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湖南长沙,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落幕。赛场上,各国大学生享受着汉语带来的乐趣,而赛场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生们见证了中外教育合作带来的新变化。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QS100名校留学,教育交流和经贸往来一样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词。
增专业设学院香港国际高等教育学院,成立“大学联盟”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表示,“目前,在与我国建交国家中,仍有38个官方语种在我国还未开设相关教育专业”,这正反映了我国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面临着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商务知识、精通所在国语言等复合型人才匮乏的局面。为此,在未来5年内,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语言专业种类将扩充至超过百种。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因“一带一路”变得日益紧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5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成立了俄罗斯中亚地质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东南亚地质资源研究基地,开展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地质资源环境科技问题研究项目。
不局限于某一学术领域的交流,借助“一带一路”平台,百余所中外大学“全方位”合作正在进行。今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海内外高校发起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有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6所高校加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联盟为各国大学之间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通过“一带一路”开展全方位合作,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也包括共同探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今年是巴基斯坦留学生纳兹如在华留学的第3个年头,他就读的石河子大学共有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留学生335人。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36943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在华学习。而今后,这个群体中将出现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面孔。3月末,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支柱型产业发展需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组建了“丝绸之路学院”,西北大学也设立中亚学院。这些新组建的带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学院,正依托学校学科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对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看来,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在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多接触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从中受益。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转向亚洲、转向中国,国外对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潜在需求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办学机构和97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冯宗宪认为,开展境外办学已成为中国高校开展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方面香港国际高等教育学院,“一带一路”提速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是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正在加速。
(本报记者 陈鹏)
香港国际高等教育学院,十年来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坚持“教育兴澳”“人才建澳”方针,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美国藤校留学,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促进澳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迈上新台阶。
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澳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十所高校各具特色,文理兼备,公私并举,性质多元。与十年前相比,办学规模明显扩大,2021/2022学年高校注册学生人数43964人,增长58%;教职员人数6027人,提升53%;高等教育课程数由260个增加到342个。澳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1.9%大幅上升到95%,充分表明澳门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1年,在澳门就业人口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占40.2%,较十年前提高13.5%。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为澳门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制度及办学条件持续优化
2013年,澳门大学搬迁横琴新建校区办学香港国际高等教育学院,十年来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对该校区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实施管辖,不但极大拓展澳门大学办学空间,而且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格局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澳门大学原校区分配给其他澳门三所高校使用,增加这些学校的办学空间和规模,澳门高等教育进入“有校有园”的发展新阶段。因应澳门高等教育发展需求,2017年,特区政府通过《高等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条件,进而奠定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新契机。
学术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近年来,澳门高校学术及科研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透过各高校自身努力,逐步形成一些优势学科领域。中药质量研究、仿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城市物联网、月球与行星科学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动澳门高校创新科技稳步发展,为澳门参与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奠定强而有力的基础。澳门理工大学建立机器翻译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国际高等教育学院,成为港澳地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此外,多所高校与内地高校联合建立九个“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伙伴基地)”,包括澳门大学的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的澳门传媒研究中心、澳门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澳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澳门城市大学的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力促进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特区政府重视高教素质的持续提升,除构建高等教育素质评鉴制度外,在国家和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密切交流合作关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22年,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澳门大学位列第304位;《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澳门大学位列201至250区间,澳门科技大学位列251至300区间。同时,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等高校通过国际高等教育质量机构的评鉴,办学质量和水平受到国际认可。(来源:澳门日报/作者: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会)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介绍,香港高等教育特色
香港高等教育特色
在香港,人们普遍认为港大代表着英式教育;中大有着更多中国文化的成分;而科大则是典型的美式教育。应该说,香港高等教育在近一百年发展中,不断地探索发掘、调整改革,从适应社会发展到引导社会前进,逐渐形成凝聚世界教育精髓和先进理念的香港特色。
一、门类齐全不重复
香港八大校中,每所院校都有自身独特的亮点和价值取向,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分工,各自扬长避短,办出具有特色的学校。如香港大学在临床医学、化学、植物和动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科大在纳米科技、电子资讯等领域走在国际前沿;中大在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讯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领域尤为突出,接近世界一流水准;理工大学及城市大学是英式研究型学院,用来培养高端人才;浸会大学及岭南大学则是推动通识教育的博雅学院型。
香港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以社会需求来确定高校定位,各类型高等院校分工明确,避免了专业设置重复及盲目追求学校升格而出现的大而全等问题。因该说,大学多元性定位是一个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学校应该没有高低贵贱、好坏优劣之分,各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以及香港经济社会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哪个层次及地域范围办出自己的特色。
在这方面,香港教资委担负起香港高等教育战略规划者的角色QS100名校留学,重点实施了“角色划分”的理念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介绍,香港高等教育特色,就是由每所院校都对自己的作用和面向的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引导不同高校向不同方向发展,鼓励深度合作、战略联盟,鼓励大学不要互相模仿,这样每个大学可以各有自己的特色,并发挥出各自独特的作用,以此避免重复办学。
二、国际化程度高
国际化程度高是香港高等教育特色之一,主要表现在高校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生源和国际化的教学三方面。
首先香港各大学不分种族、信仰、文化,面向世界招聘优秀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们把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带进香港各大学,并以自身高超的学术水平优秀素质从整体上提升了香港高等教育水准。如科大教师百分之百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中大95%的教师拥有国外名校学历。港大、理大、城大等八大校情况基本如此。这样分布在香港各大学的每一名从海外名校归来的老师,都会带来他的国际联系网络,从而使得香港大学能够跟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有较更为密切的联系。
第二、生源地域广泛。曾任科大副校长的林垂宙教授把学生看成是一所学校最关键的因素,他认为“为什么美国那么富强,因为它的学生来自全世界,从45亿中挑出来,而北大、清华的学生则来自中国13亿人口,也许这就是区别吧。”那么香港的大学在很长时间里,生源还只限于香港的六、七百万人口中。目前与欧美主流大学类似,香港八大校许多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及两岸三地。但根据香港政府规定,各高校外地学生比例不能超过10﹪,但将来这个比例一定会突破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介绍,可能会达到20﹪甚至25﹪。美国的一般公立大学这一比例为25﹪至35﹪,而向哈佛大学这样的著名私立大学绝大部分位外地生源。
第三、香港高校与欧美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高校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究、合作办学、教师互访等活动,国际往来交流十分频繁。
第四、香港高校重视制定与国外大学的学生交换培养计划,增加学生到国外学习的机会。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与180多所著名的海内外学府开展学生交换计划(时间不少于一学期,正式参与对方学校的课程,并且学分互认),其中就包括哈佛、耶鲁、康奈尔等世界顶级大学。港大、科大的情况与中大的情况基本相似,3所学校每年的学生交换计划均不少于400个名额。
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准大大高于内陆,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从客观上看,英国对香港的百年殖民统治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影响,良好的英语教学基础,教材、学术著作、图书影像资料、实验设施等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极大促成了香港各高校与欧美大学接轨和同步;从主观上看,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在逐渐褪掉殖民色彩的同时,结合香港本地实际和中国文化传统,继续吸收欧美等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保持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
三、教育理念新
首先,香港各大学十分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多元化。例如通过颇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使学生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广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多元交叉的教育促使学生不断提高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
其次,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精神素养的融合,强调大学教育的做人造士的功能和“铸人”之道。香港各大学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国外先进文化并举,培养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既掌握精深的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情操、通人情、懂世事,且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适应力和创造力,教导学生学会管理时间,自我减压和舒缓焦虑,树立自信。
四、提倡学术自由
香港的大学十分重视人文精神和科技成果的相互配合,提倡学术自由、表达自由、信息流通自由。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不同的声音,可以质疑及挑战权威。
五、及早与社会接触
香港的大学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创造条件与成功人士结识和交流,为未来步入社会人生事业打下基础。如港大举办的高桌晚宴,科大举办卓贤汇,就是学校出钱定期举行晚宴,请学生与社会成功人士同桌共聚,一边吃喝,一边交流。
六、提供高额奖学金
香港各大学均有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其中高额奖学金成为吸引内陆学生和家长的重要指标。据了解,各校2007年对内陆投放的奖学金、助学金幅度有所增加,详细内容可以从各校2007年内陆招生信息网中查得。
七、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宿舍文化
从学生角度看,这一点也许是与内陆高校最大的不同之一。学生社团和宿舍文化,不仅丰富了学生们课外业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们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及领导能力,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八、融资渠道多元化
同内陆高校教育经费短缺和投资来源少等情况相比,香港高校融资渠道更为宽广,除香港政府外,还有慈善团体、香港工商界、海外和个人投资和捐资。
我去过的几所香港高校,到处都能看见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建造的教学、图书、体育、艺术、文化等楼堂馆所。目前香港高校还在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继续提高民间来源的资金比例,从而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