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科技大学

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学,会议议程|“文字上山”与“文字下乡”:传统中国的知识实践与日常生活

“文字上山”与“文字下乡”:传统中国的知识实践与日常生活作为历史进程的“文字下乡”:基于明清以来杂字生产流传省思以账为凭:知识、技能与晚清民众日常生活的商业化学会“新话”:学“毛著”运动在华南乡村社会的开展11:40—12:20圆桌讨论:文字传统的“上山”与“下乡”途径与知识实践

2022年第十一届社会理论工作坊 专题二十三

“文字上山”与“文字下乡”:传统中国的知识实践与日常生活

日程安排

主办:《社会》编辑部、CJS编辑部

承办: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协办: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

12月3日(星期六)

8:30—8:40 召集人开场 黄瑜 温海波

8:40–9:00 致辞

田青副编审

张应强教授

温春来教授

贺喜教授

9:00—9:10 与会人员合影

9:10—10:40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传统

报告人:郑振满教授

与谈人:刘永华教授

贺喜教授

10:40-12:10 天垂象:对近世测字术的一个初步考察

报告人:王东杰教授

与谈人:刘永华教授

贺喜教授

14:30—18:20“文字上山”专题

每场报告45分钟:报告20分钟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学,会议议程|“文字上山”与“文字下乡”:传统中国的知识实践与日常生活,每人评议10分钟,回应5分钟

主持人:黄向春

1. 黄瑜(中山大学)14:30—15:15

文字与口述:中国西南的礼仪实践与文化中介

评议人:黄向春、巫能昌

2. 覃延佳(云南大学)15:15—16:00

生命的注疏:桂中“花婆”崇拜中的多元叙事及其意义体系

评议人:张劲夫、黄瑜

茶歇5分钟

主持人:段颖

3. 张劲夫(云南民族大学)16:05——16:50

新文字上山:云南拉祜族拼音文字的创制与国家化

评议人:马健雄、段颖

4. 王琳淞(中山大学)16:50—17:35

“隐秘”的彝文与“国家”的汉字:广西隆林彝人文字与仪式的人类学分析

评议人:温春来、覃延佳

茶歇5分钟

17:40—18:20 圆桌讨论:“非文字”文化与“文字”文化在历史与地理上的相遇

引言人:张应强、黄向春

12月4日(星期日)

8:30—12:20:“文字下乡”专题

每场报告45分钟:报告20分钟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学,每人评议10分钟,回应5分钟

主持人:刘永华

1. 温海波(江西师范大学)8:30—9:15

作为历史进程的“文字下乡”:基于明清以来杂字生产流传省思

评议人:王东杰、程美宝

2. 朱忠飞(赣南师范大学)9:15——10:00

文字入畲:明清以来中国东南畲民的社会转型与读写世界

评议人:杜树海、董乾坤

茶歇5分钟

主持人:贺喜

3. 董乾坤(安徽大学)10:05—10:50

以账为凭:知识、技能与晚清民众日常生活的商业化

评议人:刘永华、朱忠飞

4. 董思思(闽南师范大学)10:50—11:35

学会“新话”:学“毛著”运动在华南乡村社会的开展

评议人:贺喜、陈贵明

茶歇5分钟

11:40—12:20圆桌讨论:文字传统的“上山”与“下乡”途径与知识实践

引言人:郑振满、刘志伟

参会人员名单

1、郑振满 厦门大学教授

2、黄向春 厦门大学教授

3、刘永华 北京大学教授

4、王东杰 清华大学教授

5、刘志伟 中山大学教授

6、温春来 中山大学教授

7、张应强 中山大学教授

8、段颖 中山大学教授

9、杜树海 中山大学教授

10、田青 上海大学《社会》杂志编辑部主任

11、巫能昌 复旦大学副教授

12、程美宝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13、贺喜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14、马健雄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15、陈贵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16、黄瑜 中山大学副研究员

17、覃延佳 云南大学副教授

18、张劲夫 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19、温海波 江西师范大学讲师

20、朱忠飞 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21、董乾坤 安徽大学副教授

22、董思思 闽南师范大学讲师

23、王琳淞 中山大学博士生

注:本专题不公开直播,有意旁听者QS200名校留学,可联系召集人。

罗康锦 香港科技大学,第24届国际运输与交通理论会议在北航召开

7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24届国际运输与交通理论会议(the 24th on and ,)在北航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本届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

ISTTT是国际交通运输领域顶级理论会议,由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者之一 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Ilya 教授等14位著名学者发起,自1959年在美国密歇根创办以来,已在世界各地举办23次(2005年以前为三年一次,后改为两年一次英国G5院校留学,本届由于疫情延迟至2022年),本届会议也是历史上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

本届会议共吸引了海内外316篇论文,经过多轮审稿,最终确定33篇大会报告和19篇墙报展示,其中47篇论文发表在 Part B/C/E三种国际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学术刊物上。会议由开幕式致辞、大会报告、墙报展示和闭幕式总结等四个环节组成,通过、等视频直播平台面向全球免费直播。

大会开幕式现场

7月24日上午开幕式上,会议联合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海军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和学校致辞,香港科技大学杨海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高自友教授作为联合主席也先后致辞。随后,ISTTT国际顾问委员会召集人、香港理工大学林兴强教授致欢迎辞,并宣告将会议召集人的身份正式移交给美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大学Hani 教授。

会议联合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海军教授致辞

7月24日上午的报告主题分别为动态交通分配和设施选址优化,由日本东北大学Masao 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罗康锦教授依次主持。下午的主题是多模式交通出行与交通需求分析,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教授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Bell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每个大会报告的时间均为30分钟。

7月25日全天和26日上午,大会围绕交通流理论与应用、新兴出行技术、交通流建模、运输经济学、交通网络建模、交通控制等六个主题展开演讲和讨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ke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孟强教授、英国利兹大学刘蓉晖教授、日本神户大学 Kita教授、美国西北大学聂宇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Zhang教授分别担任主持,线上和现场提问讨论非常活跃。7月26日下午进入墙报展示环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会议的墙报论文展示改为10分钟的短视频讲解。19篇墙报论文的作者们精心制作短视频,让线上线下的与会代表们收获颇丰。

大会报告、墙报展示讨论现场

7月26日晚,会议举行闭幕式。新任ISTTT国际顾问委员会召集人Hani 教授首先致辞。他对本届会议的组委会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上一任会议召集人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将于两年后召开的第25届ISTTT会议表达美好祝愿。第25届ISTTT会议联合主席、美国密歇根大学殷亚峰教授在宣传演讲中提到,时隔65年,ISTTT重回发起地密歇根,既是对会议创会六十五载辉煌历史的纪念罗康锦 香港科技大学,第24届国际运输与交通理论会议在北航召开,也是对世界交通科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的见证。殷亚峰教授代表组委会正式发布征稿通知,期待全球科研人员积极投稿。随后,香港科技大学杨海教授作感谢致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海军教授代表第24届ISTTT组委会与主办方作闭幕演讲。黄海军教授谈到,三天的会议是短暂的,但三年的筹备是漫长的,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罗康锦 香港科技大学,终于迎来了盛会,以(混合)的模式办会在ISTTT历史上是首次,这种回忆将永久留存,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在疫情后来中国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再叙情谊。

大会闭幕式现场

将国际交通运输领域顶级会议带到中国内地,使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齐聚一堂,聚焦当前国际交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有力促进了我国学者与海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会议开设的直播平台访问量已超过2.2万次。

第24届国际运输与交通理论会议线下会场合影

罗康锦 香港科技大学,会议报道 | 第四届多模式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ISMT)顺利召开

2021年12月4日至5日, 第四届多模式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The 4th on ,ISMT)隆重召开。大会 由东南大学主办,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设设计集团等多家单位协办。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由开闭幕式、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等部分组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主会场的线下开幕式设立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大会吸引了智慧交通、交通仿真优化、交通大数据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代表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会主会场的10个主旨报告、17个分会场均通过腾讯会议和直播同步进行, 同时在线的参会人数最高达5000余人。

办会主旨

ISMT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孟强教授发起的 专注于多模式交通运输、综合交通一体化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此前,ISMT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分别是:2017年由大连海事大学承办,2018年由东南大学承办,2019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承办。 ISMT的会议宗旨是引领多模式交通运输系统建模、优化与管理方面的前沿科学与技术,为广大学者和从业人员搭建有关多模式交通运输研究的交流与讨论平台。ISMT重点关注交通、物流、经济学、运筹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同时,ISMT还聚焦可用于解决于大规模随机动态交通网络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与技术。基于新兴科技(智慧出行、共享交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ISMT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开幕式与主旨报告

12月4日上午举行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志远副院长主持。大会执行主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陈峻院长发表开幕式致辞。陈峻院长对交通学院情况进行了介绍QS200名校留学,就社会各界对交通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预祝本届大会圆满成功。随后,刘志远副院长介绍了ISMT的发展历程,以及由交通学院主办的首本英文国际期刊 的基本情况。

(详见)

第四届ISMT大会线下主会场

大会主旨报告分四场,12月4日上午的前两场大会报告,由刘志远副院长主持。12月4日下午第三场、12月5日上午第四场大会报告,均由东南大学付晓副教授主持。大会的主旨报告专家共10位,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海军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周学松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罗康锦教授、杨海教授,香港大学黄仕进教授、司徒惠源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杨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林兴强教授、王帅安教授等。

of the 4th ISMT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林兴强教授做“ of of Prof. Lam in the Past 40 Years”的重要报告,回顾林教授过去40年的交通领域成果。林教授是华人交通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先行者,在交通领域的世界科学家中排名前2%罗康锦 香港科技大学,会议报道 | 第四届多模式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ISMT)顺利召开,近40年累计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会议论文230余篇,论文成果被引用7300余次,著作等身、享誉世界。他在1996年成立香港交通运输研究学会(HKSTS),并长期担任主席,带领香港交通研究界不断乘风破浪、勇攀高峰。在主旨报告之后,大会授予林兴强教授ISMT大会“终身成就奖”(ISMT Award)。

大会分会场

12月4日下午至5日下午,大会分论坛如期而至、精彩呈现。17个专题研讨会共组织开展了69场分组学术报告,分会场涵盖了“交通网络建模与优化”、“交通大数据分析”、“自动驾驶技术”、“交通仿真”、“共享出行”、“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在交通运输研究中的应用”等17个交通行业的热点研究议题。参会者围绕各专题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大会邀请的分会场评议专家对各个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罗康锦 香港科技大学,为培养广大青年学子与学者的创新精神和学术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闭幕式

授予林兴强教授ISMT大会“终身成就奖”

最佳学生论文奖

最佳学生报告奖

大会闭幕式

闭幕式于12月5日傍晚举行,由付晓副教授主持并做总结。本届大会共收到37篇摘要投稿与36篇论文投稿,邀请到来自9个国家或地区的作者进行了69场汇报展示。闭幕式上,刘志远副院长为林兴强教授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证书,林教授发表了精彩的获奖感言,激励年轻学子不断进取、勇于突破科研难题。随后,大会公布了“最佳学生论文奖”和“最佳学生报告奖”的获奖名单,并邀请获奖者进行了在线合影。

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最后,大会揭晓下一届的会议主办方为大连海事大学,下一届大会组委会代表、大连海事大学贾鹏教授做了精彩的宣传讲座,并欢迎大家明年齐聚大连、开展学术交流。

筹备组合影

为期两天的2021多模式交通运输国际研讨会为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搭建了精彩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前沿研究的交流与探讨,对推动多模式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与对未来的期盼中落下了帷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科技大学 计算机,【Pivot资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24年PhD和MPhil提前招生开启!

而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PhD和MPhil的提前批招生则相对较晚,一般在6-7月份才开放。今年,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PhD和MPhil的提前批招生时间为6月14日–9月1日。

香港科技大学好还是香港中文大学好,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发布 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需要考雅思还是GRE还是托福

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需要考雅思还是GRE还是托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需要考雅思还是GRE还是托福香港科技大学录取标准:高考成绩发布后,香港科技大学将根据当年各省市报考情况,邀请部分申请香港科技大学同学参加面试。香港科技大学官网-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

香港科技大学好还是香港中文大学好,申请香港大学考雅思还是托福 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需要考雅思还是GRE还是托福 – 百

香港中文大学雅思要求3、香港中文大学:雅思统一要求6.5,听说读写单科分数不限。5、香港理工大学:雅思统一要求6.0,听说读写单科分数不限。去香港读研考雅思和托福有什么区别?托福成绩和雅思成绩都是被香港大学所认可的,所以和两个成绩时都可以的。

香港科技大学最新排名榜,418所!2023年5月ESI大学排行榜全名单

5月11日,ESI大学排行榜最新数据公布。据悉,ESI排行榜每2个月公布一次,均为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2个月的数据,但是每年5月份会去除掉最旧一年的数据。大陆高校排行榜

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香港留学 香港科技大学专业汇总

随着香港高校对内地学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去香港留学,而香港科技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毕达教育就给大家介绍下香港留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希望能对申请香港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和参考!通过以上对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介绍,相信准备去香港留学在选择科大专业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帮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