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教育部官网发布文件,宣告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前有浸会大和北师大在珠海合办分校,后有港中文和深圳大学在深圳合办分校(简称“港中深”),到现在港科大与广州大学合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也正式设立啦!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已进入筹备工作,宝子们可以期待一波!
港科大(广州)与港中深类似,都属于独立法人单位运营。该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学校开展本科和硕博士层次教育。对招收的本、硕、博学生,颁发相应的港科大(广州)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香港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证书、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证书。
那它是低配版的港科大么?下面将从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的关系、申请难度,以及学校的硬件规模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
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的关系
从港科大(广州)官网上了解到,港科大(广州)直系管理人员和授课模式都是由港科大决定,港科大(广州)的授课老师都是港科大的老师,学校的基本工作语言和授课语言是英语。
除此之外,相比港中深在港中文的基础上重复办学,港科大(广州)对即将开办的专业类型做了很大的调整。
过去,港科大清水湾校区已经建立了5个跨学科综合领域作为研究重点,包括数据科学、可持续发展、自动系统及机器人、公共政策,和设计思维及创业。
秉承清水湾校园积极推进融合学科学术合作的精神,港科大(广州)将进一步提升跨学科平台的发展——以港科大各学院和跨学科课程事务处(IPO)为基础,组建4个多学科枢纽:
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和社会枢纽,这四个非传统的枢纽及其学域,将致力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及界限,积极促进不同学科的互动以发挥协同效应。
因此从目前的规划和学校定位来看,港科大(广州)自2022年秋季开学后,首几年的发展重点主要是交叉学科的研究,相对会更为重视研究型硕博士。
2►
申请难度
截止2020年,港科大已率先在清水湾校区推出先导计划,先行于15个学科招收了106名研究生,试行港科大(广州)拟设的课程、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虽然是在广州办学,但是授课和工作语言以英语为主,同时硕士和博士生均有2个学分的融合学科研究方法 融合学科设计思维课程需要修读,这基本符合学校办学的跨学科理念。
(专业设置和入学要求见下表)
另外,结合港中深以往的申请经验,申请港科大的同学如果没通过,倒是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广州校区捡个漏,刚开始的各种师资也都是顶配,对于本科背景普通的同学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想申请的学生要抓住机会,可以抄底了。
3►
学校的硬件规模
地理位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面积约1.1平方公里,选址在广州市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而南沙区正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置。
学校毗邻广深港高铁庆盛站,周边配套商业广场、办公楼及公共交通枢纽为一体的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规划有国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6条,高快速路3条,乘坐高铁去往深圳21分钟,香港35分钟,乘5站地铁即可到广州大学城。
校园根据功能分为中区、东区、西区、北区、东南区、东北区六大区域香港科技大学是港三吗,其中教科研楼、行政大楼位于中区,东区为各运动场馆所在区域,学生宿舍及高街生活区位于东南区,北区为教职工宿舍。
校园环境
港科大(广州)校园由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KPF牵头设计,以“智慧绿色校园”为灵感,延续香港科技大学的整体风格,并与四周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门户庭院的设计与位于香港清水湾的香港科技大学校园异曲同工,建筑物沿半圆形设置,围绕着中央的红色日晷雕塑。
图书馆横跨中央运河,巧妙联系校园东西区香港科技大学是港三吗,刚刚!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它是低配版港科大么?,在透明的设计下,可以看到两侧的实验室,而在流通空间和实验室之间,也设置了容纳大型设备和大型装置的通高空间。
综上所述,虽然港科大香港校区的申请要求很高,但广州校区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跨学科研究试点,在知名度上会有一定的劣势。
很多人对此的态度主要也还是观望中,因此在竞争者相对少的情况下,学校对于申请者的要求会更宽容一些。
而从上面介绍的一些基本情况来看,这所在新学校其实拥有很多优点:
首先,有港科大本校区办学的支持,各种资源是共享的,并且所颁发的证书跟香港地区的本部学生没有本质的差别;
其次,在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上,更契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趋势,因此前景不言而喻;
最后,新学校的一切硬件设施相对都是新的,而且相比香港紧张的用地资源,分校的面积更大,学习和生活的体验感自然更佳。
但是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即使能拿到港科大的学位证,通过留服中心的认证,但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大陆的美国藤校留学,在留学身份的认可度上肯定是比不上本部的留学生。
既然利弊都有,那么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是只要文凭,还是希望获得更真实的留学生活体验。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港澳院校】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HKUST),成立于1991年,是香港政府为配合1980年代经济结构转型需要而创办的香港第三所大学QS200名校留学,也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历经短短三十载,港科大已跃升为全球最佳学府之一,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重要成员,并获AACSB和EQUIS双重认证,是一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
排名情况
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47位
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第66名
2024年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第12名
2024年泰晤士全球年轻大学排名:第3名
泰晤士2023-24年度全球就业能力大学排名:第29名
科研实力
截至目前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研究院1个,中国内地科研平台4个,中央研究设施9个,研究中心51个,研究所13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先进显示与光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等研究院(1个):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
中国内地科研平台(3个):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2024年8月21日成立金融研究院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港澳院校】香港科技大学,在全球金融新时代中推动金融创新;
2024年8月12日工学院研发新型环保制冷装置,制冷效率刷新世界纪录;
2024年8月9日工学院研发钙钛矿量子线全彩纤维发光二极管,推动先进可穿戴显示技术的发展;
2024年8月8日开发新型人工复眼技术,低成本兼高灵敏度。
入学要求与录取标准
香港科技大学的招生录取模式以及考核标准和内地高校是完全不同的,香港科技大学不仅会看学生的高考总分,还会考核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全英文面试表现以及其他学术类和非学术类的综合表现。
1.高考成绩
参加当年国家统一高考的学生(包括复读生)即有资格递交入学申请。高考成绩公布后,香港科技大学将根据当年实际申请情况,并参考各省市的一批线及内地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等,订定各学院的面试分数线要求。
香港科技大学会根据每个省的考生文理分科的不同,结合学生申请的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在高考成绩揭晓以后为每个省的考生制定不同的面试入围线。(香港科技大学只能申请一个学院,他们是采用大类招生的模式,在网上申请的时候,大家只能从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以及跨学科学院选择一个喜欢的大类)。
只有当学生的高考成绩达到面试入围线的要求,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香港科技大学的线下面试,如果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连面试入围线都没有达到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彻底地和香港科技大学无缘了。
2.面试表现
高考成绩达到所选学院面试分数要求即获邀参加该学院的面试。面试以全英语进行,主要考核同学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通过面试即可获录取。
3.语言要求
申请人的高考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高考外语语种并非英语的申请人,必须具备有效而达标的英语考试成绩 (如雅思、托福等)。
招生政策与招生方式
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本科招生和国内高考招生不相矛盾。内地高考学生报考香港科技大学相当于是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学生在收到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以后,可以自己选择,究竟是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或者是拒绝香港科技大学的录取,继续在内地上大学。
有意申请入学的学生必须在香港科技大学入学申请截止日前通过网上申请系统直接向香港科技大学提交入学申请。本年度招生名额约为250名,比2024年扩招60人!
以择优方式录取,并非采取计划招生,各省市及文理科招生名额不设上下限。
招生专业
1.理学院
2.工学院
3.工商管理学院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5.跨学科课程事务处
6.联合课程
申请流程
注意:如申请人确认到香港科技大学就读,必须在指定日期前向学校缴交留位费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否则将被取消入读资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获得香港自主招生院校录取的学生,内地统招高校将不再予以录取。获录取同学缴纳留位费以确认接受录取后,其姓名与高考考生号将呈交教育部及相关省市招生办公室,该生将不再具备获内地统招高校录取的资格。
此时,香港科技大学也会提供有关学生签证、课程注册、住宿安排及迎新活动等资料。
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哪个好,最新数据对比:港中大(深圳)和南科大,谁更强?该如何选?
最新数据对比|港中大(深圳)和南科大,谁更强?该如何选?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两所新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关注。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创办于2010年,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大(深圳),创办于2018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其办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那么QS200名校留学,两所新型大学在办学特色、招生政策、就业方向上有何不同?各自的招生特色有哪些?适合哪些学生报考呢?
办学层次
南科大和港中大(深圳)是两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一个市新型公办大学,一个是中外合办大学。
一个是优秀的中外合作大学,一个是高水平的公办大学,两所学校在学校定位、办学理念、体制和文化上都有所差异。
首先,南科大及数学学科,刚刚在2022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同时,南科大也被列为广东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港中大(深圳)被列为广东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正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其次,南科大教学与科研并重,甚至更重视科研。作为深圳政府的掌上明珠,南科大在深圳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在努力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港中大(深圳)国际化教育氛围浓厚,可以取得亚洲名校香港中文大学的文凭,为境外升学赢得优势,所以境外高校深造率也是港中大(深圳)办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最后,南科大在理工专业实力上比港中大(深)强,诸如师资强/学科齐整相对成熟,科研条件和资源更好,国际化是公办校中做得最好的之一。
大学排名
世界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中,南科大都进入了中国“一流大学”方阵。
泰晤士排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9位,世界第162位。
QS世界大学排名:2022 QS世界大学排名,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3位,世界第275位。
软科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排名:2020软科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排名,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高校第八位,高端人才师均得分排名全国高校第4。
自然指数排名:2022年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段为2020年1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南科大位列全球搞笑排名第37位,全国搞笑排名第12位。
软科排名:在2021年软科发布的中外合办大学排名中,港中大(深圳)位列第一,并首次上榜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第801-900。
从排名帮当来看,南科大在QS、泰晤士、软科等世界著名榜单上均榜上有名,并且排名还比较靠前,对于一所刚刚建校10年的高校来说,达到这种位次已经很不错了。而港中大(深圳)属于中外合办大学,故未能参与以上QS、泰晤士等世界排名。
另外,关于排名问题,不同榜单的标准差别很大,比如QS是把港中大(深圳)和港中文放在一起综合排名的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哪个好,而国软科则是分开来排。
招生政策
南科大本科招生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又称“631”模式),录取批次为提前批次,招生仅限高中理科毕业生(新高考省份须选考物理)。
2022年计划继续在23个省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同时新增吉林省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招生对象为高中理科毕业生(新高考省份须选考物理)。
另在部分省份试点提前批次普通高考录取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哪个好,最新数据对比:港中大(深圳)和南科大,谁更强?该如何选?,具体请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招生计划。
(南科大近三年招生计划)
港中大(深圳)也走综合评价招生道路,文理考生都可报名,不过仅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福建6省进行综评录取。在开展综评录取模式的省市中,除了上海,其他5个省份均采取综合评价+普通本科提前批的双轨制招生录取模式。
而且,港中大(深圳)在以上6省综评模式投放的计划数相较于普通本科提前批招生录取模式更多,选择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被录取的机会更大。
除了综评录取模式,其他省份的考生想报考港中大(深圳),只能按照普通高考提前批录取模式,完全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注:港中大(深圳)并不是全国招生,目前仅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黑龙江、辽宁、天津、陕西、河北、吉林、甘肃、山西及广东25个省(区、市)进行招生。)
从综评招生范围上来看,南科大的综评省份明显多于港中大(深圳),但考虑到两校大多数课程均为英语教学并使用原版英文教材,非英语语种考生需慎重报考。
专业实力
南科大的学习设置和学科专业都紧跟国内学科发展前沿,主要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
南科大目前设置8个二级学院,下设29个系(院)和中心,开设37个本科专业,以理学、工学、医科教育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商科与创意设计。
论及南科大的强势专业,必然要说双一流学科——数学,该学科拥有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3位院士和17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目前有基础数学、计算与应用数学、概率论与金融数学3个学科方向。依托南科大成立的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首批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也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亦是南科大获批的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南科大数理化理科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通信信息计算机工学类专业也都不错,尤其是依托深圳的互联网资源优势,以及在深圳的知名度,发展前景很好。
港中大(深圳)金融和商科类专业优势较明显,特别是经管学院,学研并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通过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的院校之一。
经管学院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高考排名于省前1%的佼佼者,生源质量足以比肩国内顶尖高校。
经管学院开设专业有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其中,国际商务包含两个专业方向:环球商务管理、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经济学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经济科学、应用经济学、国际商务经济学;会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会计和财务报告、会计数据和分析。
不过,南科大和港中大(深圳)在选专业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进校时不用立马选专业。
南科大是按物理学大类录取,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在大一、大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社会需求再选择专业。
港中大(深圳)设置3个试验班大类,即: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考生填报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大一结束时再选具体专业。
就业质量
南科大已有7届毕业生,每届毕业生升学就业率都在97%以上,平均薪酬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中位居前列。在泰晤士2021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行榜上,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9位。
总体统计来看,过去几届毕业生中,境外深造占比近40%,境内保研考研占比超30%,就业创业占比30%左右,深造比例居于国内大学前列。
就业而言,毕业生多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就业。就业单位包括华为、腾讯、招商银行、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谷歌、百度、字节跳动等世界500强企业。
境内读研深造方面,有不少毕业生保研或考研进入北大、清华、中科大、浙大、南科大等国内名校学习;境外深造,不少同学能进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深造,不少本科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南科大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都已建立南科大校友会。
这里特别提一下南科大的保研率,近几年快速上升,2020届本科毕业生保研率为19.3%,2021届为23.1%,2022届为28.8%,保研率30%以上基本可以排在全国前15,所以,从保研率来看,南科大反而远高于全国大多数中等985高校。
港中大(深圳)目前已培养了4届本科毕业生,6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其中,超过70%的学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70%的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Top50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就业区域。
可以说,目前两校毕业生的升学与初次就业质量整体上不相伯仲、各有特色,都处于上升期。
港中大(深圳)留学就读世界top50高校的比例更高些,顶部学生境外留学的出路更好些,但属于中外合作大学,并不具备国内高校的保研资格。南科大凭借相对强大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有较宽的国内保研出路,保研名额可以轮到排名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