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宇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传播研究所所长、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长期以来,美国以传媒自由著称,其享有的自由主义光环与实力雄厚的全球传播力相辅相成,为维系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表面看来传媒研究生美国,美国传媒自由的光环,经不起质疑,美国传媒推动民主自由, 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事实上,美国传媒并未超越政治而存在,而是以一种“去政治”的表象, 对内维系权力精英统治下的个人主义民主,对外协助军事-商业复合体实施霸权能力。
美国传媒以完全私有、资本控制、高度垄断为特征。表面上看,美国媒体已经摆脱政府管控,但实际上却效力于超越政府边界的大资本与大公司阶层。的确,美国媒体擅于表达精英内部关于治国理政的观念之争与利益之争,也会时不时地反映社会中批判态度与进步立场。但是,在核心价值和关键利益上,媒体舆论与统治阶层及其代理机构协同一致QS100名校留学,在复杂动荡的国内外局势中,始终秉持着市场自由主义框架中的统治性价值。
凭借舆论多样性的表象,美国传媒将美国塑造为自由主义的终极守望者。但事实上,统治者有意掩盖了市场自由主义在媒体舆论中的统治地位。凭借其塑造的自由主义,美国传媒将美式制度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幻化于无边无形的普世价值。由此,美国传媒对内可以标榜媒介中立,对外独享价值输出的全球传播力,从而推动了以美国模式为蓝本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那么,如何发现美国传媒自由的边界?
第一,有限的精英政治光谱。美国传媒善用精英内部的争论摩擦,以此表现媒体舆论的自由、活跃和多元,但当精英内部出现“反叛者”,美国传媒立即成为现存体制的捍卫方。伯尼.桑德斯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所遭遇的媒体冷遇传媒研究生美国,就体现出媒体所能容忍的有限政治光谱。为了解决美国国内的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痛楚,桑德斯试图利用选举机制掌握国家机器,推动其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他的左翼立场在选民中广受欢迎,但却难以在“金元民主”和“资本主义自由”框架内获得赏识,主流媒体早已借助候选人筹款等“非政治”杠杆对其实现了边缘化。
第二、市场自由主义的公共议程。在自由主义理想中,传媒应当是促进普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场域。美国传媒尽管在诸如人权问题、宗教自由、身份多样性等个人主义议题上态度开放,但一旦出现挑战美国模式或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质疑,传媒会毫不犹豫地实施系统性、排异性的传播控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遭此不公。在美国,有近数千人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讨伐金融贵族的贪婪不公,抵抗政商合一的系统腐败。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部门一道,将这场社会运动矮化为幼稚表达、愤怒宣泄、反中产阶级、甚至恐怖主义,有效地抵消了这场运动所调用的政治主张和体制批判。
第三、隐蔽的舆论操控。国家各个部门早已熟喑公关手段,用更隐蔽、更有效的方式操控媒介舆论,实施国内外协同的政治工程。美国媒体内虽然不乏具有专业良知的新闻与评论部门,但是他们受制于媒体机构的成本逻辑和主流价值,也越来越依靠公关公司获取信息。早在1990年海湾战争前夕,美国当局就借助公关公司“制造”了一场国会听证,捏造“伊拉克部队伤害科威特婴儿”的虚假罪名,并借助《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传播,最终借助舆论发动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是美国当局借助跨国公关手段,向美国民众输出“萨达姆.侯赛因掌握大规模生化武器”的虚假信息,建立了战争合法性。
第四、美国至上主义。美国传媒将市场自由主义及其美式制度预设为国际报道与评论的普遍参照标准。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模式的可信度与普世性遭受重大现实挑战。默多克家族所持有的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新闻网以保守主义著称,其女主播翠西·里根与CGTN刘欣隔空喊话过程中,表达对中国经济、中国政府、中国与世界这一系列问题脸谱化、本质化、片面化评判,所持立场也迎合美国保守派零合思维。而在与刘欣进行连线对话时,翠西虽然没有让修辞上的狂热过多地干扰更为重要的中美关系前景,但美国本位立场依然是她发问的出发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秩序已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新兴力量势头增强,各种利益、观念、价值、愿景也在全球传播活动中更强烈地相互作用。这使得各国传媒既有全球传播之功能,又体现内政外交的复杂勾连。因此,我们需要认清美国传媒自由的真实边界和意识形态内核,同时还要鼓励中国传媒选择更高站位,为实现全球意义上的公共性和多样性,推动更为对等、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全球对话模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网络治理与中国互联网全球化协同研究》()的研究成果)
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生,科学家被害死?美国再提“中国行动计划”,把华人科学家吓跑了
据南华早报8月31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知名华人科学家吴瑛教授不幸自杀身亡,而这起悲剧背后,竟然跟美国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
美国社会对中国人的恶意已经到了一种狂热的状态,一切跟中国有关的东西现在都成了美国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谓的科学无国界已经成为了一句彻底的笑话,但美国政府的“癫狂”只会让他们自食恶果。
立案侦查,剥夺研究权,美国是如何逼死一位华裔科学家的
大家可能对吴瑛教授都不怎么了解,也不太明白美国这番操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这件事非常大,不仅是对海外华人界,对整个美国科学界都堪称重磅炸弹。
我们先来看看吴瑛教授的履历,吴瑛教授在1986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
1991年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且在1994年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的副教授职务,2003获得了常青藤盟校范德堡大学的教授职务,2005年又到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担任终身讲座教授。
等于说吴瑛教授从研究生求学到最后任终身讲席教授,全部都是美国最顶级的常青藤大学中度过的,而这还只是她耀眼成就的一部分。
吴瑛教授是国际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领域研究的顶尖学者,在mRNA剪接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学术贡献。
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吴瑛教授在在《细胞》、《科学》等国际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130余篇学术论文,并且担任了《细胞》、《科学》、《自然》等杂志的审稿人。
换个大家比较好理解的概念,吴瑛教授如果是在国内,大概率能选上科学院院士,从事的还是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这种国际学术研究的大热话题。
并且吴瑛教授在mRNA领域的学术研究,保不齐还跟新冠疫情时辉瑞、莫德纳的mRNA疫苗有些关系,知名度有可能能跟终南山院士比肩。
就是这样一位院士级别的知名学者英国G5院校留学,却因为美国政府和社会的迫害,选择了最激烈的抗争方式表达了抗议,如果放在国内,怎么也得微博瘫痪三天,赛博亡国了。
然而,在美国,吴瑛教授的逝世却显得悄无声息,根据媒体报道,吴瑛教授在今年7月10日在芝加哥的家中“服用过量药物自尽”,7月17日被安葬在芝加哥的玫瑰山公墓,而整个7月份,美国主流媒体几乎都没有关于此事的报道。
反倒是7月28日,在贵阳举行的国际生命科学会议期间,专门召开了一场吴瑛教授的追悼会,14位华人生物学家发言缅怀吴瑛教授。
更可气的是,在吴瑛教授逝世之后,她工作了近二十年之久的美国西北大学,不仅没有发表任何讣告和消息。
甚至在吴瑛教授刚逝世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将学校官网上有关于吴瑛教授的个人资料全部删除,就连教授在西北大学学者网站上的出版物和资助记录,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仿佛吴瑛教授从未在西北大学出现过一样。
按照科学界以往的惯例,吴瑛教授这样的知名学者不幸逝世,生前任职的大学不仅会保留相关的资料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往往会发表追悼文章,总结其一生的贡献。
而美国西北大学的举措,完全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连吴瑛教授最后盖棺定论的哀荣都要剥夺。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事实上,美国西北大学在吴瑛教授自杀这件事上,很可能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根据多方消息,吴瑛教授自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她的实验室在今年4月30日被校方强制关闭,据说当时吴瑛教授并不愿离开实验室,最后是被校警强行驱离的。
可能有人会说,关个实验室而已,有这么严重吗?
实际上,在美国,特别是像西北大学这种私立的研究型大学,关闭实验室基本上就等于是给一位科学家的学术研究生涯判了死刑。
这不仅意味着你将失去所有的学生和经费来源,并且所有行业研究前沿的消息和项目都跟你无关了。
甚至于你想靠着所谓的“终身讲席教授”身份混饭吃都不行,美国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教学任务非常少,教授们的工资大部分都来自于研究基金,没有实验室连工资都没地拿。
更难受的是,当你失去实验室,失去价值之后,马上就会直面资本主义社会的恶意。
学校里的院长、系主任、同事甚至是学生,都会在有意无意间羞辱你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生,科学家被害死?美国再提“中国行动计划”,把华人科学家吓跑了,让人生不如死。
对于一位醉心于科研几十年的科学家来说,不能进行科研,无异于剥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关闭实验室更是近乎于对她近二十年学术生涯的全面否定,所以吴瑛教授选择用最激烈的手段发起了最后的抗争。
又有人说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西北大学关闭了吴瑛教授的实验室,那她为什么不干脆换所大学继续研究呢?
这就要说到,西北大学为什么要做这个恶人,对自家的大牛级教授下手了。
China?新时代的麦卡锡主义正在美国复苏,美国正在系统性地迫害华人学者。
事情还得追溯到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对我们发动贸易战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暴论:
“中国凭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在很多方面追上甚至超过了美国,肯定是他们从我大美利坚偷取了技术机密,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要出重拳了。”
于是乎,按照懂王的这番理论,美国司法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行动组,对一切与中国有关的科研项目进行调查,行动代号“中国行动计划”。
为了配合美国政府的行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同步启动了调查,中断了大批华人科学家的研究资金。
NIH是美国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研究最大的金主,掌管美国最大的基金审批发放权,基本上,只要在美国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就必须跟NIH打交道,没有NIH的资助学术研究就近乎寸步难行。
NIH甚至还利用他在资金审批上的巨大权力,对华人学者所在的学校施压,威胁他们不协助调查甚至主动辞退华人科学家,就断绝整个学校的资金申请。
首先体会到这一待遇的,就是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陆五元,陆教授积极一开始主动配合美国政府进行审查,从合同副本,到项目资料,乃至详细的资金来源,能给的材料都给了。
但他们既不接受陆教授的解释,又找不到能够证明陆教授帮助中国窃密的证据,只能持续地施压,三不五时地到学校里调查。
到后来,美国调查组甚至要求陆教授提交他在中国学习时,所获荣誉证件的英文副本,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陆教授彻底明白了,所谓的调查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自己的华人身份才是原罪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生,美国正在掀起一场针对华人科学家的“猎巫行动”,无论怎么辩解都是错的。
认清现实的陆教授选择放弃马里兰大学的终身教授职务,放弃他几十年奋斗得来的一番事业。
而西北大学显然也在NIH断绝资金的威胁下,在对吴瑛教授的迫害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所以才会连讣告都不敢发一张。
但实际上,陆教授的遭遇甚至还算是幸运的了,毕竟他还没有面临牢狱之灾。
2021年,麻省理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陈刚被FBI逮捕,理由是他未能完全披露与中国的关系。
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美国乃至于世界科学界,大概是个概念呢?
无论是QS还是其他各种大学排行榜,麻省理工大学基本上都排在世界前三,而陈刚教授更是麻省理工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不太恰当地类比一下,在中国就相当于两院院士,清华大学的院长,被公安抓了,理由是他没能说清楚自己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得过几次奖,没交代清楚他在美国有几个亲戚。
如此重量级的科学大拿,却以如此“莫须有”的罪名被捕,连美国人自己都绷不住了。
这种借着所谓保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对特定族群进行调查和迫害的行为,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根本就是麦卡锡主义,甚至是种族主义在新时代的复兴。
全美各所大学2000多名学者联合署名,致信美国司法部长,要求停止对华人科学家的无端审查和迫害,就连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都特地刊文批评了美国政府的极端行径。
在种种压力之下,2022年2月,拜登政府任期都快一半了,美国政府才扭扭捏捏地表示将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而此时,仅不完全统计,就有超过250名科学家因为相关的调查被迫停止了工作。
其中超过80%以上都是华人科学家,还有多人遭到逮捕,甚至是起诉,最终却绝大部分都没有找到所谓的中国窃取机密的证据。
但美国政府口口声声说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终结,它真的终结了吗?
明的不行来暗的,中国行动计划真的结束了吗?
实际上,吴瑛教授的遭遇或许就是最好的例子,她之前从事的研究已经获得了NIH 长达几十年的资助,但最后一笔资助结束之后,无论如何申请,她都无法再次获得NIH的资金支持。
美国的现状其实是:明面上的针对中国学者的迫害已经终结,实际根本就是转入了更加隐蔽的地下形态。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至少20名持有效签证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被美国海关以各种理由禁止入境,并遣返回国。
其中有多人甚至已经在美国大学攻读了好几年研究生,眼看着要拿到学位了,美国政府直接无理由禁止入境,过去数年的努力,美国留学付出的几十甚至上百万资金成本直接付之东流。
以至于现在很多美国留学生逢年过节根本不敢回国,甚至国内父母重病或者突发意外情况,都得严肃考虑到底要不要回国,有人戏称这种状态为“留学监”,在美国留学跟在美国蹲监狱差不多,根本不敢离开美国。
你还别说,美国政府对这种暗戳戳的限制方式其实也不太满意,他们更想要的是明着来。
就在去年底,美国众议院提出的《2024财年商务、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CJS)拨款法案》中,直接明晃晃地出现了恢复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的说法。
此举遭到了美国亚裔科学工程院、亚太裔劳工联盟、亚裔美国学者论坛等等多个组织机构的强烈反对。
然而,美国的国会老爷们表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们的反对无效。
在今年5月23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了在司法部设立“中共行动计划”的提案,接下来将交由美国国会进行表决。
别说我们没尊重你们的意见哈,你们不是说“中国行动计划”不好嘛,我们这个是“中共行动计划”,跟上次的名字不一样!
这种掩耳盗铃的行径,就连美国人自己都看不过去了,反对这一提案的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员杰里·纳德勒直接就说了,这个计划根本就是不成功的“中国行动计划”的翻版,基本上改个名字就又端上来了。
他甚至直言,这个计划不仅不能保护美国的科研与创新,反而是在分裂美国的科学界,毁掉大批科学家的研究生涯,乃至进一步地煽动对亚裔特别是华裔的仇恨。
按照这种方式发展下去,最后只会魔怔到只要你是在美国高校或研究机构里工作的华裔,那你就是美国司法部调查研究的嫌疑人之一。
特别是今年又是大选年,一旦特朗普获胜上台,有很大的概率会再推出一次“中国行动计划”,甚至于推出更加激进的版本也不是不可能,吴瑛教授的悲剧甚至有再次重演的可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美国政治环境动荡,正在加速中国科学家回国
而关于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提到吴瑛教授的前夫——饶毅教授。
同样是知名学者,同样是在美华人,甚至在学术生涯的前半段,双方的履历都近乎一致,但最终的选择,却决定了两者不同的命运,简直是选择决定命运的最真实写照。
在研究生毕业之后,饶毅教授与吴瑛教授的履历非常相似:
同样在1991年-1994年间于哈佛从事博士后研究;同样在1994年,于圣路易华盛顿大学任教;同样在2005年,担任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
但随后一个选择的差异,让两人的命运就发生了转折。
饶毅教授在2007年选择放弃西北大学的教授职务,全职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个通过全球公开招聘的院长。
之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等职位,并当选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部委员。
饶毅教授现在是中国顶尖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在相关学术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堪称功成名就。
同样做出回国选择的,还有遭受迫害的陆五元等教授,以及对美国科研环境彻底失望的一大批华人科学家,根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就有超过1400名华人科学家选择离开美国回国。
甚至不只是华人科学家选择中国,在“中国行动计划”的调查名单中,还有一位重量级的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利伯,他是世界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泰斗,甚至集齐了美国科学院、医学院和工程院三大院的院士头衔。
但就是这样一位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却在2021年,因未披露与中国大学的合作被判处两年的监外看管,其中包括6个月的软禁,并处罚金。
此事引发了包括七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40名科学界大牛公开反对,美国政府却无视学术界的抗议强行定罪。
在今年6月有消息爆出,查尔斯·利伯在监禁期满之后选择离开美国,赴香港大学任教。
也许是美国历史过于短暂,以至于他们一点都不重视历史教育。
几十年前的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裔科学家进行迫害,导致爱因斯坦、赫尔曼·外尔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外逃到美国。
1969年,美国学术界曾经公布了全球最为杰出的300名流亡科学家名单,其中近8成都是受到纳粹迫害的犹太科学家,正式这些科学家帮助美国科技崛起,维持了几十年的科技霸权。
而现如今,美国政府却正在重复当年德国纳粹政府的操作,对华人科学家进行系统性迫害,多少有点黑色幽默了。
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大四了想去美国名校读研究生来得及嘛
很多同学在国内读完大学之后,都会考虑留学美国去读研究生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大四了想去美国名校读研究生来得及嘛,所以,本文就一下三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留学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美国研究生留学该什么时候申请;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提交什么材料。
大家都知道,美国院校的申请周期是很漫长的,名校的 offer都不是随随便便来的,一定要早规划、早打算。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吧!
时间规划
大四阶段:留学申请 +签证。大四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就要正式启动院校申请工作了。在此之前,不论是申请材料还是成绩,都要达到要求,准备完毕。然后,开始体检、递交签证申请等。下面我们分阶段来详细的了解:
大四的 9、10月份:把所有申请材料全部准备完毕。包括,语言成绩、在校成绩单、推荐信、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科研项目证明等。
大四的 11、12月份:填写申请表,递交申请材料。建议学生尽早提交申请材料,今早排队申请,以防材料准备不完全,或在邮寄过程中出现丢失的情况可以及时补递。
大四下半学年的 1至4月:与教授“套磁”。由于研究生的奖学金很多是由系里或者教授来发的,所以“套磁”对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奖学金至关重要。
很多学生希望大四毕业直接去美国读研究生,一般申请工作是在大三结束至刚上大四的时候完成,建议同学们在此之前,要完全准备好成绩和背景条件。
另外,除了学习成绩之外,美国大学还非常看中实习实践的经历,一些能体现自己工作能力、领导潜质、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习活动,对将来的申请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但是如果是要申请理科的话,比如说想申请化学或生物类的专业,那么可能实验经历,或者一些相关的课题、论文、研究项目,对申请更有帮助。
还有,早着手准备是非常有好处的,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会综合评判学生的成绩和背景条件。其中成绩条件包括:在校学习成绩( GpA),托福成绩和GRE、GMAT等入学考试成绩。一般情况下,建议学生利用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准备考试。考试准备时间越充分QS100名校留学,越有利于获得理想的成绩。背景条件的提升也是需要上时间的积累的。
最后,如果是国内大三、大四在读学生的话,一般不建议通过转学分的方式去美国念本科,最好是等念完本科以后再出国读硕士。因为签证时签证官会质疑你的留学目的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在大多数签证官看来,在中国读完本科再申请美国的硕士课程比较适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美国留学读研材料解析
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时,申请人需缴交不同的个人资料以供入学审核小组参考。虽然各大学入学录取标准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递交下列材料:完整的申请表格,正式成绩单,推荐信,书面读书计划 (说明申请人追求的学位科系),托福、GMAT或GRE成绩。入学审核小组的目的在于审核学生是否能成功取得学位。下面留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材料的内容要求。
1.入学申请表:入学申请表应向审核小组提供申请人的基本资料,包括感兴趣的课程设置、工作经历以及个人特色的细节。审核小组将会仔细审核申请表,所以交表格前需再度确定表格项目填写的正确性。
2.成绩单:学术成绩单包括在校的每堂已修课程的名称及所得分数。成绩单上需注明申请人名字及授与学位名称、日期和学生的总平均分数。审核小组将审核申请人是否拥有学士学位、是否完成所有必修科目、所学课程分数,还有授予学位的学校声望。
推荐信:每所学校需要2-3位申请人的推荐信,为申请人在侧面证明其学习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好的推荐者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大学教授、同事及在工作上非常了解你的上司。在学校 的老师难以对申请人作决定时,好的推荐信有助于申请人获取入学通知而非被拒绝信函。读书计划:一份书面计划能够说明申请人想要学习的学位科系,可让你申请学校的招生处的老师对你的目标及动机有更深的了解。他们会审核并决定是否能协助申请人实践计划书上的目标。此外,书面计划亦能够充分表明你的写作能力。考试成绩:GMAT和GRE成绩通常是申请研究生院的必备语言条件。这些考试成绩可提供申请人的潜在信息,并在所有的受试者中显示出自己的能力。考试分数的百分比可显示申请人的计量、字迹及分析能力。国际学生一般都需要提供英语能力证明,而此证明通常由缴交的托福成绩单决定。每所学校的官方网站里都会标注申请者所需的最低托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