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留学考试

考试香港大学,考生必看:香港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我希望这次自主招生考试能够改变我的人生轨道,让我投入到贵校的怀抱,我希望被贵校录取。高二文理分班,又被同学们推举为生物课代表,在学习之余,我也经常帮助那些生物较弱的同学,给他们解释疑难题目,我因此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被多次评选为三好学生。我高中的标不仅仅是考入像贵校这样的名牌大学,以后衣食无忧。

尊敬香港大学的老师:

您好。

我叫**,今年十八岁,是来自河南省**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完我的自荐信。

贵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许多专业是在

国内名列前茅。我的许多师哥师姐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我也渴望能在明年夏天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我期望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希望在贵校深造,渴望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希望成为贵校光荣历史的见证人。我希望这次自主招生考试能够改变我的人生轨道,让我投入到贵校的怀抱,我希望被贵校录取。

我想,我拥有这样的资格。

我来自**高中理科实验班,在这个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我的学习成绩总能略占上风。这样的成绩,让我稳稳扎根于全校学习成绩前列中。事实上,我的潜力还很大,我的分数还有升值空间。我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并没有完全反映在我的卷面上。有很多时候,我的答案正确,但解题过程并没有被阅卷老师所理解。有时候,过程明晰,但结果却因一个微小的错误而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我选择贵校,正是认为贵校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的人才培养方式。我认为我个人很适合在贵校接受教育。

我是学理科的,做事讲究有理有据,我不只是重视智商,在开发大脑智力资源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情商的发展。我在高一的时候就担任数学课代表,那个时候我每天收、发作业,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高二文理分班,又被同学们推举为生物课代表,在学习之余,我也经常帮助那些生物较弱的同学,给他们解释疑难题目,我因此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被多次评选为三好学生。我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曾编排历史剧《虎符》、《雷雨》,受到同学们热烈好评。在学校组织的辩论大赛中,我帮助本班六战全胜的不俗成绩,挂起了“第一名”的锦旗。在我看来英国G5院校留学,高中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培养出来的不仅仅是拥有大量知识储备的“材”,更应该培养出的是能充分灵活运用自己知识储备的“人才”。我高中的标不仅仅是考入像贵校这样的名牌大学,以后衣食无忧。我的高中目标是成为一名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我想让自己投入到火一样的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去。我不想变成一个空有满腹经纶考试香港大学,却没有什么作为、碌碌一生的人。

我对文学的爱好,让我的眼界更宽广,让我的思维更加广阔。我在省、市报刊发表过十多篇作文,在莲圆原创文学网站有我好多文章。我想一棵大树,不管有多么大,它的根总是深深扎在大地里的。文学的根就深植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我喜欢〈西游记〉,尤爱〈三国演义〉考试香港大学,考生必看:香港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酷爱〈红楼梦〉。我爱〈三国演义〉就爱它的简爽干练,我喜欢〈红楼梦〉就爱它的温柔可人。我读到诸葛亮陨落五仗原,总有无限哀叹。我每次读到林黛玉临终前的那一幕,那竭尽全力的一句“宝玉,你——-”都忍不住替她接一句“宝玉,你好狠心。”然后心痛不已。我想,〈三国演义〉教会我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而〈红楼梦〉教会我用理想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我用传统名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构建统一的桥梁。

令我颇为自豪的还有奥赛上的成绩。怎么说呢,成绩不是最好,但足以令我引以为荣。高一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化学竞赛,获得了市三等奖。当时我只是初试牛刀,小试身手。高二,开了生物课,对生物的兴趣使我毫不迟疑的参加竞赛班的学习,全心全意投入到“生物”的广阔海洋中去,其实,那时离市赛只有十多天,距省赛仅有半个月可以准备。我如饥似渴的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就把一本六百页厚的〈生物奥赛教程〉啃完,同时又做了几十张的习题。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以**市市赛第二的身份进入省赛。为迎接省赛,我自学了大学生物课程,做了近五年的奥赛试题,每天忙到深夜,一大早又急急赶到学校图书馆。那个时候学校正开夏季运动会,运动员在赛场挥汗如雨,我在闷热的房间汗流浃背。我准备的很充足,踌躇满志,势在必得,我甚至夸下海口:“争省一,保省二”,现在看来,那时的我就像一把弓,无论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张的过满,连日的疲惫像洪水一样漫过了警戒线。在乘车去信阳市的五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时,晕车了,呕吐,头晕,恶心。结果,我没有把梦想带入现实,我以二分的差距与省二等奖无缘。我只得了省三等奖。当时我非常难过,为自己的付出而伤心,妈妈解劝我说:“这个努力的过程是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现在看来,即使是省三等奖,在自主招生中不是也有很大的作用么?不是也帮助我向心仪的大学更靠近一步么?我觉得奥赛是我很难忘的一次经历,它让我知道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我现在只是团员,正积极要求入党,因为我相信唯物主义。我非常佩服伟人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对我而言,贵校就是我心中的长城,我想,只有进入贵校,才能“英雄有用武之地”吧。期待您的认可!

自荐人**

相关链接:

香港大学入学考试,香港大学增加面试名额 高考前面试有望获有条件录取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4月24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吴英敏 通讯员 董忆颖)近日,香港大学根据新冠疫情发展及其对考生的影响,推出了多项惠及所有2020年高考生的招生政策,尽全力为考生提供协助。

高考前增设线上面试,增加面试名额

据了解,对于报考2020年入读港大的高考学生,港大将采取更加灵活的审核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面试表现及其他非考试成果。同时,大学会尽力为考生提供更多面试机会,不会错失真正适合港大的同学。

在增加面试机会的同时降低考生高考后安排的不确定性,港大于2020年4月17日至5月17日间举行线上入学面试香港大学入学考试,香港大学增加面试名额 高考前面试有望获有条件录取,所有已完成港大网上申请的考生都可报名。详情请点击:

高考前发放有条件录取

港大入学审核一向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拒绝一考定终身。今年将在公平公正选拔学生的前提下,多维度审核入学申请,以减少疫情为考生带来的额外压力。

对于2020年入学的高考生,大学将结合考生的学业成绩、面试表现及其他材料,在高考前向符合要求的考生发放有条件录取。考生须通过指定方式向港大递交经学校认证的学业成绩单(适用于所有省份)香港大学入学考试,及部分高考科目成绩(适用于浙江),且于高考前获得港大面试成绩(含此前的多元卓越入学计划面试以及高考前线上面试)。详情请于港大网站查看:

成立抗疫援助基金,湖北考生豁免报名费

对于湖北地区考生,除上述政策外,港大早前宣布特设湖北考生助学基金。自基金设立起,所有申请2020年香港大学本科入学的湖北考生,都将获豁免申请费用450港元。湖北地区学生被港大录取后,他们更将有机会获得为湖北考生特设的助学金。详情点击:

此外,港大近日又成立抗疫援助基金,将筹集1000万港币美国藤校留学,协助有需要的学生及社会人士。港大校长张翔教授与全部五位副校长将带头捐助百分之十的薪金,为期12个月,并鼓励港大教职员及其他成员也参与支持。

香港大学 考试,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精选7篇)

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第1篇

201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从香港大学大学获悉,该校2014年自主招生笔试将于2014年3月1日开始,目前,准考证打印已经开放,获得笔试资格的考生在付费后,可于网站完成考场编排后至考前任何时间使用A4纸自行打印准考证。初审合格考生按通知在“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报名平台”上打印笔试通知。理工科类专业考核科目: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核科目: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

2014年北约联盟成员: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

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第2篇

1、网上报名首先要保证填报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在填报过程中要反复核对信息。在 报名系统中,考生要注意阅读报名须知和报名流程中的相关提示。要求信息尽可能详 细,文字内容简洁、清楚。同时要注意保存好用户名和密码,以备后续查询使用。

2、考生本人及其所在中学应本着诚信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申请和推荐工 作。

3、考生材料如有弄虚作假情况,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及所在中学三年内的推荐资格。对于在复试过程中有违反考试规定的考生,我校将参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进行处理,并将实际情况反馈到考生所在中学和省级招办,记入考生的高考诚信档 案。附:(尚未开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年自主招生重要时间节点

1、网上报名时间:

2、报名截止时间:

3、初审结果查询:

4、考试时间:

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第3篇

2010年5月6月11月在中国召开了三个校长论坛国际会议;2011年8月在深圳举行了世界大学校长论坛[1]; 2012年9月在河南大学召集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2]。这些会议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就是教育国际化。各大学校长们普遍认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为增强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意味着学校要帮助学生、教师、科研人员自由和广泛的流动, 意味着要进行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 跨国课程及国际学术研究活动, 意味着要帮助学生做好准备, 以应对国际化课程, 从而培养出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意味着要大力建设国际化课程, 留住本国优秀学生并吸引国际留学生。那么, 为什么世界大学如此重视教育国际化?它对中国的大学生、乃至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语言要求?对中国的高校带来了什么挑战?对我国一流大学自主招生改革有什么指导意义?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并对2013年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中的一项改革——取消英语笔试提出质疑。

二、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1.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学术上, 更体现在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美国、欧洲及亚洲都把争夺海外留学生、保住本国优秀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谁能招募到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 谁就能够取得世界学术先锋的地位, 谁就能获得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播, 谁就能发挥更大政治影响。近年, 香港各大学以高额奖学金吸纳内地“高考状元”, 早已在内地教育界引发“地震”。留美学者薛涌甚至就此发出惊人预言:港校将把清华、北大扫为中国二流大学!2008年, 当时还是候选人的奥巴马就以警告的口吻强调, 对国际留学生的竞争力下降会直接威胁美国的利益:“如果我们还想让美国汽车工业维持下去, 我们就不能让读工程类博士学位的人数在中、日、韩这些国家日益上升, 而在美国却相对减少” [3]。美国2006年开始放宽国外学生赴美签证限制, 狂吸外国优秀生源, 是因为美国知道, 自己在20世纪长期享有经济繁荣,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云集带来创新迭出。而21世纪的全球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 “智缘政治”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地缘政治”。

2.国内外现状

英美等国家在吸引国内外学生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垄断地位。[4]指出 “外国学生目前在美国读博士研究课程的占大多数。比如, 在电脑科学方面, 64%的博士生是外国人。如果把清华和北大两所高校在美国读博士的人数加在一起的话, 他们已经超越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总学生数, 成为取得美国博士学位学生的最大来源 ”。除了政策导向等原因以外, 英美霸主地位取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化课程主要是通过英语这个世界通用语来传授专业知识的, 对他们来说, 国际化课程、学术合作和交流在语言上没有障碍。他们的语言优势不仅保住了本国的优秀生源, 而且使本国的优秀学生和来自全世界的最优秀的学生同校、同堂上课, 使交流、合作国际化成为可能。

欧洲国家国际化起步较晚, 客观上主要也是源于语言的问题。1999年 6月, 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 首先打通了欧洲各国大学之间的壁垒;2009年4月在比利时鲁汶, 欧洲46国负责高等教育的部长们着重讨论并通过了未来十年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开放和提高流动性等十个领域的定位。各大学校长采取措施, 积极应对迅猛发展的国际化浪潮。束定芳撰文[5], 2000年, 德国为与英美高校争夺留学生市场, 将外国留学生入学比例从 5%提高到 10%。为达到这个目标, 德国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大量开设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国际化学位课程。法国也采取多项措施来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如坚持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近年来高等院校开设英语授课课程从 700门增至 1200门。意大利高校的国际化课程也相当高, 如都灵理工大学的国外留学生已经逼近 4000人, 全球有 105个国家的学生在该大学学习[6]。荷兰和丹麦用英语开设国际化课程的比例也已经达到了 15%以上。

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 新加波、日本、韩国的大学国际化也在迅猛发展。陈添顺[7]介绍新加坡的大学教授中一半都是国际教授, 教职员和学生来自全球 100个国家。日本出过七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日本京都大学, 设立了一系列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全英语课程。日本东北大学“启动一些用英文授课的本科学位的项目, 通过英文的教学, 极大地提高英文教学课程和相应的硕士学位的授予 ”[8]。 2008年 8月, 韩国政府公布了 “留学韩国计划发展方案 ”, 韩国大学的全英语课程迅猛发展。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汉阳大学、西江大学、成均馆大学和首尔大学的全英语课程比例分别猛增到33. 76%、27.02%、 18.3%、17.92%、15.7%和12. 4%[9]。2008年首尔大学全英语课程为 592门。

香港高校的国际化比例较高, 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全英语授课,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香港大学在大陆招生的时候几轮笔试面试都是全英语进行的现象。“港大首要的政策是积极通过学术研究、交换生计划及录取世界各地学生, 使其更加国际化, 成为联系世界其他地区学术研究的渠道 ”[10]。港大国际交换生达到新生的 20%左右。香港八所高校中, 香港科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最高, 国际留学生比例已接近 20%。台湾的马英九[11]呼吁台湾的大学要尽量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以吸引国际留学生, 根据胡清晖等[12]的报道, “台湾的大学许多非语言科系课程纷纷采用全英语授课, 台大等顶尖公立大学, 新学年全英语课程授课比例已高达一成 ”。台大每学年全校开设的全英语教学课程达到 420门, 文学院比率最高达 26% ;其次是生农学院占 13%。台大规定, 系所只要有留学生, 就必须开设全英语课程。成功大学上半学期的全英语课程为 91门, 下半学期达到 114门。成大新开设的创意产学设计系、国际经营管理系的所有课程都采用全英语上课。元智大学的1/4课程是以英语授课的。

中国大陆2008年学历留学生仅为 8万,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留学生仅为 1万, 仅占我国在校学生的总人数的 1%多一点。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2006年各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量:美国 58万, 英国 33万, 德国 26万, 法国 25万, 澳大利亚 20万, 日本 13万。可见, 仅这个指标, 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就相差甚远。因此, 最近几年, 教育部提出争取到 2020年, 实现全年在华留学生总数达到 50万的目标, 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家。据2010年的“十万强计划 ”, 中国政府将对之后四年来的10万美国学生提供每人一万美元的奖学金。这批 10万美国留学生将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契机和催化剂。现在, 国内一流高校国际化课程和全英语课程越来越普及。清华大学的英文授课比例超过 10%, 其中电机系规定学生的专业课程一律用英语教学。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全英语课程占总课程的75%, 全年有10名外籍教师授课[13]。暨南大学截止到 2011年 6月已开出了 400多门全英语课程, 以满足来自 8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学生的需求。复旦大学77个专业已有 63个专业开设全英语课程。按照学校规定, 今后的本科生四年专业学习至少要选修一门全英语课程。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际化课程比例也相当高。复旦大学交换生在 2009年就达到 1560名, 还不包括访问生 (即自己联系学校) 。根据复旦规划, 每个在校学生都有机会作为交换生或访问生到国外大学学习一个学期。 重点大学的各个专业越来越要求学生直接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 参加来访国外学者的讲座, 或结合网上世界名校公开课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山东大学学生更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视频课程, 同步上美国大学的课, 获取专业学分[14]。以上可见, 英语在一流大学中的学术地位。

三、教育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我国国内一流高校尽快改变教育观念、去行政化特色、苦练内功、成为世界级一流大学, 保住本国优秀生源的基础上吸引国外优秀生源。这要求我们要逐渐从生源较好的大学进行一轮新的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大调整, 要求一流大学在招生中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历史潮流的录取标准。“为了与全球其他国家争夺生源, 重点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国际竞争力、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课程体系 [10]”一方面, 我们要摒弃传统圈养国际留学生的做法, 让国内优秀学生和他们同堂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和讨论、合作和交流。与国际学生同堂学习, 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全球意识,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具有深刻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另一方面, 我们要为本土大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能力创造条件, 为他们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际化教育创造机会, 否则, 高考结束后, “17名高考状元集体弃北清去港大[15]”的人才流失趋势, 就会继续加剧。而这些的实现, 要求我们高考录取标准中, 英语语言的考核不但不能缺失, 而且要成为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我国中学、尤其是重点中学适应国际形势, 重视学生的语言培养。可是, 英语教学在中国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多于支持者, 网上关于取消英语学习的讨论常常一直不绝于耳。但是, 我们要知道, 大家的不满情绪主要是我们原来的英语环境和教学水平还不尽人意、学习方法还不够科学、学习效果还收效很差。由于英语教学质量的不尽人意, 使学生走了种种弯路, 使很多人痛恨英语学习。但是怎样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个不能否认的现实是, 百年来, 英美一直领先于中国, 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学术论文都是用英文写的, 所有的科学著作原版都是英文, 所有的先进科技产品都用英文进行产品说明, 精通英文是领会人类文明的精华的必须途径。无法想象一个工程师看不懂本行业的英文论文, 无法想象我们因为不懂英文, 而把别国先进的科技产品和理念拒之门外, 把科学的管理制度拒之门外? 无法想象目前的优秀高中学生的流失, 还要持续多久?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 1998年中国留学海外人数仅1.76万, 时隔13年, 2011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到33.97万, 翻了近20倍。美国使馆发布的2012年度开放门户报告称, 2011—2012学年, 中国学生赴美读学院和大学的总人数仍列第一位, 达到人, 比前一年增加了23%, 其中本科留学生增加了31%。2013年留学生人数有望达到49万。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 目前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占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四、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考自主招生改革

1.高考自主招生简介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16]。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 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 (20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 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 , 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自从2003年开始, 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 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 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 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2010年, 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实行“五校联考”, 统一命题, 考试成绩共享并互相承认。2010年底, 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宣布加入“五校联考”。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组成了13所学校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联盟”。2010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9所理工学科高校组成“卓越联盟”。再加上2006年就开始实行自主招生笔试联考的“特校系”, 至此形成4大自主招生“联盟”。 4大联盟分别为“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各联盟都统一进行初试, 选拔条件和认定方式由各校自主确定。

虽然自从我国高考推行自主招生政策以来, 一直有“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的规定, 但这个“底线”被很快突破, 从2009年开始, 自主招生的人数比往年大幅增加, 取消了5%的比例限制, 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2010年的自主招生人数比例由5%提高到了10%;华东师大由以往的5%提高到超过7%。个别学校的自主招生比例迅速突破了30%[17]。到2011年, 自主招生的试点学校已由最初的22所扩大至80所。而且, 很多高校自主招生数量比实际招生数量还多。比如: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的自招情况可以用夸张二字来形容:获得自主选拔人数与高校计划招生人数的比例高达172.5%, 辽宁省2011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有4人, 而当年上财在辽宁地区总招生人数为9人, 比例为44%;辽宁地区获得中央财经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有29人, 当年在辽宁地区的招生人数为19人 (含少数民族预科班3人) , 比例为152.6%。2013年, 仅人大附中获得校长推荐、领军计划, 以及获得北大清华两个学校做第一志愿的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就达到220多名, 加上四个联盟中其他学校的名额, 获得自招机会的学生在各重点中学呈现暴增趋势。据报道, 各地中学名校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人数暴涨至七成。由于涉及考生的人数大幅增加, 对考生而言就有“小高考”的意味了。逐步扩大自招范围, 也正是教育部2013年一号文件中规定的一项改革任务。所以重点学校一进入高三, 优秀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自主招生在转[17]。

2.高考自主招生考查标准改革

2013年以前, 各大联盟自招考试的初、复试一直都在调整变化中, 但2013年改革前初试基本考试科目如下:“华约”的7所高校初试采用笔试形式, 即“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 简称AAA测试。考试科目为阅读与写作 (含中文和英文) 、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其中, 阅读与写作、数学两科目为必考科目, 考生根据自己情况在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2个科目中任选一科。“北约”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政治。各校自行决定本校要求考查的科目及成绩使用方式, 考生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自行选择考试科目。“卓越”的初试采用笔试形式, 共设2个科目, 分别为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和数学物理水平测试, 内容涵盖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内容。“京都”的测试由5校联合命题,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能力测试。也就是说, 都考英语。

各联盟英语面试所占比例极少、甚至没有, 而且所占时间不长、比重很小、问题随机性大。2013年的自主招生, 各大联盟突然宣布取消英语笔试, 理由是减轻学生负担。[18]

3.对高考自主招生取消英语笔试的质疑

我们知道, 语数英一直以来是教育界所公认的中学教育的三大主科。无论文理, 对学生都做要求, 缺一不可。自主招生是国内一流大学对国内一流学生的提前选拔, 取消英语笔试, 无疑会使重点中学淡化英语能力的培养, 产生中学教学、尤其是重点中学教学中优秀生源忽视英语学习的倾向。很明显,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这项改革, 没有考虑学生入校的后续培养要求, 不能顺应国际化潮流, 无疑是主动削弱自己在国际高校竞争大潮中的实力, 必定会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原有国际地位的丧失, 是非常不明智的举措, 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

有人说, 我们的学生英语已经没问题了, 不尽然:根据蔡基刚等的调查[19], 大学生面对全英语课程有三个最大的困难 : (1) 听全英语讲课效率较低, 听课抓不住要点, 不会有效地记笔记。 (2) 阅读原版教材和文献速度太慢, 专业词汇量不够, 句子和语篇结构不熟悉。 (3) 难以用规范的英语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这些困难都是发生在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的大学生中;众所周知, 新东方、新航道等大型外语培训机构常年红火主要依赖于源源不断的国内大学生生源。他们的外语能力欠缺、达不到国际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的语言要求, 四、六级、托福、雅思、GRE课堂中, 他们常年奋斗的身影诉说着对尽快提高英语能力的迫切要求。

吸走我们优秀生源的外国高校和我国香港, 无一不重视语言能力的考查。考核的全程都是用英语进行。2012年11~12月, 香港在北京四中、实验、人大附、101等中学进行专业加分测试的时候, 笔试内容是一篇长阅读、一篇完形和一篇800字的全英作文、面试时小组讨论和一对一面谈也是全程英文。英美欧大学来华招生也是全英文面试。可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高等教育考试选拔标准中受重视的程度。

我们在国际化课程越来越普及的今天, 一流大学要具有国际竞争力, 就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英语水平, 要求学生入学时达到一定高度的语言标准, 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 有潜力、有后劲。自主招生标准中取消了英语, 会使本来不乐观的中学英语和后续的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更加严峻。

至于学生负担过重, 原因不在科目多少, 主要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所以通过这一项措施来减负, 实在是错杀了对象。2013年1月教育部一号文件要求:高考改革今年定框架, 英语或一年考多次, 一方面说明了中学英语的不乐观现状, 另一方面, 说明国家要给英语薄弱学生更多的进步机会, 让大家的语言能力提升的更快。倒是频繁“改革”的招生标准, 给学校、家长和学生带来了无穷尽的烦恼。考试说改就改, 科目说停就停, 高校招考新政实在太“折腾”。上海市人大代表、大同中学特级教师杨捷认为, “大学选拔尖子生, 怎么考都可以。但要调整招生政策, 至少应该提前1年公布, 最好是提前3年, 让学生进入高中就有所准备。招生政策一直在变, 对有意报考的学生来说, 是一种不公平。[20]”

五、结语

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第4篇

1.32016除以100的余数是.

2.复数z1,z2满足z1=2,z2=3,z1+z2=4,则z1z2=.

3.用S(A)表示集合A的所有元素之和,且A{1,2,3,4,5,6,7,8},S(A)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则符合条件的非空集合A的个数是.

4.已知△ABC中,sinA+=0,则

tanA的最大值是.

5.若对任意实数x都有2x-a+3x-2a≥a2,则a的取值范围是.

6.若a∈π4,π2,b∈(0,1),

x=(sina),y=(cosa),则x y(填>,=,或0,a+b+c=3,求证:a2a+bc+b2b+ca+c2c+ab≥32.

10.求所有函数f:N*→N*,使得对任意正整数x≠y英国G5院校留学,0.可得lnx=,lny=.

由a∈π4,π2,可得0

又由b∈(0,1),可得,x>y.

图27.aba+bn.如图2所示,设PnQn=xn(n∈N),其中P0Q0=x0=CD=b.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证得

1xn+1=1xn+1a.

所以1xn=1×0+na.

PnQn=xn=aba+bn.

8.888.设k是与n最接近的整数,得k=n+12,得k≤n+12

k2-k+14≤n

所以数列a1,a2,…,a2016

即1香港大学 考试,2024年香港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时间,12个,2,2,2,24个,…,k,k,…,k2k个,44,44,…,4488个,45,45,…,4536个

进而可得

∑2016n=11an=∑44k=11k·2k+145·36=88.8

9.由三元柯西不等式,可得

2a22a+b+c+2b2a+2b+c+2c2a+b+2c·4(a+b+c)=(2a)22a+b+c+(2b)2a+2b+c+(2c)2a+b+2c[(2a+b+c)+(a+2b+c)+(a+b+2c)]≥(2a+2b+2c)2=2(a+b+c)2.

所以2a22a+b+c+2b2a+2b+c+2c2a+b+2c≥a+b+c2=32.

再由二元均值不等式,可得

a2a+bc+b2b+ca+c2c+ab≥2a22a+b+c+2b2a+2b+c+2c2a+b+2c≥32.

10.在题设所给的不等式中,可令y=x+1(x∈N*),得0

即f(x+1)-f(x)=1.

由对任意正整数x≠y,0

因为象的集合为N*,所以f(x+1)-f(x)≡1.进而可得,f(n)=n+f(1)-1,其中f(1)∈N*.

11.由题设,可得

(-1)x-(-1)y≡1(mod3),

所以x为奇数,y为为偶数.

可设x=2m+1,y=2n(m,n∈N),得原方程即2·4m-25n·7z=1.

若n∈N*香港大学 考试,可得2(-1)m=-2≡1(mod5),这不可能!所以n=0,y=0.

又得原方程即2·4m-7z=1.

(1)当z=0时,得m=0,此时的解为(x,y,z)=(1,0,0).

(2)当z∈N*时,得-(-1)z≡1(mod4),所以z为正奇数,设z=2p+1(p∈N).

再得原方程即2·4m-7·49p=1.

①当p=0时,得m=1,此时的解为(x,y,z)=(3,0,1).

②当p∈N*时,得m≥4,所以-7·1p≡1(mod16),这不可能!

综上所述,可得原方程的所有非负整数解(x,y,z)=(1,0,0),或(3,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高考考试,2020年香港高考于4月24日开考

对此教育局表示,如果开考前或考试期间疫情突然恶化,考试被迫暂停,教育局已拟定两个备选考试日期,即文凭考试未完成的笔试推迟至5月22日,放榜延后至8月中;若疫情发展不允许文凭考试于5月下旬开考,考试将进一步延迟至6月11日,放榜顺延至8月底,预计届时大学招生及开学日期也会受影响。

香港高考考试,带你了解香港“高考”

带你了解香港“高考”配合新学制,香港的新高考方式——首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已于去年顺利举行,报考人数约按照“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规则,考生需要报考四门必考核心科据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梁小姐介绍,除了中国语文、英国语文考即使考生所在学校为英文中学,也可以选根据香港考试及

香港大学入学考试,高考后想读港大?仅招300人,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考得好的同学,可能会想要看看港大这类名校。港大每年与内地大学抢夺高考状元,说明其门槛之高。想去香港大学读书有多难?我们还给大家整理了其他香港本科申请条件,看看你的高考分数可以去香港哪所大学读本科。非高考生如何去港大读书?4、高二结束,选择出国留学,准备冲刺名校的学生;

香港高考考试,2024年香港“高考”放榜 多位“状元”计划就读医学

刘大炜)有香港“高考”之称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简称“DSE考试”或“文凭试”)于17日放榜,学生们当天纷纷返回学校领取成绩单。近5万名考生中,共诞生10名“状元”,他们来自8所学校,拿到成绩单后,当中有8位表示计划修读医学专业。

香港留学面试时间,想赴香港读大学 4月14日可去云师大参加招生说明会

内容:香港城市大学副学士2018年云南招生条件及优惠录取情况介绍、香港留学项目介绍、香港留学规划与家长的选择路径、香港留学答问咨询、面试模拟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