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背景:
末流211数学系,想去香港上个跟数学有关的专业,然后生源地直接工作,感觉国内考研竞争太激烈了,以自己的能力考不到很好的学校,也没有很强的搞科研的能力。所以想问问大家,去香港读一年代替国内三年值得吗?
大兄弟,实话就是港硕已经不是水不水的问题啦!
搁三五年前,你末流211在港校除了前三,其他学校确实也可以横着走。
但现在别说你末流211了,就是牛皮的211,末流的985,申请港校不还得掉一层皮?
申请,我自己带的学生都卷得不行,大家谁不是名校背景,然后雅思一考就是7,甚至还有个同学GMAT直接首考760!震惊我了好嘛??
学生背景好得我都快愁死了,天天想着怎么给他们分散申请风险,结果你们还在心里琢磨人家一年制硕士水不水?性价比高不高?
所以你要告诉我,就想用一个末流211的本科背景去跟这些背景好得离谱的狠人厮杀?
too young too 啊~
01.
我发现大家现在有个误区,像提问的同学,你其实对自己的现状很清楚:
末流211,国内考研太激烈考不到很好的学校,没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毕业回生源地直接工作。
说白了,你不就是想拿硕士学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嘛,那还管人家一年制硕士水不水为毛啊?
难道你还指望硕士毕业了人家就都高看你一眼,或者在亲戚面前扬眉吐气?
不要老觉得大陆考研卷,香港留学就不卷了,你好好想想:
大陆好歹还有39所985,116所211,新一轮公布的双一流大学有147所!
但是香港呢?港八校里前三所已经卷成绞肉机了,成大和理工也接班变成前三所的平替;
浸会排名是弱了点,但学科实力不弱,难度并不低;
至于教育大学和岭南大学,因为学校性质比较特殊——前者是教育类单科高校不参与排名(可人家教育学科排名直接能赶上大陆最强的北师大啊),后者是非研究型的、以教学为主的博雅大学,所以排名断层、500开外也可以理解。
所有大陆学生主要申的其实就这8所学校QS100名校留学,甚至后三所的申请量都可以忽略不计,扎堆申的就前三所+城大/理工,难不难的你心里还没点数嘛?
说句不好听的话,港前三新开一个硕士专业,那都相当于在给学生发福利了,结果有些人还在鄙视人家水,诋毁港硕学生花钱买学历,那你倒是去申申看啊?
前段时间,城大官方公开的申请递交量同比翻了一倍,金融硕士更是85%入学新生背景都是985/211或者海本,而且基本都是大陆和海外知名院校本科。
前五年985/211的学生基本港前三随便选,成绩太低的、没考出雅思成绩的,还能用个六级成绩申请城大、理工保底,至于浸会、教大和岭南后三所更是不屑一顾~
那现在呢?甚至曾经被嫌弃不要不要的城大和理工,也慢慢开始硬气起来:
“985们看过来,我们学校今年的排名又进步一大截啦,不比你们本科学校差;
211?看看你学习成绩怎么样吧,一般的那我再考虑考虑;
双非嘛?我更加得考虑考虑了,门槛逼格得配上我的排名,要不然招一堆学渣回来,大家都觉得我是个水校了,还天天骂我花钱买榜。”
至于后三所,人家这几年内心的OS是:
“甭管你985/211还是双非,既然不把我放在眼里香港岭南研究生国内认可度,我也不care了,想来我们学校,读我们专业,说吧——看看你自己凭什么配?”
所以我跟你们说港校申请卷、申请难,并不是耸人听闻。
有些人老拿什么利益相关恶心姐,那你凭良心说:
大陆每年考研,是不是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都在陪跑当炮灰了?
同样是双非学生,考上清北复交浙大甚至C9的概率是不是比拿到港前三offer的概率低?
拿到港八所里面任何一所学校的硕士学位,在不考虑其他个性化因素的前提下,是不是比他们双非本科甚至双非硕士毕业,更有就业竞争力?
港八所的一年制硕士毕业了,是不是能通过教育部留服中心的留学生身份认证?
是不是可以同等享受到国家规定的留学生优惠政策?
如果你不能回答上面这些问题,那就不要老是揪着国家和企业都能认可的学制长短说事儿~
一年制≠水,通过率低≠含金量高,留学≠一本万利
我干HR多年的小姐妹告诉我:
他们招人确实会先看学生的学历背景,但主要是关心学校的级别,专业对不对口,至于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倒不会在意。而且学生的个人能力很重要香港岭南研究生国内认可度,香港一年制研究生国内认可度 值不值得读?,即便名校学生能通过简历筛选,但最后决定他们留任与否的,还是得看具不具备基础的工作技能和被培养的潜质。
所以大家不要想当然地觉得什么一年制硕士不被认可,这个学位制度一直都存在,甚至比咱们大陆两年制的专硕学位制度存在时间都要久!!
而且香港有些授课型硕士也会考虑到专业的知识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一年制延长到1.5年甚至2年、3年的也有啊,只是一年制更普遍,而大家不知道罢了。
另一方面,留学生们也不要觉得自己去到一个世界排名、TOP50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你不好好上课,不认真学点东西,天天开启度假模式的留学,那你找不到好工作你确实活该啊!
即使是需要名校学生充门面的企业,在经济环境很差的情况下,也会大力压缩企业用人成本,招你一个名校毕业差点拿不到学位证要被中途劝退干啥啥不行躺平第一名的留学生回来当大爷嘛?
论听话好用又积极进取的当然得是大陆毕业的985/211学生啊!
SO,香港一年制硕士水嘛?认真读了和没认真读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02.
聊完香港一年制水不水,我再回答你一下留学性价比这个问题——
其实留学性价比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因需而异,你说一定是稳赚不赔嘛,也不一定的。
很多人会从投资的角度看待留学,去比较留学和大陆读研的投入回报比,这个角度OK,但那是在两条路都能行得通的前提下,说得通俗点就是留学申请和考研你都能拿到差不多层次的offer。
现在的问题是考研淘汰率太高,留学想申到名校的门槛也非常高了,对大多数人而言,性价比这个衡量指标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你心甘情愿去马来西亚、泰国这些暂时还比较小众的国家。
港校现在的情况是:学校不多,专业也不多。
像传媒、法学、教育这些大家申得还比较多的领域,之所以卷的程度堪比同一级别学校的商科,就是因为很多学校都没有这些专业,offer名额直接就对半砍了。
还有一些人会把香港留学申请很卷加一个“疫情后”的限定,但其实疫情只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香港留学的卷,而不是导致了香港留学的卷。
香港留学真正卷起来的内因和外因,我认为至少有下面这几点:
1)港前五本身的排名和实力都不错,浸会和教大在传媒和教育领域内的单科实力也很强,这些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不低,所以起码这些学校都是有值得去申的留学价值在的;
2)大陆本科学生整体的就业意愿度和升学意愿度之间的比例是失衡的,大家想更好就业,必须要继续升学拼学历,所以升学生源的暴增带动了留学生源的暴增;
3)更进一步,对中国大陆学生比较欢迎的英国名校,现在也在逐步调整不同地区的留学生招生比例,简言之就是分配给中国大陆学生的升学名额不再那么可观了。
而且现阶段,全世界范围内比较热的主流留学地区依然是美英澳加,以及近些年火起来的新加坡、中国香港甚至中国澳门,世界上留学申请的主力军依然是中国学生。
美国因为绝大部分硕士专业在申请时必须要提交GRE,而且对中国大陆学生分配的名额又极低,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生最难涉足的一个留学国家;
澳洲的留学成本相对来说是除了美国之外最高的一批,尽管的学校有八所,除了墨尔本的要求很高其他学校要求相对比较低,但是价格方面也劝退了许多中国学生;
英国的留学成本、可选范围以及认可度,前几年都是主流留学地区中间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但是近几年的成本的涨幅、申请的难度都上升了很多,尤其是伦敦地区的名校和“王爱曼华”,都在慢慢提高中国学生的申请门槛;
放眼观之,香港的留学形势自然就水涨船高了,学费嗖嗖嗖的涨,申请筛选学生毫不手软,卷的专业每年都更卷,非热门专业现在也都不冷门了——
总结起来就是:想在港八所里边轻轻松松捡漏?没门;想在港前三捡漏?更加没门!
所以不管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只要学历在大陆依旧是就业的铁门槛,香港留学的性价比就是很大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同等付出下你能去排名更好的名校,而且升学风险也更低;
其次,毕业后,你提前积累了工作经验,行业的变化趋势对你的影响不大(很多人三年前辛辛苦苦跨到一个热门专业,三年后行业的人才需求早就已经饱和,甚至萎缩了),而且还拥有被优待的留学生资格;
最后,换一个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绝不只是新鲜感的获得,我始终认为留学带给我的最重要的是眼界的提升、观念的开放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
申请的难度+学费的涨幅+疫情变化趋势+国内外经济形势+…这些统统扼住了留学生的咽喉。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留学生硕士的身份优势在就业市场中也是处于绝对贬值的位置。
只不过相比同等本科背景的国内研究生,相比学历更低的本科学生,港前三甚至城大理工硕士留学生的背景还是更吃香的,竞争优势也更突出。
从这一点而言,一个双非学生在香港读研究生的性价比肯定要高于在大陆考研的性价比。
如果你真的只是末流211背景,科研水平也不是太行,然后数学这种纯理科专业在大陆的就业又不行,我建议你最好考虑申请一些港校欢迎数学本科背景跨申的专业。
花30万在香港读研一年到底值不值得?
今早拉开窗帘,初夏的阳光争先恐后地挤入我小小的窗户。
久违的艳阳天,一如第一次踏上研究生校园时那般晴朗明媚。
仔细算一算,此时距离上交研究生最后一篇论文已经9天了。
近期最盼望的一天来得比想象中突然,突然得就像飙车时速达到160km/h时瞬间刹车,刹得让人措手不及。
我就读的是港中大的全球传播专业,老师们不是学术领域的大牛,就是500强企业的高管。
反思这一年,我的学习任务并不轻松,具体地说,我一共有8门课,每学期4门课。
乍听之下在香港读研,这比本科时每学期十几门课少多了,但每门课的阅读量、小组展示和论文足以填满我的课外时间,可以说我如果不是在看论文,就是在进行小组讨论。
而小组讨论,就是一项颇为费时的任务-讨论前的准备时长在4-10小时不等;单次讨论为2小时,成员互相之间会对彼此的观点进行思考,并深入地进行提问;每门课至少讨论了10个小时,总共约为160小时。
每次讨论结束,我感觉自己像刚高速运转完的机器那般发烫。
虽然从数据上看,小组讨论很“浪费时间”,但是能够坐在干净舒适的小组会议室里只进行着思维的碰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奢侈。
受以往教育的影响,我更喜欢个人作业,在读研过程中,我也逐渐地感受到合作的好处。
Prof.Jack在开始时便说“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个人单打独斗是少数,集体合作才是常态。”
成功的小组讨论需要两个元素,靠谱的队友以及默契的合作方式。
我们共同摸索出的合作方式大致如此-每个人会前做好准备工作,开会时在共享的文档里编辑,并实时相关的文献上传文档,结束前确认今天开会内容,最后分工及安排下次会议议程。
倘若有成员缺席,我们会利用微信进行远程通话,让所有成员同步知悉讨论进程。
在掌握了高效的合作方式后,小组合作不再让人不喜欢。
我也一直在思考美国top30名校留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习的差异。
我感觉每个人就像一台智能手机,能力就是拥有各种具体功能的APP,而每个人背后的逻辑思考就像是手机系统。
强大的APP加上高级的手机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
本科期间打磨的是各种APP,而研究生则像是给系统升级。
客观来讲,我研究生期间并未学到大量知识,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无疑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提过“升级你的操作系统”,读研的感受大概便是连着升级了好几次。
对我而言,最具体改变便是以前看事物浮于表面,现在会尝试着分析现象产生背后的原因,并做出有利于当前情况的选择。
目前最直接的受益之处便是看得清消费主义,减少了盲目购物的次数。
以前我只看到了商家描绘的美好愿景,现在看到的是:商家获利的方式便是让顾客产生购买行为,这个前提是顾客认为这个产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如此商业化的社会,商家需要去挖掘顾客的痛点,甚至是制造痛点,很多时候这个痛点并不特别“痛”,但若没有深度思考的消费者便会为此买单。
从另一个角度讲,自媒体大V雾老师说过“所谓学习的能力,不过是资料的整合能力。所谓实践的能力,不过是现实资源的整合能力。一切学术训练,旨在于让人获得资源整合力。”
经过这一年的训练,资源搜索和整合能力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
读研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煎熬的,而在本科时则没有类似的经历。
除了研究生的要求更高之外,这还跟心态有紧密的联系。
因为不想高昂的学费打水漂,我会要求自己尽量多学一些,反而导致我在没有完成任务时会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
本科时,反而因为不太把学习当回事,反倒成绩不错又学得轻松,所以很多时候,除了客观的原因,压力也都是自己给的。
此外,压力大也要归因于没有及时疏导。
读研后我才更为深入理解何为“work hard, play hard”,
当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只有更高强度的放松才能达到身心平衡,平日就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否则身体就会通过生病的方式表示抗议,放松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图书馆的减压犬
虽然香港离家里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地铁车程,但过了福田口岸,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作为一个留学生的经历,我也没少体验,烧到39度的时候一个人在冷得像冰窖的医院里排号、取药也曾发生在我身上。
在香港,我更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看论文,写论文。即使是坐在一个90%都是大陆同学的课室里,我也常有一种强烈的疏远感。
暗自揣测,可能是为了提高效率,同学们都疏于交流,不过这种疏远感也能让我更冷静地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
相比之下,外国朋友更显亲切。我的法国朋友曾说:“ have to be open-”,这大概是他们对于新环境里的人和事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不会预期划定界限。
作为留学生,如果能像外国朋友那样,会遇到更多精彩的吧?
读研期间还获得另一项小技能-厨艺。当年选择来香港花30万在香港读研一年到底值不值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香港的食物风味跟粤式相近,可以不用像别的留学生一样自己经常下厨。
然而现实是,在饮食这一点上让我相当头疼。
作为一个饮食清淡的广东人,香港的食物含盐量实在是太高了,对比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茶餐厅里随便点的一个菜,就已经达到了世卫每日盐建议摄入量的5—9成。
另外,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每一道菜品里的青菜实在是少得可怜,逼不得已,我开始跟着美食类的公众号学习。
从怕火到后来不上课就自己宅在家里煮饭,掌握了几道又简单又好吃的快手菜。相信以后不断在怎样的环境下,自己都可以满足挑剔的胃了。
香港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久了确实会被沾染上生存的“焦虑感”,很多时候在地铁上看到的人们都面无表情,一脸疲态。
当然在这里,也有很多人们即使生活并不富裕,也能活出生活的滋味。
当看到他人不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好地生存的时候,自己也会油然而生一种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能活得精彩的勇气。
往期回顾