩人或亢奋,或紧张,或面临崩溃。虽极少有人通不过答辩,首战告败的案例却不鲜见。平生第一次经历博士论文答辩,我紧张到茶饭不思,辗转难眠。幸好导师给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答辩前的心理建设、问题类型、角度以及相应回答方式。当然评审人研究方向不同,关注角度也不同,所以没办法也没必要去预测问题。问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论文吃透。提问都会限定在论文范围之内。要找对重点,分清主次。导师的建议有效缓解了我备考阶段的紧张,可以按部就班、心境平和地准备答辩。不紧张了,答辩气氛也好,对评审的问题就能对答如流。我的表现获得三位评审人一致好评,顺利通过论文答辩。答辩能否通过取决于三位评审人能否达成一致意见。若未能达成一致,首次答辩就告失败,需再次答辩。若评审人对答辩人再次答辩表现仍不满意,答辩人将无法获得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一般会给予答辩人 3 到 12个月根据评审意见修改论文,并指定答辩人导师作为修改稿负责人。修改内容如能很好回应评审意见,导师就会签字同意答辩人提交最终稿。

我觉得读博这个经历很难得,导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真“互虐”。导师希望学生勤奋努力、达到博士标准而顺利毕业,本着学者的良知和为人师者的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独立研究者。学生希望导师不要过于严苛,日子不要太难过,可以顺利毕业。曾跟导师谈过自己只想以及格成绩按时毕业,不想延期以求良好或优秀——读博的日子油煎火烹太难熬。导师坦陈,港大有自己培养博士的标准,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才能毕业。我们不可能看你辛苦,就为你降低标准,那是对港大不尊重,对教师这个职业不尊重,也是对你不尊重。若觉辛苦,可以放弃。不要觉得现在只是学生,不久你就会为人师。我们对你不负责任,你就会对自己学生不负责任。 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有将目光放得更长远、学习更专注努力。读博过程中的艰难和苦涩让我痛恨,但又非常感谢这种经历,感谢用心良苦的导师。成长总与汗水相伴,蜕变常与苦痛相随。

历经六年磨砺,博士一朝功成。如今自己做了老师,更能体会育人之不易。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希望不会让你对博士学位望而却步,而应更努力勇攀高峰。再叙!

祝好!

惠妙

2017 年 1 月 6 日

致 谢

好友天津高级人民法院张昕法官、香港大学朱含博士、王晓辉博士、厦门大学助理教授阳妙艳博士对本文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注 释

【1】延期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并非个案,学生们普遍会延期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法律学院也不乏七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的个案。我于 2015 年 8 月提交博士论文,延期 12 个月。

【2】香港大学与内地高校不同,每年是在 12 月初颁发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一起颁发。另外,香港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都是哲学博士 ( of ),不分具体专业,比如学位证书上并不体现法学博士或工程学博士。

香港的博士容易毕业吗,住在劏房的大陆博士,是不是香港要引进的“高端人才”?

3月6日,中国香港劳动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自从去年12月28日开通“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以来,已经收到了超过14000份申请,其中已经审批通过了9600份,超过一半的申请人年龄在30岁以下。

这不就是青年才俊吗?

30岁以下,还能够通过香港的“高才通”计划,说明这些年轻人要么是高学历QS200名校留学,要么是高收入,起码是领先了同龄人一大截。

这也证明了香港对于内地人才的吸引力,孙玉菡很高兴地说:“过去两个政府的各项招揽人才新措施,反映有决心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几乎就在香港宣布“高才通”计划的同时,一位内地来港的留学生发布了一个视频,将香港引进人才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暴露了出来。这个问题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无法被忽视,只要它一直存在,就不得不让人思考香港的人才引进政策是否真的对人才友好。

这个问题就是香港的住房成本。

在视频中,这位内地来港留学生自称是港大的博士,她给大家看了每个月花5000港币租的房子——一个只有80呎(不到8平米)的劏房。

这套房的大门不可以完全打开,只能勉强打开45度。

勉强摆放洗衣机后,只留下一道窄路,一个人只能挤身通过。

没有厨房,小小的书桌需要摆放生活必需品,以至于连笔记本电脑都很难摆下。幸好还有一个独立厕所,不过没有干湿分离的浴室间隔。

她说:影响房子价格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位置。自己所住的房间位于学校附近,所以价格贵。自己博士一年级时申请入住大学宿舍,但因面试不成功未能申请宿位。

作为港大的博士,她已经具备了申请香港“高才通”的资格,说起来也算是香港目前正在大力引进的“高端人才”了,可是却只能蜗居在这样的劏房之中。

这样的居住环境,说严重点,对于人的尊严都是一种侮辱,即便是让她成功通过了“高才通”计划,能对她这样在香港没有房子,没有资格申请公租房的人来说,生活又会得到多大的改善呢?

有人在看过这个视频之后。直言这是“香港工作劝退片”。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很多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留学生都选择毕业后不申请香港工作签证,而是直接回内地发展。一河之隔的深圳,5000港币的水平也能租一个地段不错的正规公寓,工资也没有差很多,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却能大大提高。

对于这些来港读书、工作的高学历人士,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苦熬7年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然后去排队申请“公屋”,或者攒够钱之后在香港买楼,永久居民就不用缴纳高昂的印花税,算是还有些希望。

香港的劏房问题,是多年来香港人最深的痛。

现在香港依然有22万人居住在这样有损人格尊严的蜗居之中,这个问题长期都得不到解决。

香港是全球住房成本最高的城市,而且这个问题也几乎无解。

很多人都说香港的房价高都要怪财阀们囤地居奇,故意制造寸土寸金的市场,李嘉诚这些年就没少被人骂是“地产霸权”。

但香港并不是一个财阀说了算的城市,香港是有高度自治的政府的,出了问题把责任全部推给财阀是说不过去的。

香港房价高,其实就是因为城市产业越来越单一。自从香港经济转型香港的博士容易毕业吗,彻底抛弃制造业之后,香港经济的支柱只有金融业、贸易物流业和服务业。

过于单薄的行业导致资源集中,人们为了就业就只能选择集中在某个区域,自然就导致某个区域变得寸土寸金。而房地产商们当然是哪里的利润高就去开发哪里的楼盘,他们手里虽然也拿了一些远离就业集中地的地盘,但开发起来没有利润,不如先囤着等到那块区域开发起来了再盖楼。

哪怕这些开发商良心发现,开发偏远地区的楼盘,然后低价出售,就能吸引香港人去那边买楼居住吗?不会的,因为那边不但离工作的地方太遥远,周边的配套也不齐全,开发商只负责盖楼,没义务建学校、医院。

香港需要更合理的城市规划,更多的疏散就业区域,发展更多的行业才能从根本解决“寸土寸金”的问题。

这个主要责任不在财阀,而在香港政府。

目前香港正在大锣大鼓吸引内地人才,取消了香港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新推出了高才通计划,对于内地人才来说,香港身份确实很有吸引力。

但是内地人才在申请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签证后面续签、申请永久居民身份的不同要求。

因为这将决定你要不要在香港工作和居住,要居住多长时间。毕竟在香港生活这个成本也是相当高昂的。

下面我将“香港优才计划”和“高才通计划”不同的续签要求和申请永久居民的要求分别列举出来,想要申请香港身份的朋友,看完之后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适合申请哪个签证。

1、“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采用评分制,根据你的年龄、学历、工作、专业、语言能力来评分,及格线是80分。

申请成功之后,你将获得香港的居留权,从2022年12月28日起,首次获批给3年签证,第一次续签给3年,第二次续签给2年;也就是3+3+2,(如果是顶尖人才,优才续签是3+5)。

优才的续签条件比较宽松,为了后续拿永居身份,中间离港时间不能超过183天,否则必须要书面向入境处作出解释,所以建议大家至少半年赴港一次,尽量多住一些日子。

香港的政策是不管你拿的是什么签证,都需要居住满7年之后才能申请永久居民身份和特区护照。

而在你持有优才签证满7年之后,申请永久居民身份之时,也需要向入境处证明你是“以香港为家”,出示相关资料证明你是与香港保持密切联系的,这些证明资料其实也很容易出具。

比如子女在港就读证明(成绩单、学生手册等)、惯性住所的通讯住址(自购、租赁或亲友住址皆可)、在港购买车辆、上牌及香港驾照证明、香港手机在香港电话网络的入网证明、公用单据(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网络费等)、香港公司委派雇员于外地工作的相关证明等等,提供其中的一部分即可。

所以其实申请优才之后,你是不用长期在香港工作和居住的,只要证明自己与香港之间的紧密联系即可。

2、“高才通计划”

高才通计划针对高收入和高学历人士香港的博士容易毕业吗,住在劏房的大陆博士,是不是香港要引进的“高端人才”?,年薪超过250港币,或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都可以直接申请,获批率很高,办理时间也很快,最快的当天递交当天搞定。

申请成功后拿到的是一张两年期限的居留签证,后面续签是三年+三年,(如果是顶尖人才,高才续签是2+6)。

对于高才通来说,续签要求是申请人本人必须在香港有工作,需要公司为续签提供相关材料,高才通申请人才可以续签。

也就是说,你是需要真的长期在香港居住和工作的。

当然也有“曲线救国”的办法,就是先申请高才通,快速拿到身份,然后同步申请优才,后续高才通转优才,更换成更自由的身份。因为7年的时间是可以累计计算的,无论你是什么签证。

香港如今拿出了诚意来吸引内地人才,但需要更多的落地政策来使人才们能够更安心居住在香港。

最实际的,就是给一些人才住房补贴。以香港高昂的居住成本,那些“高收入”的人才自然不在意,但是仅有高学历的人才,还是很沉重的负担。

毕竟香港吸引人才的初衷,是希望人才们能够留在香港发展,并不是只拿个身份然后就前往他处,这样对于香港起不到多大作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 博士 金融博士,单证博士VS双证博士!单证博士认可度如何?

什么是单证博士?单证博士与双证博士的区别与含金量?在职博士是单证还是双证?单证在职博士与双证博士的第三个区别,就是单证在职博士与双证博士获得的证书不一样。单证在职博士毕业以后只能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学位证)。相较于单证博士,双证博士的社会认可度与含金量更高。单证博士的认可度

香港 博士 金融博士,25Fall捷报 | 香港中文大学已发金融硕士offer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硕士课程提供严格的培训,以掌握金融理论和技术,并培养强大的定量推理能力,以及最新的金融技术技能。香港中文大学官网该专业对申请者的基础要求如下:如果你想在25Fall申请香港中文大学该专业,或申请英美港新澳名校,但不知道该如何准备。本科|申请干货硕士|申请干货博士|申请干货

香港 浸会大学 博士,24年香港留学 | 读博士别忘了申请奖学金!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奖学金最高可减免50%学费!

香港浸会大学于一九五六年正式成立,当时为一家私立的高等学府。一九八三年,当时的浸会学院成为政府全面资助的高等学府,至一九九四年更获得正名,成为香港浸会大学。获得认可大学或类似机构的硕士学位;或持有认可大学或同类院校颁授的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奖学金:提供多种丰厚奖学金,最高可减免50%的学费。

香港医学院博士申请,博士(PhD)申请攻略 |香港中文大学(CUHK)导师简介(310)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中文大学麻醉学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香港理工 人大 博士,招生资讯 | 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栋梁之材

毕业生可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大数据系统研发与数据分析部门从事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工作,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自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培养了37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