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在菲律宾,侨生没当成培训费咋办 法院审理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

湖里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小唐父母均在国内工作,无法满足变更后的招生政策要求,小唐取得参加中国港澳台华侨联合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合同目的已无法实现。结合当事人过错程度并考虑其客观情况存在变化的因素,湖里法院一审判决教育机构应退还小唐培训费50417元。

台海网1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前途。唐先生就为自己上高一的儿子小唐,找了一条“好出路”———通过移民菲律宾的方式使小唐成为华侨生,再以此身份参加全国华侨生联考,考取更理想的大学。令唐先生一家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条“好出路”没能走通。

2017年1月,唐先生找到厦门某教育培训机构,并作为小唐的代理人与该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约定教育机构需通过国内外联考课程培训,使小唐取得全国联考报名资格(即准考证)。协议签订后,唐先生向教育机构支付了培训费25万元,包含菲律宾移民手续费3万元。之后,小唐即进入该教育机构菲律宾校区学习。

据了解,根据当时招考规定华侨生联考在菲律宾,华侨考生须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四年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2017年七八月间,小唐被发现多次留宿在同校某女生的宿舍;同时,小唐还在公共场合与该女生亲吻搂抱。当年8月5日华侨生联考在菲律宾,侨生没当成培训费咋办 法院审理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学校老师当场发现小唐留宿女生宿舍行为,次日通过微信告知唐先生,要求将小唐带离校园反省。唐先生收到消息后美国top30名校留学,请求学校给小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8月22日,该教育机构董事会决定,因小唐的“违纪”行为,对小唐作出留校察看一年处分,并停课一个月,由全日制寄宿生转为走读生,保留其学籍。

当年9月,小唐回国,到一所中学就读。9月20日,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告知唐先生,小唐处于离校反省中,时间到了,学校会发正式通知促其返校上课。10月25日,唐先生通过微信,联系教育机构希望能退款。不过,双方始终没能就该问题谈拢。

而就在双方沟通的过程中,我国华侨考生报名条件发生了变化。由于小唐父母在国内均有工作,无法前往菲律宾居留2年以满足报名条件;加上小唐也因违反校规被留校察看,无法履行协议内容。最终,唐先生一家选择与该教育机构对簿公堂。

湖里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小唐父母均在国内工作,无法满足变更后的招生政策要求,小唐取得参加中国港澳台华侨联合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合同目的已无法实现。招生政策的变化,系双方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原因之一。小唐据此要求解除合同,符合合同约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应予支持。法院还认为,小唐在停课期间提出退费申请,不构成解除权的正当行使。结合当事人过错程度并考虑其客观情况存在变化的因素,湖里法院一审判决教育机构应退还小唐培训费50417元。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难度,成功案例 | 办理马耳他身份后,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最低录取仅需200分?

国内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在经济、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国内高考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据相关媒体报道,2023年高考的报名总人数为1278万人次。

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留学,直接接受西方教育。

也有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开辟一条通往国内名校的高考快捷通道——华侨生联考。

相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选拔机制,提前为孩子做好教育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华侨生联考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

这项考试是中国教育部专门为“海外华侨生”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升学内地高校的考试,为他们提供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

考生及父母一方持海外身份,满足居住时间的要求,即可报名参加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不占用高考名额,没有户籍学籍限制,题目更简单,录取分数更低,助力孩子以更大优势报读国内985、211名校。

今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华侨生联考也刚刚结束。

目前可以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的移民项目有很多,难免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并不是为了移民去别国定居生活,只想减轻孩子的高考压力港澳台华侨生联考难度,成功案例 | 办理马耳他身份后,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最低录取仅需200分?,所以并不考虑那些难度大、时间长、金额高的大国移民,想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移民国家,例如希腊、马耳他。

外事邦有一位去年年底递交马耳他移民申请的客户已经在今年3月顺利获批。

Z先生自己就是一名学校的老师,处在国内教育内卷严重的大环境里,他深知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有多大。

他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每天都需要写作业背书到很晚,影响正常作息。

眼见着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周末的大部分时间也被特长班占据,Z先生开始在网上搜索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本来是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但考虑到中英教育的不同,再加上他们并没有让孩子未来在国外发展的打算,因此不考虑留学。

在同事的推荐下,他了解到了华侨生联考,拿到海外身份后在国外住满一定的时间港澳台华侨生联考难度,就能以华侨生的身份回国参加高考了,这样的方式非常符合他的规划。

但是Z先生未来并不想彻底移民定居海外,市面上有哪些性价比高的项目呢?

于是他来到外事邦的门店咨询,在了解到Z先生的海外身份需求以及孩子的年龄后,外事邦的移民顾问给他推荐了希腊和马耳他的移民项目。

目前Z先生名下的净资产额约为70万欧元(房产及存款),但不想花太多的金额在海外身份上,马耳他虽然是一个地中海岛国QS100名校留学,但同样拥有良好的教育体系。

马耳他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学校授课语言也是英语和马语,公立学校完全免费的。

马耳他政府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一直都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还是国家的教育福利政府都从经济层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在外事邦移民顾问的推荐下,他选择了马耳他移民项目。

2022年11月,外事邦帮助Z先生递交了移民申请,中间无任何补件环节,2023年3月,Z先生一家三口顺利获得了马耳他的原则性获批!

在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换一个赛道,就意味着多一种选择,华侨生联考更容易让孩子脱颖而出。

通过马耳他移民项目获得海外身份,从而让孩子获得华侨生联考的资格,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之一。

华侨生联考在菲律宾,越来越多海内外华侨华人子女考回中国读大学 吸引因素多元

“百舸争流千帆进,鱼龙竞跃正逢时。”

刚刚过去的6月7日和8日,是许多家庭的大日子。陈晶晶一家也不例外。一大早,陈晶晶的父母就送她来到浙江省青田中学,参加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由于父母常年在巴西工作,面对专门的陪伴,陈晶晶还有些不习惯。

在青田中学,和陈晶晶一样作为华侨华人考生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有112人,较2016年增加了1/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强,“考回中国读大学”逐渐成为海内外华侨华人子女的新选择。

报考人数增多

青田中学的巴西籍学生叶鹏鹏最近松了口气。通过笔试、面试等筛选环节,他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冯荣辉则是通过每年5月进行的“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进入了暨南大学;父母常年在西班牙工作的冯淼淼,经历了高考后,目前在上海学习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归侨、华侨、华人子女通过参加普通高考、华侨生联考及高校笔试、面试等方式华侨生联考在菲律宾,纷纷回到祖(籍)国怀抱。青田中学教务处主任林启程表示,近年来,华侨华人子女报考国内大学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其质量也在逐渐提高,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事实上,这是华侨华人学生开始选择回中国读书的一个缩影。据广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信息,2015-2017年,有超过1200名“三侨生”参加高考,2018年达到419人;广东省侨办公布信息显示,2016、2017年两年,“三侨生”参加高考的人数近800名,2018年则达到了522人。截至2018年6月,华侨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华侨华人学生达1178人,华侨学生多来自朝鲜、日本、南非、厄瓜多尔等亚非拉国家;华人学生则来源更广,如菲律宾、老挝、西班牙、澳大利亚等,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国侨办外派教师、菲律宾红烛华文教育基金会咨询委员张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祖(籍)国对华侨华人有着越来越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他们希望通过各类考试回到中国读书、发展。

吸引因素多元

“我出生在华人家庭,从小就接触汉语,家里的中华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每年端午节我们还会保留吃粽子的传统。”老挝籍华人林英才是暨南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的他,被老一辈华侨爱国之情深深感染:“我爷爷是当地侨领,他一直强调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保留中国文化,要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不能忘本。”

张杰指出,以前,华侨华人送子女回中国读书是祖辈、父辈对祖(籍)国深深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怀使然。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一届政府的作为使中国在海外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海外华侨华人认为中国充满了机会。华二代、华三代甚至自己萌生了回国读书的想法。

来自蒙古国的江宇婕就是其中的一员。“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祖国这么好,我想去发展。”江宇婕坦言,回中国学习的日子充实且快乐,到今年已是第6年。从本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到研究生的英语笔译,扎实的学习经历为她未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次获得广东省留学生奖学金、一次获得全国留学生奖学金的冯荣辉表示,中国教育资源丰富也是促使他回来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国高校教学内容正逐步同国际接轨。班内50多名同学中华侨生联考在菲律宾,越来越多海内外华侨华人子女考回中国读大学 吸引因素多元,有7、8名华侨生通过联考留在暨南大学。“巴西教育水平与中国还有一定差距,私立学校学费也很昂贵,回中国受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选择。” 冯荣辉说。

各方齐心协力

华侨华人学生“考回中国读大学”的意愿强烈,面对的困难却也不少。

“我们是中国人啊,想回中国读书!”张杰在东南亚从事华文教育多年,他向本报坦言,许多侨胞向他求助,迫切地想送孩子回中国读书,却面临着择校困难、汉语不精通等障碍。

张杰指出,除了清华、北大等大学有较高知名度,国内其他高校如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在海外华社群体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很多华侨华人学生最终选择了欧美国家排名靠后的高校,就是因为不熟悉、不了解中国学校。

为解决国内外教材内容差距较大的问题,国内高校也在主动作为。

1984年,华侨大学与暨南大学两所知名“侨校”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着手准备两校联考,根据海外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考试内容。两所学校远赴海外进行深入调研,仔细研究当地中学课本,每5年更新一次考试大纲并装订成册,发送到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手中。

华侨大学招生处处长洪雪辉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英国G5院校留学,30年来,“两校联招”卓有成效。学校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分为本科班和预科班,既能够帮助华侨华人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同时也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老师对华侨华人学生评价也很高:接受知识快,动手能力强,知识储备多元,他们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动力。

“以前,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学生到欧美、澳大利亚读书居多,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加深,并向国际化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回到中国,国内高校逐渐得到世界认可。”洪雪辉预估,今年,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学生录取数量较去年会增加3倍左右。

“未来华侨华人考生回国求学的机遇和环境,会越来会好。”洪雪辉说。(杨 宁 丁 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华侨生联考报考条件,为什么选择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的优点:华侨生联考的录取院校多为985、211、双一流及一本大学。港澳台华侨生联考因报考人数少、考试内容相对简单、录取分数低、名校录取率高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还有报考的必要吗?

华侨生联考报考条件要求,华侨生联考:高考新赛道,一年一度的报名季来了~

尽管华侨生联考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其竞争程度远低于传统高考。2023年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为7,238人,而高考报考人数高达1291万;2024年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增至10,320人,高考报考人数更是达到1353万。要让子女通过华侨生联考进入内地名校,需满足两个条件:

香港华侨生联考需要什么条件呢,高考弯道超车技巧-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身份怎么选-香港篇

什么是华侨生联考?华侨生是平行于国内高考制度的针对港澳台同胞以及华侨人士的高考华侨生联考有什么优势?说华侨生联考是中考难度不算夸张,题目确实简单很多,而且理科没有生物,文科没有政治,减少了学生的学业压力。由于政策原因,国内大学积极录取华侨生

什么身份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什么是“双非”考生,对华侨生联考有何影响,会被限制报考吗?

“双非”考生会不会被限制港澳台华侨生联考只要你满足报名条件,“双非”儿童也是可以正常报名参加港澳台联考的。”双非“剧增,华侨生联考还有优势吗?所以对于参加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的考生来说,对比高考,无论是从考试难度或是竞争压力其优势依然明显。华侨生联考会不会取消?

华侨生联考2022,华侨生联考招生简章出炉,提前做好教育规划至关重要!

更何况,2025年,华侨生招生院校再次扩容,又多了26所高校!已知2024年华侨生联考内地招生院校有366所,加上新增的26所,2025年联考可报考的内地院校一共有392所!另外,今年招生简章的前两条变化,都是更加趋严的: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将无法参加华侨生联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