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留学是好多同学和家长的梦想,除了考虑它全球优秀的教育外QS100名校留学,另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去美国留学的费用问题,今天我们就大致的归纳一下去美国留学的相关费用。一般所说的留学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学费和生活费,其它的就属于一些个人的杂费了。
生活费用:
美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州的生活的水准也不尽相同,以下所说的只能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
一般而言,我们根据大学所在地把美国城市按照生活指数分为四级:
第1级指美国特大城市,如旧金山、纽约、费城、洛杉矶、波士顿、迈阿密、夏威夷、芝加哥、华盛顿首府等美国留学的学费,赴美留学的费用,其生活费为usd1,000~2,000/月,这是不包括买车、外出旅行、电话和娱乐等额外消费。(以下类同)
第2级指美国大城市美国留学的学费,如匹兹堡、西雅图、拉达斯、亚特兰大、奥斯汀、底特律等,其生活费为~1,000/月。
第3级指美国南部、中西部、东南部一些州,如德州、威斯康星州,依利诺州、密歇根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等,其生活费为~800/月。
第4级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路易斯安纳州、南卡罗来纳州等,其生活费为~600/月。
二、大学学费:大学性质
公立大学的收费会低于私立大学的学费。一般私立大学学费每年约为$25,000~35,000,一般公立大学学费每年约为$10,000~20,000。
其它的一些费用包括像交通费,书本费,通讯费,保险费等等,因为这些费用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是比较有弹性的开支的。
留学美国一年多少费用,美国留学一年需要花费多少?
100留学网快讯:去美国留学一年需要花费多少?其实这也是很多的家长想要了解的美国top30名校留学,其实费用比较高,但这毕竟需要考虑好自己的经济基础,为各位整理了美国留学一年需要花费多少钱。
美国高中15万-30万RMB/年
中国留学生赴美读高中是读私立高中,通常为三年。美国私立高中以寄宿制学校为主,但也分住读生和走读生,根据住读和走读的不同,学费也不一样。走读学生每年需要20,000到30,000美元学费。住读学生需要42,000美元左右的学费、生活费 (含住房和一日三餐)、医疗保险费等。
双录取语言期8万-15万RMB/年
双录取即有条件录取,是为那些母语为非英语的国际学生留学美国一年多少费用,学术成绩基本符合美国大学的招生要求,但语言成绩暂时未达到标准而需要参加语言学习的一种录取形式。美国大学针对报考学生发送两张录取通知,一张是该学校语言中心的i-20表格,另一张是该学校的录取信,此方案可以保证学生顺利拿到美国签证。同时,只要学生可以顺利在该校语言中心结业,证明自己有相关语言能力入学,便可直接进入被录取的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本科5万-25万RMB/年
去美国留学一年需要花费多少,美国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但由于美国大学通常采用学分制留学美国一年多少费用,美国留学一年需要花费多少?,所以也有三年就可毕业的情况。美国各个学校自己定义他们的学年,所以不同学校学年的意思也不一样。在美国,一个学年起于八月末或九月初,止于第二年的五月或六月。每一学年被分成几个学期(term)。通常一个学校每学年有二、三或者四个学期。
美国研究生8万-25万RMB/年
美国研究生一般要读两年,如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读一年的有金融、法律,而会计则需要9个月到19个月。根据所攻读专业学年的不同,以及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不同,学费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博士
到美国哈弗大学留学的费用,华人赴美留学签受阻:哈佛MIT十数名学生延期入学
不久前举行的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学者因拿不到美国签证而悉数缺席。这一消息传来,让等待签证一年半的王硕彻底死心,决定放弃自己热爱的航空航天专业。
去年3月以来,25岁的王硕先后申请了纽约州立大学的机械工程和普渡大学的航空航天博士专业,皆因无法获得签证而作废。尽管学校不断为其延长入学时间,但最终熬不过签证审核。今年8月30日是普渡大学录取通知书过期前的最后一天,王硕看着已经赴美的同学们晒出的照片,不禁悲从中来。”年复一年,又得重新开始。”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发酵,众多赴美留学的理工科准硕士、博士因为签证遭遇无限期行政审查(sing,亦被称作”check”),面临被迫失学、退学的窘境。等待中,这些人也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可谓进退两难。
这些遭遇行政审查的留学生自发建起微信群,彼此分享各自的签证动态和申请经历,也时常转发与签证政策、中美经贸谈判相关的信息。过签的同学会发红包退群,预示把好运留给剩下的人。这些群中,行政审查时间超过4个月的有近千人,他们戏言”签证申请掉进了黑洞”,也希望通过求助媒体,向外界诉说他们的遭遇和焦灼的心情。
除了留学生,近一年多来,来自中国的学者、科技人员、学术机构负责人以及政策专家的赴美签证频频遇阻或遭遇盘查。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在拓宽外国投资于美国关键技术的审查范围,以保护技术不旁落。在不少人眼中,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演化为一场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目的的科技战。
“所有的心血和时间都白费了”
如果不是为了回国探亲,肖溪再有一年多就能博士毕业了。
现年26岁的肖溪在美国读博已是第四个年头,由于接下来会非常忙碌,她决定回国探望家中老人。不承想,这个决定可能会让她断送博士学业。”2017年也回来过一次,当时办签证很顺利。虽然知道今年有学生被行政审查,但没想到会落到自己头上。”
7月回国至今,由于签证一直遥遥无期,肖溪错过了新学期的开学,学校不得已为其办理休学,奖学金也全部暂停。”如果这半年都回不去,奖学金、房租等损失加起来要7万多人民币。”
钱还不是首要损失,肖溪最担心的,是再也无法重返校园。随着时间流逝,她越来越悲观。”即便能回去,正在做的项目也早就转交给了别人。”她不安地说,”现在看来,最好的结果是只失去项目,大不了从头开始;最坏的结果是博士生涯半途而废,那我所有心血和时间都白费了。”
她一遍遍发邮件追问使馆,却没能得到任何有效答复。”最开始让我等到60天以后再问,60天后再发邮件,变成了等到180天以后再问。”
去年年底以来,留学生签证(F)、学术访问签证(J)和外籍高科技从业者签证(H-1B)成为美国行政审查的重灾区。行政审查是介于过签和拒签之间的一种审核状态,使馆将申请者的资料交由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处(USCIS)进行后续审核。一旦进入这一过程,获签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无期限。
行政审查并非新举措,但相比以往,今年的审查范围明显扩大,时间明显增长。
生物工程、医学、航空航天、材料、机械、化学等理工科留学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从本科到博士,肖溪都选择了化学专业,因此不幸命中雷区。她原本的计划是毕业后回国进高校做科研,但现在连毕业都成为奢望,”现在只要能让我把学上完,怎样都行”。
在美国学习生活了六年的乔俊卿有着类似遭遇。同样因为回国探亲,他的科研之路不幸被中断。回国前,乔俊卿原本将加入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做假肢神经接口研究,这是一种通过读取断肢神经信号进而更好地支配假肢的技术。该技术将为残疾人提供极大便利,麻省理工在该研究领域则处于世界尖端水平。
已经四年多没回国的乔俊卿想在新的研究生活开始前回来探望父母。”之前一直没回国也是因为担心签证,我的签证审查时间一直比一般人要长。”听说现在的签证形势不乐观,乔俊卿4月回国后第一时间预约了签证申请,5月提交材料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这期间乔俊卿联系过学校,得知同期内共有16名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因遭遇签证行政审查而影响入学,他们来自计算机、物理、化学、机械、神经科学等专业。这两所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为此专门联络了相关政府部门到美国哈弗大学留学的费用,华人赴美留学签受阻:哈佛MIT十数名学生延期入学,当时得到的答复是让大家耐心等待。
然而直到开学,所有人的签证仍然没下来,只得办理延期入学,学校也无能无力了。
“我所在的神经接口领域只有麻省理工才能做最前端的研究,其他国家很多连配套都没跟上,更遑论资金支持。如果真去不了,可能我也无法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了。”乔俊卿说,这让他的美国教授也焦头烂额,毕竟想找到一个适合的研究人员并不容易。”我们的研究不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却能造福残疾人。要知道我的教授就是残疾人,很多残疾人朋友得知我的遭遇后感到非常难过。”
很多留学生起初会心存侥幸英国G5院校留学,觉得倒霉的不会是自己,直到落在身上才有切身痛感。”就像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村民都认为打不到自己家,终有一天敌人真来了,把村庄都烧了,他们才明白,战争就在眼前。”乔俊卿说。
“从没想过科研梦想会跟国家安全挂钩”
眼睁睁看着儿子因为签证审查而面临失去前往哈佛大学读博的机会,马兰心里像是压着一块巨石,却无能无力。
作为工薪阶层,将儿子一马培养成材并被顶级名校录取,是她最大的骄傲。本科就读化学专业的一马今年毕业后,收到来自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加州伯克利和东京大学等一众名校的直博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了梦想学府哈佛大学。
然而9月开学注册期已过,签证状态依然没有更新,一家人的喜悦化为煎熬。这段时间马兰常常半夜惊醒,头发也是大把大把地掉。
美国收紧中国高等教育界签证的举措始于去年下半年。据美国国务院称,从2018年6月11日起,机器人、航空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就读的中国研究生或博士生,最多只能获得有效期为一年的留学生签证。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回国,一年后他们都必须重新申请签证。而此前,大多数中国申请者可以获得多次入境、最长有效期为五年的留学生签证。
美国国务院曾回应称,进行行政审查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国家安全,这也是审查增加的原因。今年5月31日起,美国驻华使领馆要求签证申请人提交社交账号,除了微博、QQ空间,也包括、、、及等美国社交媒体。美国驻华大使馆领事事务公使衔参赞. Hand 解释称,”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确保国家安全。”
但马兰觉得,”儿子读本科时就确定了科研梦,他想得很简单,就是读博士,之后回国做老师、搞科研,从没想过这样的梦想会跟’妨害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
她听说,一名被加州伯克利材料专业录取的学生在经历四个月的行政审查后产生了厌恶情绪,虽然最终拿到签证,还是放弃了赴美留学。”我很佩服他的选择,这些遭遇行政审查的孩子大部分是立志从事科研的人,并不是被父母花重金送出去镀金的,却沦为大环境的牺牲品。”
如今马兰已经默认儿子去不成美国的事实,她想鼓励儿子换个地方重新来过,但又深知重来之不易。”我认可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选拔人才机制,但这样的结果很可能让我儿子心中留下难以释怀的痛苦,甚至影响未来这一代人的心态。”
随着关切的增多,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时强调,美国大学系统是开放的,中国不会被区别对待。”曾有不实谣传说我们要把学校大门向中国关闭,这太不符合实际了。”这是他今年第二次就中国赴美留学生问题表态,凸显了两国高层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
美国驻华大使馆10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8月,美国向中国签发的留学生签证并未减少,反而比去年同期多出近6000张。负责学术项目的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卡罗琳·卡萨格兰迪称,过去五年来,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拒签数量有所下降。
但问题是,被拒签的学生大多来自于所谓的敏感专业,尤其是那些就读美国一流院校的硕士或博士。遭遇行政审查的近千人的微信群中,鲜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
美国驻华大使馆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至2018年赴美的中国留学生中,近一半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大学科(按英语拼写称作”STEM”)。来自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亦显示,2017年至2018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达到36万,硕士和博士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主管签证事务的副助理局长爱德华·拉莫托维斯基去年表示,已向各地使馆发出指令,要求他们针对就读”敏感领域”的中国留学生进行额外审查。
今年6月,中国教育部针对签证周期延长、拒签率上升等问题发布了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中国学生在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
政策的转变改变了海阳的人生轨迹。2017年从国内某航天高校硕士毕业后,海阳申请到美国某顶尖公立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博士,但由于没获得奖学金,他只好将读博计划延迟。”我家在农村,家里的情况不允许我自费留学。”海阳说,留学费用和机会之间的冲突,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失眠。
经过不懈努力,海阳一年后被另一所美国理工科老牌名校以高额奖学金录取。他终于松了口气,接着开始订机票、租房、拜别亲友。然而,从满怀期待到希望落空不过一瞬间。去年5月递交签证申请后,他被告知要行政审查,从此杳无音信。”现在,我连做梦都会梦到签证被审核。”海阳说,他不得不接受”失学”的事实。
“坚持赴美留学有一部分原因是国内需求导致。目前国内高校教师招聘时更愿意要那些有美国博士留学经历的人,拿到的研究资源也会更多。这跟美国的国家安全毫无关系。”海阳无奈地说。
中美较量:从贸易战到科技战
“在这个会议上,我想念一个重要的航天局。中国(航天局)去哪儿了?”10月21日,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当天的第一场全会活动上,1000多名现场听众通过手机投票将这一提问置顶到美国哈弗大学留学的费用,引发现场一阵骚动。
之后中国外交部证实,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的原因是美方没有及时发放签证。发言人华春莹表示,这次中国国家航天局遭遇的赴美签证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美方把签证问题’武器化’,一再藐视国际责任和义务,阻碍正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国际社会各方正当权益造成损害”。
事实上,中国代表团参加类似大会遭拒并非头一次,中国也不是唯一遭到签证阻碍的国家。201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中,中俄代表团成员均因签证问题未能如期参会;2017年3月,美国驻华大使馆拒绝向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发放签证;2018年7月,在美国加州举行的第42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期间,以中意合作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为主题的分会场上,主角之一的中国专家却因签证问题缺席会议。
对于中方的质疑,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奥尔塔格斯拒绝接受”签证武器化”这一说法,她表示,”美方在所有签证决定中都致力于保障国家安全,同时也促进合法的旅行”。
赴美留学签证受阻的同时,中美在教育、科技交流方面的合作也屡受波及。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针对华人学者的大规模调查。
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向一万所科研机构发表声明,称美国的知识产权正在系统性地被转移,部分评审员破坏了评议规则,泄露了科研机密,因此NIH将联合美国健康与社会服务部(HHS)以及联邦调查局(FBI)进行全面调查。
中国实施十余年的人才招募计划”千人计划”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今年早些时候,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埃默里大学对数名华人学者采取调查行动,其中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知名华人生物学家李晓江夫妇在没得到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直接被解雇,并被指控没充分公开来自国外的研究经费以及在中国的工作范围。
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亦根据NIH的要求,开始调查其机构内的5名华人学者。
上述调查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结束仍不确定。
NIH副主任劳尔今年7月向《科学》杂志表示,NIH已将来自55家单位的180余名学者列为调查对象,具体调查结果尚未出来。
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则称,正在对1000多起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进行调查,并将矛头指向中国,以及来自中国的人才招募计划。
对此,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表示,美国将部分正常的中美教育交流合作活动政治化,冠以”中国威胁””中国渗透”之名进行打压,诬陷中国学生学者在美开展”非传统间谍”活动并进行无端滋扰。
2018年以来,美以反间谍为由吊销或重新审查中方赴美人员签证,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领域扩散。
同年11月1日,美国司法部启动了一项针对中国的计划——中国倡议(),调集大量人力来调查并起诉华人科技人员和相关企业。
该计划公布的材料直截了当指出,”此举主要应对中国的快速崛起”。
计划指南中有一条内容主要针对美国的科研,”我们应让美国的大学了解其正在遭受学术自由的威胁”。这让很多人担忧,中美之间的较量已从贸易战转移到科技战,未来两国的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势必将受到更多阻挠。
“我并不认为美中开始了科技战或信息战。”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杰出学者包道格向《凤凰周刊》解释说,目前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美国政府担心外国(包括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收集本不应该对外公开的信息,因此才仔细审查签证申请,并要求接收院校限制敏感信息的获取。”
不少中方学者也指出,中美不会在学术与科技交流方面脱钩,虽然有些大学紧张起来,但多数美国大学对这一问题非常理智,很多学校都发表声明强调学术自由,反对排斥华裔学者。因此,这种紧张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但对于那些受到牵连的中国留学生而言,他们必须做好时间、金钱、精力付之一炬的准备。今年10月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出现缓和态势,让很多留学生看到新的希望。乔俊卿和肖溪准备再赌一把,重新办一次签证。虽然他们深知,敏感专业即使重签,被长期行政审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海阳深切感受到,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已经28岁的他不得不面临再一次的选择——转战香港或新加坡并重考托福。”之前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了,一切回到了2016年。”他说,这期间的喜怒哀乐就像陈酒一样,时不时散发出一些味道,只不过异常酸涩。
(应受访者要求,王硕、肖溪、一马、海阳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