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硕士

香港景观专业硕士,2020年“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华南理工大学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具有式的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社会服务是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育人模式是促进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发展的教育创新。

导语

为落实教育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工作部署,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0年8月启动了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工作,经资格审核、通讯推选、路演答辩、走访考察以及网上公示等环节,共有103项案例认定为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近期,“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微信号将陆续推出“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介专栏,欢迎关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0年“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推介典型案例之三

华南理工大学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

一、项目简介

“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属于联合办学类典型案例,是全面改革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育的模式。该项目建立了从招生选拔、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奖助体系和职业发展等全过程的校企社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方式,在教学模式创新、设计训练拓展和社会服务性学习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各种专业刊物或媒体报道了一大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校企社合作的活动,取得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水平和国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积极引领示范作用美国藤校留学,在广东地区、华南地区乃至国内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2015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学团队联合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珠三角地区知名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讲授实际的园林设计和项目管理知识经验。

2016年

在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校企社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的资助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了“校企社”的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

2017年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7家设计机构、1所科研单位和2个大学成立广东省生态城镇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服务性学习”,将实践教学课堂设置在社区与乡村中,探索城乡环境改善的设计方案和技术途径。

2019年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包括案例研讨、设计训练、实习实践等形式,项目团队以“校企社”协同的理念完善这些实践训练。这个人才培养模式于2019年荣获“华南理工大学第九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理念与模式

01、校企联合教学

1.共建课程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与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了广东省精品在线课程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2.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组织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组织模式,积极聘请校外的有着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和工程师作为课程的实践指导老师,为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研究生教授实际的景观设计和项目管理知识经验,并参与设计评图。有效的补充了风景园林硕士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完善了相关实践课程的内容,优化了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机制。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组织模式图一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组织模式图二

02、怡境-华工 乡村设计工作坊(2017—2019)

自2017年至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每年夏天都在粤北英德黄花镇举办乡村中国-设计工作坊。

通过招募全国高校拟申请就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和怡境公司的设计师一起,通过7天的设计训练,提出乡村环境的改造方案。

工作坊活动与黄花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该地也成为了学校和企业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校企社”模式联系地方政府和单位,结合当下城镇更新与乡村振兴的趋势,将实践教学课堂设置在城镇与乡村中,立足空间再生的实际问题,设定与城乡环境改善的相关课题,以期为城乡发展提供真实的解决方案。

“校企社”模式丰富了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形式,强化了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能力,积极应对了风景园林学科评估的社会服务要求,充分体现了风景园林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这个系列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比如在2018年的乡村中国设计工作坊的活动中,全国35家媒体持续报道,并予以好评,全国总浏览量约58万次。

03、华工-普邦“自然邦”研究生工作营(2018-2019)

自2018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下,在暑期中开展“自然邦”研究生工作营,这个工作营,旨在研究乡村振兴的途径,地点设在粤西新兴县。

2018年研究生暑期工作营,以“未来”为主题,就乡村振兴的话题展开研讨。

同时,工作营邀请乡村干部刚学生讲解乡村建设的政策、方法和难题。

2019年的研究生暑期工作营,招募了来自国内外19所高校36位学生深入云浮乡村,就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展开调研和设计,同时邀请了18位导师参与指导,为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及精彩充实的学术沙龙。

工作营的成果还以展览、讲座的形式,展示给大众,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工作营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置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香港景观专业硕士,2020年“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华南理工大学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及社区服务教学基地,拓展了风景园林职业设计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

2019年的暑期工作营得到了32家媒体的联合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这种“校企社”合作的实践模式受到广泛好评,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三、创新点

“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具有式的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01、协同育人的培育目标

社会服务是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风景园林硕士育人模式是促进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发展的教育创新。

02、全过程的教育体系

校企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只是课程教学,其强调“校企”“校社”“社企”多平台共育人才,强调在产学研的基本逻辑上拓展合作对象、充分考虑社会服务需求。

03、品牌化的合作模式

校企社的协同需要有效的机制维持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与知名企业定期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达成多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且重视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形成特征鲜明的品牌。

04、资源共享的社会服务

校企社的协同的资源并不应该只是本校独享。我们认为这样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当开放,让更多的学生和学校、企业共享教育资源香港景观专业硕士,服务社会。

四、社会影响力

01、学生的风景园林设计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2020第27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金奖

2019年“新型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竞赛”一等奖

2019第二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二等奖

2017“棕榈杯”特色小镇设计创意邀请赛一等奖

通过各类校企联合教学、设计工作坊和暑期学校等创新型教学模式,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交流能力、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快速提高我校风景园林硕士生的设计能力,效果显著,甚至有些企业技术负责人在评图之后邀请学生到单位实习,并认为已经达到入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2015年3月以来,学生在各类国内外竞赛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02、内外合作学生受益面广

该项目秉承着资源共享的理念,开门办学,通过校企社多方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2018年8月,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生态城镇”风景园林研究生暑期学校以“未来·自然邦”为主题,以团队的方式调研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的现状,然后提出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策略和概念方案。省内7所高校的优秀老师与上市企业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省内外10所高校30位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夏令营。同时,将夏令营的成果在广州市红专厂的未来展进行了“自然及未来”专题展览,进一步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了校企社的协同人才培育模式。

03、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媒体报道

该项目实施多年的成果在广东地区、华南地区乃至国内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在教学模式创新、设计训练拓展和社会服务性学习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

近年来媒体关注和相关报道也不断增多,如《风景园林》学刊、《三联生活周刊》、羊城晚报金羊网、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大洋网,尤其是立足社区的教学模式得到中央网信办的推荐,实现全网转发。

在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论坛上,林广思教授以《校企社深度融合的风景园林硕士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从校外导师聘请、招生选拔、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奖助体系、职业发展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硕士“校企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展示了在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项目的实施受到了华南地区风景园林专业教师的关注,开展了相互交流,部分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效仿和推广,产生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科艺理学硕士,走进香港理工大学MScIME:创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香港理工大学(简称PolyU)的一个超酷的专业——创新多媒体娱乐硕士()。这个专业真的很独特,涉猎的内容可广了,从游戏设计到机器人,再到媒体艺术技术,简直就是未来科技和艺术爱好者的梦想天地!

香港理工大学,一个不一样的学习天堂

首先,得说说这所大学。位于香港的PolyU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科艺理学硕士,研究实力超强美国藤校留学,特别是在科技和艺术方面。这里不仅教学质量一流,还特别重视创新和实践,完全是为未来的行业领袖量身打造的。

专业,让人激动的课程设置

来说说这个超酷的 创新多媒体娱乐专业吧。这不仅仅是个普通的硕士课程,而是一个真正集合了多媒体和娱乐技术的综合性高级课程。想象一下,从游戏设计到媒体艺术技术,再到互动玩具和机器人,这里样样都有。

更酷的是,这个专业还教你如何使用AI和数据科学这些厉害的技术来引领行业变革,同时还强调了实践经验和和行业大佬们的紧密联系。

课程内容,让人眼花缭乱

说到专业的课程设置,真的是让人兴奋不已。专业分为几个超酷的核心领域,包括:

课程结构合理且多样

申请要求听好了,这些很重要

对了,申请这个专业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不少。咱们来一步步看看:

准备建议,别错过任何细节

申请前的准备工作也得细心一些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科艺理学硕士,走进香港理工大学MScIME:创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毕竟这是决定你能否进入这个梦想专业的关键。

总之,香港理工大学的创新多媒体娱乐硕士专业,绝对是那些热爱技术和艺术结合、渴望创新和实践的小伙伴的最佳选择。在这里,你不仅能学到最前沿的知识,还能为你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千万别犹豫,赶快来申请吧!

祝大家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一切顺利,拿到心仪的offer!

香港理工交互设计硕士,XIN 推荐|《包装工程》“从语境到对象:研究对象的哲学转向”,专题主编:辛向阳教授

11 月 28 日上午,辛向阳教授在深圳大学开展了主题讲座“从语境到内容:设计思维自身的转型升级”,通过实际的项目案例香港理工交互设计硕士,尝试解读生活及组织作为设计对象和内容的可能性,而非仅仅是评判产品及服务设计的语境。

虽然讲座没有直播,但考虑到很多感兴趣的朋友无法现场参与,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阅读推荐:

《包装工程》2019 年 10 月第 20 期,选题策划 “从语境到对象:研究对象的哲学转向”香港理工交互设计硕士,XIN 推荐|《包装工程》“从语境到对象:研究对象的哲学转向”,专题主编:辛向阳教授,专题主编:辛向阳教授。

“从语境到对象:研究对象的哲学转向”

专题序言

辛向阳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设计学研究和实践范畴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些讨论一方面是源于不同设计理念对设计对象和决策内容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交互、体验、服务、组织或社会创新等新兴研究话题的加入带来的研究对象分类逻辑混乱。不同理念之间的冲突理应是学术多样性和学科进步的保证;然而,分类逻辑的混乱则需要各自从自身研究或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寻找并定义不同设计对象之间相对稳定的逻辑关系。

在各种可能出现的设计对象之间逻辑关系中,生活方式和组织等原本作为设计语境的研究话题正在悄悄地成为了被改变和设计的对象。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学和营销领域就开始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QS200名校留学,以便作为了解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环境依据。类似的研究方法也被设计学领域部分学者借用,把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决策依据。随着设计在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价值创造作用不断增强,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研究方法的广泛借鉴,人们开始关注因产品或服务带来的个体生活方式和群体组织行为的改变,部分学者开始把生活和组织作为可以用设计干预的对象,研究其本体特征和变化规律,这也就是生活、组织从设计决策语境到设计对象的范式转变。

尽管生活方式或组织等体系性主体作为设计对象的讨论尚未真正开始,但参与该专题写作的学者均在各自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为今后针对这一哲学转向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参考的重要经验素材。借用笔者在《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精品栏目的前言中的结束语,前沿探索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而是它是否可以启发人们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可能性,希望该专题能为同仁们提供可以批评和探讨新兴话题的基础。

《从语境到对象:研究对象的哲学转向》

组稿情况

1、设计中的 “身体 – 意识

摘要:目的 在视觉的、身体的、意识的三个维度上,理解人工物、生活世界与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启发设计师跳出视觉性的窠臼,在更为广阔、深远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语境下,理解设计中的 “身体 – 意识”。方法 以现象学哲学、具身认知科学与意会知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系统阐述设计学中的 “身体 – 意识” 概念及其在体验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结论 从尺寸的、工程学的、我思的、无身认知的身体进化,到现象的、社会学的、我能的、具身认知的身体是一种认识论的转向,即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转向现象学的 “身体 – 意识” 与 “生活世界” 的水乳交融。这样的认识论,也将成为诸多当代设计主题的方法论基础。设计是联结身体与意识、日常生活与物质世界的一个过程,所探索的是人类体验的 “可能性”,而不是 “必然性”。

关键词:身体 – 意识;生活世界;具身认知;默会知识;体验

作者简介:唐林涛(1973—),男,河北人,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方法论。

2、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的现象学阐释

摘要:目的 研究体验设计中的精神维度,在人机交互、人际交互的基础上提出精神交互的概念,并阐述精神交互体验的特点,分析精神交互体验的实例,论述全触点设计思维。方法 运用现象学方法,悬置人机交互、人际交互的各种接触方式,还原出交互体验的本质是精神交互。结论 产品和服务设计中的人机交互体验、人际交互体验,最终都指向精神交互体验。精神交互的特点是交互双方超越时空限制、在彼此的精神目光中永恒在场。精神交互使有限的触点变成了无限的全触点,为体验设计方法的深化提供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体验设计;精神交互;设计方法;现象学

作者简介:代福平(1973-),男,山西人,博士,江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与信息可视化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中西设计哲学比较。

3、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学科、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和观点,找出生活方式作为设计对象需要关注的角度和可能的路径。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科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和观点;将戏剧、文学、诗歌等学科对生活的描述与设计思维进行结合,来思考生活体验的构成方式。结论 生活方式无论在社会学还是经济学,都是以承载人类行为活动的场景或语境而存在。从体验角度提出具有哲学意义的生活体验构成 PCI 模型,认为人的过去经历和理想同时存在和影响了现实生活的体验,针对生活方式的设计需要考虑人的过去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关键词:生活方式;语境;设计;体验

作者简介:安娃(1984—),女,湖南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生活方式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方面的研究。

4、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视域与设计生态

摘要:目的 面向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和复杂问题,辩证分析乡村振兴与城市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设计需求,思考文化视域下设计参与的不同方法。方法 以 “乡村 — 服务 — 产品 — 城市” 作为新的研究框架,系统地梳理社会转型、社会创新与设计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并按照 “乡村社区 — 城市社区 — 虚拟社区” 的研究路径,探索新的文化视域下设计文化与生态的特点。结论 相对于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社会结构与发展模式,中国在社会需求与社会形态等方面,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需要从新的角度来研究文化与设计的关系,探索多元动态的文化设计生态,促进城乡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转型;文化视域;设计生态

作者简介:闵晓蕾(1992—),女,河南人,湖南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创新及文创产业规划。

通信作者:季铁(1972—),男,湖南人,湖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与社会创新设计。

更多详细文章内容请点击:《包装工程》2019 年 10 月第 20 期

辛向阳,XXY 创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兼职教授。辛向阳教授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西维吉尼亚大学平面设计与油画双专业艺术学士学位,卡耐基梅隆大学交互设计硕士、设计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创办香港理工大学交互设计硕士课程。

辛向阳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服务设计、设计战略等新兴领域,提出了“交互五要素”、“行为逻辑”、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等重要理论和方法;共同策划或主持了交互设计国际大会、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设计教育再设计”、TTF 趋势论坛等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先后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国际交互设计协会“交互设计未来之声”年度大奖、光华设计基金会“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设计 40 人”等荣誉称号;应邀作为包括 GMark、IXDA、红星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大奖等重要设计大赛评委;为宝洁公司总部、美国国家邮政局、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博爱医院、GE、华为、长虹、腾讯、震旦、拓路士、三星、雅迪等公司提供过多种顾问或研发服务。

© 2019 辛思想 | 获取授权方可转载

「辛思想」是XXY 旗下,围绕辛向阳教授的前沿设计思想传播平台,用思想引导目标,用知识启迪智慧。通过知识创造与思想传播,启发社会领袖、企业管理者和行业精英发现新的意义,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深度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硕士开学时间,目有星辰,心有山海——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硕士项目2023届毕业典礼暨2023级开学典礼成功举办

10月20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举办的“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应用理学硕士项目”2023届毕业典礼暨2023级开学典礼在学院成功举办。

香港计算机硕士,计算机考研卷破头?香港留学计算机科学硕士了解一下!

业非常先进,计算机也一直是香港留学申请的热门专业。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数学系三个系共同提供的大数据技术理学硕士课程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到大数据的所有重要方面以及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科学硕士,理学硕士(IT),由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

香港大学esg硕士,岭南大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理理学硕士 | 金融投资圈的新秀

岭南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适时开办了一个一年期全日制硕士课程,即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管理理学硕士课程,该课程正在火热报名中!該课程将于2023年9月正式开学,如果你也有意投身这一企业和金融界的“风口”,欢迎申请香港岭南大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理理学硕士!岭南大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理理学硕士

香港硕士学制,全香港国际学校5大学制,值得收藏!

美国学制的考试类型是SAT,使用美国学制的学校包括香港国际学校、基督教国际学校、美国国际学校等。毕业后可以升读新加坡国立或私立大学或可选择修读IB课程升读本地或海外大学,如新加坡国际学校。当然香港的国际学校可能还有其他学制,比如德国学制。

港大一年制硕士,香港一年制硕士考公(香港一年制硕士考公认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香港一年制硕士考公,以及香港一年制硕士考公认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留电话喔。香港浸会大学一年制研究生(授课型),毕业后只有学位证,能不能报考广东公…一年制香港硕士考公国企招工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