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搞明白了研究型硕士的招生逻辑,那么你也就明白为什么研究型硕士的奖学金机会更多了。
研究型硕士的申请目标为具体的教授,教授会公开自己接下来的研究计划和招生规划,申请者们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后,向教授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而被录取。一句话总结就是:给教授打工。
哪有打工还收钱的道理呢?对不对
所以研究型硕士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奖学金,全奖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因为教授在做科研项目的时候,都会有一笔,专门用来招贤纳士滴!
(爱丁堡CS研究型硕士奖学金)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来了:
2. 研究型硕士到底怎么申请?
研究型硕士的申请步骤和博士基本一致,和授课型硕士相比,多了一步:套辞。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的uu们别急,我这就解释一下什么是套辞。
套辞,就是以邮件的形式,在正式投递申请前,和院校教授进行沟通。沟通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套取教授实验室的具体信息
比如研究方向,研究大致时长,招生人数,教授偏好等。
②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
一般通过向教授展示一些自己过往的科研成果,比如获得的专利,发表的论文,熟练掌握的技能等。
③拉近与教授的距离,增加好感度
邮件沟通过程中看看自己是否与教授是所谓的“一类人”,比如沟通方式,作息,性格等方面。
④获得教授的认可
很多学校的研究型硕士的最终录取是教授本人说了算的,教授认可你,欣赏你,你就基本上可以肯定被录取。
上述四个方面可见套辞的重要性,甚至是必要性,不少项目有规定:未套辞不可直接申请。
套辞的结果一般也分为差,中,好三种
▶差:教授完全没看上你美国研究型硕士申请,在邮件中就拒绝了你。这种情况下,这次申请可以说就凉凉了。
▶中:(教授想养鱼)
觉得你不错美国研究型硕士申请,不想读授课型硕士?2年制研究型硕士申请全攻略来啦!,但又不是特别好,还想再看看别的申请者,多多对比之后再看选谁。这个时候,你就称为教授鱼塘中的一条鱼啦。一般当教授说:嗯,你挺不错的,到时候你可以申请试试,我会酌情考虑的。
这话一说,就是漫漫煎熬长路的开始,没有被拒绝,也没有被接受,想要知道最终结果如果,只能最终正式申请完之后才能揭晓啦。
▶好:教授非常欣赏你,直接在邮件里回复你:我今年就要你了QS100名校留学,你到时候就走流程投递吧,我会让你过的。
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就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教授后面反悔了,你也没处说理去。不过教授也很爱惜自己羽毛的,轻易也不会反悔,大家不要太悲观啦!
和授课型硕士相比,申请流程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套辞啦。
3. 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的申请难度到底区别在哪里?
那么有人又要问了,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的申请难度到底区别在哪里? 别急,我这就盘点了!
①对于科研能力要求不同
研究型硕士非常看重学生的科研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需要申请者有比较过硬的科研产出。例如专利和论文,反而没有那么在乎申请者的GPA。
说人话就是:想申研究型,学习好不起主导作用,要搞科研。
②教授录取考量不同
研究型硕士作为博士跳板,是给那些将来有非常明确的读博计划,但是现在的能力又不足以本科直博的学生准备的。
研究型硕士的学制在2-3年,这些学生在这2-3年内,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而继续读博。
所以!教授在录取的时候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比如:万一这个学生搞了两三年,不想搞了,怎么办!
所以!在录取的时候,教授会更偏好录取自己已经知根知底的本校,自己带过的本科生,不太敢轻易录取自己并不了解的外校申请者。
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外校学生的申请难度!
总结来说:
◾如果你真的很爱科研,能力也足够去科研,将来非常确定想要继续读博,那么研究型硕士作为一个跳板是非常合适的。
◾但如果你只是想拥有一个非一年制硕士的头衔,并没有特别浓厚的科研兴趣,也没有强劲的科研实力,那么研究型硕士其实并不是很适合你。
福利领取
申请已经开始,准备留学的你:
◾是否已经清楚各国/地区的申请准备事项?
◾是否已经了解自己能申请上哪些学校?
◾是否对逆袭关键点了如指掌?
迷茫没关系!我们特意准备了《各国/地区留学申请详解+趋势预测》+《学员录取大数据》超全干货资料包!
全面留学申请解析、专家独家趋势预测、典型学生案例录取大数据助你快速明确硕博申请全流程,明晰自身申请层次,明确申请方向
① 热门留学地留学概况 (英港澳新)
② 英国硕士申请详解+趋势
③ 香港硕士申请详解+趋势
④ 新加坡硕士申请详解+趋势
⑤ 澳洲地区硕士申请详解+趋势
⑥ 博士(海内外)申请详解
⑦ 有录学子名校录取案例节选
⑧ 各国移民政策
⑨ 行前准备
+V有录网小管家: B31, 回复「最新资料」, 即可免费领取。
*此外,前50名报名的同学还将免费获得1次前名校招生官1V1竞争力咨询
美国硕士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新加坡留学 | 新加坡大学如NUS/NTU的授课硕士是否水?
01.学历的鄙视链到底在鄙视什么?
学历鄙视链一直都有,不只是留学海归和本土研究生之争。单看大陆的学历鄙视链:
本科鄙视专科,双一流鄙视双非,东部211鄙视西部985,TOP2鄙视其他所有…
鄙视的心理逻辑是什么?那就是自认为我高你一等,再往深一层即我是社会精英,要比你站在更高的社会阶级。
那些站在鄙视链顶层的人,理所当然认为所有最好的社会资源包括教育在内,都应该属于他们这一层,把这条鄙视链再延伸到留学上面,即:
美国留学鄙视英澳留学,英澳又鄙视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等等。
鄙视的由头无非就是学校排名水分太多、一年学不到东西、不做研究不写论文没有含金量等。
是,这些可以用来口诛笔伐的点似乎都没毛病,但我认为把这条鄙视链剖开来看,费用的差距几乎能解释大部分歧视的源头。
同等本科背景下能去香港、新加坡最好的学校读硕士,选择英美读一个排名和知名度相当的大学问题也不大,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站在鄙视链的底部,无非是因为家庭经济的限制。
而且,对于选择香港和新加坡的人来说,一年制授课型硕士不仅费用更低,学习时间也更短,他们能迅速用最低成本拿到差不多的回报。
我们都以为只要出去留学的人都是家庭条件很富裕,但从实际咨询我的学生群体来看,真正能不受经济预算约束的家庭屈指可数。
很多留学生不乏小镇做题家出身,也有的自己工作好几年才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留学资金,跟真正的中产阶级以上学生相比,他们有限的预算只能支持自己完成较短时间的留学,做相对保守的教育投资。
我们当然知道美国站在留学鄙视链的顶端,当然知道伦敦是最佳的留学城市,以自己的申请背景选择英美名校也有机会,可是经济基础几乎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选择美国和伦敦。
反过来看大陆读研,经济成本确实低,但有多少人能保研、考研上清华北大?最新一年470万考研人,又有多少能挤进C9的院墙之内?C9硕士中,又有多少人的父母是工薪阶层?
不管考研还是留学,教育都是用钱砸出来的,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人真的是在鄙视一年制硕士学制短、不做科研、不搞学术吗?人家鄙视的是位于他们之下的阶级,在同一个职场和他们相提并论。
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明明自己就站在被鄙视的底端,不发奋进取,没有同理心,还反过来以鄙视为能事。
难道新国立和南洋理工大学排名亚洲TOP,授课型硕士学位仅因学制短、不搞研究就如此不堪了?这些硕士毕业生放在大陆和海外任何行业的就业市场中,学历也还是认的吧?竞争力也还是很足的吧?
新加坡授课型硕士的确不像大陆2/3年硕士那样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但大多数岗位其实都是基础工作的叠加,一年制硕士训练的就是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对职场人士来说,其实反而是大而无当的东西。
工作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在一家企业里面注重的不是你的新发现、新创意有多么大的学术价值,而是你的工作能为公司带来多大收益,想法有没有落地的可行空间。
所以学历的鄙视对能力的care只是其次,关键是你本身所属的那个阶级;就像贵族鄙视暴发户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和修养吗?而是他们的存在已经预示着一个威胁的信号。
人家可以PUA你的学历水,用学不到东西来否定你,但你不可以否定自己,不能自我PUA。
02.工科一年学制能不能学到东西?
很显然,那些选择授课型硕士的大陆学生(包括我自己在内),首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这个学历既然能通过官方认证,企业在招人时也并没有存在普遍区别对待的现象,从实用角度来说,学不学得到东西都是次要方面的问题。
何况大家认为一年制硕士学不到东西,只是说不做科研得不到系统的学术训练,学习时间更短没有办法展开更全面的学习。
我们对于传统工科的期许都是呆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搞发明,这部分人如果光靠一年的时间上上课,确实学不到什么符合培养目标的东西。
但工科还有传统工科和新型工科、硬工科和软工科之分,工科行业还有大量实验室以外的生产现场。对于硕士毕业后从事现场工作的工科学生来说,技术实操、人员管理、生产安排等能力,会比具不具备研究能力更重要。
他们的求职核心竞争力是实际工作经验,学历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附加价值只是起到一个敲门砖的起点作用而已。
很多类似的基础工作,本科生就能做,甚至专科生能做得更好,但为什么招聘的时候要找硕士不招本科、为什么要招985/211而不招双非?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样的岗位有限啊!
大陆高考、考研的初衷或许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但资源有限,大部分行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缺口也有限。
最终教育只是一种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的手段而已,它不会绝对合理,更不会绝对公平。
所以我们辩论一年还是两年、三年学制硕士学的东西更多,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硕士含金量更高,意义都不大。
不管几年制,只要你自己认真去学了,肯定能学到东西。
而且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我自己读一年制双学位的时候,白天实习、晚上上课,从头到尾做调研、赶大小作业、做pre,这些环节对我毕业之后进入四大工作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比大陆研究生,我初入职场的一些良好工作习惯、独立工作思考能力,也是在香港读硕士时积累下来的。
我承认自己没有办法跟本科就是985/211和海本的学生竞争,也不具备做科研的潜质和能力美国硕士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但我读一年制硕士时没有混日子,身边大部分同学也在努力为了工作而疯狂实习和考证。
这一年时间,除了最终给我们一个留学生的身份、一个硕士学历,还给了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让我们能在就业竞争力并不突出的情况下,有一段不长也不短的缓冲时间,仍然以应届生的资格加入到越来越卷的职场竞争中。
所以我认为一年制硕士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我学到了知识,能力的增长也比大家想象更多。
0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家口中的“水硕”?
新加坡和香港的授课型硕士水,永远是去不了的人吐槽更多。
论生源背景,新二、港三哪所不是985/211本科扎堆?GPA85以上的学生谁不是一抓一大把?
这个平均门槛线其实已经拉得够高了,除此之外大家的语言成绩、实践经验拿去申请英美名校,基本也差不多了。
从我实际给学生选校的过程来看,很多人之所以用同样的申请背景选择了港新而非英美,一大半的理由在于费用的差异上。
而目前留学生人数大增,也没有更多的相关岗位来消化这部分增量。
留学生内部的就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在英美留学费用远高于港新的情况下,很多英美留学生毕业后不见得能获取与付出相对称的直接经济回报。
另外,大陆这些年的经济发展这些年说实话也上来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的收入天花板足够跟英美竞争。
对于大多数没有足够资产移民的人来说,留学之后很大概率会选择继续回大陆就业,因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毕业生的结构化薪资差异已经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所以,留学生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大陆的这部分人才存量不像过去那样稀缺,是大陆应届生就业的一个整体性困境,而不是留学生含金量不高所导致的认可度降低问题。
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名校海归从外企卷入民企,越来越多的985高学历人才卷入相对发达地区的基层岗位,越来越多的普通学历应届生在职场中失去薪资议价的能力。
而这些,绝不仅仅只是一条简单的名校与非名校、三年大陆研究生与一年硕士留学生的歧视链能归因溯果的。
时代的漫天尘埃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几乎背负着一座大山前行。
我们应该期待有人能从这些层层困境之中找到一条突围的路,哪怕这个人不是自己,哪怕希望不属于自己,起码证明将来是有路可走的。
如果你认为在大陆读研就是你突围的路美国硕士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新加坡留学 | 新加坡大学如NUS/NTU的授课硕士是否水?,那就做好准备,义无反顾地去复习、去参加考试;
如果你认为出去留学是你突围的路,那就在异国他乡坚定地走下去QS100名校留学,所谓希望总是在坚持之后才发生的。
“愿大家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美国硕士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国外为什么都是一年制硕士,一年制能学到东西吗?
老师你好,我看你介绍的MBA是一年的,国外的都是一年的吗?为何跟国内的差这么长时间?
一年制硕士真的可以学到东西吗?总感觉一年太短,学不到东西,能拿证吗?
就第一个问题,国外也不全是一年制的,像美国多是2年制的,欧洲多为1年制的。至于和国内年制差距大这完全是教育体系的问题。
像欧洲隶属于博洛尼亚体系,该体系要求是1~2年美国硕士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实际教学中美国硕士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国外为什么都是一年制硕士,一年制能学到东西吗?,实行1年制的较多。
既然谈到了,就多介绍一两句。博洛尼亚,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
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学习硕士阶段课程或者寻找就业机会,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
所以欧洲院校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多是一年制,不用纠结于此。
一年制MBA
第二个问题,翻译过来就是一年制硕士的含金量问题
首先要知道硕士,尤其是国外硕士含金量的两个维度:一、能否学到东西;二、能否通过留学生服务中心认证。
1. 一年制能否学到东西?
欧洲很多国家,硕士可以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这就跟国内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有点类似。
像一年制硕士这种多为授课型,会设置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我们知道的两年制或者国内三年制的课程,很多都是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课程大都会安排在周末、晚上,总体来说课程安排并不是很紧凑。
而一年制硕士,采用的都是全日制的学习方式,课程的爱拍是非常紧凑的,学习压力相应的也会比较大。不是很多人臆想的吃吃喝喝,草草几堂课就可以蒙混过关的。
其实不管是一年制、两年制还是三年制硕士,都要为未来工作做铺垫,真正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才能考量学习情况。
相比之下,国际授课型硕士要求学员更多的是:
第一,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该专业进阶内容;
第二,能够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将该专业最热点、最前沿的内容融会贯通,能够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从这两点出发,教育学生具备一个专业人士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不必纠结学制问题,一年制硕士照样可以学到东西。
一年制MBA
2. 能否通过留服认证?
学成归来,通过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可被国家认可。只有认可的学历学位才会在找工作、跳槽、积分落户中发挥作用。所以这是所有想要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必须要完成的步骤。
首先说明,凡在留服认证时提到包过、保证等字眼,都需要格外谨慎,因为留服中心隶属于教育部,他人无权干涉此过程,也无法左右审批结果,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出国前提前研究项目的质量。
方法、步骤:
1. 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查询,能够在网站上查到的院校,至少可以保证学院的正规性。
2. 在中国留学网查询推荐学校。在“中国留学网”官网——出国留学——自费留学——院校推荐,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
3. 同项目方要往届毕业生留服认证的报告,一个稳定的国际项目肯定有多期学员。如果拿不出报告美国藤校留学,就果断放弃,项目肯定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