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硕士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硕士,天下人物|空缺7个月,五角大楼来了新掌门

若干年后,他又分别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是西点军校同学。由于埃斯珀和雷神的深度合作,当他2017年被提名为陆军部长时,雷神首席执行官汤姆·肯尼迪在同投资者通话时直言不讳地说:“特朗普政府为我们打开了好几扇门。

新华社华盛顿7月23日电(记者刘阳 孙丁)在国防部长一职空缺7个月后,美国国会参议院23日通过了马克·埃斯珀的防长提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硕士,天下人物|空缺7个月,五角大楼来了新掌门,这距离他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仅仅只有一周时间。五角大楼终于结束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火速上任挑战多

在当天投票前,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强调任命防长一事刻不容缓。去年12月前防长马蒂斯因与特朗普意见不合而辞职,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出任代理国防部长;今年5月,白宫宣布特朗普将提名沙纳汉出任防长;6月,特朗普宣布沙纳汉不再寻求担任防长,由埃斯珀接替沙纳汉担任代理国防部长。7月15日,特朗普正式提名埃斯珀出任国防部长。

7月23日美国top30名校留学,在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新一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左)在宣誓就职后讲话。(新华社/法新)

据美媒报道,埃斯珀出任代理防长第一天就向国防部全体员工发送备忘录,明确指出《国防战略》报告仍然是国防部指导性文件,所有工作应有助于实现其目标。

《国防战略》报告是前防长马蒂斯任上发布的,报告称国家间战略竞争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长期战略竞争主要来自俄罗斯和中国。

可以预测的是,埃斯珀上任后将对俄中军事动向保持密切关注。他2018年2月访问西点军校时曾表示,根据对俄中两国军事发展方向的研究,美国陆军现代化应当以六个方面为侧重点,包括开始研究远距离精准火力、新一代作战车辆、新一代陆军使用的飞机、可以抵御网络袭击的通信设备等。

埃斯珀还在备忘录中说,将通过三方面提高美国军事竞争力。第一是加强美军打击能力;第二是加强同盟友的关系并吸收更多伙伴;第三是继续对国防部改革以提高效率。

埃斯珀上任正值美伊对抗升级之际。美国国防部近期批准向沙特阿拉伯派驻美军以应对来自中东地区的“威胁”,在沙特部署爱国者导弹系统并兴建适合F-22等战机起降的跑道。鉴于特朗普在明年大选前决定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五角大楼极有可能加大对伊朗的军事施压,加强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及对沙特等地区盟友的军事支持。

舆论普遍认为,除了落实特朗普的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埃斯珀上任后还将面临落实美军撤出叙利亚、削减驻阿富汗美军人数等挑战。

说客经历受质疑

根据美国国防部官网公布的信息,埃斯珀现年55岁,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小城尤宁敦。他曾在西点军校学习工程学,在校期间多次获得表彰。若干年后,他又分别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埃斯珀1986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后进入101空降师,参加了海湾战争。退伍之后,他的职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可谓丰富多彩。他曾在多个智库从事防务研究,在参议院和国防部都担任过职务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硕士,还曾担任美国军工企业雷神公司负责政府关系的高管。2017年11月,埃斯珀出任美国陆军部长。

这是7月16日在美国华盛顿国会拍摄的马克·埃斯珀(前)参加参议院听证会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沈霆摄)

丰富的履历让埃斯珀在华盛顿拥有深厚的人脉。值得一提的是,他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是西点军校同学。

埃斯珀在雷神公司的说客经历让外界对他担任防长产生质疑。据美媒报道,埃斯珀2016年代表雷神公司为总统竞选人直接或间接提供了46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并支付了480万美元游说花销。由于埃斯珀和雷神的深度合作,当他2017年被提名为陆军部长时,雷神首席执行官汤姆·肯尼迪在同投资者通话时直言不讳地说:“特朗普政府为我们打开了好几扇门。”

华盛顿公民责任与道德组织执行主任诺亚·布克班德在一份声明中说:“埃斯珀此前在军火商的供职经历很有可能影响其在国防部的任职。”

在上周的任命听证会上,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也提出质疑,要求埃斯珀回避与雷神公司有关的所有决策。她对埃斯珀说:“美国民众需要你承诺,你做出的决策不是出于个人利益,而是国家安全利益,如果不能做出这一承诺,那你不应担任国防部长。”

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芝加哥枪击事件背后,被种族矛盾撕裂的城市

枪击案现场,人们献上花束。受访者供图

极高的穹顶下簇着花束。

11月18日下午将近四点钟,在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纪念教堂,数百名师生、家长集体静默了一分钟。

而后,教堂的乐师奏起管风琴,中国留学生郑少雄的追悼会在一曲《送别》中结束。

2021年11月9日下午2时左右,24岁的郑少雄在返回宿舍途中遭遇歹徒持枪抢劫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芝加哥枪击事件背后,被种族矛盾撕裂的城市,不幸中弹身亡。此事霎时在当地中国留学生间掀起大波。

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为郑少雄的家庭筹集善款,协调郑少雄家人赴美事宜。11月16日,他们在校园中心广场组织了一场集会,要求学校采纳他们提出包括增加警力在内的数项安全决策。

在悲伤与悼念的同时,他们不免为自己的安全担忧。

芝加哥大学官网数据显示,校园所在的南肯伍德海德公园社区内,在2019年发生包括谋杀、抢劫在内的暴力犯罪195起,2020年则发生了229起。

芝加哥大学所在的芝加哥市,亦面临治安恶化的局面。芝加哥警察局的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迄今,芝加哥已发生谋杀案729起,较2020年同期的702起增长了4%,更比2019年同期的458起增长了59%。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芝加哥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与结构性的种族矛盾有关。

“相较于白人,有色人种的教育、就业、收入都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美国法律专家、律师张军说,“过去几年,种族之间的矛盾与撕裂到了一个高度。

枪击案发生的街道附近。受访者供图

“那是特别疯狂的一天”

11月9日,周二,芝加哥市发生了三件事,让留学生汪琪云“被吓坏了”。

她是芝加哥大学的一年级硕士生。那天中午12时许,她正在同学家讨论作业,突然收到自住公寓群的消息,有人称在公寓附近遭遇了枪支扫射,“噼里啪啦一通响,放炮一样的,可能有二十多枪。大家都吓得赶紧往楼房里面钻。”

扫射地点接近一座车站,那是汪琪云每日坐校车往返校园所必经的地方。那天她回去的路上,看到事发附近商店的橱窗玻璃上,“有密密麻麻好多弹孔”。

下午2时许,她收到了学校发来的关于此次大规模枪击事件的警告邮件。再晚些,她在新闻上看到芝加哥警方的通报,“说是芝加哥53街的1500号发生了多次枪击,打破了两家店的玻璃,打坏了好几辆车,但是无人伤亡。”枪击的原因则未被提及。

30分钟后,芝加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微信群又发来消息,“有人讨论54街有人遭遇了枪击。”汪琪云起先未太留意,而后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出:24岁,男性,亚裔。同时,已从芝加哥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郑少雄失联的消息也开始传播。

据芝加哥警方讯息,11月9日下午2点不到,郑少雄独行在54街900号街区的人行道上,一持枪男子向他索要财物,后向他胸部开枪,并驾车逃离了现场。随后郑少雄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被宣布死亡。

下午4点半,汪琪云收到了学校发送的确认郑少雄遇难的邮件。

几乎是同时,学生群里又流传开一张截图,显示下午3点47分,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与女友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放置了数个炸弹装置,“三个炸弹被安在S楼,两个炸弹被安在L楼,五个炸弹被安在中心广场上,另有四个和七个分别被安在校剧院及图书馆中。”校方及警方疏散在校人员后,并未在校园内检出爆炸物。后此次炸弹威胁被宣布为恶作剧事件。

“那是特别疯狂的一天。”汪琪云总结。

11月16日,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大学举行集会。大家手举标语,要求学校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受访者供图

安全区沦陷

来到芝加哥不足两月,这已不是汪琪云第一天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有一回她听到公寓楼下传来啪啪两声,“枪响一样的。”还有一回,楼下一辆汽车发生了爆炸,她透过窗子看到消防车开过来时,“火苗已经烧出来了。”

同学推荐她下载一款记录周围犯罪信息的APP,“路人目击到了犯罪行为,或是警察接到了线报,都会结合时间、地点发布到APP上。”下载该软件的第一天,她每隔几小时就会收到警告推送,枪击、抢劫、斗殴都有涉及。

曾与郑少雄同系的高睿说,在芝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有一张公认的“安全地图”:芝加哥大学校园周边,北至51大街、南至61大街、西至华盛顿公园、东至密歇根湖畔是“传统意义上治安比较好的区域”。62街以南、51街以北及华盛顿公园以西则是“绝对不能去的”。

郑少雄遇害的地点在54街,原在“安全地图”之内,与他的宿舍一步之遥,距离学校体育馆的步行路程也不足十分钟。

高睿因此感叹,“好像整个校园安全区都‘沦陷’了。”

高睿回顾,校园治安的恶化早现端倪:自他2019年入学以来,每每在校园周边发生恶性事件,学校都会在两三小时后发邮件通知。刚入学那阵,他“两三个月可能都收不到一封邮件”。而今年夏天以来,警告邮件的数量“明显增多了”:最多时,他每周都能收到一至两封邮件,一封邮件内就通报四起抢劫案。

他自己也曾遇险。去年10月30日的傍晚,一个年轻的非裔在54街道上拦住他,“对我说,要么给他手机,要么他开枪。”他没有看到枪,但“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还是交出了手机,在打劫者驾车离开后报警。并无果。

今年一月,中国留学生范轶然在密歇根湖畔的宿舍停车场被无端枪击死亡。七月,即将升入大三的芝加哥大学生Max Lewis在地铁上遭遇枪击,亦不治身亡。

芝加哥大学官网数据显示,校园所在的南肯伍德海德公园社区内,在2019年发生包括谋杀、抢劫在内的暴力犯罪195起,2020年则发生了229起。

芝加哥市的总体治安状况也日渐堪忧。当地媒体于11月22日汇总称,过去一周,至少有38人在芝加哥遭到枪击,其中有5人死亡。

芝加哥警察局的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迄今,芝加哥已发生谋杀案729起,较2020年同期的702起增长了4%,更比2019年同期的458起增长了59%。抢劫案从年初迄今发生了6837起,略低于去年的7064起。

好友姜维说,郑少雄是个勤工俭学的人,总是争取奖学金、打工贴补家用,“他每月的房租就650美元左右,而芝大附近的公寓月租金普遍在1000美元以上。”今年夏天,郑少雄顺利完成硕士答辩,正打算进入职场,为家里减轻负担。

据当地媒体消息,11月10日傍晚,枪击郑少雄的嫌犯被警方逮捕。经查,他将所劫财物当得100美元。

2021年7月17日至8月18日期间,高睿收到7封由芝加哥大学校方发送的暴力犯罪警示邮件。受访者供图

要学习,也要安全

来上学前,几乎每个受访的学生都有所耳闻,芝加哥的治安“相对要坏一些”。

但这通常不会成为阻止他们就读的理由,因为“芝大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都高”、“生活成本不像纽约、波士顿那么贵”、“是自己被录取的学校中最好的一个”。且他们一度认为,治安再坏,“也坏不到出人命的程度。”

结合前述的“安全地图”,学生们总结出了一套保障安全的办法:结伴出行,不去“安全地图”外的禁区,财不外露,天黑前回家,身上常备20至50美元现金,“遇到打劫的就交给他。”

芝加哥大学校园及校园附近部分区域内,曾有大量的安保人员巡逻,还有被学生们称为“报警灯柱”的设施。学校告知他们,若遇险,可按灯柱上的按钮通知警察。学校还提供每周四、周五、周六三天的夜间网约车服务,在一定距离内,学生可免费坐车出行。

“我们有时候想聚餐,或者去哪里玩,就等到晚上九点后,有安全的车送了,再出发。”博士生万泽说。

枪击案发生后,万泽除了去校实验室,很少再出门。从前他喜欢在夜深人静、无人干扰时做实验,如今为安全起见,只好尽力将行程调整到白天。马上要选下学期的课了,据他所知,“基本所有同学都在尽力避免选晚课。”而系里有一门大课常年是在夜里上的美国藤校留学,近9点才下课。万泽与同学一道写邮件,向系里申请换课时,“系里反馈下来,可能接下去都要变成网课。”

他的博士项目还有至少五年时长,他感到忧心忡忡。

张科是今年秋季刚入学的硕士生。他坦言自己家境一般,枪击案发生前,他是个极度节省的人:每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2500元人民币以内,从不聚餐,为节省2美元的公交车费,他会走路半小时到学校。

有一回,他为采购便宜的食材,坐地铁去了“安全地图”外的区域。返程时,他错过了原定傍晚5点半钟到达的车,只能坐晚半小时的后一班车。到站后他才知道,前一班车刚到达时,车站附近的超市发生了枪击事件。

他因此后怕:若准时搭上早一班车,自己会不会遭遇危险?

而郑少雄遇害后,他的恐惧更递进了一层。他放弃步行,只敢打车到学校,“高峰时段,单程就要十五美元。”从家长群里得到消息后,他在国内的父母“都哭了”。

张科与几个同学一起创建了一个名为we want (我们需要安全)的网站,并协调组织了一场以安全为诉求的集会,提出“我们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来送命的”口号。

集会前,统计有200人报名,而11月16日集会当天实际上来了500多人。

大家聚集在校园的中心广场上,向校方提出包括增强校园及周边警力、扩大校园班车覆盖范围等诉求。据芝加哥大学中国学联的推文,学联亦在征集意见后写作《芝加哥大学校园及周边社区安全改善提案》,截止11月19日交予校方,有学生、教职工等共计1244人在此诉求书上签字。

另有一份相呼应的请愿书在学生之间流传——是校内教职工起草的,与中国留学生的集会诉求相似,要求学校增加监视系统、增加学校班车的路线和频率、增设校园及周围的安保力量。该份请愿书得到398人的签名。

种族矛盾撕裂的城市

犯罪政策学专家 G 在《芝加哥的警察与社区》一书中对芝加哥市的犯罪发展史作了梳理:芝加哥于1837年建市,最初的人口构成以欧洲白人移民为主。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填补劳动力短缺,首批非裔美国人迁徙到芝加哥市。该城的种族隔离制度拉开帷幕:有色人种与白人不仅在生活空间上被分割开来,后续的数次经济、政策冲击,更导致前者被困在贫困社区无法脱出。随之而来的破产、失业,进一步又加剧贫困。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数据表明,贫穷的非裔聚居区的凶杀率是中产白人聚居区的27倍。以1991年为例,芝加哥非裔社区居住着全市35%的人口,社区内却发生了全市64%的抢劫案。

相关资料显示,芝加哥大学校园周边绝大多数社区的非裔占比达79%以上。

长期观察与研究芝加哥犯罪现象的学者陶短房分析,芝加哥目前的治安恶化,有社会与经济的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芝加哥根深蒂固的社会分层问题,穷人都住在南区和西南区,富人生活在郊区以及北面的市中心里,两个群体可能就一街之隔。另一方面,也与疫情下的经济下行有关。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有过一定的疫情管制——在管制之下,白领照常可以在家上班,用电脑挣钱,而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却面临着失业,或者只能打零工以维持生计。他们能寄希望于什么?电子游戏、互联网、滑板车、酒精甚至毒品。”

“目前,结构性的矛盾还是存在,相较于白人,有色人种的教育、就业、收入都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美国法律学者、律师张军解释,“同时,有钱的中产阶级迁移到了治安良好的郊区,城市空洞化。而大学太过庞大,无法迁走,就在治安复杂的社区的包围下,成为孤岛一样的存在。”

对于现行犯罪的解决方案,芝加哥市内长期有两种声音。

据相关报道,今年7月,芝加哥市长Lori 提出设立100万美元的专项基金,奖励给那些举报非法持枪行为的市民。她还向公众透露,至7月,芝加哥警方已没收枪支6300多支。此前她声明,2022年,市政给市警局的经费预算将达19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17亿美元。

反对派的立场也很强硬。

截止到发稿,芝加哥大学校内有747名学生及教职工在一份请愿书中写道,“维护治安并没有解决现今的暴力,反而是导致社区走向暴力的部分原因……警察的警务工作是暴力的、种族主义的、榨取性的。要创造安全的环境,就必须首先废除警察制度。”他们希望学校削减百分之五十的警务开支,转投于对学校及周边的社区经济建设。同时,解除校警的武器装备,并在2023年前解散校警队伍。

“过去几年,种族之间的矛盾与撕裂到了一个高度。人群对于种族相关的社会治理的看法也越来越极端化,中间地带的人群越来越少。”张军说,“但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两方的声音都有一定道理。赋予警察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一段时间内施行高压的警务管理,可以暂时改善治安情况。但从长期来看,族群的分裂、贫富差距扩大等等,才是治安变差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提高整体治安,也必须加强对周边社区的建设,消除执法中的种族歧视,改善少数族群的资源环境——需要双管齐下,当然,这对于地方以及学校的财政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11月16日,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大学举行集会。大家手举标语,要求学校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受访者供图

悲剧之后

在11月16日的那场集会上,万泽和朋友们在纸板上写道,“短期和长期,我们都要安全。”

高睿说,从前,近天黑时,他们从学校返家,每过一个街口都能看到一个安保人员。而疫情暴发后,这些人消失不见了,“或许就是学校削减了这方面的开支——安保人员少了,安全感下降了不是一星半点。”

11月19日,高睿去听了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警方共同召开的会议,会上承诺校园周围将增设15名警力。后续的安保方案则仍在讨论中。

11月18日的下午三点,郑少雄追悼会在学校的洛克菲勒纪念教堂举行。学生们说,那里也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的专用地。

两三百人聚集在教堂内,郑少雄的母亲发表了广为流传的一段讲话。她在最后说:“我以母亲的名义,强烈地呼吁切实保护每个留学生的安全,绝不能让悲剧重演。这是对千万个留学生的交代,也是对千万个家庭的交代。”

万泽和张科没有去追悼会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因为“不知道怎么面对现场的氛围”。汪琪云拥抱了郑少雄的母亲。追悼会结束后,高睿与几个同学半宿睡不着觉,稍一回忆,就胸闷、脑袋轰鸣。

追悼会前,高睿特意去了事发地吊唁。那是条静谧的街道,不宽,两边铺着落叶,还有红砖砌成的排屋。看着整洁、祥和。

树下摆了许多花束。他有点难以理解,“少雄怎么会在这里出了事?”

(受访者除陶短房、张军外皆为化名)

文丨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编辑丨胡杰 校对丨李立军

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遭歹徒枪杀,他曾是成都七中的“学霸”

实习生 傅夕恒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美国当地时间11月9日下午,一名24岁中国籍男子在芝加哥大学附近街区被歹徒枪杀。随后芝加哥大学发布声明称,男子系该校最近刚毕业的学生郑某雄。成都七中一名老师告诉澎湃新闻,郑某雄高中时期曾在该校就读,毕业后前往香港大学求学,后又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统计学硕士。

枪击案发生后次日,不少人拿着花束和写满字的卡片,前往芝加哥案发现场附近悼念郑某雄。与他生前关系密切的挚友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真的希望芝加哥能变得安全一些。”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对郑某雄不幸遇害深感震惊和痛惜,向遇害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和慰问,并要求美有关方面尽快查清和公布案件情况。

目前,暂未有凶手被逮捕的消息。

事发学校附近,路过医生施救无果

案件发生在距离芝加哥大学不远的东54街900号街区,一处交叉路口。据芝加哥警方透露,当地时间9日下午两点钟前,一辆深色轿车停在人行道上,从上面下来一名持枪歹徒,向经过此处的郑某雄索要财物,两人随后发生争执,随后歹徒向受害者连开数枪,其中一发击中受害者胸部,歹徒当即离开现场。当警方赶往现场时,郑某雄已受伤严重,后不治身亡。

当地媒体报道称,目击者告诉警察,郑某雄曾与抢劫犯搏斗,期间发生了枪击。案发时,一名医生就在案件发生地的附近。“我来的太晚了,没能救他”,这名医生称,自己赶到现场抢救时,发现郑某雄运动衫和T恤都已被血浸透。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这名医生大概做了30次胸外按压,但仍未能挽救郑某雄的生命。

郑某雄被带到附近的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在那里被宣布死亡。“这件事令人悲伤,他看起来很年轻。他才24岁,那还只是个孩子。”前述医生说,“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孩子,他们每天需要步行去学校,这让我感到担心。”

案发不久,芝加哥大学发布声明,证实受害者是该校最近刚毕业的学生。“我们正在与芝加哥警察局合作,以收集更多关于此案的事实,芝加哥大学警察部门也立即增加了校园附近的巡逻。”芝加哥大学声明称,希望大家能保持警惕。

曾是成都七中学霸,“有前途的学生”

根据郑某雄的领英信息,他在2012年到2015年是就读四川成都七中,随后在2015年至2019年进入香港大学求学,2019年赴美继续攻读芝加哥大学统计系研究生学位。在2019年6月至9月间,郑某雄担任过港大研究助理。澎湃新闻从成都七中一名老师处证实,郑某雄确曾就读于该校,是同学朋友口中的“学霸”。

郑某雄高中时期班主任接受成都媒体神鸟资讯采访时称,“难以相信这是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娃儿。”班主任称,郑某雄是自己带过的一个实验班的学生,“全班有60多名学生,郑某雄是班里三个副班长之一。”郑某雄不仅成绩非常优异,而且人际关系也处得非常好。据他介绍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2016年自己去过一次香港,郑某雄彼时正在香港大学求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遭歹徒枪杀,他曾是成都七中的“学霸”,后者带他去校园参观游玩,两人还一起在食堂吃饭。

成都七中官方微信的一则新闻显示,2016年1月,郑某雄还曾回到母校参加“饮水思源”活动,为学弟学妹介绍香港大学的历史,以及自己考取港大的面试经验。在香港大学就读期间,他还和人一起合作,出版了书籍《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同时,郑少雄还获得了雷德罗基金会的研究和领导力奖学金,他将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定为“成为一名统计方面的科学家”。

芝加哥大学一名认识郑某雄的教授告诉媒体,“郑不仅是一位有前途的学生,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其他学生。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想念他。”一名好友则回忆,他对体育运动,特别是乒乓球和摄影“很热爱”。

枪击案发生后次日,许多人拿着花束和写满字的卡片,前往案发现场附近驻足,为其献上鲜花,悼念这位优秀的学子。与他生前关系密切的挚友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会永远记得他,“他是一位善解人意和乐于助人的男孩。”澎湃新闻注意到,大芝加哥地区华侨华人联合会11月11日在网上发起募捐,希望能给受害者家人带去一些安慰。

芝加哥枪支暴力问题受关注,总领事馆发安全提醒

郑某雄的遇害,令芝加哥枪支暴力问题再受关注。

今年1月,芝加哥也曾发生一起中国留学生不幸遭到枪杀的事件。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月9日,芝加哥发生连环枪击案,一名32岁非洲裔枪手开枪射击,导致3死4伤,其中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的30岁中国留学生范轶然(音译,Yiran Fan)不幸遇害,枪手随后被警方击毙。范轶然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美国top30名校留学,本科期间还修了哲学双学位;后就读于剑桥大学与芝加哥大学。

此外,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20岁的芝大大三学生路易斯(Max Lewis)在今年7月1日从芝加哥市搭乘地铁返回校园时,不幸遭到从车窗窜入的流弹打中颈部,虽紧急送医急救仍不治身亡。

根据芝加哥警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包括芝加哥大学所在的海德公园区域及周边社区,共记录35起凶杀案,这一数据较2020年同期增加了84%,该地区的枪击案件也同比增加了44%。

11月9日,芝加哥大学校长阿利维萨托斯和华裔教务长利嘉仪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我们的城市和美国所有大城市一样,正在与暴力问题作斗争。除非我们能够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否则社区将不会真正安全。”

和郑某雄住在同一栋的居民在采访中提到,郑少雄生前曾告诉她,自己正在使用一款应用程序,能够显示附近发生的枪击事件。在美国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对郑某雄离去表示惋惜之外,也希望当地和学校“是时候站出来”,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的大家安全。前述郑某雄的好友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我真的希望芝加哥能变的安全一些,现在我们居住在这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

对此,11月11日,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发出提醒,要求领区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居住地治安状况,注意及时了解当地发布的安全预警信息,避免前往不安全地方,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防范,确保自身安全。

“对该同学不幸遇害深感震惊和痛惜,向遇害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和慰问。”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称,强烈谴责滥杀无辜的凶残犯罪行为,要求美有关方面尽快查清和公布案件情况,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中国公民的安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美国经济学硕士几年,美国硕士到底需要几年?美国硕士留学全解析

随着美国硕士留学申请季的深入,许多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一个问题:留学美国硕士需要读几年?因此美国硕士留学时一定要注意,美国不同年限的研究生他们的培养方向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不同高校的研究生项目也是不同的,你专业的选择,你的学习能力都会决定你的美国研究生是几年毕业

美国经济学硕士几年,2025国外硕士一般读几年?1-3年左右

一、2025国外硕士一般读几年?加拿大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1.5年至3年不等。大多数硕士课程为1.5年,而研究型硕士课程则可能持续2年或以上。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较为灵活,一般为1年至3.5年不等。日本的研究生学制(即硕士阶段)通常为2年。新西兰的研究生学制大多为2年,但也有部分课程为3年,

到美国读硕士,如何去美国读研究生?

本科大四在读,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加拿大大学招收研究生时,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情况。英国硕士课程通常分为两种:一年学制的授课式研究生(Taught)和两年学制的研究式研究生(Research)。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都是申请第一种硕士课程,也就是授课式研究生。一,日本研究生就读条件

申请美国材料工程硕士项目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提升学术视野与就业机遇

美国材料工程硕士项目汇聚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研究条件。众多学校与行业顶尖企业紧密携手,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和就业机遇。申请材料工程硕士,一般要求本科阶段有材料专业的学习背景。

美国网络硕士,出国留学如何选择美国信息技术硕士专业?

今天新航道前程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为您讲解出国留学如何选择美国信息技术硕士专业?1、为什么选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因此,攻读信息技术硕士学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根据“美国信息技术硕士专业排名”,以下几所大学的项目备受推崇:在申请美国信息技术硕士专业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