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点音频,获取育儿干货哦~
如果你想释放双眼,用耳朵了解育儿干货,不妨点开文中音频,听听“儿童团FM”,在这里,我们将用声音来帮助您解决育儿烦恼,提供育儿干货。
如果要盘点生活中孩子让父母抓狂的瞬间,那给孩子说一千遍,孩子都不听的时刻绝对榜上有名。作为家长,带孩子苦点、累点其实都没什么,最让我们冒火的是,给孩子掏心掏肺,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听。
那么,为什么你说的是对的,也是为了孩子好,可给他说千百遍,孩子还是不听呢?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超限效应”,可以做出解释:
什么叫“超限效应”
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美国藤校留学,他觉得牧师讲得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美国 心理 学 博士,说1000遍孩子都不听?美国心理学博士教你一招,立马见效,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甚至产生心理逆反。其实说白了,就是啰嗦。
一件事情,说千百遍孩子都不听,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博士,在他一本名叫《孩子:挑战》书中,第六章《利用自然结果和合理逻辑结果》里专门讲了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既然孩子不听,那就让孩子“自作自受”,承担行为带来的自然结果。如果自然结果家长无法承担美国 心理 学 博士,那就用合理逻辑结果。
这两点家长如何运用,音频中给出了具体例子进行说明。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喊他打扫卫生不打扫怎么办?有同样苦恼的家长,一定不要错过哦~
元旦带娃去哪
戳下方链接,get元旦亲子游攻略
↓↓↓
美国 心理 学 博士,如何养出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博士的三个建议
01
没有情商
智商再高也枉然
小时候的我十分活泼,很有自己的主见。为此,我有时会挨妈妈的打。因为我妈妈小时是被父母用打骂方式教育长大的,刚开始做母亲的她,也有样学样地打骂孩子。
然而美国 心理 学 博士,在我12 岁那年,在经历了妈妈很长一段时间的“夜间失踪”后,我突然发现:妈妈变了,原来会打人的妈妈再也不打人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是去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的成长课程,因而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妈妈不再打我,她变得亲切和幽默,变得更愿意花时间陪我玩耍、听我说话。而且更多时候,妈妈会鼓励我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并不断给予表扬。
一直到现在,70 岁的妈妈都保持着开心乐观的态度。她优化了自己,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成功变身成了孩子的情商教练。有这样的妈妈,我真的很幸运。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意识到心理学对人的重要影响,因而立志成为心理学家,后来也一直投身于情商的研究与教育工作。
情商(EQ),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及管理能力。情商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情绪认知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运用情绪,圆满处理自我及人际关系,达成生命目标的能力。
研究发现,对一个人的成就及幸福的贡献,情商比智商都重要多了!而情商虽然会受到遗传影响,但后天的教育及学习更为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及家庭教育,会弥补孩子情商的“先天不足”,培养出有高情商的宝宝。
02
第一课
培养自信的3大方法
那么,一个高情商的宝宝最明显的表现是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情商的重要基础及能力。几乎每次亲子讲座后,都会有妈妈忧心忡忡地向我倾诉:“我觉得我家宝宝不自信,总说‘我不会’‘我做不到’。比如宝宝嚷嚷着要拼图,我们给他买回来了,他的反应居然是‘我拼不好,还是妈妈帮我拼吧’。”
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常常将“我自己来”“我能行”挂在嘴边,表现得自信满满。但是,也有些孩子是典型的“我不会”宝宝,总是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总是显得很胆怯,处处退缩,此时爸爸妈妈要特别用心地去培养孩子的自信。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对自己外貌、能力、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持有非常积极的信念。由于自信是一个人情商能力的基础,其重要性就如同大楼的地基,在地基不稳的情况下,房子越高就越容易坍塌。
许多父母喜欢用“孩子你是最棒的”之类的话泛泛地夸奖孩子,其实无益于培养扎实的自信。自信的孩子有两大正面自我认知:“我是可爱的”和“我是能干的”。
从本质上看,“我可爱”源于孩子从他人口中获得的积极评价,“我能干”源于孩子过往胜任某项工作或任务的经验。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就需要呵护和强化孩子的这两个信念,家长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践和体验,让孩子的自信更扎实。让孩子体验自己成功完成任务的感受,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小到吃饭、穿衣、刷牙、洗脸,大到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应酬,家长没必要包办代替。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相对简单的家务,并及时给予认可:“你把地板扫得很干净,真让妈妈大吃一惊!”孩子会因此获得胜利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也获得了父母的认可,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意而更加自信。
肯定和鼓励,让孩子的自信更牢固。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能让孩子更相信自己。怎么做更有效?
首先,肯定和鼓励要及时,每当孩子有良好表现就要立刻给予肯定。其次,肯定和鼓励要具体而不是泛泛的“你真棒!
例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父母可以这样表扬:“今天,你不需要提醒就自己主动收拾玩具,而且摆放得很整齐。”具体的反馈,会让孩子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该继续怎么做。
另外,肯定和鼓励要客观。许多家长可能会认为,时不时夸孩子“你真棒”“你好聪明”会让孩子更自信。实际上,有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孩子才能从内心真正认可自己。
因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某件事情的具体经过,一边帮孩子梳理当时的情绪感受,一边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客观评价,让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更全面,获得更扎实而不是盲目的自信。
比如那个嚷嚷着不会做拼图的孩子,我建议家长这么做,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当宝宝说“我拼不好,还是妈妈帮我拼吧”时,妈妈先鼓励孩子参与拼图活动:“我和你一起玩拼图好不好?”
当宝宝成功找到一片拼图时,妈妈要及时肯定:“宝宝找到一块合适的拼图啦,真是努力的好孩子!”此外,妈妈还可以时不时“示弱”:“宝宝,快来帮妈妈,妈妈怎么找不到呢?”当孩子认为自己的存在有价值、自己被人爱,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各种挑战时,也就获得了通往成功和快乐的钥匙。
03
第二课
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愤怒情绪
很多孩子非常自信,他们也擅长在公开场合积极表现,并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他们容易发脾气,面对冲突要么回避,要么采取极端方式,这是我在亲子课堂中遇到的很普遍的一个问题。
在我的课堂上,有很多宝宝是那种十分讨人喜欢、一看就是小甜心的孩子。他们的嘴巴特别甜,也总是开心不已,就像小天使一 样。但当他们的父母被要求“描述宝宝”时,竟然有高达95%的人选择“易怒”。很多父母在孩子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时,或是觉得“等一会儿就好了”,或是和宝宝一起恼怒发飙。其实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毫无作用。
2010 年,以色列的一项研究发现,家长忽视幼儿的负面情绪(比如哭泣、发怒等),或要求孩子压抑情绪,会削弱孩子的情绪觉察和共情能力。
当孩子悲伤或愤怒时,家长要避免哪些误区?美国学者约翰·戈特曼博士认为,有三类做法不利于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1、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觉得无关紧要;
2、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满,甚至指责或处罚他们;
3、接纳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但却没有引导孩子如何处理情绪。
在宝宝伤心时,我建议父母切忌有如下反应:
1、假装没看到;
2、对孩子说“不哭才坚强”;
3、呵斥“不准哭”,甚至动手打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的情绪并有所回应,才有利于孩子的情商发展,即培养处理冲突和负面情绪的能力。另外,体罚伤自尊也积怨气,是最糟糕的情商教育。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父母打孩子。
孩子的负面情绪积压,家长没有重视并及时和他们沟通以帮助排解和处理,相反却暴力相向,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对于现在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选择轻生,我感到很痛心,这都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上好情商教育这一课。
04
第三课
乐观、感恩和同理心
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很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的坏毛病。这是我在亲子课堂上遇到的另外一个普遍问题。这些孩子缺乏对别人的宽容、理解和换位思考,缺乏同理心。
同理心()是情商理论的专有名词,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达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比如,很多孩子在收到别人礼物、在公交车上被让座时不愿说“谢谢”,很多父母因此觉得没面子、恼怒,会在当时或者事后狠狠教育孩子。其实,三四岁的孩子都有明白别人善意、完整表达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会或不敢表达,而是根本就不愿意。这是家长教导孩子礼貌、得体表达的好时机。
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
第一,把感谢作为自己的生活常规,给孩子做好示范。比如在家庭里,对待自己的爱人、父母,都应该适时地说“谢谢”。
第二,不时提醒孩子体恤他人的好意:“阿姨喜欢你才给你让座,我们一起对阿姨说‘谢谢’吧!”
第三,要及时赞扬孩子得体的表达,比如对孩子说:“刚才你用了‘请’字,真有礼貌!”示范得多了,孩子自然会懂得感恩和换位思考。
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就是教会孩子感恩运气、重视能力。
看自己,不因外表及家境优越而得意扬扬;看他人,以人品素质而非权贵财富去衡量对方。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才能教会他经营出自己有价值而且幸福的人生。
乐观是孩子情商能力的关键。乐观的小孩具备如下特质:总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挑战,把事情做得更好;把成功归结为自身的能力或努力;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认为总会有好的事情发生。想要孩子快乐成功,父母应该从培养小小的乐观高手开始。
幽默感和想象力,是培养孩子乐观能力的重要手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让管教变得有趣有效。
例如,教孩子收拾散落一地的玩具,与其严肃地命令,不如这么开口:“小汽车想念它的家了”“积木宝宝都困了,该回家睡觉了”“铅笔和笔帽是好朋友,让它们彼此拥抱吧”……幽默感,会让大人童心泛滥而兴趣高昂,也会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真是一举两得!
05
父母是孩子
最好的情商教练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还有个为她挣够了面子的女儿,从小到大,女儿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获得钢琴、奥数大奖,高中毕业后还被保送到上海著名高校。
一切听起来好极了,可是这位妈妈却焦急地说:“女儿刚上大一,最近突然对我说她想自杀,而且,她这样说的时候,仿佛对我充满了敌意……”这位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而又伤心不已:女儿那么优秀,堪称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而且一向开朗乐观,大好的前程摆在面前,为何要自杀?
通过沟通,我发现,这位母亲和很多中国式母亲一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美国top30名校留学,她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修科目的成绩、钢琴考级的分数、奥数是否拿奖……妈妈想当然地认为:女儿成绩好,就能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嫁好男人。
殊不知,女儿一直过得很压抑,她的乐观、幽默和懂事,都是装出来的。否则,她怎么会在考入名牌大学后,竟想了断美好的人生?青春期是每个孩子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风暴。
父母应该知道,培养一个孩子,就如同盖一栋大楼,在打地基时就要想到,某一天可能会有台风、地震来袭。盖楼前就应该把地基打得结结实实,每一层楼都用心盖,不要等到大楼已经盖了十几层高、遭遇台风来袭时,才后悔不已。
近几年,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研究后发现:在青春期,神经系统会经历一次重塑,身体、生理也都会经历大的变化,即从儿童到成人的心理风暴期。很不幸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好碰上中考、高考,父母又正处于更年期。
如果父母依然一味强调学习成绩,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那么孩子就极容易出现问题,而在这个青春大逆反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最严重的。
我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想要分享给大家,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情商工作室的一位女讲师。
这位女士非常积极阳光,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她的幸福和快乐由内而外感染了每个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父亲从小到大的教育。
比如,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父亲发现女儿有点儿不高兴,就会找到女儿的老师说:“作业太多,很抱歉,我的女儿没时间做完。”
老师问:为什么其他孩子能做完,她就不能做完?父亲答,因为他要带女儿出去玩儿!“玩儿”,不是纯粹的玩乐,这位父亲总是利用玩乐的时光,和女儿沟通谈心,与她一起分享一本好书或看一场电影。与此同时,父亲总是时时处处做好女儿的表率,自信、乐观,拥有处理自我负面情绪和与他人冲突的能力。
这个总是不做完家庭作业的女孩,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因为,父亲重视培养她的情商能力,让她乐观开心并热爱学习,成绩自然不是问题。
这个女孩一直比同龄孩子显得更加自信而乐观。在她大二那年,她的父亲不幸患了重病。在父亲弥留之际,母亲问:“女儿还没毕业、结婚,你怎么舍得撇下她啊?”他答:“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我的女儿,因为她长大了,是个独立、自信和拥有幸福的能力的孩子。所以我了无遗憾……”
这真是父母最大的成功——把孩子培养成幸福开心的人。
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练。如果孩子具备了极好的情商能力,我们还会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发愁吗?
– END –
—
愿一同并肩在教育一线的我们美国 心理 学 博士,如何养出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博士的三个建议,因一种精神而欣喜,为同一场美好而坚持,让我们在同样的温暖里安顿内心。一起来:做一件让教育更好的事……
美国 心理 学 博士,又一个孩子自杀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博士: 如何拯救“渴望求死”的青少年?
10月16日,我惊闻邻市MV高中10年级高中生自杀身亡的噩耗,心情非常沉痛。他的同学在问,上课时他的话很多,很大声,看上去很阳光,怎么会这样?诱因有很多可能,根源只有一个:看不到比死亡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每次发生类似悲剧对我冲击都很大。人都有求生的本能,而我们的孩子,体能智力接近人生顶峰的青少年,却为什么选择放弃他们无价的生命?
初中的时候,我也曾经考虑过自杀,为什么现在我还活着?而且幸福感指数是5.7(满分6.0分)。我努力去寻找答案,希望了解“求死的欲望”哪里来?自杀的原因在哪里?同时更想找到“活得很快乐的青少年”的特点,以求降低自杀风险和机率,不要让这种悲痛降临到更多的家庭。
青少年求死的欲望从何而来?
研究表明,90%死于自杀的人有精神健康疾患。从作家张纯如,到喜剧大师Robyn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 of )报告:近 11% 的青少年有抑郁,近8% 的青少年有焦虑,其中只有18-25%会寻求治疗。
华裔作家张纯如,1997年出版享誉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于2004年自杀身亡
同时,自杀并非一个“原因”造成,而是有以下风险因素,然后一个诱因引发。自杀风险因素包括:
我在初中时也觉得活着没意思,经常想到自杀,很大原因来自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从懂事起美国 心理 学 博士,又一个孩子自杀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博士: 如何拯救“渴望求死”的青少年?,我就知道我不是父亲想要的孩子。我是女孩,他一直盼的是男孩。我的名字在出生前就起好了,单字“刚”,发现是女孩后改都懒得改。我生性活泼,让孤僻寡言的父亲处处看着不顺眼。除了一年一度的家长会得到其他父母恭维,记忆中父亲看我总是眉头紧锁。
初中时,家里的争吵愈演愈烈,爸妈根本没心思管我们三个孩子。弟妹还小,天性敏感的我看当时热播的日本连续剧《血疑》,其中的女主角幸子身患血癌,她曾说到“我要像非洲野象一样孤独地死去” ,我也想象着自己“像非洲野象一样孤独地死去”,追悼辞都给自己写好了。
当年为什么我既有了父母争吵不休的风险因素,也有了想自杀的征兆(已经给自己写下了追悼辞),但是没死成呢?除了没有自杀的环境(当时住平房而不是高楼,家里没有毒药,市内也还没建火车等),研究领域最权威的理论发现,还需要“求死的欲望”才能完成自杀。
而“求死的欲望”来自于人的长期体验巨大压力以及缺乏归属感。如果有成就感,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负担”;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我很幸运,当年自己学习能力还算强,所以在学业上找到成就感;再加上性格外向,身边没缺过朋友,所以才没有被一时的绝望推上不归之路。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同时,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爱好和特长,需要父母多花心思去观察和了解,有爱和接纳,才能让孩子们亮出自己的色彩,找到成就感和价值。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科普自杀征兆。50%到75%的人在自杀前有征兆,而这些征兆是最容易被熟悉他们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察觉到的。这些征兆包括:
我所在的学校曾帮助过数位有自杀倾向的高中生,都是朋友或父母带到我办公室来的。有更多的“看门人”,我们才能帮助有风险的孩子及时得到需要的援助。
青少年的大脑:
大脑额叶建设中,冲动常占上风
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记忆力、阅读理解、数学分析、运动等功能逐渐达到顶峰。额叶总管对危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是大脑的总指挥。但它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欠条理、易受毒品、酒的诱惑以及喜欢冒险的本质原因。
很多青少年试图自杀也是一时冲动。对从金门大桥跳下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采访发现,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能够帮助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减少冲动机率的办法,除了健康的饮食,还需要:
1、充足的睡眠
青少年需要每晚8-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能达到最佳发育。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长期缺乏睡眠不止干扰专注力,记忆力等学习能力,更严重的是导致情绪调控困难。
2、经常锻炼
每天保证至少30分钟的运动,不但提升睡眠质量,而且增加血清素的分泌,提高个人的幸福感,有效缓解压力,降低抑郁的概率。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这两条对我们成人也一样重要。
改变“解释方式”,增强抗压能力
2010年,我伤心地告诉丈夫,我们家老大威廉性格中有预测自杀的因素,虽然那时候他只有五岁。原因是威廉天生是“完美主义者”,每当事情不如意时就极度沮丧,甚至发脾气。
上学前班,老师反应他虽然学习能力超前,但一有不顺,比如蜡笔画出了格,就马上情绪失控,因为橡皮擦不掉。
我建议能不能让威廉从家里带个修改液,可以把画错的蜡笔盖住,以避免挫折感。老师想了想,很认真地告诉我:“不行,因为他需要学习生活中有很多错误是盖不住的。错了就错了,没什么大不了。”
我终生感谢那位老师的提醒。
最近频繁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把“完美主义”推上风头浪尖,因为有研究发现它和孩子不能接受失败和失望正相关。
可事实上不能以偏概全,把“完美主义”统统否定。
很多家长在思考,为什么我们50美国 心理 学 博士,60,70后,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走过高压的高考之路,很少听说过有自杀的。反而是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条件这么优越,怎么就这么多想不开的?
每次一有自杀悲剧发生,家长才开始提醒孩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之前呢?我们给过他们经历,去体验“不如意”吗?
相反,很多孩子生活在假象中:考试要全A,竞赛要拿奖,大学要名校,工作要大公司……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挫折来临,孩子们措手不及。
“无助感()”是预测自杀最准的情绪。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中,不少人都收获了“控制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命运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况下,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也不会轻易放弃生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系教授, 博士在1990年的畅销书,《 》(中文译本翻译成《活出乐观的自己》)里总结,乐观和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个人的归因/解释方式。
坏事发生时,悲观的人会把它永久化,概括化和个人化;而好事发生时他们的解释则正好相反,是具体的,转瞬即逝的,外在原因决定的。
比如打赢了球,悲观的人的结论会是:“今天对手可能太累了,没发挥好”或者“今天我侥幸而已。” 如果输了,则是“我球技不好,我本来就不如对手。”
悲观的思维方式是抑郁的根源。
博士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归因/解释方式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除遗传基因外,三个原因决定了他们悲观或乐观的取向:
1、孩子在成长中常听到和看到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好事的归因是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孩子就慢慢会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
2、孩子失败时父母对待的方式。如果失败常被归因为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就是记性差! ” “女孩子数学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
3、早期生活中有负面事件反复发生,如亲近的家庭成员在自己幼年时离世,父母失业,家庭诸事不顺等。如果没有适当引导,孩子会觉得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坏的结果总会出现,个人努力不会有用,所以感到无助,将来在遇到困难时则更容易选择放弃。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的,是帮助孩子端正对生活的态度,能看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2010年加州 市曾有一位8年级的女生,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却因一次代数不及格而自杀。她的母亲被采访时一口咬定:“It’s all that F!”(“都是那个愚蠢的F惹的祸!”)
每次我讲座时提到这个例子,都有父母一针见血指出:如果孩子连一次不及格的代数成绩都承受不起,她如何能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挫折和失败呢?不是那个F,而是她对F的心态害了她!
治疗抑郁和焦虑最有效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中心理念就是改变人错误的成见,帮助他们在困难挫折中看到希望,避免钻牛角尖,增强抗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比起孩子和家长如何看待这件事,几乎微不足道,个人对事件的诠释才是决定应对方式的关键。只是“拿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观念会让孩子不敢面对挑战,因为任何可能的失败都是对他们信心的威胁。
而真正的“信心”,不只是相信“自己能尽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不论输赢,都会在这个过程里学到新的东西”。真正的“信心”不需要拿“成功”去保护,而应该用适当的“失败”经历来锤炼,因为如果孩子有了“成长的心态”做后盾,信心一定会在失败中越练越勇。
《》一书的作者,斯坦福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博士,更是提醒父母,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他们“热爱挑战,不畏错误,享受努力过程,学习上有恒心。”
学习过“输”,将来才能“输得起”。那不论孩子选择去哪里的高中,大学里学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工作,和谁生活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都尽可放心:生活如何风云变幻,孩子都会从容面对。
同时,逐步建立抗压机制。青少年各不相同美国top30名校留学,适合他们减压的方式也不同。我认识的高中生中有的编织,有的运动,包括瑜伽,有的喜欢和朋友聊天,这些都是健康的放松身体,抒发情绪的方式。
服务他人,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曾经有位家长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父母没有给孩子压力,但孩子从同学那里自己感到压力怎么办?
确实,青少年之间的互相比较给他们带来很多压力,成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根源。答案是:帮他们开阔眼界,通过责任,找到“自我”以外的价值。
“对生活的满足感,自尊和使命感”,是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美国有一句俗话这样说:“如果你只想开心一小时,去打个盹;如果你想开心一天,去做一件你爱的事(比如钓鱼,足球,读书等);如果你想一辈子都开心,去帮助别人。”
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帮助别人,服务社区,是增强青少年价值感,同时又有归属感的最佳途径。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高中生,不但自己求知欲强,还通过各种方式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人。有很多学生需要照顾家人,或在医院做义工等。他们的生命,超越了“自己”,有更大的意义。这样的孩子,就算生活中遇到挫折,这么多的责任和牵挂也会帮他想得更远。
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为了“受人欢迎”而社交,那压力一定很大;可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现在的课业,活动,朋友等和社区,社会及自己将来目标的关系,那压力也会成为动力。
美国高中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有几十个小时服务社区的经历才能毕业,那是绝好的帮孩子往“成人期”过渡的步骤。很多不了解的移民父母把它看做负担就大错特错了。
我见过很多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建立非盈利组织,为社区提供学业辅导,园艺,环保等各项服务,完成几百个小时还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很多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继续高等教育的动力和方向。
很多上了大学的孩子回来告诉我,回头再看看自己的高中时代,觉得当时自己很可笑,把很多并不重要的人和事看得那么高。她们当时以为那个高中就是“整个世界”,可现在才开始了解“世界”有多么大,自己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有多么多,而学业成绩远远不能定义自己个人的价值。
可惜的是,那些在高中自杀的孩子放弃了走到那一天,找到那个结论的机会。
我们改变不了青少年还在发育中的情绪调控机制,就算搬家来远离铁轨,大桥,我们也不能保护孩子生活在真空里,永远没有压力和失败。
我们能做到的是增强韧性因素 ( ),包括亲密的家庭关系,健康的社交圈,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全的减压机制,成就感,价值感,责任感,使命感,信仰,等等。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只会使我们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