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办公室)11月21日,我校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讨会,汇聚内地与港澳教育精英共襄盛举。
研讨会由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协办,同时,得到了澳门基金会、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的大力支持。
以“湾区联动,协同创新”为核心议题,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内地、香港、澳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介绍,我校举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讨会,他们通过主旨演讲与专题报告,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来自澳门教育系统的领导、内地和港澳多所高校的嘉宾、学者及骨干教师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高教合作交流处处长谭兆华,南博集团董事长助理、澳门创新教育协会理事、广东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周二勇,广东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副校长郑雪梅出席会议。中西创新学院助理校长黄华主持开幕式。
(中西创新学院助理校长黄华)
开幕式上,南博教育总校长、中西创新学院校长仲伟合代表主办方作开幕致辞。他指出,在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尤为重要。本次研讨会响应国家及大湾区发展战略,汇聚多方专家交流相关议题,共同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将有助于强化高等教育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战略支撑地位。
(南博教育总校长、中西创新学院校长仲伟合)
主办方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邱林润表示,湾区联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协同创新则是推动湾区高校教育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多方专家,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
(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邱林润)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强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校,应当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努力培养出符合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通过本次研讨会,大家能够为大湾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高效的路径,从而为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应用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湾区人才发展等议题研,研讨会特邀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刘晖、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副校长曾伟基、澳门城市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雁玲分别作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环节由中西创新学院副校长蔡智明主持。
(中西创新学院副校长蔡智明)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刘晖教授)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副校长曾伟基教授)
(澳门城市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雁玲教授)
在专题报告环节,研讨会邀请了5位来自内地、香港、澳门高校的专家,他们就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用型高校的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探索成果与实践经验。专题报告环节由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邱林润主持。
(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教授)
(南通理工学院副校长吴国庆教授)
(中西创新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李慧勤教授)
(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汤晓蒙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胡波教授)
汤贞敏研究员作研讨会总结讲话。他表示,专家报告精彩纷呈,大家交流异常活跃,会议服务细致优质,研讨会圆满成功。他认为,研讨会从发展需求出发,契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要求。探索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路径,需紧密结合国家及大湾区的发展战略,精心谋划应用型人才培育方案。他指出,本研讨会的议题全面覆盖了大湾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各方面和各要素,有助于增进湾区联动、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美国top30名校留学,明确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可以用“站位高”“内容全”“效果好”来概括会议效果。
(汤贞敏研究员)
为丰富研讨/研修内容,让参会人员有更多的收获,主办方还于22日安排了国际证书课程培训和澳门文化考察。培训在中西创新学院进行,围绕“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创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及科研实践”两门核心课程展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介绍,以期有效促进教师创新导向能力提升。通过课程考核的学员,将获得EICE国际证书。文化考察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了解澳门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社会变迁。
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深圳速递丨山东-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合作暨成果展示交流大会举办
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通讯员 张旭 深圳报道
杜鹃木棉竞开放,五彩缤纷耀鹏城。
12月1日,山东-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合作暨成果展示交流大会在深圳举办。大会以“合作共赢,智创未来”为主题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深圳速递丨山东-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合作暨成果展示交流大会举办,共同探讨山东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分享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成果和经验,推动山东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合作,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英国G5院校留学,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出席大会并作题为“科学家精神与卓越工程师的远大理想”的主题演讲,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毕泗亮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大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国家杰出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蒋文春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致辞,山东省委组织部作山东人才政策推介、省发展改革委作山东产业政策推介,鱼台县政府作双招双引政策推介。
本次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一是人才岛(山东)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挂牌成立。二是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等进行成果展示。三是会议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山东省有关政府机构与驻深企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个;济宁市有关企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签订了研发项目协议3个。
大会举办了“山东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科技部、香港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暨南大学、山东人才集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强国际合作,共筑人才合作交流新平台;要深化区域交流,促进高校、企业、人才一体化发展;要开放包容,形成柔性引才的良好机制;要创新引领,有效整合汇聚点,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合理布局、形成竞争新优势,促进协调发展,为推进山东-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质生产力。
大会还为山东知名企业——孔府宴酒业有限公司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了启动仪式。
大会是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系列活动之一,由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寰球智库(广州)人才服务有限公司、鱼台县人民政府承办。山东省、市、县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山东-粤港澳大湾区有关高校领导、专家、教授,部分国内知名高校负责同志及部分高校驻深圳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部分知名企业家,山东省及各市政府驻粤港澳有关机构、广东省及各市山东商会负责同志,共计220余人出席大会。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豫港教育交流合作对接会在香港举行,多所河南高校与香港高校签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教育领域,河南与香港亦是如此。作为河南赴港开展招商的重要专项活动之一,5月17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豫港教育交流合作对接会”收获颇丰。聚焦豫港教育合作,两地高校代表、教育界相关人士等齐聚一堂,共叙友谊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豫港教育交流合作对接会在香港举行,多所河南高校与香港高校签约!,共谋发展。
豫港教育“双向奔赴”
“请允许我为河南学子作个宣传。”会议现场,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为河南学子“代言”,“河南青少年学生人数众多、学习刻苦、素质优异,很多学子也都有赴港求学深造的梦想,希望香港高校能够在河南投放更多招生指标英国G5院校留学,制定更多奖励政策。同时,也真诚欢迎优秀香港学子来豫学习深造、就业创业。”一番诚挚话语收获热烈掌声。
豫港教育合作早有渊源。据了解,目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6所高校获批招收香港学生资格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香港有15所高校一直在豫招生。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开展了学分互认、学生交流、教师联合科研和博士联合培养。此外,河南有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香港学校缔结为姊妹校;聚焦不同交流主题开展的多项豫港团组活动也进一步加强了双方沟通。
如何奋力开创豫港教育合作交流新局面?我省现场抛出橄榄枝,“一是热诚欢迎香港一流大学在郑州设立研究院;二是大力支持豫港高校合作与交流;三是积极推动豫港师生交流互动。”聚焦三个主题,毛杰盛情邀约,并详细介绍我省对设立研究院、引入高层次人才的支持政策。
豫港高校有哪些新的合作形式,是两地居民都关注的话题。记者注意到,河南将支持香港一流高校与河南“双一流”高校合作设立豫港合作大学,支持香港高校与河南特色骨干大学、应用型高校合作举办办学机构或项目,推动学科交叉、课程融合、师生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豫港高校通过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方式,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携手共赢开创未来
“这次在香港交流学习,我们先后走访了四所高校,跟其中的三所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双方将互派师生交流,展开一系列的合作。”谈起此次豫港交流之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捷表示收获满满。
对接会现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进行了签约,双方将在飞行器设计和飞机维修等领域进行合作,通过联合培养人才共促高质量就业。
“两个月前我刚刚去过河南交流,今天的签约将推动双方合作更加深入、更加稳定持久,我也代表香港高科院热情欢迎河南学子到香港来。”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校长刘建德说。
“牵手”成功的高校还有更多。对接会上,香港都会大学与中原工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与香港科技专上书院等6所高校现场也进行了签约。而在会议之前,香港中文大学与郑州大学已签署交流合作协议,豫港教育“朋友圈”持续扩容。
“河南是教育大省、文化大省,香港虽然远在海边,但很多文化来自中原。”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说,河南是中华文化起源地,香港是中华文化对接大航海时代的起点,他相信,豫港教育交流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多硕果。
相关链接:
河南招收香港学生高校名单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科技学院
香港在豫招生高校名单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所高校按内地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要求,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参加提前批次录取。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13所招生院校单独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