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杨升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杨升 王雯雯 白云怡】对峙数日之后,香港理工大学内部的暴徒和参与非法攻占校园的人员已寥寥无几,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20日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在校园内见到的大部分人员都是媒体记者和清洁工。但是学校破坏情况严重,诸多设施被砸或被喷上激进标语,连咖啡厅也被打砸,从墙上标语判断或许是因为咖啡厅出售美心的产品(美心伍淑清女士持爱国爱港反对暴力立场)。
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杨升
记者同时还看到大量未使用的燃烧瓶,头盔香港理工大学怎么了,“战后”的香港理工大学:破坏严重,随处可见燃烧瓶,护目镜,水和食物等各种物料,还有两架暴徒自制的投石机或大型弹弓。
据香港媒体报道,今日仍有暴徒试图从水渠逃走香港理工大学怎么了美国top30名校留学,但随即被警方拘捕。
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杨升
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杨升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在理工大附近看到,要塞街道路口都有二至四个防暴警察看守,有的小巷中也有警察把守。防线内不能过车,但是行人依旧能够通过,警察会查验证件以及询问过往目的,必要时也会查看包内物品。
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杨升
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杨升
警方向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介绍,今天早上仍有暴徒试图向外射箭或投掷危险品,让记者进入拍摄时多加小心。至于校内还有多少暴徒和参与者留守,警方表示不掌握具体数字。
香港理工大学 怎么,香港理工大学被暴徒占据 破坏严重
香港“修例风波”引发的冲突,近期暴力活动转向大学校园。17日,黑衣暴徒又占领了香港理工大学内外,并与香港警方展开持续对峙。
香港警方指,暴徒在香港理工大学附近持续以致命武器攻击警方防线
从当天上午开始,黑衣人先是阻止在理工大周边清理路障的普通市民,甚至对市民投掷转头,防暴警察随即赶来维持秩序,黑衣暴徒就此拉开“战线”,以投掷汽油弹的方式与警方对峙。混乱中,一名警方的传媒联络员,遭冷箭射中小腿。
香港警方一名传媒联络员遭箭射中小腿
此前,香港警方曾在记者会上展示过暴徒在学校里准备的弓箭,也有记者拍到了暴徒在冲突现场射箭的瞬间英国G5院校留学,到17日,就发生了警察中箭事件。暴徒们一味指责警方执法过当的说辞,再次显得无比荒谬。
蒙面黑衣人手持弓箭
到了17日晚间,暴徒们愈发丧心病狂,又有一批人来到连接香港理工大学与红磡港铁站的行人天桥纵火,意图阻止警察向前推进。在当天下午,我们的记者来到此处时香港理工大学 怎么,天桥已经被黑衣人堆满了路障无法前行。
17日下午堆满了路障的行人天桥
然而数小时之后,天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香港理工大学连接红磡港铁站的行人天桥被暴徒纵火
暴徒们焚烧路障,使得火势在整个天桥上蔓延,还有人不断向火堆投掷物品,时不时传出爆炸声。为了驱散天桥上的暴徒,香港警方出动装甲车清理路障香港理工大学 怎么,香港理工大学被暴徒占据 破坏严重,但立即遭到暴徒疯狂投掷汽油弹,其中一辆车起火燃烧。
香港警方装甲车遭暴徒投掷汽油弹而起火
到了18日清晨5点半左右,香港警方继续在香港理工大学周边的畅运道进行拘捕及驱散行动。同一时间,理工大学内聚集的暴徒,在校园内大肆纵火破坏。警方重申,并没有“攻入”理工大学校园。同时发出提醒,呼吁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人立刻离开。
香港理工大学遭暴徒纵火
遭暴徒破坏的香港理工大学校园
接连两日,暴徒持续占领香港理工大学并暴力攻击警方。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18日凌晨发视频表示,他从17日晚到18日凌晨,一直在与警方商议,希望让香港理工大校园的冲突得以和平结束。若校园内人士和平离开,他将会亲自陪同有关人士前往警署,确保他们得到“公平对待”。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愿意陪同相关人士前往警署
有香港理工大学老师,看到过往工作生活的校园被暴徒破坏成如今的样子,相当心痛,坚定支持香港警方严正执法止暴制乱。
近一段时间,香港多所大学校园被黑衣暴徒占领,他们除了肆意打砸校园外,也以校园为据点对周边的道路及公共设置展开破坏。11月13日起,基于社会状况及交通考虑,香港多间高校陆续宣布继续停课。香港中文大学宣布本学年第一学期结束,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取消当面授课,改为网上授课。而香港理工大学上周宣布14日至17日停课,以目前的校园状况,短期内的课堂教学确定也无法展开。
几个月以来的“修例风波”,香港曾经的繁华热闹不再,街头的暴力行为,更是让每一个去过香港、喜欢香港的人,都感到陌生而痛心。而生活在香港这块土地,真心爱香港的每一个人,都希望风雨尽快过去,早日出现彩虹,让东方之珠香港继续璀璨。
东南卫视香港前方报道组
怎么能上香港理工大学,直击重围下的香港理工大学:从“堡垒”到废墟
封面新闻香港特别报道组
11月17日开始的香港理工大学“包围战”,已注定成为香港暴力示威者们的滑铁卢。截至20日怎么能上香港理工大学,直击重围下的香港理工大学:从“堡垒”到废墟英国G5院校留学,已有超过1000名被包围在理大的示威者被警方抓捕或投降,其中约300人未满18岁。从19日开始,理大校园内外已几乎没了冲突。警方恪守承诺,没有踏入理大校园半步,这让依然留守在校园内的不足百人“享受”着另类的自由。校园外则是重重包围,警方在等待他们作出唯一的选择,投降自首。
11月20日下午,在得到警方许可后,封面新闻记者进入理大校园探访,这座有着82年历史的学府,已经完全变成另一副模样。
“游戏”照不进现实
“堡垒”不成,便成废墟
从警方位于科学馆道的封锁线往里,过去一个路口,左边就能望见一簇砖红色的建筑。靠近顶部弧形的墙面上,竖写着“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名,周围的墙壁都熏得有些发黑。再往前步行不远,便是畅运道。它位于理大南侧,是连接红磡与油尖旺地区的交通要道。11月17日、18日,最激烈的冲突几乎都发生在这条路上。沿着畅运道往东,大约几十米的距离,右边就是理大的正校门。
这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门,只是两栋建筑间拱卫着一个穹顶,数十步台阶梯次向上,通往校园。在寸土寸金的九龙市区中心,理大的校园显得异常紧凑。除了在2013年建成、外形比较前卫科幻的创新中心,理大内的其它建筑都保持着相同的朴实风格。不同的大楼间用回廊或天桥巧妙地联系起来,浑然一体。
自六月开始的修例风波,逐渐演变成肆无忌惮的暴力活动。参与其中的大都是年轻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一些评论认为,许多年轻人走上街头大肆打砸纵火、与警察对抗,其实并非有多么清晰的政治诉求,而只当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刺激游戏。
如果这真是一场游戏,理大或许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堡垒”。此处扼守着城市交通动脉,地势高耸、内部结构复杂,犹如一座迷宫,的确是易守难攻。但游戏终究不是现实,他们显然是低估了亚洲最优秀警队的能力,没有想到警方会编织一张更大的网,将他们的“堡垒”困于其中,插翅难逃。
堡垒不成,便成废墟。
高智商犯罪的破坏力
大量汽油弹筑成火墙
20日下午3点,站在理大的正校门口,即使有些心里准备,眼前的一切依然令人瞠目结舌。
18日凌晨,当暴力示威者在畅运道上的防线被警方击溃,仓惶退入理大校内时。据守在校内的“手足”为了阻止警察继续追击,从高处往正校门口投掷了大量汽油弹,筑成一道火墙。
如今,穹顶被熏得黢黑,地上满是废纸、污水和焚烧残余,台阶上一堆堆被烧得扭曲变形、交缠在一起的金属条。在台阶顶上,用课桌椅等杂物垒成一道墙,挡住进入校园的通道。
越过那道墙,便真正走进他们的“王国”。
靠近校门的位置有大量自制汽油弹,桌上地上,有的散乱放着,有的成堆在纸箱里。校园北部的角落是另一个汽油弹聚集地,这里看上去更像是工厂,除了大量制成品,还有不少桶装原料,散发着难闻气味。生活垃圾则几乎无处不在,校内的超市遭到洗劫,许多店铺被打砸或焚烧,一些大楼底层的落地玻璃被完全敲碎,道路上布满碎砖……很难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精确描述这里的混乱,有点类似洪水肆虐后的景象,但每一寸地方显然都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中有的人似乎在尝试进行管理。许多墙壁上写着中英文的“保持清洁”。在一张自制的大地图上,标注着校内各个区域的分工,包括急救、社工、物资、饭堂、衣帽间、工具间等。他们甚至还在校园内搞过招聘和培训。一块白板上写着各种岗位需求,例如哨兵、厨房、路障、文宣、清洁,居然还有“海关”。在培训的版块,授课内容包括看地图、分物资、自卫习武、搜身等等。他们似乎还想开设政治哲学课,但明显有些犹豫,课表后面打了个“?”。
这些管理可能的确起到一些效果,否则他们怎么能造成那么大的破坏,与警方对峙周旋数日,一箭射伤警员,还让坚固的装甲车陷入火海。或许未来,这会成为又一个高智商群体犯罪的研究案例。
他们叫嚣着着“黑警死全家”
到头来还是会相信警察
记者在理大校园里逗留了约1个小时。刚进校时,正碰见一个决定自首的年轻人,被两位急救队员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走出校门。而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又看到一个。他是用轮椅推出去的,身上盖着毯子,头无力地向后仰着,几乎睁不开眼睛。而在几天前,他们还生龙活虎地冲着警察叫嚣,掷出一团又一团火焰。
在进入校园前,记者还在猜测剩余留守的人是不是会躲藏在某个地方,生怕被人发现,但事实上并没有。他们带着口罩,三五成群地在学校里走着,有的人在打电话,慢慢地来回踱步。看到有陌生记者的镜头,他们本能地转到另一边,没有了之前的气势汹汹,但也看不出紧张害怕的样子。一切平静得有些诡异。
19日晚上,有十余人趁着急救队员离开警方封锁区时想要逃走,结果被全部抓获。20日上午,据说有4人从下水道试图逃脱,但最终也被挡获。20日晚,警方在封锁区外召开记者会透露,此前被视频拍到经溜索逃走的一批人怎么能上香港理工大学,连同接应他们的摩托车司机,总共37人也被警方截获。虽然坊间传闻确实有人成功逃出了理大,但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没见到这些人“报平安”。而此前叫嚣要十八区“开花”营救手足的行动,均被警方各个击破,反而被拘捕了数百人。从19日开始,这些行动逐渐销声匿迹。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对于坚持留守在理大的人无疑是个打击。他们心里应该很清楚,逃是逃不掉了,只不过心存幻想,不愿面对现实罢了。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在理大校园内暂时是安全和自由的。因为警方承诺暂时不会攻入理大,希望能和平解决。
原来,这些口中恨香港警察入骨的人,到头来还是会相信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