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刘宝军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2018年4月13日,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刘宝军教授受邀为海南大学“公共外交+”课程群教师进行了题为“马来西亚三亚回民后裔社群情况研究”的讲座。王熙老师、黄丹英老师均阐述了对马来西亚华侨生活现状的观察与发现。

2018年4月13日,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刘宝军教授受邀为海南大学“公共外交+”课程群教师进行了题为“马来西亚三亚回民后裔社群情况研究”的讲座。金山院长、黄丽芹书记、白丽芳副院长出席讲座。

刘宝军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马来西亚华侨的人口比例以及其发展历史,指出华侨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虽相对较短美国top30名校留学,但其占居住国人口比重却最高,是海外华侨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对象。随后,刘教授深入描述了三亚回族在马拉西亚发展的历史缘由、经过及影响。他认为槟城、邦各岛、普济岛之所有成为三亚回民的居住中心是受到了地理影响,体现为三亚和三个岛屿之间的地缘相似性。以哈书章、高振杰为代表的华侨精英的生平为主线,刘宝军教授还探讨了三亚回民与马来西亚历史亲情关系:1941年至1989年期间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三亚回民与马来西亚侨民之间的亲情交流出现了沟通断层;1989年始至今,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及社会稳定,马来西亚侨胞与三亚回民的“寻根”诉求日渐强烈。现今,两者的亲情纽带不断增强,“寻根”之旅愈发频繁,这为 “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拉西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助推效用。最后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刘宝军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大量其研究调研过程中所获取的宝贵的历史文献与影像资料。

交流阶段,金山院长就马来西亚华侨发展与印度尼西亚华侨发展进行对比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刘宝军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并与刘教授探讨了两者多方面存在的差异及深层动因。黄丽芹书记则就华侨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与教学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见解。王熙老师、黄丹英老师均阐述了对马来西亚华侨生活现状的观察与发现。讲座激发了在座老师们对马来西亚华侨在与中马文化互融、亲情交流中所扮演角色的强烈兴趣,促进了中马学术的深层交流。

(文:张瑛;图:周海棠)//

800)this.width=800″ src=”//D/23/A5/8A3.jpg?e=.jpg”>

讲座现场

//

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为了更好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与侨务工作的大局,进一步突出华侨大学“汇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校训精神与办学特色而成立的。学院以“知政为侨、华闻天下”为整体办学理念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综合运用我校国际关系研究院、新侨学院等科研力量为办学服务,数年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就。我国原外交部长李肇星为学院名誉院长。现任院长为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教授。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绝大部分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与海外留学经历,先后有7人次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学院现设国际政治系、政治学系(筹)、世界史教学部、泰国研究所(校属)、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所(校属)、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华侨华人信息中心(校属)、心理文化学研究所(校属)、国际安全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机构。

学院设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侨务政策与理论”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专业。政治学学科创办于建校初期,是华侨大学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的学科之一。1990 年获得“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政治学是福建省重点学科,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在教育部第4轮学科评估中名列福建省第2名。“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专业创办于2015年,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是福建省首批高校特色智库和重点建设智库单位,拥有1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泰国研究所,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研究中心。学院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成果获奖、咨政服务等方面成绩较为突出。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近40项;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历史》、《外交评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60部;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近60篇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厚植家国情怀、注重精细化培养、造就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院拥有福建省政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设施先进的“模拟联合国实验室”,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美国top30名校留学,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及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23年9月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学院在读学生364人,其中本科生 223人,研究生141人。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2023年就业率96.15%,就业单位主要为党政机关、教育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部分毕业生前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外交学院、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暨南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泰国国家研究院、丹麦奥尔堡大学、波兰雅盖隆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师生交流。

二、专业介绍

硕士研究生:

1.政治学(学术学位)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政治学专业理论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思想、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区域国别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我国外交战略与实务等相关知识;具有分析和研究现实政治现象和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业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及导师队伍:

研究方向

导师

政治学理论

叶麒麟;路阳

国际关系

林宏宇;尚会鹏;游国龙;黄日涵;刘文正;谢婷婷;陈磊

国际政治

王秋彬;刘文波;何光强

国别和区域研究

朱东芹;钟大荣;蔡晶;王怡苹

主要课程:

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方法论与经典选读、亚太国际关系研究、国际移民政策与理论、国别和区域研究导论、东南亚国别区域研究、国际政治前沿问题研究、比较政治专题研究、政党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发展政治学、心理文化学与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专题、当代中国外交与全球战略等。

2.侨务政策与理论(学术学位)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政治学理论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系统地掌握侨务政策、国际移民、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我国侨务战略与实务等相关知识;具有分析和研究现实涉侨政治现象和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适应党政机关涉外涉侨部门、企事业单位实际发展需要,以及从事侨务统战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高水平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及导师队伍:

研究方向

导师

不区分研究方向

王丽霞;郑文标; 钟大荣;张晶盈;黄晓瑞;蒋楠

主要课程:

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国际移民政策与理论、侨务理论与实践、海外华侨安全与领事保护研究、华侨华人史、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国际传播与华文传媒研究、民族、宗教与国际关系等。

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独立中学董事和校长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交流

10月14日下午美国藤校留学,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独立中学董事和校长教育考察团来校访问,与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招生处、华文教育处负责人,华文独中毕业的马来西亚籍在校生座谈交流。

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人对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独立中学董事和校长教育考察团一行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华侨大学的基本概况和办学特色、学校与马来西亚教育交流合作情况。她表示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华侨大学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地区的合作交流已有近20年历史,华侨大学愿借此次机会加强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独立中学在来华留学、师资培训、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天猛公拿督、砂拉越华文独立中学董事会联合总会会长暨诗巫黄乃裳中学董事长刘利民感谢华侨大学的接待。他表示,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独中与华侨大学教育交流往来密切,是“老朋友”,欢迎华侨大学师生来砂拉越做客。华侨大学为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的发展提供各类奖学金支持,为独中毕业生报读本科专业提供指导,还致力于华文师资培训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独立中学董事和校长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交流,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师资课程、校本评估、联课等方面的专业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

座谈会上,招生处、华文教育处负责人就我校在马来西亚招生和开展华文教育情况、马来西亚学生选择就读专业及学习情况、支持华文独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援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联课教育等进行介绍。华文独中毕业的马来西亚籍在校生还与考察团交流在华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

座谈交流现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海外华侨生联考优势解析:低分进985/211高校的升学捷径

海外华侨生的联考方式独树一帜,受到了众多关注。海外华侨生参加联考的报名人数明显少于参加高考的人数,所以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通常,联考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考要低,大约低100到200分。这样的政策让华侨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比如985或211高校,他们被这些高校录取的几率更高。

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资格,马来西亚华侨生联考指南:适合人群、费用预算及回国升学优势分析

在考虑马来西亚华侨生的考试资格时,必须广泛收集资料。拥有海外华侨身份且希望子女回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可以予以考虑。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有机会通过联合考试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就读。在考虑马来西亚华侨生的考试资格时,大家是否还有疑问?

华侨生联考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华侨后代的华侨联考与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优劣分析探讨

华侨的后代可以通过参加华侨联考,用较低的分数获得在国内高校就读的机会。国内高校吸引力大,对于经济条件足以支持海外生活费用的华侨家庭来说,参加华侨生联考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那些渴望孩子体验海外生活、看重国际化教育的家庭,非常适合加入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

马来西亚华侨生课程,马来西亚留学:从申请到生活的必备知识

英语是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教学语言,这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便利。此外,马来西亚还为毕业后的国际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留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申请兼职工作,毕业后也可以申请工作签证,这为希望在海外积累工作经验的学生提供了便利。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华侨生报考,“华侨生”,你不知道高考绿色通道

该负责人“指点”称,非京籍家长要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要通过办理菲律宾绿卡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让孩子获得华侨身份后,再去国外待两年,“出口转内销”,等坐到华侨生联考考场时,“土著”就变成了“华侨生”。“真正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华侨子女根本考不过这些土生土长的大陆考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