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博士后

美国法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2025年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公告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将博士后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工作全局中,持续推动博士后队伍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条件保障。周岁,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站后须全职在学校进行博士后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将博士后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工作全局中,持续推动博士后队伍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条件保障。为了更好打造学校青年人才队伍,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加速学校“双一流”建设,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有志于谋求发展、共创事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加盟我校!

一、申请条件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身心健康,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美国法学博士后,遵守职业道德,无不良记录。

(二)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QS100名校留学,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站后须全职在学校进行博士后工作。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治学严谨,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四)符合国家和学校招收博士后进站的其他要求。

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科

学校设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数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心理学、化学。学校招收以上各学科博士后,同时欢迎其他学科申请者进入流动站,在交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三、招聘岗位

(一)超级博士后

培养目标:主要吸引已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博士生入站工作,促进学校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专项建设。

(二)师资博士后

培养目标:主要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三)科研博士后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团队提供有效的科研力量。

四、相关待遇

(一)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待遇,绩效考核奖励等另行计算;

(二)住房保障:可申请学校博士后公寓;

(三)科研支持:支持在站博士后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北京市设立的博士后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及校内科研项目等;

(四)子女入学: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协助办理子女进入我校集体户口所在行政区划内相应学校。(该行政区划内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海淀区实验小学、海淀区八里庄小学等学校)

(五)其他待遇:享受全国博管会关于出站博士后户口迁移及家属户口随迁等政策;博士后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的,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五、进站流程

(一)超级博士后、科研博士后岗位全年招聘,随时接收申请。师资博士后招聘与我校教师招聘工作同步进行,具体办法按我校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进行。

(二)应聘超级博士后岗位直接与学校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并提交相应材料。应聘科研博士后岗位,申请者可与相应学科流动站所在学院或拟合作导师联系,并将个人材料提交给各学院(各流动站所在学院具体联系信息可见下表),同时将个人简历通过邮箱发送给学校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一份。邮件请以“博士后应聘材料+一级学科名称+本人姓名”为标题。

(三)各流动站对报名材料初审,进行学术等综合性考核。

(四)通过流动站考核的应聘人员美国法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2025年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公告,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照国家、北京市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确定拟进站人员,办理进站手续。

(五)申请者应保证本人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行为,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造成的后果由申请者自负。

美国法学博士后,院系巡礼|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德育英才 法行天下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凝练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院系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五年来学部院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亮点。

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与“德育英才、法行天下”的院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一流法律实务人才和高端法学研究人才,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及社会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科始于1995年哲学系设立的法学专业,2002年成立法律系,2006年成立法学院。中国刑事学科领域唯一的实体性学术机构——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挂靠在法学院建设,G20峰会批准设立的反腐追逃追赃实体研究机构——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也设立于法学院。2019年,法学院在珠海校区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设立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启动珠海校区法学学科建设。

2012年法学院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同年获批教育部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完整,覆盖除军事法学之外的所有法学二级学科,刑事法方向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培养包括留学生在内所有层次的法律人才,设有全英文中国法硕士项目,是国内首家能够同时培养德、法、西、葡等双语涉外法律人才的教学科研机构。法学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已跻身A类行列,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法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第14位。

法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师资队伍,目前有教授44人、副教授34人、讲师12人。在专任教师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人,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近30%的教师在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拥有长期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教师主持诸多国家重大课题,出版大量高水平论著;深度参与国家立法、司法实践,挂职实务部门重要岗位;助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代理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推出法治普及作品;多人担任全国性学会、国际组织领导职务,在重要国际期刊担任编委,作为专家证人在国际组织出庭,其中,特聘教授高铭暄先生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黄风教授获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和“仁惠之星”共和国爵士勋章;王秀梅教授获国际反腐败教育与研究卓越奖。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拥有多个重量级国际交流平台。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目前拥有联合国刑事司法网络理事单位、国际反腐败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安理会反恐执行局合作单位、网络犯罪问题政府间专家组观察员等国际性平台,在联合国具有正式谘商地位,全面助力中国在全球法律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法学院与美、德、法、英、意、西、葡、加等国40多个高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与英国牛津大学、阿伯丁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等十余所欧美高校有交换生和暑期项目合作。学院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律与金融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政法学院合作开展双学位硕士培养项目,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此外,学院开设有中国法英文硕士项目,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并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共同发起了国际电子商务法联合认证项目,为学院营造了多元的文化交流环境。

法学院亦注重国内合作。法学院暨刑科院先后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政法领导机关的15个业务庭室,以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等50多个地方政法机关和实务部门缔结了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建了一批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主要包括职务犯罪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人民法院社会矛盾纠纷综合治理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未成年人检察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与北京市教委等单位共建)、粤港澳司法研究创新基地(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珠海联合成立)。学院先后选派了教师30多人次赴中央与地方政法机关挂职交流,并延请了140名国内实务专家和律师担任校外导师,促进与法治实务部门人员的双向交流。

法学院还积极服务国家法治建设,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教师230余人次参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以及政府规章、“两高”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国家解决领土和贸易争端、应对重大法治事件、处理热点疑难案件、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提供协助和咨询建议。百余份研究报告被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采纳美国藤校留学,其中数十份获得国家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德育英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的法治人才

法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在国内率先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承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与教材修改工作座谈会。学院教师参与马工程教材撰写,马工程教材使用率达到100%。学院设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国情,通过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等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社会公益。学生在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比赛多次获一等奖,在北京市第十届师生优秀法治教育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法行天下

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机制

法学院在本科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法学院设立瀚德法学本科实验班,在国内首创多语种与法学复合培养课程体系。学生须修读德语、法语、西语、葡语之一作为第二外语,课程由外教授课,在大学期间赴境外参加2次短期学习。实验班60%的学生毕业后赴牛津、剑桥、纽约等国际顶尖法学院和国外其他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另有部分学生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深造。毕业生大多走上中国涉外法律工作岗位,除赴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等国家机关就业外,有大量毕业生赴年利达、盛德、考文顿伯灵等国际顶尖律所和中伦、金杜、方达、君合、环球等国内红圈律所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甚至有毕业生代表中国政府在国际争端解决机构中出庭并获得胜诉。教学成果“多语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协同育人

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法学院依托法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与多个司法实务部门开展共建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着力探索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新模式,完善高层次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多措并举美国法学博士后,院系巡礼|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德育英才 法行天下,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法学院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推荐、选派学生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开展为期3-6个月的专业实习。其中,我院曾推荐2名高年级本科生赴最高法开展全职实习5个月。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开展的法律实习生“育才班”是检学共建的重要探索。由检察院选拔优秀检察官作为带教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实习生一对一带教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习锻炼。法学院学生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表现出扎实的法律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实习单位好评,多名学生荣获“优秀实习生”称号或获来信表扬。

模法竞赛

法律实践能力的沉浸式提升

法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专业类竞赛,包括“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大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英文赛、“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等。我校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赛队2017年首次参赛,现已经成长为“杰赛普”中国赛区强队之一,8次参赛,7次获得全国一等奖,6次获得参加国际赛的资格,并在2024年取得中国赛区冠军、全球前32强的优异成绩。我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英文赛代表队在2024年中国赛区选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我校“贸仲杯”代表队在2023年第二十一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获得团队一等奖。2024年我校代表队获第十五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模拟法庭(仲裁庭)竞赛提升了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辩论水平与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追求卓越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

2023年,学院组织了瀚德实验班德、法、西、葡四国暑期交流项目,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暑期项目与锡拉库扎国际刑事司法和人权研究所短期交流项目。32位本科生分别赴柏林自由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西班牙图卢兹商学院、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参与暑期交流项目;13位本科同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暑期项目;1位本科生参加荷兰莱顿大学交换生项目;9位本科生参加牛津展望计划、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天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暑假交流项目。

优秀学子代表

张煜召

法学院2018级卓越实验班本科生

毕业后保送至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获得十佳大学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项目、与国家级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得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宪法知识比赛一等奖(高校组第一名)。参加国家扶贫办调研项目,组织北师大师生抗疫募捐,提起“垃圾短信侵害个人隐私权”公益诉讼,发起“法行育才”国家级创业项目,并作为班长带领班级获得“北京十佳班集体”荣誉。其毕业论文《独立董事制度何以可能——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尹诺涵

法学院2020级瀚德实验班(葡语)本科生

毕业后前往牛津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Juris)。曾获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四届十佳大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获在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京师一等奖学金、一等竞赛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曾任模拟法庭比赛北师大赛队队长,带领赛队连续2年获得中国赛区一等奖,于2023年代表中国晋级国际赛,在国际赛获最佳综合书状奖;曾于司法部主管期刊独立发表2篇文章,多次主持、参与获奖调研项目;曾任法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与2020级瀚德班团组织委员美国法学博士后,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博士后在美国年薪多少,内分泌专业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4.4万年薪博士后职位

W老师背景:

申请类型:博士后

教育背景:普通院校 博士

工作单位:三甲医院

研究方向:肥胖、胰岛素抵抗

学术背景:SCI2篇

申请过程:

W老师2015年年初与我们联系英国G5院校留学,咨询国外博士后职位申请机会,因当时个人国内工作有变动,时机不太成熟,故沟通后暂缓进行。同年底W老师换完工作,新单位鼓励员工出国深造博士后在美国年薪多少,内分泌专业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4.4万年薪博士后职位,便立即启动了博士后申请服务。

W老师的个人背景相对普通,一作SCI2篇 ,影响因子不高。本硕博毕业院校又非985、211重点大学博士后在美国年薪多少,知识人网申请团队仔细挖掘其学术背景,凸显个人优势,尤其是实验技能。

申请开始两个月内,我们陆续收到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中弗罗里达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导师的沟通意向。虽然指导W老师做了相关面试培训,但是面试结果却不太乐观。恰逢其时,W老师了解到自己的同事及师兄有些背景更具优势竟也未能申请到国外博士后职位,不禁开始打退堂鼓,并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知识人网负责老师却不愿轻易放弃,一方面鼓励W老师,个人背景只是获得职位的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及时跟进国外实验室职位的动态、积极筹备,抓住机会,才是制胜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继续积极申请职位,也希望能以实际反馈增强W老师的信心。

终于在一个月后,我们迎来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面试邀请,外方导师项目的内容正是Ⅰ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方向完美契合,加之W老师有先前面试的经验铺垫,所以这次与导师沟通非常顺畅。面试后,我们收到了外方4.4万年薪的offer。

拿到邀请函,W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表示若是没有知识人网的帮助,自己定是连职位都申请不到,何况是这样的知名院校。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也非常开心,事实证明,机会正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付出终有回报。

接收机构简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或 JHU),成立于1876年,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校之一,是一所世界顶级的著名私立大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连续33年将该校列为全美科研经费开支最高的大学。截止目前,学校的教员与职工共有36人获得过诺贝尔奖。2016-201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将其列为世界第11,美国第10;2017年英国《泰晤士报》(TIMES)高等教育增刊将其列为世界第17。

Offer展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美国大学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in Lab招收博士后 (长期有效)

纳米生物科技研究所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简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于1876年,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在生物医疗技术和相关基础研究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去美国读博士后,赴美博士后深造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校与项目

赴美深造博士后,是众多学者追求学术精进、拓展国际视野的途径。美国各高校的博士后项目各具特色。此外,他们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表现至关重要,这包括论文的发表数量和水平。一般来说,顶尖学府更愿意录取那些来自知名大学、拥有卓越学术背景的博士。关于您计划赴美攻读博士后学位,还有哪些问题想要了解?

美国医学博士后申请,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招收博士后职位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招收博士后职位2023年初作为助理教授加入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按照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待遇标准提供工资、医疗保险、带薪假期、产假等。

博士后美国,美国博士后项目优势与劣势分析:适合哪些科研人员?

美国博士后项目对于提升学术水平及增强职场实力有着显著优势。美国科研实力强大,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资源,还提供了前沿的研究课题和项目。尤其是那些有志于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生,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符合招聘单位的标准。

美国博士后太穷了怎么办,美国博士后收入低怎么办?5种有效解决经济难题的方法

美国博士后收入不高,导致许多人士面临经济难题,因此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变得尤为迫切。寻求知名科研机构的资金支持是一种途径。研究相关领域的奖学金,学术基金会会设立以奖励科研工作者,这些奖学金不仅能减轻经济负担,还能丰富个人简历。部分奖学金金额相当丰厚,足以应付日常生活和科研所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