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与福建省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美国top30名校留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徐西鹏,校长吴剑平。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华侨大学旅游系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旅游类专业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内第一家直接向海外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硕士、博士的旅游院校。学院是全国MTA教指委委员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旅游休闲管理学科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名录前50。学院现有38位专任教师,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拥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等各类省部级专家和人才19人次。
学院拥有1个博士点(旅游管理)、2个硕士点(旅游管理、MTA)、4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1个。各专业均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UNWTO )。学院拥有国家级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拥有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和10个校院科研机构。学院形成了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港澳台侨与区域旅游发展、旅游企业管理、智慧旅游与旅游信息管理等学科方向。其中,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团队是国内本领域最权威的研究团队,长期为文化和旅游部及地方文旅部门提供高层次智力服务,曾参与《旅游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期基础研究。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 》《 of 》《 》《旅游学刊》等SSCI、CSSCI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福建省社科成果奖11项,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院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需求”的办学宗旨,秉承“建设为侨服务的旅游教育高地”的发展使命,践行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全人教育等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思想的旅游学术骨干、有数字化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旅游行业精英、有正确职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栋梁”。生源遍及中国内地、港澳台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近40年来,学院培养各类人才近9000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将以更开放的视野把握时代脉动,以更坚实的脚步迎接未来挑战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以更完善的学科体系培养优质旅游人才,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旅游学院奋勇前进。
(2024年10月)
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所在单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办公室:陈守仁经济管理大楼802室
办公电话:+86-595-
Email:”at”
个人主页:
博客:
学习经历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后
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方向),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现在,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
2016-2017,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政策法规局局长助理
1997-1999,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分行
国内外访学与研修经历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The of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教育部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金融学专业)培训班结业
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金融学专业)培训班结业
主要研究领域
经济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科技、量化金融与保险、创新创业管理
入选人才项目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
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学术兼职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量化金融与保险分会理事
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理事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理事
福建省证券经济研究会理事
福建省亚太合作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
社会兼职
福建省商务厅外贸行业评审专家
福建省海洋渔业厅海洋经济项目评审专家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风险配置理论和粘性预期理论的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研究”,项目批准号,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结构性因素对通货紧缩预期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负责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项目批准号,负责人
[4]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重大项目:“具有侨校特色的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践与创新”,项目批准号,负责人
[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基于预期视角的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演化扩散机理、测度与管理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负责人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三五’时期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协同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研究”,项目批准号,参与人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别委托项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4@ZH057,参与人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研究”,项目批准号,参与人
[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参与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参与人
代表性论著
[1]赵林海,《房地产市场调整与金融风险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2]赵林海,《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异质性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3]赵林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与持续竞争优势》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
[4]赵林海,《货币政策与生存理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5]赵林海,《国际金融:理论、实务与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5年
[6]赵林海,刘兴宗. 媒体报道、贝叶斯学习与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J]. 财贸经济,2016年第12期
[7]赵林海,陈名智.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和系统性风险贡献——基于滚动窗口动态模型双时变相依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21年第7期
[8]Zhao , Li , Jim Wu. An of Based on [J]. , 2022年第4期
教学课程
本科
全英文讲授(华侨大学首批全英文授课教师):国际金融学、宏观经济学
中文讲授:国际金融学(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金融风险管理、央行与金融监管
研究生
博士生:金融风险度量方法
硕士生: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案例
获奖情况
第九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2020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二等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推荐论文奖
第二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报告论文奖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七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泉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福建省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
第十届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第六届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华侨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华侨大学师德模范
华侨大学优秀教师
主持承办学术会议
第八届中国技术管理学术年会(),主编出版会议论文集
受邀讲学
2015年受邀赴西南财经大学 in 做大会报告
2014年、2015年两次受邀赴南宁师范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做学术报告
人才培养
指导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数量经济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18人,其中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所在单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已毕业13人,在学5人
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金融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15人,其中,已毕业10人,在学5人
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
1. 博士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方向)英国G5院校留学,欢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联系报考
2.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方向和数量经济学方向)
3.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
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浙江华侨网络学院首期华侨华人技能培训班开班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 (门睿)浙江华侨网络学院首期华侨华人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近日在线上举行。
本次技能培训班由浙江华侨网络学院主办、意大利东方语言学院承办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为广大华侨华人提供办公软件、设计排版、商务英语等实操性技能培训课程。
温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黄文浩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温州与意大利在经贸、人文等各方面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深入。此次培训应时之需华侨大学研究生培训,浙江华侨网络学院首期华侨华人技能培训班开班,以培训为契机,加强双方沟通交流,切实提高华侨群体在电脑、英语等方面的实操能力,为海外华侨华人做实事,开创了温州大学服务地方、服务华侨华人的新篇章。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包含丽表示,学院将凝聚温州大学全校资源,在为华侨华人创建良好营商环境、开展侨益保护等方面为大家提供帮助与支持。希望学员能够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认真上课、夯实理论基础、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学以致用、以比促学,掌握实用的业务技能。
意大利东方语言学院陈建勇校长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班经过多方调研与充分论证,首次将成人技能培训引入学院课程体系,将“学以致用”理念落到实处,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掌握新的实操技能。
学员代表赵秀平表示,海外华侨华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语言不畅或电脑技术不扎实带来的困难。本次技能培训班满足了学员们提升相关技能的迫切需求QS100名校留学,将会认真学习,学以致用。
据悉,浙江华侨网络学院由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与温州大学共同筹建,为海内外侨胞量身定制了华文教育、华商教育、技能培训、家长学校、侨胞文化素养提升、华侨大学生课程等6个版块课程。截至2022年7月,浙江华侨网络学院已有线上学员2万余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