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和美国一样同样面临着医疗从业人员缺口。美国医学院协会( of )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QS100名校留学,到2033年,美国将面临5.41万至13.9万的医生缺口。而国内艰难的医患环境,让不少医学生把视线转向了工资待遇更好的美国。尤其是看到美国医学院四年毕业就能拿MD,更是羡煞不已。可是,出国拿MD,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图源:What Can I Do With a in ? –
精英专业,百里挑一
和中国一样,在美国医生是众多职业中最富挑战的一个,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都是巨大的。相比于其他理工文商专业,医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要求。无论本科专业,学生只需要在本科完成pre-med,都可以申请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但考试竞争非常激烈。有意进入医学院的学生需通过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成绩优秀并且软实力突出者才能被录取。美国医学院协会的网站显示, 2018-2019年,美国医学院共有52777名申请者,其中21622名被录取,录取率仅为41%。著名大学的医学院更是难上加难,如哈佛医学院专业录取率为3.7%,斯坦福医学院录取率仅为2.3%,而纽约大学的专业录取率甚至只有1.6%。
图源:图虫
要做医生,同样需要执照。在美国需要参加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医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需参加step 1,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大学毕业前进行step 2 。毕业后授予MD学位,但不发医师执照。通过step 1&2后,学生还要match进入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匹配计划( )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医学生赴美读博,目标不同,出路不同,做至少三年的住院医(),才能拿到行医执照。这样算来,成为一名医生需要至少10年高难度高压力的学习工作。
国际生面临的困难
国际学生想要报考美国的医学院非常艰难,美国本地居民学生申请本州的医学院会比申请外州的医学院容易。对于国际生来说,申请医学院是难上加难。QS排名几百名的学校相对容易进一些,毕业后在美国都是天之骄子,可是归国后却要面对别人是不是野鸡大学的质问,这内心谁受得了。
图源: Debt [2022]: Loan
上文提到的申请进入规培计划,对国际生来说也是很不友好。相比于美国人,留学生进入住院医培训计划要难得多,以2020年为例, 94%的毕业生在“匹配日”(每年3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匹配到了住院医师项目,但在非美国籍国际生匹配率要低得多,只有61%。
更不用提医学院高额的学费,根据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2020年最新报告,在美国就读医学院,第一年的开销(学费、各类费用加上医疗保险)平均为41438美元,最高为美元,最低也需要39150美元。2016年医学院毕业生平均负债20.14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万元)。正因如此,能够在美国真正成为一名医生,需要相对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持续的自身努力。
图源: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能够考虑去美国读医的,应该都是医学本科在读的大学生。对于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将来是要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发展。
出国读医目的之一:英雄不问出处,白衣天使不问国籍
对于打算出国拿MD的同学,建议努力留美行医,不建议回国。
因为能够申请到美国的医学院,并且坚持下来拿到MD,就已经是天之骄子了,在当地选择工作前途非常好,就算是选择一家小诊所,收入也非常可观。
图源:
其次,虽然欧美医学院的学位受全球认可,包括国内也高度认可,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认可你的“临床医学博士”学历。MD虽然是博士,但是回国注册认证仍然是硕士。因为国内的医学专硕培养就包括了规培,毕业相当于国外三年的都做完了。如果你拿到MD再回国,回归临床还得考执业医和规培。
而且MD对科研的要求,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有做科研的意向,其实可以申请MD-phd项目,现在全美为数不多的医学院设有这个学位,且每家医学院每年的招生名额也都是极小的个位数。如果说申医学院是高门槛得努力抬高了腿跨过去,那么申请M.D.-PhD则是高栅栏,得辅助跑加抬高了腿跃过去。如果有打算做科研,还不如一开始就申请phd项目。
出国读医目的之二:磕盐使我快乐
这是绝大多数医学生出国走的路,即申请美国的phd项目。相较于每个学校MD对班级中国际生控制的比例,高额的学费,phd项目则对国际生友好很多。学校会提供许多供国际生申请的奖学金项目,大大减少了学生的经济负担。美国科研氛围浓厚,节奏快,产出,但是毕业压力也是挺大的,如果没有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和一定的基础能力,务必慎重选择。
图源:
如果是想赴美留学的话,临床医学的毕业生也可以转公共卫生学、药学、病理学、基础医学等方向,最好是有一些科研背景,这样子申请项目时会容易一些。
对于硕士生而言,去国外读博,跟国内是类似的。硕士毕业去美国读MD,再回国的话其实是很不划算的。毕竟海外的MD 在我国只能注册为硕士,还不如毕业申请phd项目,期间多发文章,毕业后有海外经历和论文加持,还可以回医院应聘科研岗位,或者应聘临床岗位,毕竟哪个科室的主任不喜欢会搞科研、会发SCI的人呢。
结语:
MD 和 PhD 根本出发点是不同的,一个相当于职业教育学位,一个是学术研究的学位。人才培养要求天差地别,不存在绝对的谁优谁劣,只有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图源:F.A.Q.s About A Ph.D. | State , Long Beach
参考资料:
[1] 环球网 (2020)在美国学医,专业出路各不同
[2] The New York Times (2021) 'I Am Worth It': Why of in Can't Get a Job
[3] 环俄留学 (2019)学医可以出国留学吗
[4] (2017) 医学生该不该出国读博?
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为何赴美留学后,许多学生都想留下来?
在探讨赴美留学的现象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那些远赴重洋、在美国深造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都怀揣着留下的梦想?是他们被这片土地深深吸引,还是国内的环境让他们心生退意?
据统计,赴美留学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与回国发展的比例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虽然具体数据因年份、专业、个人情况等因素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在毕业后选择了留在美国。
我认识的一些孩子,他们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基本都选择了留下来。而那些没能留下来的,往往是因为家庭背景优越,无需为生计担忧,或是个人能力确实难以在美国立足。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向往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的女儿找到我,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当初选择的后悔。她在美国读书时,我曾提醒她不要一毕业就回国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因为父母无法为她在国内找到工作铺路,她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她还是顺从了父母的意思,回到了上海。
如今,她在上海拿着一个月2万的工资,却只能勉强覆盖个人开销。生活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QS100名校留学,让她开始怀念在美国的那段时光。于是,她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她重新申请学校,让她有机会再次回到美国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为何赴美留学后,许多学生都想留下来?,并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我不知道这两年她在上海经历了什么,但显然,她已经深刻体会到了当初选择的后果。现在,她30多岁,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对象,生活并不快乐。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后悔当初的决定。
找学校对于她来说或许并不难,但她浪费的是自己最宝贵的时间。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认知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们真的不能光指望还在学校的孩子来决定自己的未来。父母比孩子多的,不仅仅是人生经验和阅历,更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的留学和未来发展问题。不要让孩子拿自己的人生去试错,因为试错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规划,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建议和支持。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