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论是在美国、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新加坡,几乎随处可见中国留学生。截至2018年,中国已有超过60万学生在外留学,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留学宜早不宜迟”这一理念,低龄留学生涨幅高达30%。
为了照顾这些小留学生的衣食起居,监督他们的学业,不少中国妈妈放下工作前往海外陪孩子读书、生活美国top30名校留学,最终催生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特殊人群——陪读妈妈。
▲这一特殊群体还被拍成电视剧
在众多热门国家中,新加坡一向被认为是中小学生理想的留学目的地,因为相比美国、加拿大没有专门的陪读签证,新加坡可以给陪读妈妈合法的长期居留身份。
根据新加坡移民局规定,来新加坡留学的小孩(持学生准证),其妈妈、外婆或奶奶中的一人可以申请陪读准证,在新加坡合法、长期居留。
▲陪读准证需要每年更新一次美国留学申请陪读,陪读妈妈,新加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一般在孩子中学毕业前可以申请到,孩子上高中后,只有少数妈妈可以申请到
因为拥有了合法居留身份,新加坡的陪读妈妈群体不断壮大。放下中国的工作、生活来新加坡,也变成了妈妈们人生的转捩点。
一些曾经的职场女强人,一下成了全职家庭主妇,进入半退休状态。
她们每天围着孩子转,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就去乌节路逛街、喝下午茶。短时间还觉得挺惬意,可是一两年之后,就会觉得新加坡真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失去人生目标。
▲乌节路
更恐怖的是,长时间不工作,不和外界接触,会慢慢与社会脱节,和孩子的代沟也越来越明显。有时候,不是孩子长大了变得不服管,而是妈妈们没有与时俱进美国留学申请陪读,不能理解孩子的思维,孩子也觉得妈妈是“老古董”。
▲《少年派》片段
同时,如果只靠着在中国的积蓄来供养孩子,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很大的经济负担。这样陪读,只会越陪越糟,甚至影响亲子、夫妻关系。
▲《陪读妈妈》片段
另外一些妈妈,希望可以在新加坡自食其力找到工作,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然而,拿陪读准证的第一年是不允许工作的,到第二年才可以,却发现在新加坡找工作实在太难了!
中国和新加坡国情、工作文化都有差异,更关键的是,新加坡的主流沟通语言为英文,但绝大多数陪读妈妈都面临语言障碍。即便是在中国外企工作过的人,也会因为英语不过关,很难在新加坡找到相似的工作。
所以,许多妈妈不得不做一些如清洁工、家政、店员等低技能、低收入的职业。
那么,能够避开英文短板,发挥中文长项的工作,如华文补课老师,就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不是说华文好就可以教学生,必须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一些妈妈趁头一年不能工作,选择读书充实自己,为找工作做准备。拥有本地文凭,在求职方面就有了很大优势。
KLC智源教育学院高级华文教学大专文凭课程,是一项针对新加坡社会对华文教育的需求设计课程,让教育小白们也可以深入地学习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体系。
课程涵盖了新加坡本地华语特点,规范的华语语法(字、词、句、段等)要求,还结合了中国国家级华语标准化评估考试系统(对外汉语水平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课程设置
从KLC毕业之后,能去本地各大补习中心当老师。而且,新加坡本地的企业还是蛮愿意雇佣陪读妈妈的,因为她们有合法长期居住准证,不需要占用公司工作签证的名额。
更关键的是,华文补课老师不像在学校里的全职老师,需要全天待在学校里,只需有课时去教课,相对自由,有大把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读书,照顾他们起居,这也是每个陪读妈妈来新加坡的初衷。
有了高级华文教学的背景,妈妈们能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和孩子沟通,也可以辅导孩子的华文功课。再加上平时上课接触的都是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学生,无形之中和年轻人拉近了距离,有助于减少亲子之间不必要的摩擦。
如果想成为事业、家庭一手抓的“超人”陪读妈妈,那就不要错过即将举办的KLC高级华文教学大专文凭课程说明会,了解更多课程信息和就业前景~
出国留学本科美国,美国留学 转学赴美需要做些什么
现在为了自己的发展,更多的学生开始更高层次的发展,学习。留学成立学生更多的选择。留学机构讲解转学美国,需要做那些。
1、大学成绩:转学对学生的GPA要求比新生还会高一点,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比如商学院(申请的截止日期也会早一点)。除此之外单科的GPA如果低于学校的要求(比如有的学校规定是2.5,有的是3.0)是不能转学分的。
2、语言成绩:托福通常要求70-80分,前50名学校通常要100分,雅思6-7分。没有达到学校要求或没有语言成绩的可以申请有条件录取。
3、SAT成绩:转学大部分学校都不要求SAT成绩,有些学校规定修满30个学分以上才能免SAT。
4、文书写作:一份完整的文书包括简历、essay、推荐信和课程描述。
推荐人首先必须是了解你的人,不一定要知名人士,一般两个,其中一个是班主任,尽量举实例说明对本人的评价。
课程描述就是要对修过的每一门课简单的用英语描述一下,目的是让外国老师知道你上的课学习什么内容出国留学本科美国,美国留学 转学赴美需要做些什么,锻炼什么技能出国留学本科美国美国top30名校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转学分的多少。
5、签证:转学生要注意的是年龄最好不要太大,大一点的同学最好学分转的多一些,对签证会有帮助,面签的时候带上学校的转学分证明信,签证官一般都会问。
6、转专业:本科转学是可以转专业的,很多美国大学认为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还不能完全确认自己真正感兴趣或将来要从事的专业,所以,即使是同年级一个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选择不同的科目学习。在申请转学时,只要将自己所学科目的详细描述、学时学分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提供给申请的学校,学校会由专业机构评审后,最后决定最终能转换的学分,学生只需修完其他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
7、专科转学:只要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的在读专科生,都可以申请转学。申请转学时也可以同时申请转学分。
现在转学是常见到的事情,所以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转学分的政策,所以选择学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条件以外还要考虑的这个学校的政策是不是适合他。而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也都有不同要求,一些热门专业的要求会更高而且截止日期也会更早,所以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选校,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学校。
大二到美国留学,学姐学长有话说,从国际高中到赴美留学是怎样的体验?
紧张的中考终于结束了!短暂的放松之后,问题又来了——面对人生的一个岔路口,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有的忙着研究如何填报志愿进一所好高中,有的已经筹备着假期辅导班预习高一课程大二到美国留学,还有的人则考虑得更加长远,希望为未来出国留学提前做好准备。
近几年,留学已经从精英的选择演变成为大众热潮。如何规划出国留学的时机、方向和路径?不少学生和家长还在抓瞎。有的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就读海外高中,然而因为年龄小,往往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跟不上。若是等高考之后再申请国外本科大学,则要应付高中三年备战应试的埋头苦学。这时候,高中国际班就成为一种更合理的选择,能提供语言和文化适应的缓冲带,更好地将国内和国外的教育衔接起来。
国际班和普通高中有什么不同?对之后的留学有什么样的意义?出国留学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在昆明八中PGA就读过的两位毕业生,从大洋彼岸带来了他们的真实体验分享。
学姐说
姓名:赵子僖
特长:钢琴、围棋、舞蹈等
初中:长城中学
高中:昆明八中PGA国际班
大学:美国丹佛大学
赵子僖就读的丹佛大学坐落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首府丹佛市,是一所著名的一级国家级大学,学校法律系、经济学院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子僖的心目中,打动她的是这所学校的美景。冬天的丹佛总被白雪装点着。大雪从天而降压满树枝,时不时风一吹过淅淅沥沥的落下些许;房屋被大雪掩埋,整个城市一片银色。Aspen,红岩剧场都是值得一去的美丽景点。
第一年的留学经历让子僖体会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很多的中国学生,即便有很高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在学校却不太敢和外国人对话QS100名校留学,只跟中国同学扎堆。”曾经在八PGA国际班学习,让子僖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外教并经常和他们交流,这帮助她更加自信地融入美国当地生活,也更快的适应了美国大学的学习节奏。
在美国当学霸也不难,因为不同于其他国际学校,八中PGA国际班在教授外国课程的同时也教授学生国内高中必修的课程。这为子僖的大学学习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让她的很多理科分数,比如数学、化学,都远远超越美国同学甚至大部分中国同学。
谈到海外生活,她表示大可放心。比如大家关心的饮食问题——现在美国各城市都有中国餐厅,一些大城市比如洛杉矶,纽约都可以吃到非常地道的中国菜。除此之外,美国的韩料和日料比起国内也做的毫不逊色。在伙食上委屈不得的吃货也可放心大胆的来美国留学。
学姐提醒:出国留学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学着自我管理,学着打点自己的生活,还有高额的学费生活费,处处需要规划……但是个人认为出国留学是一个好的选择,可以开阔眼界,可以拓展人脉,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学长说
姓名:马赫
兴趣:政治、历史
爱好:登山、游泳
高中:昆明八中PGA国际班
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马赫同学来自于群山环抱之中的东川,目前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就读。
他尚清晰记得,当他的双脚刚迈出洛杉矶国际机场时,就深感自己的孤独与无助——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种、陌生的城市,心理满满的不安感……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大二到美国留学,学姐学长有话说,从国际高中到赴美留学是怎样的体验?,他逐渐适应了这些文化和环境上的差异,融入了全新的学习和生活。
来到美国大学,马赫才真正能体会得到美国之所以发达的原因。美国的大学教育远远严于中国大学,“进去容易出来难 ”。 认真的学术精神、浓烈的学术氛围,是他对美国大学最深的体会。
曾一度担忧过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然而真正接触下来,他发现当地美国人都非常友善、亲切,很容易相处。
回想起国内的学习,马赫十分庆幸当初选择了八中PGA国际班。在语言学习上,曾经不擅长英语的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和日常的口语沟通,将托福成绩从45分提升到了92分,实现了人生中一次不小的“逆袭”。而国际班的课程设置使他能够接触到西方教育体系,以至于到美国后学习生活比其他学生适应能力强很多。
马赫在高中的选修课上学到了书法、陶瓷、刻章等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更让他在留学生活中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中国属性,让更多外国人认识我们的文化。他还学习了日常的烹饪技巧,在美国留学时是料理生活的一把好手。
“国外留学真正带给你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全新的想法和认识,这些会使你受益匪浅。”通过在国外的学习和沉淀,他希望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在国外全新的感受与思考结合起来,将来回到家乡,帮助父老乡亲发展农业生产,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不论你现在是在纠结中考志愿,还是酝酿着扬帆远航的留学梦,看了学姐和学长的分享,是否对他们学习过的八中PGA课程有些好奇?
关于昆明八中PGA2+1国际课程
PGA2+1国际课程是由PGA全国管理办公室联合美、加数十所高中和英国、澳大利亚著名大学,针对计划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的中国高中生而研发的特色国际课程体系,融合了国外优质课程和中国高中核心课程,充分发挥中外课程协同优势,突出基础性、多样性、实践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为中国高中学生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开通了直升通道。
PGA2+1的“1”大有门道,学生最后一年将选择北美(美国、加拿大)与英联邦(英国、澳洲、新西兰)五大英语国家的合作院校就读。根据学生未来的大学意向专业,合作院校会有专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最后一年的相关课程。同时课程与国内两年以及未来大学课程无缝衔接,让学生更早适应国外原汁原味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学生成绩合格不仅可以获得昆明八中开具的高中学业证明及成绩单,还可获得国外高中毕业文凭!
留学是人生中的大事,珍贵的体验一定要做足准备,独自远赴重洋的挑战也需要强大的自我来面对。选择八中PGA2+1,让你在留学路上步步踏实,打好基础,以最佳的状态去看看人生不一样的风景。
怎样报考八中PGA 2+1呢?
招生对象
有志于赴海外留学的初三毕业生及少部分高一学生
招生规模
2个班,每班不超过30人
录取条件
1.学生通过昆明八中PGA国际部入学考试
2.针对特长生以及优秀学生有加分奖励制度
3.中考成绩达到一级完中的最低控制线
15岁去美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体育何以成为中国留学生的敲门砖
本报记者 梁璇《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22日08版)
在昨天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前,英达的行程多与冰球有关——作为领队,带领北京队小选手参加国家少年队选拔赛;作为嘉宾,出席加拿大大使馆的冰球晚宴。现在的英达,除了“著名导演”的身份外,“冰爸”也成为他的标签,正是儿子英如镝的选择,才让他乐此不疲地跨海越洋。
英如镝曾是名扬海外的“虎仔队”成员,并在2007年,与宋安东、李欧等球队中坚力量相继赴美国、加拿大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年留洋冰球运动员。去年6月,宋安东被纽约岛人队选中,成为北美职业冰球联盟(NHL)中国第一人,也被国内媒体视作“中国职业体育家庭模式培养的范例”。
据媒体报道,从宋安东10岁起,这个家庭开始长期两地分居,父亲每两三个月往返一次国内与加拿大15岁去美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体育何以成为中国留学生的敲门砖,母亲则常年驾车带着宋安东及弟弟奔波于各项训练和赛事之间。而包括英达一家在内的中国“海外冰球家庭”,情况也十分类似。英达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早期的应试教育令部分留学生感受到体育竞争中的弱势与不足,使得近年来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从我们那个时代出国读研、读本科,已经发展到今天的读私立高中或初中,体育成绩也在录取中越来越重要。”而北美流行的冰球,恰是不错的选择,“不要求超常的身高体重,更适合头脑聪明擅长技术的中国孩子,如果这孩子凑巧很勇敢的话”。
逾之更甚的,还有高尔夫、击剑及马术等个人项目。“因在美国,高尔夫普及程度远逊于棒球、篮球、橄榄球,为此给准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提供了入名校、申请奖学金的机会。”据美国《侨报》报道,高尔夫已被列入2016年的奥运项目,“目前许多准备送子来美留学的中国家庭,也在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投入高尔夫球的训练,其目标并非奥运会”。
当体育成为叩开世界的“敲门砖”
2005年丁俊晖名声大震后扎根英伦,2007年宋安东远赴加拿大,都被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视为“我国第六次留学热潮”的一个变化,“自洋务运动、甲午海战、上世纪30年代的军事及科技人才留洋,到解放初期留苏,至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热,尤其在后期,体育很少成为留学的目的。而丁俊晖和宋安东正是去国外寻求体育的发展,这代表了一个趋势,包括现在希望去学习体育管理、运动康复等专业学科的学生,也包括发现体育项目可以加分,发挥其‘敲门砖’功能的孩子”。
“以美国的大学为例,有独特体育特长的学生很受学校青睐,美国的体育社团非常多,每个体育社团都会要求美国的学校招生办公室,留意相关体育特长生,巩固自己的体育团队,如果这个学校篮球社团缺少后卫,恰好这个学生的特长是篮球,那么他的录取几率就会大很多。”据金吉利留学美国六部咨询师宋欣悦表示,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于体育特长生青眼有加,且在项目上也有区分,“美国更喜欢棒球、橄榄球、篮球等美国top30名校留学,加拿大则倾向滑雪、冰球等,澳大利亚则看重潜水等”。
据记者了解,以德国为例的部分欧洲国家,对于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鲜有优惠政策,且即便在美国和加拿大,如果并非体育专业能力特别突出、且因此被校方相中的留学生,体育技能通常只能增加被录取时的“印象分”,几乎没有实际的优惠政策。但金吉列留学加拿大事业部顾问彭义雯表示,这种“印象分”不可忽视,因国外大学的评价体系非常注重人格健全,体育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所以对选择体育理论专业的学生而言,有体育背景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授课模式,而普通学生则应在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体育方面的知识,“男生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球类运动,女生则可以学习瑜伽、舞蹈之类,甚至可以学习有中国元素的体育项目,这样,出国后就能更快地融入社交圈”。
为何美国大学如此重视体育
之所以体育能充当留学海外的“敲门砖”,在易剑东看来,是因为体育是国外大学文化中最显性的因素,尤其以美国最为突出,“除了在人际交往上更便利,对于人格完善的价值不可替代外,不排除高校也有开拓中国体育市场的愿望”。
“目前包括哈佛、耶鲁等名校在内,拿到通知书不去的学生也有百分之十几的比例,而体育就是招人的重要方式。” 易剑东介绍,美国的各个大学都有项目各异的运动队,且校队人数在学生中比例较高,“因此,体育和大家都能产生联系。”而美国高校体育的市场化运作也十分成熟,体育已经成为各学校品牌彰显的最显性、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家长朗朗上口的‘常青藤盟校’正是体育赛事的联盟。每逢招生季,高校宣传册上的主要内容都是体育,其实更像招商宣传册。”对于美国高校而言,联赛的成绩不单是学校的面子,还是“摇钱树”,因为大学联赛的门票及电视转播收入,比职业联赛也差不了多少,“学校里薪水最高的人往往是教练”。
去年底,美国西海岸的体育高校联盟 Pac-12主席斯科特带领两支篮球队到中国交流,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这个由12所美国高校组成的联盟拥有7000多名运动员,如果把联盟中的运动员组成一个国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拿到的奖牌可以登上奖牌榜第五名,而且联盟有自己的广播电视网络,可以播送850项体育赛事。“美国的大学体育文化是现象级的。”在密歇根大学毕业生李韬之看来,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校无法企及的,“在国内,每年大学球队的预算都不足以支撑宣传,如果学校不给市场的宣传资源,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比赛、去哪儿看。但在美国高校里,时刻都有体育,竞技的奇迹和悬念,很容易让人产生自豪感。”斯科特认为,这足以带动“校友的力量”,“目前,有2.1万中国学生在联盟的学校,他们会不自觉地成为大学体育的粉丝15岁去美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校友就是联盟发展的驱动力”。
冬奥冠军杨扬在国内经营冰上项目的培训,她曾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越来越多有留学经历的孩子会在假期上冰“补课”,期待能更好地融入国外学校的体育氛围。但她也强调,随着更多孩子对体育的热爱,家长急功近利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不仅是把奥数换成体育项目,更明白体育对孩子全面发展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被培养起体育兴趣的学生,一旦处于“体育不易被认可的国内教育评价体系”与“既有利于延续体育爱好又能借此得到升学机会的留学之路”间,选择并不太难。
在易剑东看来,在体育上几乎相反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导致中美高校体育文化出现巨大差异的关键,让更多人走出国门体验真正的体育利大于弊,“国内的体育理论很贫乏,技术上真正过关的也不多,当这些人回来后,不仅能带来更先进的理念,也可以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人,后发的体育国家或能进步千里。”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同样表示,“以前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但这种认识在今天的校长中不多见了,如果要真正做到国内和国际接轨,就需要转变观念。或许,北大清华今年对足球特长生敞开大门,就是一种转变”。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