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一谈到杨振宁就避不开邓稼先。今天,我们不妨说说两人。
邓稼先与杨振宁,既是老乡又是同学。二人从小情同手足,先后赴美留学,成绩都非常优异。1950年,两人高度重合的人生道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分叉口。他们一个选择回国工作,最终成为中国“两弹”元勋;一个选择留下继续从事理论研究,很快成为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6年10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发表论文,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很快名噪一时。次年,两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折桂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华人世界的信心,得到前所未有的一次提振。
1957年,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左)、杨振宁(中)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年,杨振宁35岁,邓稼先33岁,李政道31岁。
1950年8月31日,傅鹰、金荫昌、邓稼先、叶笃正等128名归国的学者和留学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离开旧金山回国,回国途中在船尾合影。
此时,邓稼先已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了7年。1950年,邓稼先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3年的博士课程,他仅仅用了1年零11个月便修完了学分,奖学金更是不在话下。
1948年,解放战争的炮火响遍了中国大地,国民党军大势已去。就在这一年的夏天,24岁的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有人问他怎么这个时候还去留洋?他回答了一句很有远见的话:“今后国家建设需要人才。”
就在昔日同窗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年,邓稼先的人生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
1958年8月,时任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对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要调你去参加这项工作。
这个大炮仗,就是原子弹。
从此,邓稼先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作报告,不能出国,不能随便与人交往,不能说自己在哪里,更不能说在干什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他的名字,消失在任何公共场合。
此后28年里,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虽然聚少离多,两人的联系并未中断。
《邓稼先的28年相思》中曾写道:
调动工作后的一年间,聚少离多,爱却不曾停止。
……
他对她的爱,她是能体会到的。那一年,她做科研遇到瓶颈,急需一份外文资料来佐证,他不知从何得知,悄悄地利用工作时间,帮她找齐,工工整整翻译成中文,寄给她。她捧着这个沉甸甸的信封,流泪了。信封上没有任何有关他的信息,但她知道,知道他的挑灯夜战,他的柔情蜜意。”
直到28年后,在1986年6月的某一天,他的名字才突然重回大众视线,同时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当中。
这28年的光阴,邓稼先隐姓埋名,但是中国“两弹”的成功试射,又把他的名字永远镌刻进新中国的历史记忆。
直到今天,当我们感受到这个国家越来越强大的底气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必要对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正是在那段默默无闻的时间里,他们的舍身忘我,为我们积累下了至今仍在发挥深层次效用的国防红利。
杨振宁在纪念邓稼先的文章《邓稼先》里这样写道: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从读书时候开始,邓稼先给人留下的印象便是一种“傻乎乎的诚恳”。这种诚恳和执着被邓稼先带到了美国的大学,带到了中科院的研究室,又带到了茫茫的戈壁滩。
邓稼先(左) 赵敬璞(右)在罗布泊
1959年6月,苏联中止帮助中国进行核科学研究。就在那个时期,美国正在成吨地生产核原料,英国、法国则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先后试爆了原子弹。
彼时,中国甚至还没有一张完整的图纸。
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把邓稼先邀到他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要由你领导的那个理论研究室来承担。”于是,邓稼先就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总负责人。
美、英、苏三个核大国此时正在联手遏制中国进行核试验,中国科学家顶着重重压力,在茫茫戈壁上开始了日以继夜的不懈探索。
邓稼先,以及彭桓武、王淦昌、吴世法、陈能宽、钱三强、何泽慧……一个又一个老科学家的名字,从那时起,被风沙磨砺,被岁月淘洗,直至如今被人们永远铭记。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冉冉升起的那朵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振奋了国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中国踏向联合国五常席位的一块敲门砖。
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不知道的是,邓稼先在此之前的一年时间里,就已经悄悄率领原班人马,开始了氢弹的理论设计。原子弹试验成功仅仅一年之后,邓稼先和于敏就共同拿出了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跑在法国人前面,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6年11月18日,中国再次研制成功了新的氢弹。
两弹成功试射的间隔,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相比而言,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是4年,英国是4年零7个月,而法国是8年零6个月。
罗布泊试验基地的建造以及后来的运转,都是在一穷二白的艰难国情下实现的。不管是像邓稼先这样的科研人员,还是建设基地的工程兵,奋战在这里的每个人都经历过忍饥挨饿、身体浮肿的艰苦阶段。
而核辐射,更是隐匿在罗布泊里的魔鬼。
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中,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在地上,没有出现蘑菇云。当时,作为理论设计总负责人的邓稼先硬是推开所有人,登上吉普车亲自去寻找碎片,查明原因。
放射性钚,仅需一克重,就可以杀死1万只鸽子。在大自然中,钚的半衰期是2.4万年,倘若侵入人体,在人体的半衰期是200年。也就是说,它进入人体后,将终生伤害受辐射者的身体,永无解除之日。
“你们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是邓稼先喝退众人,亲赴一线勘察的理由。同样,也没有人比邓稼先更了解其中的危险,然而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冲上第一线。
所幸的是,事故原因仅仅是降落伞没有打开;不幸的是,邓稼先因此受到致命的伤害。邓稼先站立的地方,正是核辐射沾染最重的源点,超过沾染限度的几十倍。多在这里站立一分钟,就意味着生命已经落入死神的魔爪。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前线部分指挥人员合影
从1980年开始,邓稼先开始衰老得特别快。1985年,邓稼先因罹患直肠癌住进了医院。
被病魔缠住的邓稼先,并没有被充斥着药物和放疗的生活打垮,他在病榻上和胡仁宇、于敏、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分析我国与国外的差距,最终在气垫圈上起草了一份建议书。
建议书指出,世界核大国的理论水平已经接近极限,并且,他们已经可以达到计算机模拟的程度,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发展,因此很有可能通过限制别人试验来维持自己核大国的地位。
正是这一建议,推动了核武器小型化的进程。邓稼先敏锐的远见,使我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继续辉煌了十年,使中国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确保了中国自卫核能力的有效性。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一千余次,而中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1985年,国家首次给“两弹”科研队伍颁奖,整个团队的奖金总数为1万元。受奖机构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分下去。邓稼先当时拿到了最高的奖励级别。
杨振宁来看望病榻上的老朋友,问及奖金,邓稼先笑着伸出了两个手指头,说:“20块,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
其时,邓稼先正在病榻上奋力起草建议书。
历史的时针指向1986年,邓稼先的生命也即将走到终点。一夜之间,邓稼先成了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被记者、摄像机、话筒和闪光灯包围。从那时起,“两弹一星”这个专有名词,才在共和国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1986年7月29日,我国一代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与世长辞,终年62岁。
199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之际,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
次日,中国庄严向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
我们怀着虔敬之心,对邓稼先饱满而厚重的一生进行了简单梳理。他的功绩,他的奉献,他的牺牲,都不由人不肃然起敬。
邓稼先献身祖国的国防科研,为中国造出原子弹做了那一代科学家中典型的巨大付出,他的故事感动了整个中国社会。他为了中国的“两弹一星”,耗尽了最后一丝气血。这是人们把他同杨振宁作对比时,最容易感慨万千甚至潸然泪下的情节。
又有些人喜欢把杨振宁和李政道相比,说李政道自从70年代末期就开始,在美国大量为中国培养研究人才,后来一直在为中国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做了很多事情;而杨振宁只是到了80岁,才定居清华大学,住在一栋花园洋房里面,给学生讲讲课而已,那简直应该说是来享福和养老的。
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又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都了解,李政道曾经策划和实施过中国青年学生海外留学计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振宁几乎是与此同时,在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为时半年到一年的深造。
仅在1981年到1992年间,参与这项计划到美国访学的学者就达上百人。此后仍有学者在杨振宁帮助下分批出国进修。这些学者原本就是科技精英,访学归来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我国自然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带头人,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后来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
1993年,谷超豪、杨振宁在中国科技大学校园
杨振宁一直在努力为中国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但他的贡献,不一定都摆在明处,也不一定都能让大家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当年钱学森被美国军事部门拦阻拘押,历经艰险回国的事,却不知道1971年春中美关系解冻后不久,杨振宁马上就决定回国看一看,是美籍知名学者中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而且,他也曾经遭到美国官方的阻拦,但被他顶了回去!
即便身处美国时,杨振宁也会在美国到处演讲,介绍新中国的情形,许多美国人恰恰是受他影响,开始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
其实作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旅美华人,杨振宁在政治上是需要做出选择的。台湾方面也在拉拢他。但是他获得诺贝尔奖以后,没有理睬台湾,而是访问中国大陆,此后,又以满腔热情歌颂新中国。他最欣赏毛泽东的两句诗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注: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时住在北京饭店,墙上贴着这两句话,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一再对美国的华人说,这就是新中国的写照。
在与国家领导人会面时,对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他的建言献策很多。别的不说,只说他作为第一个回国的华人科学家,在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中,不仅介绍了美国社会的有关选举、政党、民权、法律等等制度性问题,帮助周总理在中美关系改善之前,深入了解了美国的政情和舆情,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他建议中国要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大力培养理论人才。
与周恩来总理会面时,杨振宁建议中国要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同样,杨振宁在美国,也一直在从事着促进中美民间交流的作用。他说自己是中美之间的“一座桥梁”。长期以来,对于美国华人之中的社会活动,杨先生显然不但乐于参加,而且非常热心支持。70年代初期访问北京后返回美国,他就投身于爱国的社会活动,后来,他与历史学家何炳棣甚至还共同发起成立 “全美华人协会”,他亲任会长,何炳棣为副会长。这个组织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团结和凝聚华人,在他们中传播热爱新中国的思想,包括宣传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保卫钓鱼岛。
近年来日本右翼不断挑衅我国钓鱼岛,而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就已经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讲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他在那个时代海外华人自发的“保钓运动”中更多次发表演讲,对当时台湾留美学生影响巨大。
1979年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赴美访问,全美华人协会设宴接待,由何炳棣主持宴会,杨振宁致欢迎辞。从这里我们可想而知,杨、何二人当时在留美华人当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的确是无出其右。
正是因此,台湾当局对于他的亲共爱国十分恼怒,竟对他和何炳棣以“杨匪”、“何匪”相称。
杨振宁的成就并不局限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更在于规范场理论的提出,据此,他是无愧于科学大师的称谓的,这在国际物理学界可以得到公认。同样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丁肇中,在杨振宁70岁生日宴会上曾这样说:提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
在国内,科学史专家的论文也持类似观点: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20世纪堪称物理学世纪,物理学家繁若群星。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正像相对论于爱因斯坦一样,规范场是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高策:《杨振宁与规范场》,载《科学与中国人》1995年第3期)
清华请回来的杨振宁,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理论、思想和智慧,他的荣誉和地位QS200名校留学,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使清华多多受益。这就如同请来了一位当代爱因斯坦。试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是中国人,且是一位清华校友,他早年出国,发现了广义相对论,成就斐然,名满天下,在他晚年之时,他的愿望是叶落归根,定居清华园,那么清华大学有什么理由不欢迎吗?
同时,对于母校清华,杨振宁更是倾力支持。1997年他担任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为了落实他心目中的科研发展计划,他从海外募集了1千多万美元的资金,用以资助清华聘请多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并盖起专家楼公寓楼。
清华的专家楼,杨振宁筹款所建
更为难得的是,他定居清华和翁帆结婚以后,又将他们二人的存款捐赠给清华近200万美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这些都表明他贡献给清华的,远比他从清华得到的多。他和翁帆并没用去追求豪华生活,更没有拿200万美元去购买豪宅,他们的家,装修普通,陈设简单,与一般平民无异。在这方面,杨振宁先生和杨绛先生一样,自己生活低调简朴,却对清华一往情深,慷慨奉献(杨绛先生将她和钱锺书著作的全部版税捐给清华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
杨振宁以物理学第一人的身份,用“面子”为中国请回多少人才?为中国科学家打开了怎样的视野?与世界科技前沿拉近了多少距离?
他如今尽管已经90多岁,却依然会给本科生上课,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启发指引着这些中国科学界的未来人才。
10
当我们因为杨振宁当年没有与邓稼先一起回国斥责他不爱国的时候,想过邓稼先会怎么说吗?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一生的挚友。
邓稼先与 杨振宁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
少年时代的邓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着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邓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
邓稼先(中)与杨振宁(左)、杨振平(杨振宁的弟弟)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合影
解放前夕,邓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邓为去美国留学,邓稼先与杨振宁,祖国已经不必让你们面临抉择,邓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存着。
1971年杨振宁从纽约经巴黎飞抵上海。下飞机后,开列了他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邓稼先。
自1971年以后,杨 振宁多次回来访问、讲学。邓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有一次,他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 振宁对邓稼先说:“这回你可以吃饱了,想当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你可是常常饿肚子的呀!” 回想起这些往事,杨振宁与邓稼先都笑了。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
后来,杨振宁多次送书给邓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都写着“稼先”或“稼先弟”存念。稼先60寿辰时,杨振宁特意送他一副国际象棋。邓稼先住院后,杨振宁到医院看他,并且为他找特效药。
最后一次,杨振宁送给邓稼先一大束鲜花,这鲜花象征着两人永存的友谊,正象杨振宁给邓稼先夫人的唁电中所说的:“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至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之后杨振宁这样评价 邓稼先
“是的,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该为稼先庆幸!”
11
21日邓为去美国留学,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热议。
杨振宁
“
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
2015年4月1日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国朋友不会赞同我放弃美国国籍。
回归对我是什么感受?挚友熊秉明曾经说:“你的父亲虽已过去,你的身体里还循环着他的血液。”我说:“是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我94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
结语
杨振宁、姚期智入籍毫无疑问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他们的选择将引导着更多的海外英才。中长期看,也许这就是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在悄然转移。
欣慰的是,时移事改。今天的中国,已不需要科学家承受去国怀乡之苦,亦不必令科学家面临“痛苦”的抉择。
这片热土完全可以
承载你的梦想
建立你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吧
如果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活到现在,不定会多高兴!
恨他们不能见今日!
▌来源: 新华社,环球时报,观察者网,神州学人,补壹刀,《橙新闻》
美国的留学生,首批52名赴美留学生全部回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高考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另一条路–出国留学。认为面对到陌生的环境,不同的学习模式能够学习不一样类型的知识。但其中也有很多的人,学成之后没有选择回到祖国为祖国贡献。
在1978年时,出国留学可是个陌生的名词,中国当时从14717名参加选拔的学生中派出52名首批赴美留学生出国,他们最终全部回国发展。留学这当中经历了什么趣事呢?
走出国门的52英才
1978年,中国刚刚经历对于文化摧残的”十年浩劫”事件,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处于百废待兴阶段。
主席听取了清华大学校长的建议,做出指示:要增加留学生的数目,不是十个八个的增加QS200名校留学,而是大数目的增加。
要让他们主要去搞自然科学,这是五年内最快见效提升教育水平的办法之一。我们要一方面提升大学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派人出去学习,这样有了比较才有进步。
为了贯彻主席的指示,教育部迅速组织赴美留学生,在清华大学,中科院,北大等学校共选出52名学者,在中美建交之前抵达美国。
当时国内经济落后,缺乏外汇,52个人手里只有五十美元,当时一听说美国做什么都要给小费,连上厕所都一个个连着上,后来到了美国,联络处才给了足够的美元。
抵达美国后,一出海关就看到了成群的美国记者,无论是报纸,电台,电视记者都在咔嚓咔嚓的拍着照片。代表吴葆祯发言到:”我们不仅是来学习先进的技术,也是为促进中美建交而来”
经过简单的整理之后,五十位留学生进行强化性英语训练,随后被分配到全美著名大学进行学习。
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差距较大,甚至有些出国的留学生都没有见过电脑。
留学生张楚汉曾说:”刚到麦迪逊的时候,住在美国的一户人家中,当看到房东的儿子在玩苹果电脑的时候,我十分诧异,身为留学生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电脑,而美国普普通通的一个百姓的儿子就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电脑了”
深知未来能够改变世界的就是电脑。于是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就成了无数留学生的”家”,他们知道祖国派出他们的艰难,要抢回失去的时间。
对于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能打开眼界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其中的留学生李衍达曾经说过:”打开眼界与敢为人先是重要的,在美国曾任信号处理小组的负责人时,自己没敢发论文,后来美国方的教授也找过我”,敢于做开创性的工作,不能靠别人,要靠自己。
功成名就
这批留学生中清华大学派出的留学生于1981年回到中国。其中曹小平女士现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系教授。张育曼现任核反应堆与核安全研究员,彭吉虎成为光通讯专家。
赵南明留学回来之后直接回到清华,推动了清华大学恢复生物系的建制,担任生物系主任,李衍达从事信号处理以及地震勘探方面的研究,张楚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柳百成从事信息提升技术水平提升,崔国文曾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截止2008年留学的52人当中共有7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者中国工程学院的院士。这些归国学者获得了无数中国科技进步奖,从事在大学教育领域的人也基本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
当年赴美留学的人回来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那么现在呢?还要埋着头认为出国是最好选择吗?
应该降温的留学热
放眼十年二十年以前,国外留学归来的一张文凭还会给你的履历镀金,现在也只是平平无奇的普通经历。
前年中国留学总人数达66.21万元,其中自费留学59.63万人,现如今留学门槛降低,国人眼界成熟,留学生素质降低,这些都导致国外的文凭已经不再是企业眼中亮眼的钻石了。
加拿大的留学门槛只需要十几万元,甚至不需要语言类成绩就能办下留学证。加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学校都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也提供给了高中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给留学热上浇一点冷水。
另外准留学生越来越难管也让老师头疼。老师冯秦的学校是与加拿大联合办学美国的留学生,首批52名赴美留学生全部回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国际班的学生不用考试就可以到加拿大留学。
由于自己不用参加考试,就在班级里吃零食,玩手机。冯秦想要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却得到:”自己家孩子是要出国的,不需要接受国内的这种应试教育。”
而现在的留学生在国外过得并不快乐。
国内很多家庭对于留学都有着宁缺毋滥的准则,而那些一般的高中并没有国内的高中好,并且还要面对着语言不通,教育模式不同,甚至还会遇到种族歧视问题美国的留学生,处理事情时候的孤立无援,与国内家人朋友的时差问题都会导致留学生在国外过的并不开心。
我国学生大多数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我国应试教育是老师在学生后面追着教,学生哪里不会就多讲几遍,而国外的课程是自选自修,具有充足的自我选择时间。
学生到国外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照顾好,更何况好好学习了。留学热应该降降温,也正在降降温。
我们为什么对于当年出国的那一批留学生始终保有敬意,不光是因为他们为中国做出了极大贡献,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选择出国后所有人都选择回国,为国效力。
现如今很多80,90后科学家年纪轻轻就发布极具影响力的论文,甚至有些获得了国家级的奖励,但这些名气大的科学家中有些就留在了国外,不再回国。这个世界的确成为了共同体,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有知识有文化的我们称为天才,但可以报效国家的我们称为民族英雄。希望未来的国家能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回来,也能让盲目攀比的”留学热”降下来。
去美国留学一年多少,现在上车,1年拿下美国绿卡,完美解决留学家庭“五大痛点”
2024年11月24日“康奈尔学霸的海淀快乐妈”线下主题分享会圆满结束。雅凝老师为到场客户讲述了爬藤路径,郭世泽先生为大家讲解了【现在上车,1年拿下美国绿卡美国top30名校留学,完美解决留学家庭“五大痛点”】的绿卡规划路径。
国内转国际教育体系秘籍/ 雅凝老师
雅凝老师孩子的学业成长路径:
北京人大附中“早培班”尖子生毕业;
9-12年以及其优异的成绩又进入了美国排名第一的私立高中“ ”;
本科由康奈尔大学录取,目前为新材料学直博读书。
雅凝老师分享了国内公校体系转国际教育体系的秘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录取全美第一私立高中并且一路爬藤。
1年拿绿卡解决留学5大痛点/ 郭世泽老师
对于留学家庭而言,录取率低、专业受限、费用高、陪读难、就业难是公认的5大难题。
一、录取率:绿卡在手录取率提高8倍
TOP30以内的顶尖名校每年招收留学生的比例大概在5%-10%,其余名额全部要留给本地生。
按照10%国际生的录取率算,拥有绿卡等于增加了8倍的录取率。
二、专业选择:国际学生申请敏感专业受限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生物技术定位、导航和定时(PNT)技术、物流技术、先进的计算技术微处理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量子信息和传感技术等不对国际学生开放。
三、学费:国际生比本地生贵3倍
简单说下名校2024/2025学年的学费,感受一下没有绿卡就读美国本科的学费震撼:
藤校乃至TOP20大学里,很多都已经步入9万美元时代;而在TOP50的美国大学里,所有私立大学的一年总成本都已经超过8万美元。
陪读问题以及毕业后留在美国的问题,统一可以归类于美国合法身份问题。而美国的永久居住权(绿卡)不仅可以解决家长的陪读问题以及学生毕业后留美工作问题,还能解决录取率、学费以及专业限制的问题。
郭世泽先生着重为到场家庭分享了【现在上车「一年」拿下美国绿卡,完美解决留学家庭“五大痛点”】的绿卡规划方案。
一般来说,美国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取得绿卡有几种途径:
1.传统路径F1+CPT/OPT+H1B+EB2/3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时间太长,要6.5-15年拿绿卡。而美国科技公司裁员风波下,H-1B工作签证续签成为难题,阻断留学生留美路径。
2.EB-1A NIW,资质高,难度大
这是美国职业移民第一优先类别中的第一小类和第二优先类别中的特殊类别,俗称人才类。一般本科生毕业很难符合EB1A美国杰出人才移民和NIW国家利益豁免移民的条件。
除非家长符合标准,在子女就读美本之前拿到绿卡,子女作为附属申请人可以享受到绿卡带来的教育便利。
3.婚姻、新法EB-5去美国留学一年多少,现在上车,1年拿下美国绿卡,完美解决留学家庭“五大痛点”,更容易更快速
婚姻绿卡的方式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新法EB-5投资移民提供了一条更快的绿卡路径。
这2年,EB5投资移民凭借申请条件宽松、周期短、高成功率和双递交等优势,成为资金充裕申请人眼中的“香饽饽”。
新法EB-5项目有单独的3200张签证配额,目前无排期。具体来说,乡村项目有2000张签证,高失业地区有1000张签证,基建项目200张签证。
EB5各类别签证名额
根据签证分配规则,预计2025财年(2024年10月1日-2025年9月30日),乡村项目配额4386张签证,高失业地区2193张签证。
2022-2024财年EB-5递交情况
赢众海外咨询的EB5客户I-526E申请已经获批,拿到工卡和回美证,在美国陪读不受签证有效期限制,方便工作生活。成为许多当前身在美国的留学生,以及陪读妈妈们绿卡规划的最快路径。
以下是一位陪读妈妈的绿卡申请时间轴:
这位EB-5投资人,2023年6月30日递交了I-526E申请,12月13日递交I-485,并随同递交I-131和I-765去美国留学一年多少,在2024年7月22日已经顺利取得绿卡,整个美国绿卡申请周期仅为1年1个月。
赢众海外团队用美国当地的合理逻辑去选项目,而不是去用中式思维选择偏门项目,所选的项目受到在美当地留学生的认可。
赢众海外咨询美国公众政策总监Todd 先生向在场客户介绍了选择EB-5项目的要素以及当前的利好政策。帮助留学生家庭筛选项目,获得了到场家庭的一致认可。
赢众海外咨询 公司简介
赢众海外咨询是一家从事北美移民规划、商业调查及法律服务的专业咨询公司。下辖赢众海外(北京)文案策划有限公司, Law ,P.C美国赢众律师事务所, Group,LLC美国赢众项目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赢众海外(天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赢众海外(上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各地文件收案中心。同时赢众海外咨询为Lex Mundi创始会员 Long美国柏隆律师事务所中国区域独家咨询合作机构。
赢众海外咨询
赢众海外咨询部分成功案例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