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能直接升入香港的本科,因为只有成绩顶尖的学生,才可以读八大名校的本科,剩下的学生,要么去海外留学,要么就读一些私立院校,如香港树人大学等,但是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成绩很好,只是文凭考试(类似于我们的高考)没有考好,是不甘心读私立大学的,就会选择一种升学渠道—副学士。
其实在美国、加拿大,副学士学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先读2年副学士,之后升入综合大学的学士,这是美国很常见的升学渠道,尽管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还很新鲜的做法。2014年,经过媒体的报道,美国的深泉学院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且是以“神奇”的姿态出现在我们国人的眼前:每年只招收13个学生,学制2年,2年后这13个学生升入哈佛、耶鲁等一批牛校,其实这就是副学士升学士,形式上为:2+2.
香港政府2000年引进副学士学位,作为扩大高等教育受众的一种方式:
顶尖的学生(16%)直接读本科
中等的学生(25%)读副学士
当然,刚开始创立的时候,由于香港人也是华人,华人的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所以当时,人们宁愿去英美澳等国去留学,也不愿意去读副学士,所以,当时读副学士的人群,不及10%,而且都是一些成绩非常差的学生,学校也是消极应对,老师也是粤语授课。所以,当时的升学士率非常低,只有20%不到。
随着年限的增加,一直到2006年前后,香港副学士的受众,才大了起来,而且学校也重视起来香港副学士转正学士的难度,剖析香港各大学的副学士学位、以及升学士难问题-新东方前途出国,学校采取和本科一样的教学管理,教师也采用全英文授课。慢慢地升学率开始有起色,根据香港大学的提供的数据(见下图),港大在2006–2012这6年间,港大副学士升入港大约为34%,升入城市大学25%,升入理工大学12%,升入中文大学、浸会大学都是10%……这个升学率,和2000-2006年相比,相信你可以得出和我一样的看法:06年是副学士升学率提高的一个分水岭.
2006年,香港副学士开始对中国内地招生,那时候的人们,对着这种新兴的升学制度,表现的很冷漠,基本无人问津。但是随着内地升本科难度越来越大(比如2000年香港城市大学本科录取只要接近一本线,而2014年前后,香港城市大学本科需要达到一本线以上130分),人们把视野转到了香港大学的小媳妇—–副学士。
由于副学士刚入内地,只要三本线基本上就可以就读,所以一些“饥渴”的学生,九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去了香港,就读副学士。要知道,这些学生的基础是很差的,尤其是英语水平,至少在香港,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去适应香港的全英文授课,那么,此时,隐患埋下了:他们大一在适应香港的语言、参与课堂的方式,于是乎:专业课落下了,而且落后的太多了……就像一个战场上,人们都在厮杀,你还要适应学会怎么去骑马、怎么使用武器…那请问,你不死,谁死?
所以目前,网上的一些所副学士怎么怎么差的学生,都是上述这些“还在学骑马”的人。不是制度不好,而且你自身素质不够,而是你准备不充分。试问:要是真差,能在美国、加拿大存在100多年?
所以,在这点上,我认为目前,内地众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开设的一些香港名校直通班、香港学术通等的一些课程,是有很大必要的,在国内把基础打好,把英语、粤语、西式授课方式、西式学习方法等学好再去,也不迟,也不差这一年的时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展速度太快,使我们的国人都变得没有什么耐心,静不下心来,什么事情都很匆忙,结果香港副学士转正学士的难度,就像一些政府工程一样,为了赶工期,匆匆忙忙完工,为“十八大献礼”,结果一个大鞭炮,就把它炸垮了,马上“献礼”变成”现眼”。
所以说,去香港读副学士QS200名校留学,一定要准备好,没有准备好,我还是劝你不要去,免得2年后,为中国网络吐槽界增加一个怨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