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华盛顿11月18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当地时间18日联合发布报告称,2023至2024学年在美国接受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外国留学生人数超过112万人,创造自1948年开始统计相关数据以来最高值。
报告显示美国哪些大学中国留学生多,美报告:在美本科及以上留学生人数超112万人,在2023至2024学年,在美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同比增长7%,达到人,占到美国大学总人数的5.9%。
其中,印度留学生人数约33.2万人,同比增长23.3%美国藤校留学,占到留学生总人数的29.4%美国哪些大学中国留学生多,位居首位。这是自2009年以来印度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中国。中国留学生人数约27.7万人,同比下降4.2%,占比24.6%,位列第二;韩国留学生人数约4.3万人,同比下降1.6%,位列第三。
在就读专业方面,约28万留学生就读数学和计算机专业,为就读人数最多的专业;约21万留学生就读工程类专业;约16万留学生就读商业和管理专业。
报告还显示,纽约大学留学生人数最多,达到27247人;东北大学留学生人数达21023,位列第二;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人数达20321,位列第三。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3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约500亿美元,主要通过学费和生活费。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会长古德曼(Allan )表示,预计未来几年国际学生人数会继续增加,“美国大学有能力招收更多国际学生,我们欢迎国际学生”。(完)
南京大学美国留学生,南外15人次成功“爬藤”!被耶鲁录取的“学霸”一天读几十篇英文论文
耶鲁大学2人、芝加哥大学2人、哥伦比亚大学1人、杜克大学5人、宾夕法尼亚大学3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人、加州理工学院2人、达特茅斯学院1人、剑桥大学3人……南京外国语学校2019届出国学生申请硕果累累!据统计,2019届南外本部高三学生共有260余名同学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一百多所高校录取。其中,2019年在美国排名前30的综合性大学在南外本部高中录取了超百人南京大学美国留学生,南外15人次成功“爬藤”!被耶鲁录取的“学霸”一天读几十篇英文论文,美国藤校录取人数达15人次。4月25日南京大学美国留学生,9位优秀出国学生集体接受采访,分享成功喜悦。南外校长邹正也对出国生提出了希望。
校长寄语
用文化自信来对抗孤独感
4月25日上午,南外校长邹正和被录取的优秀学生代表亲切对话,给孩子们讲了两个小故事,并提出希望。邹校长的第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在美国享有百万年薪的尹志尧60岁回国创业,最终成为中国突破芯片技术垄断第一人。邹校长认为南外出去的孩子“有大智慧”,一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
第二个小故事,讲的是旅美青年导演、南外校友周沫打造的歌剧《拉贝日记》登国家大剧院的故事。邹校长说,周沫曾是他的学生,这个孩子在中学时代就很有想法、有追求,她打造《拉贝日记》是因为有乡愁。邹校长希望孩子们也能有这样一种情怀。
邹校长说,出国留学之后英国G5院校留学,知识能力对于南外毕业的孩子来说应该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面临孤独。“文化差异、学习压力……都会让你们感到孤独。怎样排解?我认为是两方面,一是自信,二是交流。自信包括文化自信、各种素养的自信,交流是和同学、校友多交流,同时也要和家里多交流,尤其是跟父母交流时,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学霸”心得
喜好不功利,自我规划很重要
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张梓清透露,自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她的喜好不功利。“最终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益智型,比如魔方、数独;另一种就是岁月静好型,比如摄影、书法。”
被杜克大学录取的李懿说,自己喜欢运动,有时也会一个人或和好友一起骑着车在南京城里瞎转悠……
当然,业余爱好之外,这些“学霸”通常都有极强的自律性。比如,被布朗大学录取的刘语瑭表示,生活的一大乐趣是做计划,“每次有大块自由时间的时候,我都会花上那么一两整天,里里外外地把想做的事情一条一条列出来,再把精确到小时单位的时间一块一块切好分给它们,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安排。”被耶鲁大学录取的陈秭昕,在申请季下了很大工夫。“对所申请的学科,我下了很多大学论文看以及看各种前沿的杂志、书籍,一天可能要看几十篇英文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科的了解、英语水平、快速阅读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幕后功臣
父母听讲座、研究留学生文集
在分享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杜克大学录取的李懿说,他很感激父母从初中开始就完全让他自主学习,从不干涉他的学习方式。“这充分锻炼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我在高中面对校内、标化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不至于措手不及。他们从来没有给我设定太高的目标,并且一直以鼓励我为主,认为所有事情只要我尽力而为就好。”
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张梓清说,父母的云淡风轻让她有一个非常松弛的心态。“他们也很理智,不会让我参加那些不必要的课外补习,让我有时间发发呆,偷偷懒。他们也总是很尊重我的想法,乐于倾听我的碎碎念,鼓励我自己做决定。”
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的王宇昂表示,能被录取,父母帮了他大忙。“我妈三年里听了许多场讲座,研究了每一本出国生文集,并且有针对性地向学长学姐了解他们的大学入学体验;我爸则向他从事化学专业的朋友请教,分析每所意向学校是否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